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主题网络.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23913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爱我家主题网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我爱我家主题网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我爱我家主题网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我爱我家主题网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我爱我家主题网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爱我家主题网络.docx

《我爱我家主题网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爱我家主题网络.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爱我家主题网络.docx

我爱我家主题网络

我爱我家(主题网络)

主题:

我爱我家

一、主题目标:

 

二、

我爱我家

主题活动网络举例:

三、

爷爷奶奶喜欢我

妈妈和我

我有一个家

四、

五、

 

集体教学活动

★方方和圆圆

★布置新家

我的家人

区域活动

这是我的新家

★房子图形

★贴瓷砖

★串门帘

其他相关活动

欢乐宝宝逛果园

小兔搬家

集体教学活动

爬在树上的爸爸

爸爸的大手

区域活动

★我家住几楼

爸爸的领带

集体教学活动

方脸和圆脸

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区域活动

★我们的小区

给爷爷奶奶捶捶腿

集体教学活动

★我爱我家

★家里的数字

做客

区域活动

全家福

美丽的家

★好朋友的家

★开锁

其他相关活动

小手挂衣服

 

集体教学活动

我在妈妈的肚子里

猜猜我有多爱你

区域活动

★我家的电话号码

我在妈妈肚子里

妈妈多爱我

 

二、主题环境举例

 

 

 

三、个别化学习活动举例:

共同生活:

1、美丽的家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布局与家具摆放情况,通过尝试操作,学会合理摆放家具、掌握分类摆放的方式。

材料投放:

操作材料包——布置新家。

第一层次:

幼儿观察自己的布局与家具摆放情况

第二层次:

幼儿观察自己的布局与家具摆放情况,通过尝试操作,学会合理摆放家具。

第三层次:

幼儿观察自己的布局与家具摆放情况,通过尝试操作,学会合理摆放家具、掌

握分类摆放的方式。

探索世界:

1、★房子图形

活动目标:

幼儿数出一样的图形,并把数字贴在相应的图形旁。

材料投放:

各种图形拼图若干,数字若干、笔

第一层次:

幼儿数出一样的图形。

第二层次:

幼儿数出一样的图形,并把数字贴在相应的图形旁。

第三层次:

幼儿数出一样的图形,并把数字贴在相应的图形旁,会写数的幼儿可以自己写上去。

2、★我们家住几楼

活动目标:

幼儿在建构的同时知道自己家在第几层几号,

进一步了解家的方位。

材料投放:

背景图(楼房)、全家福、数字

第一层次:

与建构区、计算区结合,幼儿在建构的同时知道自己家在第几层几号。

第二层次:

幼儿根据自己家住几楼进行操作。

第三层次:

幼儿根据自己家住几楼进行操作,并进一步了解家的方位。

 

3、★我们的小区

活动目标:

运用与美工区、建构区、计算区结合,在小区中幼儿用各种方法搭、拼楼房

材料投放:

1、有格子的楼房一座、101一楼等卡片若干。

2、牛奶盒、薯片盒、自制房子、积木等。

第一层次:

与美工区、建构区、计算区结合,在小区中幼儿用各种方法搭、拼、画、剪贴等自制几幢楼房。

第二层次:

与美工区、建构区、计算区结合,在小区中幼儿用各种方法搭、拼、画、剪贴等自制几幢楼房,并在楼房上融入数。

第三层次:

幼儿在建构的同时知道自己家在第几层几号。

幼儿进一步了解家的方位。

 

4、★我家的电话号码

活动目标:

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材料投放:

纸制电话上面有箭头和图示若干、电话号码若干、数字若干。

第一层次:

幼儿将电话号码译成数字。

第二层次:

幼儿将电话号码译成数字,进行打电话游戏。

第三层次:

幼儿将电话号码译成数字,进行打电话游戏,加强幼儿对数点对应、认识数字的敏感度。

表达表现:

