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导学案.docx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导学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科目:
化学备课教师:
赵凤海教务处审核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重点】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二、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预备知识】
一、原子序数
1.定义: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原子序数= = =
知识点2:
【基础知识】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
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课堂练习1]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内容。
类别
周期序数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数
核外电子层数
短周期
1
H—He
2
Li—Ne
3
Na—Ar
长周期
4
K—Kr
5
Rb—Xe
6
Cs—Rn
2、族:
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纵行,除了 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
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
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A表示: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b、副族:
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
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
c、第Ⅷ族:
三个纵行
d、零族:
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ⅠA称为元素ⅡA称为元素ⅣA称为元素
ⅤA称为元素ⅥA称为元素ⅦA称为元素零族称为元素
知识点3:
[归纳小结]:
(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
2、。
3、。
(二)、周期表的结构,包括:
周期的结构。
族的结构:
。
三、【巩固基础】
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B.提出分子学说C.发现元素周期律D.提出电离学说
2.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 )
A.金属元素B.稀有气体元素C.非金属元素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
B.同一周期中(除第一周期外),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核的电子数都是从1个逐渐增加到8个
C.第二、三周期上下相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个
D.第七周期只有23种元素
4.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
A.第二周期B.第三周期C.ⅣA族D.ⅥA族
四、【知能提升】
1.短周期元素X和Y可以形成XY4型化合物,若X的原子序数为m,Y的原子序数为n,则m和n的相互关系为()
A.m–13=nB.n+5=mC.m+8=nD.n–11=m
五、【学情诊断】
1.下列各表中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相符的一组是
2.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形成单质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
(2)写出Y元素形成的单质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3)写出单质Z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六、【疑点反馈】:
(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班级:
姓名:
科目:
化学备课教师:
赵凤海教务处审核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初步学会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
【学习重点】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元素组成微粒结构的联系
二、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预备知识】
请同学们画出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碱金属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
元素名称
核电荷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碱
金
属
元
素
[思考与交流]我们知道物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碱金属原子的结构可推知其化学性质如何?
是否完全相同?
知识点2:
【基础知识】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实验1]将一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取一小块钾,擦干表面的煤油后,迅速的投入到热坩埚中,观察现象。
同钠与氧气的反应比较。
钠
钾
与氧气的反应
与水的反应
[实验2]在培养皿中放入一些水,然后取绿豆大的钾,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到培养皿中,观察现象。
同钠与水的反应进行比较。
(二)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见课本第7页)
[思考与交流]根据实验讨论钠与钾的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
你认为元素的性质与他们的原子结构有关系吗?
结论:
[阅读教材]第7、8页典型的非金属-----卤素看看他们的性质有原子结构间是否存在联系?
(三)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见课本第8页)
[思考与交流]请大家根据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总结出卤素单质在颜色、状态、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各方面的递变规律。
颜色:
状态:
密度:
熔沸点:
在水中的溶解性:
[设问]大家能否根据卤素原子的结构特点来解释一下卤素单质在性质上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呢?
