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精品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2期专题11 新闻和传记类文本阅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3033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7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精品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2期专题11 新闻和传记类文本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三语文精品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2期专题11 新闻和传记类文本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三语文精品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2期专题11 新闻和传记类文本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三语文精品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2期专题11 新闻和传记类文本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三语文精品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2期专题11 新闻和传记类文本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精品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2期专题11 新闻和传记类文本阅读.docx

《高三语文精品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2期专题11 新闻和传记类文本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精品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2期专题11 新闻和传记类文本阅读.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精品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2期专题11 新闻和传记类文本阅读.docx

高三语文精品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2期专题11新闻和传记类文本阅读

一、(14届江苏省盐城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马幼渔

张中行

①马幼渔先生名裕藻,是我的双重老师。

三十年代初我考入北京大学,选定念中国语言文学系,他是系主任,依旧说,我应该以门生礼谒见。

上学时期听过他一年课,讲的是文字学中的音韵部分。

马先生虽然是宁波人,风范却没有一点精干善于拨算盘珠的样子。

口才也不见佳,因而讲课的效果是平庸沉闷,甚至使人思睡。

总之是,因为看不出他在学术以及行事方面有什么突出之点,同学们对他总是毫无惧意,甚至缺乏敬意。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马先生不过是好好先生而已。

②这好好先生的印象又不只是在学生群里。

大概是一九三三年暑期吧,整顿之风吹来,触及中文系的也颇有一些,其大者是胡适之以文学院院长的显位兼任中文系主任,稍次是去教师之不称职者。

马先生退为只算教授了,后来像是也不再讲什么课,总之是名存实亡了。

③三十年代末,北京沦陷了,马先生因为年近花甲,没有随着学校往昆明。

他原来住在景山西街,也许为了隐姓埋名,迁到王府井大街大阮府胡同,与刘半农先生的夫人住前后院。

其时我和同系同学李君也住在北京,寂寞,很怀念旧日的师友,而师友星散,所以有时就到马先生那里坐坐。

我们发现,马先生也很寂寞,更怀念红楼中的相识,于是渐渐,我们就把到马先生那里去当作后辈的义务。

④这样,日久天长,我们才明白,在校时期对马先生的认识其实并不对。

比如好好先生,这是我们把他的宽厚看作无原则地迁就。

其实,他律己很严,对人的迁就也仅限于礼让。

在这方面,可记的事情颇不少。

还是任系主任时候,他家的某一个年轻人报考北京大学,有一次,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在马先生面

我写多少。

”马先生可谓言行一致。

北京大学迁走了,他借贤内助善于理财之助,据说生活没有困难,于是闭门读书,几年中不仅不入朝市,而且是永远不出大门。

⑤他爱国,有时爱到近于有宗教的感情。

他相信中国最终一定胜利,而且时间不会很久。

我们每次去,他见面第一句话总是问:

“听到什么好消息吗?

”为了安慰老人,我们总是把消息挑选一下,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是报喜不报忧。

——我们确是有忧,马先生有羊角疯的病根,几年反复一次,而且,据说一次比一次重,不久之后会不会有意外呢?

⑥大概耐到一九四四年的年尾或下年年初,我们有些日子没去,忽然传来消息,马先生得病,很快作古了。

人死如灯灭,早晚难免这一关,所谓达人知命,也就罢了。

遗憾的是,他朝夕盼望胜利之来,七年多过去了,终于没有看到就下世了。

他不能瞑目是可以想见的。

真的胜利了,“家祭无忘告乃翁”,他还能听见吗?

(选自张中行《负暄琐话》,有删节)

【小题1】第一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2】从文中看马先生的“隐姓埋名”有哪些体现?

(4分)

【小题3】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马先生这个人物形象。

(6分)

【小题4】请分析结尾一段文字的表达特色;探究蕴含在画线句子中的丰富情感。

(6分)

【答案】

如“人死如灯灭”,有反问,还引用了古诗句;从表达方式来看,最后一段文字有记叙,有议论,也有抒情。

第二问是关于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丰富情感。

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看,“遗憾”,有对马先

二、(14届云南昆明高三上第一次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25分)

林庚:

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张伟

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

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

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

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

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

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

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

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

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

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

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

“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

”张鸣说。

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

“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

”张鸣说。

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

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

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

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

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

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

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

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

“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不过,“文革”中林庚曾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