1、这是我的新家

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自由剪贴自制小人,体验幼儿园也是我的家,从而达到动手制作和关心、爱护幼儿园的情感。

材料投放:

各色纸、一次性盆子、剪刀、浆糊、双面胶、背景图。

第一层次:

幼儿自由剪贴自制小人。

第二层次:

幼儿剪贴图形自制小人

第三层次:

幼儿用剪贴方法自制小人,并由老师写上自己的姓名。

2、全家福

活动目标:

通过家长提供全家福照片了解家庭成员。

材料投放:

黑纸、色纸、照片、背景图

第一层次:

通过环境创设,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人。

第二层次:

幼儿剪贴图形贴在全家福四周。

第三层次:

幼儿剪贴图形贴在全家福四周,并制作成房子相框。

四、集体教学活动举例:

(一)★学习活动:

我爱我家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6以内数字,正确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感知数目的“多、少、一样多”。

2.在活动中与同伴分享自己对家的感受,激发热爱家庭、尊敬家人的情感。

活动材料:

教具:

数字一套,统计表一份。

学具:

6以内数字印章及数字卡片,统计表,记录笔;塑料仿真玩具(蔬菜、餐具、点心等)数篮,操作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我家有几口”,引出主题。

1.幼儿随意走动,边走边念儿歌:

“我家有几口,看我掰指头。

”念完儿歌,幼儿就赶紧听教师指令找相应数目的朋友抱在一起。

如教师说:

“我家有3口。

”幼儿就要每3人抱在一起。

教师帮助检查,看看人数对不对。

2.加深游戏难度:

教师不发指令,而是配合音乐展示不同的数字卡片。

如教师出示数字“5”,幼儿就要每5人抱在一起。

(二)组织谈话,以讲述家庭人员来复习6以内数字。

提问:

“你家里有哪些人,他们分别是谁?

一共有几个?

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

幼儿互相交流谈论,并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请个别幼儿到前面讲述,由下面幼儿检查他所找的数字卡片是否正确。

(三)引导幼儿认识统计表,学习记录家庭成员。

1.教师以介绍自己家庭的方式,示范填写统计表(见表一):

“老师家中有爷爷、爸爸、丈夫(填在“男”一格中),还有妈妈、我和我的女儿(填在“女”一格中)。

”“数一数,老师家里一共有几口人?

”(在总人数一栏里印上数字“6”)。

2.请幼儿边表述自己的家人边进行记录。

教师愉快地与幼儿交谈,引导幼儿点数家人,并印上相应的数字。

3.展示幼儿的统计表,鼓励他们大胆讲述自己的记录。

4.让幼儿与同伴自由交流并比较:

谁家里人最多?

谁家里人最少?

谁和谁家里人一样多?

5.统计结果,教师在表二上记录。

询问:

“谁家有3口人?

请走到前面。

”“数数有几家?

“谁家有4口人?

数数有几家?

”“谁家超过6口人的?

”……

教师小结:

“不管我们家中人多或人少,我们的家人都很疼爱我们小朋友,小朋友也要尊重他们、关心他们。

下面我们小朋友来做个小帮手,帮大人做一些家务,好吗?

(四)游戏“做个小帮手”,让幼儿在操作中巩固对数字与数量的理解。

1.师:

“我们先分个工。

谁愿意帮助拿菜?

谁准备餐具?

谁准备小点心?

”幼儿按意愿每人挑一张操作纸,照纸上的数目拿相应东西摆放在桌上。

2.教师巡回指导,看看幼儿拿的对不对。

3.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并请他们与同伴进行比较。

询问:

你刚才做了什么?

谁和你准备的东西是一样的?

你和他各拿了几个?

谁拿得多?

(五)延伸活动。

幼儿自由结伴玩“过家家”游戏。

游戏中,教师可以角色身份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复习有关数的知识。

如教师可扮成客人询问:

“今天你家几个人吃饭?