(四)卤素的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见课本第8页)
卤素和H2的反应可用通式H2+X2====来表示,反应时按F2、Cl2、Br2、I2的顺序,反应条件越来越,反应程度依次,形成的卤化氢的稳定性也依次。
[实验3]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分别注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在注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
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的颜色变化。
[实验4]将少量的溴水注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在注入少量的四氯化碳。
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颜色的变化。
2、卤素单质间相互置换反应:
Cl2+NaBr=====Cl2+Br-=====
Cl2+KI=====Cl2+I-=====
Br2+KI=====Br2+I-=====
结论:
知识点3:
[归纳与总结]同一主族元素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得电子能力逐渐,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三、【巩固基础】
1、关于碱金属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
B.依Li、Na、K、Rb、Cs,单质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
C.随核电荷数递增,氢氧化物碱性增强
D.随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吸引最外层电子的能力增强,金属性增强
2、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卤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B、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熔沸点升高
C、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氧化性增强
D、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通式X2+H2O=HX+HXO表示
四、【知能提升】
1、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与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HI和HClOB.HCl和HIOC.HClO3和HIOD.HClO和HIO
2、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性质描述不正确的()
A.在化合物中呈+2价B.单质能使水分解,放出氢气
C.氢氧化物呈两性D.碳酸盐难溶于水
五、【学情诊断】
1、下列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Cl-和Cl2的性质相同;②ClO3-具有氧化性;③Cl-比Cl多一个电子;④Cl-具有酸性;⑤盐酸兼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⑥Cl2的氧化性比盐酸的强;⑦Cl2只有氧化性而没有还原性
A.①②⑤⑥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⑥D.②③⑦
2、向下列溶液中分别加AgNO3溶液和稀HNO3,能生成不溶于稀HNO3白色沉淀的是()
A.氯水B.氯酸钾C.氯化钠D.四氯化碳
3、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Cl-、Br-、I-)离子。
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A.Br-、Cl-、I-B.I-、Br-、Cl-C.Br-、I-、Cl-D.Cl-、I-、Br-
4、鉴别Cl-、Br-、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A.碘水,淀粉溶液B.氯水,四氯化碳
C.淀粉,KI溶液D.硝酸银溶液,稀HNO3
六、【学习反馈】:
(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记录下来)
班级:
姓名:
科目:
化学备课教师:
赵凤海教务处审核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与同位素、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2.初步学会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与元素组成微粒的结构联系起来运用能力。
【学习重点】同位素、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知识点1:
【预备知识】
原子的构成:
原子
二、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2:
【基础知识】
看表分析:
(一个C原子的质量1.993×10-23g)
质量/g
相对质量
电性和电量/C
质子
1.673×10-24
1.007
+1.602×10-19
中子
1.675×10-24
1.008
0
电子
9.109×10-28
1/1836
-1.602×10-19
相对质量的计算方法:
(一)质量数
定义:
符号:
计算式:
质量数(A)=+
应用:
用质量数表示某种原子
[思考]:
它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思考交流]:
1、填写下表,总结A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原子
质子数
(Z)
中子数
(N)
质子数+中子数
(A)
相对原子质量
F
10
18.998
Na
12
22.990
Al
14
26.982
(二)核素和同位素
核素:
同位素:
如:
Cl元素有两种天然同位素
、
。
三、【巩固基础】
1、有以下一些微粒:
①
②
③
④
⑤
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和
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为同位素的是和
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等的是和、和。
2、下列各组粒子属于同位素的是()
A.
Cl和
ClB.
K和
CaC.O2和O3D.H2O和D2O
3、短周期元素X和Y组成化合物X2Y,那么X和Y所在族的序数可能分别是()
A.ⅡA和ⅦAB.ⅤA和ⅥAC.ⅥA和ⅥAD.ⅣA和ⅥA
4、
H、
H、
H、H+、H2是()
A.氢的五种同位素B.五种氢元素C.氢的五种核素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
四、【知能提升】
1、1995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兰州首次合成了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镤-239,并测知其原子核内有148个中子。
现有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比镤-239的原子核内少54个质子和100个中子,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三周期第ⅠA族B.第四周期第ⅠA族
C.第五周期第ⅠA族D.第三周期第ⅡA族
五、【学情诊断】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氘和氚是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氢的两种同位素
②氢元素是指
H③
H、
H、
H是氢的三种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三种原子
④
H和
H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A.②③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A.6种B.10种C.11种D.12种
2、某元素二价阳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42,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为()
A.18B.20C.22D.16
六【学习反馈】:
(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班级:
姓名:
科目:
化学备课教师:
赵凤海教务处审核
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1)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掌握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3、微粒半径及大小的比较。
【学习重点】元素化合价,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的变化规律,原子及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二、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的电子由于能量不同,它们运动的区域也不同。
通常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____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的区域运动。
2.表示方法
电子层(n)
1
2
3
4
5
6
7
对应符号
3.排布规律
⑴按能量由低到高,即由内到外,分层排布。
电子的能量高低与离核远近的关系:
电子层1234n
电子层符号KLMN……
离核距离近远
电子的能量()()
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2818322n2
⑵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能划出1-20号原子结构示意图。
(1).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___及____、能量由___至____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
(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______(n代表电子层数);
(3).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____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第_____层,当第___层排满后,再排第____层,等等。