这段历史,成为有人指责林庚的罪名之一。

但钱理群向记者转述,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交夫人”。

林庚不卓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

“这起码说明林庚先生的态度。

他是温和的,他不是激烈反抗型的文人,这与他的性格,一向相符。

而他对政治里的事情,原本并不清楚。

”钱理群说。

他认为,此前和此后,林庚与政治。

再无半点瓜葛,可以作为一个证明。

而林庚晚年的隐居,被钱理群看作“从根底上是自由的精神”。

“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

”钱理群评论,“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

“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

”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

(选自《民国那些人》,有删节)

相关链接:

(1)①钱理群:

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

②张鸣:

北大中文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等职。

③袁行霈:

著名古典文学专家。

曾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

(选自“XX百科”)

(2)一次,张鸣去拜访他,请教学问。

两人正高谈阔论,忽然屋里响起一阵响亮的鸡叫,随后锣鼓声大响。

张鸣大吃一惊,不知所措。

林庚见了,在一旁得意地拍起手,哈哈大笑。

原来那是儿孙们送给这位年过九旬老人的—件玩具,只要说话声音过大,就会自动发出声响。

这是林庚十分喜爱的玩具。

林庚还喜欢孩子们送给他的玩偶“悟空”和“八戒”,特意挂在窗前,只要一碰,两个玩偶便手脚乱动。

他还酷爱风筝,常到学校围墙外的空地放风筝。

(《张鸣访谈录》)

【小题2】钱理群说林庚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请结合全文,说说这“精神财富”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

【小题3】文中引用了钱理群、张鸣、袁行霈等人对林庚先生的评述,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6分)

【小题4】文中说林庚先生是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8分)

【答案】

【小题1】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

【解析】

【小题1】

三.(14届河南中原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5分)

女校长的刚烈

王开林

民国史上,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是不可忽略的。

杨荫榆出身书香门第,1907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先入青山实践女子学校,嗣后转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

1911年,杨荫榆毕业回国。

1913年,她担任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

1914年,她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学监。

1918年,教育部首次甄选教师赴欧美留学,她在获派之列,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

1922年,杨荫榆获得硕士学位,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喝过洋墨水的女学究,受到章士钊的赏识。

两年后,她荣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也许是不幸的婚姻遭遇破坏了杨荫榆的心境,这位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的女学究性格刻板,遇事较真,一点也不通融,总给人一种捉摸不透和格格不入的感觉,再加上他一次离婚、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当时,一般男女都对她敬而远之。

身为大学校长,杨荫榆强调校风校纪,反对女生分心于功课之外,这并无大错。

但她昧于大势,不知权宜变通,办学手法欠缺灵活,独开招怨之门。

她撰文宣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一时间这句话被女生当成笑谈,暗地里讥讽她为“国民之母之婆”。

1925年8月1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为了对付学生的“驱羊(杨)运动”,先是以校评议会的名义开除女师大学生自治会的几位干事(其中有刘和珍、许广平),然后招来军警,截断电话线,殴打女生,关闭伙房,强行解散预科甲、乙两部的4个班级。

北洋政府教育部更是火上浇油,命令停办女师大,以国立女子大学取而代之,此举彻底激怒了北京学界众多知名人士(鲁迅、马裕藻、沈尹默、李泰菜、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

杨氏惹火烧身,成为头号“标靶”,遭到口诛笔伐。

北洋政府教育部扛不住强大的舆论压力,只好将杨荫榆当成替罪羊,免去她的教职,以息公愤。

平心而论,在安稳的时期,杨荫榆何尝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校长,可是他身处乱世,劲敌太多,政治上歧道纷出,尤其令她无所适从。

她不赞成学生上街游行,荒废学业,用心是好的,处理方法却是糟的,引警入校,使对抗骤然升级,尤为不妥。

鲁迅对杨荫榆的打击绝对具有毁灭性质,使她身败名裂,从此与“反动”一词有了洗脱不净的干系。

汤、如坐针毡。

1935年,杨荫榆辞去教职,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

不久,她自掏腰包,利用私宅,在苏州盘门小新桥巷11号创办女子补习学校——二乐女子学术社,自任社长,招收女生。

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奸淫掳掠,恶行累累。

当时,杨荫榆居住的盘门,四邻的小户人家饱受日军蹂躏,她开办的二乐女子学术社是女学生集中的地方,自然也无法幸免。

杨荫榆忍无可忍,跑去日本军营,递交用日文撰写的抗议书,并当面斥责日本军官纵容部曲奸淫掳掠,肆意违反国际公法。

日本军官见杨荫榆气度不凡,日语讲得十分流利,估计她是地方上有名有数的人物,就勒令部下退还了他们从杨荫榆四邻抢走的财物。

如此一来,街坊上那些被日本兽兵视为“花姑娘”的妇女都将二乐女子学术社视为首选的安全庇护所,杨荫榆出于正义感和邻里之谊,对她们来者不拒,悉数收留,为此她拿出积蓄,扩建房舍。