”“这些碗、勺子有几件?

够不够用?

”等等。

(二)★学习活动:

方方和圆圆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物体有方有圆,轻易分开就不能使用,知道人与人要和和气气才会幸福美满。

 

2、体验角色情感,激发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发展幼儿的扩散和逆向思维。

 

活动准备:

    

1、大教学挂图一幅(上画有房子、方杯子、方凳子、圆桌子、方被子、刀、南瓜、衣服、圆镜子)。

 

2、方脸老公公、圆脸老婆婆图片各一幅。

 

3、故事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看看、想想、说说,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以设问的形式导入活动,吸引幼儿注意,激发幼儿兴趣。

 

师:

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户人的家里都有哪些东西?

 

2、出示大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这户人家都有哪些方的和圆的东西。

 

师:

哪些东西是方的?

哪些东西是圆的?

 

师:

那这么多东西到底是谁的呢?

 

3、出示方脸老公公和圆脸老婆婆图片,讲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外貌特征。

 

师:

原来是一个老公公和一个老婆婆的。

 

师:

看看老公公和老婆婆长得什么样啊?

 

师:

老公公高高的个子,挺瘦,长着方脸盘儿。

 

 老婆婆矮矮的个子,挺胖,长着圆脸蛋儿。

 

4、教师完整讲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喜好。

 

师:

方脸老公公喜欢方东西…… 

 圆脸老婆婆喜欢圆东西…… 

师:

有一天,老公公和老婆婆吵架了,要分家。

 

5、引导幼儿思考老公公老婆婆该不该分家,说说道理,鼓励幼儿体验角色情感。

 

(1)师:

两个人吵架了,说要分家,你们说分好还是不分好?

为什么?

 

①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②教师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2)师:

如果是你们的爸爸妈妈吵架了,也像他们一样要分家,你们会怎么样?

 

(3)师:

那到底他们有没有分呢?

  

6、教师讲述故事到“老公公说:

方的东西是我的!

老婆婆说:

圆的东西是我的!

”,教师设置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这些有方有圆的东西怎么分,让幼儿知道这些东西分也分不清楚,圆的东西中有方的,方的东西中也有圆的。

 

师:

那现在林老师要问问你们,老公公说方的东西是他的,老婆婆又说圆的东西是她的,那谁能告诉我这些又有方又有圆的东西怎么分?

(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师:

如果硬是分开会怎么样?

(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师:

那还能不能分啊?

 

师:

那既然分也分不清楚,还是劝他们不要分了。

 

7、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喊:

老公公老婆婆,你们不要分!

 

8、师:

那到底他们有没有分呢?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完整欣赏故事,懂得简单的道理。

 

1、师:

故事《方脸和圆脸》…… 

2、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后,教师提问。

 

师:

现在谁能告诉我他们到底分了没有?

 

师:

为什么他们不分了?

(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师:

老公公的脸盘是方的,可眼珠是圆的。

老婆婆的脸蛋儿是圆的,可门牙是方的。

你们说这怎么分啊!

你们是不是!

 

3、教师引导启发幼儿思考:

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1)幼儿自由讨论,然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2)教师总结:

是啊,生活中的物体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用处,他们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偎的,就像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不能分家一样,缺了一样,就发挥不出它的作用。

一个家也一样,爸爸、妈妈和孩子,还有我们大家都要和和气气,生活才会幸福美满,你们说是吗?

 

(三)迁移经验,发展扩散和逆向思维。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

我们的教室和生活中有些什么东西也是有圆有方的?

分开会怎么样?

 

师:

现在我要问问你们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比如说家里或者是幼儿园也可以是大马路上有哪些东西是又有圆又有方的?

 

师:

如果分开了会怎么样?

 

2、教师带领幼儿讨论:

如果世界上的东西都变成方的会怎么样?

都变成圆的会怎么样?