(4).最外层电子数则不超过_____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_____个)。
Rn(氡)
知识点2:
二、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科学探究1]标出1—18号元素的化合价,找出规律。
(一)化合价的递变规律
原子序数
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
1~2
+1
3~10
+1+4+5
-4-1
11~18
+1+4+5+7
-4-1
结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也呈现周期性变化。
(二)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元素符号
H
He
原子半径nm
0.037
元素符号
Li
Be
B
C
N
O
F
Ne
原子半径nm
0.152
0.089
0.082
0.077
0.075
0.074
0.071
元素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Ar
原子半径nm
0.186
0.160
0.143
0.117
0.110
0.102
0.099
结论:
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呈现周期性变化。
知识点3:
三、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1、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粒子半径越小)
决定微粒半径大小的因素2、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大)
3、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大)
1、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
R(Li)>R(Na)>RK>R(Rb)>R(Cs)
同周期,从左到右,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
R(Na)>R(Mg0>R(Al)>R(Si)>R(P)>R(S)>R(Cl)
2、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1)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电子层数相同,随核电荷数增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能力,半径。
R(O2)->R(F-)>R(Na+)>R(Mg2+)
(2)同主族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周期表中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离子半径逐渐。
R(Li+)<R(Na+)<R(K+)<R(Rb+)<R(Cs+)
3、同种元素的不同粒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同种元素,原子半径阳离子半径;R(Na)R(Na+)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
R(Cl)R(Cl—)
三、【巩固基础】
1.下列数字为几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其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是()
A.8B.14C.16D.17
2.某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A.3B.7C.8D.10
3.由短周期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A2B3,A3+比B2-少一个电子层,且A3+具有与Ne原子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2B3是三氧化二铝B.A3+与B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相同
C.A是第2周期第ⅢA族的元素D.B是第3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
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
四、【知能提升】
1.(08年全国高考1卷)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
1稳定化合物的是()
A.3和17B.1和8C.1和6D.7和12
2.(08年广东理科基础卷)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表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五、【疑点反馈】:
(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班级:
姓名:
科目:
化学备课教师:
赵凤海教务处审核
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2)
【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学习重点】1、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基础知识】
一、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性质
强弱判断依据
金属性
非金属性
二、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实验一]Mg、Al和水的反应:
分别取一小段镁带、铝条,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两支小试管中,加入2~3ml水,并滴入两滴酚酞溶液。
观察现象。
过一会儿,分别用酒精灯给两试管加热至沸腾,并移开酒精灯,再观察现象。
Na
Mg
Al
与
冷
水
反
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与
沸
水
反
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结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NaOH
Mg(OH)2
中强碱
Al(OH)3
[实验二]Mg、Al与稀盐酸反应比较
Mg
Al
现象
反应方程式
结论
[总结]Na、Mg、Al与水反应越来越,对应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金属性逐渐。
如何判断硅、磷、硫、氯四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
阅读[资料]:
Si
P
S
Cl
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
高温
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
加热
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而化合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
H2SiO3
弱酸
H3PO4
中强酸
H2SO4
强酸
HClO4
强酸(比H2SO4酸性强)
结论
阅读探究:
请完成表格
元素
硅
磷
硫
氯
单质与氢气反应难易
气态氢化物
化学式
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化学式
酸性
结论
硅、磷、硫、氯四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小结]第三周期元素NaMgAlSiPSCl,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______
【总结】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失去电子能力逐渐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
三、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如:
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如:
四、元素周期律
(1)定义:
。
(2)实质:
。
【疑点反馈】:
(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巩固练习
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1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Na、K、Rb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2.某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则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A.4B.5C.6D.7()
3.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X,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B.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3
C.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3
4.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5.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O、S、Na、K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Na、Mg、A1、S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C.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KOH、Ca(OH)2、Mg(OH)2、A1(OH)3的碱性依次增强
6.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H2,而B不能.
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
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强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B.现已发现的零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
C.第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