这种情形显然不是敌酋所乐见的,于是他们想出毒招,征用杨荫榆的住宅。

杨荫榆怎肯搬家,于是双方形成激烈对抗的局面。

1938年元旦,两个日本兵来到杨荫榆家中,用一番鬼话哄她出门。

在吴门桥上,一名兽兵突然朝她后背开枪,另一名兽兵则猛然将她踹入冰冷的河水里。

他们发现杨荫榆落水后还在继续扑腾,又连发数枪,直到河水泛红,这才扬长而去。

一个为杨荫榆造房子的木工将她从河里打捞上岸,装殓遗体时,棺木太薄,不敷所用,只好在棺外仓促加钉一层厚厚的木板,既没刨光,也没上漆。

杨绛认为:

“那具棺材,好像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子”。

抗战期间,在前线杀敌与在危城斥敌,同是英勇壮烈的举动,何况杨荫榆一介妇人毫无惧色,为了争取自己正当的居住权而据理力争,正气凛然地痛斥气焰万丈的日本兽兵,丝毫也不逊色于任何一名热血男儿。

她晚节无亏,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也值得敬佩。

当代作家陈群写过一篇文章《杨荫榆之死》,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抗日,有各种方式,有拿枪的,有徒手的,有杀敌的,有斥敌的,杨荫榆的行为,不愧是抗日英雄的行为。

”听闻此言,在九泉之下受屈多年的杨荫榆应该可以略感欣慰了。

(选自《读者》2013年第2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不幸的婚姻对杨荫榆的影响很大,她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再加上她有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一般男女都不愿意和她打交道。

B.杨荫榆曾经撰文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这在一时被当成笑谈,这体现了她“专制魔君”的一面。

C.在女师大,杨荫榆的做法激怒了北京学界包括鲁迅在内的知名人士,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教育部虽然力保杨荫榆,但还是没有使她保住校长一职。

D.杨荫榆在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时,学生不尊重她,再加上《苏州日报》多次抨击她,最终,她被迫辞去教职。

E.本文撷取杨荫榆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投身教育事业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小题2】作为民国史上首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曾经身败名裂,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3】杨荫榆性格刚烈体现在哪些地方?

请简要说明。

(6分)

【小题4】杨荫榆一生坎坷,经历了乱世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获得了人们的尊重。

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对杨荫榆的打击绝对具有毁灭性质,鲁迅的学生多次在报纸上重提女师大旧事,让杨荫榆在苏州的处

【解析】

【小题1】

本还要适当联系现实。

四、(14届山东潍坊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科学家在路上

张伟

地质学家翁文灏的科学生涯,多半是在路上。

上世纪20年代,甘肃发生8.5级特大地震,他带着病,坐上骡车,完成了中国科学家对地震现场的第一次考察。

作为中国地质科学的开创者,这个来自浙江的小个子经常手足并用,“爬过从没有路的路”。

他在野外考察时,不是步行,就是骑毛驴。

在人烟稀少的矿区考察,随身背的柳条包里还总带着凿子和矿石。

当时的知识分子,许多埋头于书斋做学问,翁文灏却把“担斧入山,披荆斩棘”当成科学研究者的本分。

他和同时代的一批先行者,将这一传统深深植入当时的中国科学界。

直到不久前,北京大学一名年轻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实地考察的技巧时,仍然忍不住一边感叹浮躁时代里践行者越来越少,一边怀念起翁文灏。

而此时,“翁文灏”在哪里?