 

3、画方的世界或圆的世界。

 

师:

那现在我们就一起出去看看我们的幼儿园里都有些什么东西,看看哪些是方的,哪些是圆的,哪些是又有圆又有方的,想想如果把这些东西都变成方的或都变成圆的会怎么样,然后我们来把我们想象中的方世界或圆世界画出来,好吗?

 

师:

跟着林老师一起出来吧。

 

4、教师带领幼儿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三)★学习活动:

家里的数字

活动目标:

1、幼儿在了解“家”的基础上,尝试用寻找、记录的方法,了解家中各种物品的数量; 

2、进一步理解6以内的数字的实际意义,并能将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张记录卡; 

家里的数字:

  

2、课件制作:

我的家 

课件一:

家里的各种物品(鞋、桌子、椅子、茶杯、玩具、电视机等物品)。

 

 4 6 5 3 2 1 

课件二:

厨房、客厅、卧室。

 

活动过程:

 

观看录像

(一)、认识数字,理解6以内各数字的实际意义:

 

1、幼儿交流记录卡,说说在家中发现了哪些数字?

 

A、直观的数字(数序):

如、电话上的数字、钟上的数字、电器上的数字; 

B、数量:

如家中有6把椅子、3只沙发等 

小结:

小朋友记录了很多数字符号,这些数字有的在家中直接就能找到,而且排列是有顺序的。

而有的数字是我们数出来的;如家里有2张桌子、3双鞋等; 

2、家里有很多物品可以用数字表示,现在请说说家里还有哪些物品也可用1――6的数字来表示。

(教师出示数字,幼儿说出物品的名称。

如:

家里有2台电视机可用数字来表示、家中有6只杯子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此时教师还要注意幼儿量词使用的正确性) 

观看录像

二)继续理解6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将数字从大到小排列; 

1、出示图一:

说说都有哪些物品,(鞋、桌子、椅子、茶杯、玩具、电视机等)这些物品各有几样?

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出示图二:

物品归类; 

1、画面上是家里的什么地方?

(厨房、客厅、卧室) 

2、想一想刚才我们看到的物品都放在哪里?

为什么?

(如:

碗和匙我们可以放在厨房,玩具可以放在客厅,也可以放在卧室里等) 

3、数一数每个房间共有几样?

哪个多哪个少?

 

4、引导幼儿将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小结:

今天,我们小朋友交流了家中很多物品可以用数字表示,也知道家中的物品要分类摆放。

这样家里才能既美丽又整洁。

 

观看录像

三)、延伸活动:

记录班级里的数字。

 

注:

幼儿可以运用操作卡,继续如课件二将各种物品分类摆放,并用数字表示。

具体见我爱我家的操作材料。

(四)★学习活动:

布置新家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家具、用具的不同用处,分类摆放在不同的房间。

2.能注意观察周围生活,体验为娃娃布置新家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对自己的家庭设施进行观察统计;新家的平面图每人一张(操作材料包)

活动过程:

1.介绍自己的家,说说家里有哪些家具。

最近几天,我们小朋友都在做小小统计员,统计自己家的房间里有哪些东西?

下面,就请小朋友把自己统计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听。

(幼儿看着自己的记录纸说说)。

卧室里有那些东西?

客厅里有那些东西?

厨房里有那些东西?

卫生间里有哪些东西?

2.布置新家

(1)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娃娃家要搬新家了,这几天,娃娃家真忙着布置新家,你们看,这就是娃娃家的新房,(展示房型图)数一数娃娃的新家一共有几间?

哪间大?

哪间小?

请你们帮娃娃家出注意,哪间做卧室比较好?

为什么?

哪间做客厅?

哪间做卫生间?

哪间做厨房?

为什么?

(2)瞧,今天娃娃家买了许多东西,请小朋友看看这些东西是什么?

应该放在哪儿?

(师生一起讨论什么东西放在什么房间合适?

)请小朋友帮助想办法,把娃娃的新家打扮得又整齐又漂亮。

好吗?