北京市兵马司胡同15号院的2层小楼,一条昏暗嘈杂的走廊里,搬开积满厚厚灰尘的垃圾和纸箱,在一面斑驳的黑板上,依稀看得见刻有“翁文灏”三个字。

这里曾是翁文灏担任所长的“地质调查所”办公地点。

离小楼不远,就是热闹的西单市场,与陈寅恪、粱思成并称为当时三大国宝级人物的翁文灏,和他领导的中国最早的科研机构,在热闹中保持着静默。

而就在约90年前,这个人曾参与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道奇观”。

当时,很少有人知道地质学到底是干什的,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就曾因招不到学生而停办。

翁文灏却于1913年奋而发起成立地质调查所,并将其办成“中国第一个名副其实的科学研究机构”,成为中国现代科学的源头。

中央研究院评出的第一批院士里,地学界的6位院士中,有4位出自这个调查所。

有评价称:

“地质调查所的成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科学事业中,确是一颗明珠。

”作为先行者,翁文灏和同事们几乎每一次调查和每一篇学术文章,都在创造“第一”。

他的《甘肃地震考》是中国地震科学考察的序幕,确立了比较接近事实的地震带分布。

他创立了“燕山运动说”,撰写了《中国东部中生代造山运动》。

他广泛进行地质、矿产勘察,组织地质学家进行中国地质科学史上的首次油地质实地考察。

从无到有的中国地质学,在翁文灏们的努力下,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高潮,令国际学界刮目相看。

而这一段中国科学思想史上很难再现的辉煌,则是在一步一步的考察途中慢慢写就。

以实地调查为宗,室内研究为辅。

”这是地质调查所一开始就定下的规矩。

地质调查所的同事还记得,翁文灏甚至希望“所有搞地质的人都要下矿井看一看”。

在他的主持下,地址调查员们背着经纬仪和无线电收报机,一点点测绘地质图。

在路上,有人用毛驴代步,有人干脆推着独轮手推车赶路。

在找到北京周口店有原始人存在的证据之前,许多人先后放弃了挖掘,只有翁文灏坚持要求调查员裴文中“身居陋室,白天挖掘,夜晚挑灯自修”,最终发现了“北京猿人”头骨。

人们惊异地发现,“中国地质学如火山喷发般一下子冒出来”。

而翁文灏领导的地盾调查所,被称作在1949年以前的岁月里“中国人伟大的骄傲”。

这个骄傲似乎渐渐被埋没。

“文革”前期,一户姓郑的普通人家,搬到已成为招待所的地质调查所办公楼。

曾经的黄色小楼被刷成青灰色,房间被隔断,变成住宅。

而如今,这里的楼道潮湿肮脏,院子里种满葡萄和柿树,甚至在大白天,也能看见黄鼠狼来回奔跑。

关于翁文灏的记忆也越来越稀少。

当人们意识到他的重要,试图再现他的风采时,除了他的一篇篇论文和种种科学成就,关于这个“人”的描述,很难见到。

能找到的描述,处处显示出这位科学家钟情山野。

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在老家宁波时,翁文灏往往孤身一人,身着长衫,徘徊在田间阡陌之中。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小题1】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地质学家翁文灏的主要事迹。

(4分)

【小题2】分析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表达手法与表达效果。

(4分)

(1)离小楼不远,就是热闹的西单市场,与陈寅恪、梁思成并称为当时三大国宝级人物的翁文灏,和他领导的中国最早的科研机构,在热闹中保持着静默。

(2分)

(2)人们惊异地发现,“中国地质学如火山喷发般一下子冒出来”。

(2分)

【小题3】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4】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直接评价,但感情倾向明显。

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是怎样表达的?

(6分)

【答案】

【小题2】

五、(14届江苏苏州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画师洪野

施蛰存

①洪野是个并不十分有名的画家,我认识他,是在一个薄暮,我和一个朋友去看他的画。

我们立刻就很熟识了。

他的殷勤,他的率直,我完全中意了。

他展示许多国画及洋画给我看,因为是个门外汉,我只能不停地称赞着。

他在逊谢了一阵之后,忽然问道:

“真的好吗?

那么,请教好在什么地方呢?

②呸,有这样不客气的主人!

我委实回答不上来了。

在我的窘急之中,他却大笑起来道:

“这些都不中看,这都是抄袭来的,我给你看我的创作。

③于是他又去房里捧出七八卷画来。

这些都是以洋画的方法画在中国宣纸上的,题材也由刚才的山水花卉之类变成《卖花女》、《敲石子工人》、《驴车夫》这些写实的东西了。

我因为看惯了中国纸上的山水花卉和画布上的人物写生,对于他这种合璧的办法,实在有些不能满意,但最后,有一帧题名《黄昏》的画,却使我和他的意见融合了。

虽然仍是用西洋画法画在中国纸上的一个条幅,但因为题材是几羽在初升的月光中飞过屋角上的乌鸦,蓝的天、黄的月、黑的鸦、幽暗的屋角,构成了这一幅朦胧得颇有诗意的画,我大大地称美了。

我说:

“我还是喜欢这个。

”他点点头,微笑道:

“我懂得你的趣味了。

④后来,我曾经偶然地问他为什么不再在上海担任功课,他摇着头道:

“有名无实的事我不愿意干。

”这话,在以后的晤谈里,他给了我一些暗示的解释。

大约一则是因为上海的学生,对于艺术大都没有忠诚的态度,二则是在上海虽则负了一个艺术教授的美名,但那时的艺术大学都穷得连薪水都发不出,他物质上既无获得,精神上又无安慰,倒不如息影江村,教几个天真的中学生,闲时到野外去写生,或在家中喝一盏黄酒之为安乐了。

这样地心境自安于淡泊,画家洪野遂终其生不过一个中学教师。

⑤但是他对于艺术,却并没有消极。

有一天,他很高兴地对我说:

“我的画有几件已经被选入全国美术展览会了。

”在参观“全国美展”的时候,我果然看见了他的几幅陈列品,而《黄昏》亦是其中之一。

闭幕之后,一日清晨,他挟了一卷画到学校里来,一看见我,就授给我道:

“这个现在可以送给你了。

⑥我展开一看,竟就是那幅我所中意的《黄昏》。

我看画幅背后已经在展览的时候标定了很高的价目,觉得不好意思领受这盛情,正在沉吟之际,他说:

“不要紧,你收了罢。

我早已要送给你了,因为要等它陈列过一次,所以迟到今天。

至于我自己,已经不喜欢它了,我的画最近又改变了。

⑦后来,他又吸收了新艺术理论,突变而为一个纯粹的革命画家了。

曾画过几帧反基督教的小品,野外写生的对象,不再是小桥流水,或疏林茅屋了,他专给浚河的农民,或运输砖瓦的匠人们写照了。

除了免不掉的应酬敷衍之外,他绝不再画中国画,他曾经招我去看一幅新作,画着一个工头正在机轮旁揪打一个工人。

⑧他在贫困的生活中,一个人寂寞地描绘他所同情的人物,直到死。

⑨我能够了解他,然而不能接受他,这是我至今还抱愧的。

现在他死了,除了寡妇孤儿,以及几帧不受人赞美的画幅以外,一点也没有遗留下什么。

社会上也决不会对于他的死感觉到什么缺少,而他生前的孜孜矻矻的工作亦未尝对于社会上有什么贡献。

他就只是以一个忠诚的艺术家的身分而死的。

在活着的时候,也未必有人会注意他,则死了之后,人们亦不会再长久地纪念他。

一个水上的浮沤,乍生乍灭,本来是极平常的事情,但我却从这里感到了异样的悲怆,为了一个友谊,为了一个伟大的人格。

(选自《施蛰存散文集》,有删改)

【小题1】文章第①段写到“他的殷勤,他的率直,我完全中意了。

”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分)

【小题2】文中第⑦说他后来“突变而为一个纯粹的革命画家了”,请结合全文,分析他的“突变”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

【小题3】结合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请概括画师洪野的性格特点?

(4分)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我能够了解他,然而不能接受他,这是我至今还抱愧的”这句话的丰富内涵。

(6分)

【答案】

【解析】

【小题1】

六、(14届江苏苏州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新媒体文学的可能

周思明

新媒体文学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性质,它不仅推动了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发展,而且加剧了文学体制和文学秩序的深刻裂变。

对新媒体的界定,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

目前,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讯的方式。

当前的新媒体文学,不仅仅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还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甚至是一种文化商品而被纳入到商业价值的生产中。

新媒体文学逐渐出现了产业化趋势。

新媒体文学的产业化使得文学网站与网络写手的利益得到保障,为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然而,文学的创作在新媒体中得以迅猛发展的同时,新媒体文学也暴露出它的短板与局限。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中国迅速进入全民写作的时代,无门槛的写作首先带来文学作品数量的激增。

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我国发表的长篇小说总共不过200部左右,但几年前的一次网络征文大赛,一天内就收到长篇小说147部,而盛大文学网站号称有123万个作者,这些作者以每天1万至3万字的速度写作。

这样的写作文学价值有多高,颇值得怀疑。

这也正是新媒体文学需要向传统文学汲取营养和经验的地方,门槛的拆除带来的不光是文学生产力的解放,同时也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释放出令人始料不及的妖魔和垃圾。

《共产党宣言》中说过,由于“世界市场”的开拓与生产,消费的世界性形成,才开始产生和形成“一种世界的文学”。

确实,文学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自身价值和满足社会需要,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