(3)幼儿设计布置新家,老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按类粘贴布置新家。

3、展示布置的作品,交流分享。

哇!

现在娃娃的家真美,谢谢你们。

刚才,你帮娃娃家做了什么事情?

你布置的娃娃家里有什么?

(幼儿自由讲述)

(五)学习活动:

爬在树上的爸爸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

2.通过活动体验爸爸本领大,激发对爸爸的情感。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问题:

1、(出示汉字“爸爸”)这是什么字?

你的爸爸有何本领?

2、有个爸爸会爬树,(引入故事,请幼儿倾听)他为何要爬树?

荣荣见爸爸是怎样上树的?

爸爸摘到枣子了吗?

3、树为何会越长越高?

4、天黑了,爸爸站在很高的树上,听不见荣荣的声音了,他会怎样?

爸爸会害怕吗?

他害怕为什么还要帮荣荣摘果子?

你爸爸也喜欢你,他会为你做什么?

5、这下爸爸该怎么办?

谁来帮助他?

爸爸摘到枣子为何还要捂的紧紧的?

他下来的时候听到荣荣在说什么?

6、本来荣荣是很高兴的,现在为何不高兴了?

荣荣喜欢这棵枣子吗?

为什么爸爸给他的时候他又扔了呢?

小朋友也喜欢自己的爸爸,所以不能让爸爸做危险的事对吗?

二、迁移

1、小朋友想和爸爸多呆一会儿,可爸爸要上班怎么办?

看中同伴的玩具非要爸爸马上买来对吗?

2、爸爸要回家做饭,而你却不愿意回家想在幼儿园玩时,怎么办?

 

(六)学习活动:

爸爸的大手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爸爸的手》,知道爸爸有一双灵巧的大手;

2、感受爸爸对自己的爱,表达自己对爸爸的爱。

活动准备:

事先采访爸爸,音乐、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想不想猜一猜?

2、教师:

五个小兄弟,长短不整齐,捏紧在一起,干活有力气。

3、教师出示一张有着爸爸手印、妈妈手印和小朋友手印的画。

你们猜一猜哪个是手印是爸爸的呢?

为什么?

你爸爸的手能做哪些事情?

小结:

小朋友都喜欢爸爸的手,因为爸爸的手本领很大,能做许多事。

过渡句:

现在你们来听听看,有一个小朋友是怎样介绍爸爸的。

二、倾听散文《爸爸的手》,幼儿理解感受:

1、教师播放配乐散文。

2、幼儿讨论散文。

爸爸有一双怎样的手?

爸爸大大的手会干什么?

爸爸灵巧的手会干什么?

3、再听散文

爸爸的手怎么会变得越来越粗糙、纹路越来越深了呢?

小结:

爸爸的大手时我们的依靠,爸爸有双又大又结实、灵巧又有力量的大手,爸爸的大手因我们而辛劳。

三、说说爸爸的手

你们都喜欢爸爸的手吗?

爸爸的手还能为你做哪些事?

今天老师请一些小朋友带来了和父亲的合影,让我们看着这些照片,来说说吧!

那我们来说说爸爸的手还能为宝宝做哪些事呢?

幼儿:

1、爸爸的大手紧紧地抱住我的身体,为我挡住狂风。

2、爸爸的手抱着我,和我一起玩耍。

3、当我生病的时候,爸爸的手抱着我送我到医院。

4、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我高兴的时候,当我难过的时候当我无聊的时候当我睡着的时候。

……

小结:

爸爸的手给我们带来温暖、快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爸爸给予我们的——爱。

让我们一起来感谢,爸爸给我们的爱。

让我们大声说:

爸爸,我爱您!

四、迁移,说说我的手

说说我的小手会干什么?

爸爸的手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小朋友的手可以做什么呢?

小结:

小朋友的小手特别能干,会做许多事,有的会扫地,有的会画画,有的会发筷子……

五、延伸:

让爸爸在纸上画下自己的大手,再把幼儿的小手画在爸爸大手里面进行比较,看看谁的手最大,会做哪些事情?

(七)学习活动:

我在妈妈的肚子里

活动目标:

1、能够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自己的样子。

2、感受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幸福感。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询问妈妈肚子里有宝宝的感受。

2、印有妈妈图案的纸,记号笔、蜡笔等美工用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看看这是什么?

(幼儿观察图片)这是一个妈妈肚子里有一个小宝宝,就像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时一样的。

那么这个妈妈的肚子里的宝宝在干什么呢?

妈妈是怎么让宝宝长大的?

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长大的?

(幼儿讨论)

二、幼儿画画

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时时慢慢长大的,先是展出了小脑袋,然后慢慢的长出了小手、小脚,一点一点长出来的。

那么今天我就来画一画我们妈妈大肚子的时候。

画的时候要先把妈妈的大肚子画好,然后用水彩笔画好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就的我们应该使小小的哦。

最后还要帮妈妈穿上一件漂亮的孕妇衫。

(幼儿操作)

三、说说感受

在妈妈肚子的时候有一种什么感受?

(幼儿讨论)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保护着我们,妈妈多爱我们呀,我们也要在平时更爱我们的妈妈。

(八)学习活动:

我的家人

活动目标:

1、知道家里有多少人,和他们的称谓。

2、让孩子萌发爱家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将孩子全家福的照片布置成墙饰。

2一张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和孩子的照片。

3一个手偶女孩。

活动过程:

1讨论:

你家里都有谁?

有几口人?

2谈论:

我们每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对爸爸妈妈已经很熟悉,那么爸爸妈妈长得什么样子呢?

3老师(小结):

不管爸爸妈妈长得什么样子,我们都很喜欢。

4谈论:

平时,爸爸妈妈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最喜欢?

5老师(小结):

爸爸妈妈做那么多事情都是为了我们。

6引导作画:

你们想爸爸妈妈吗?

我们也一起来画一个爸爸或妈妈,让他(她)陪着我们。

(九)学习活动:

方脸和圆脸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体验对家进一步的理解。

2.了解一家人在一起开心才会快乐的道理。

活动准备:

《方脸和圆脸》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引子

1.师:

每个人都有家,小朋友有家,老师也有家。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家是什么?

小朋友说说看,家是什么?

2.那我们来看看这个家里有谁?

(老爷爷、老奶奶)哦,有一位老公公和老婆婆)引出故事。

二.讲故事,找出方和圆

1.师讲故事:

从“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到“好,就这么定啦,分吧。

2.请小朋友帮忙找一找,看看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

幼儿找好后,请幼儿到前面说说。

3.哦,小朋友真聪明,都帮老公公和老婆婆找到了。

三.引导幼儿讨论“是分好不分好”。

1.我们来看看,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分的。

继续讲故事:

“老公公站在院子里一看”到“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圆的!

2.这可怎么办呢?

他们老两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

请小朋友帮帮他们,你觉得方和圆分得开吗?

桌子和钉子能分开吗?

为什么?

3.那老公公和老婆婆能分开吗?

为什么?

幼儿讨论。

四.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

1.小朋友们都替老公公和老婆婆想了办法,有同意分的,有不同意分的。

那我们来听听他们到底分了没有。

继续讲故事“老两口再互相一看,又发现……到结尾。

2.“老公公和老婆婆分开了吗?

”(没有)为什么呢?

(引导幼儿讲出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

3.总结:

哦,原来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得才快乐。

4.引导幼儿讨论:

你有没有看到平时在你周围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你认为他们应该怎样做?

(十)学习活动:

做客

活动目标:

1、学看简单的图文信息,并乐意用语言表达。

2、学习序数,了解某某某室的实际含义,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楼房与室号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出示请柬

有人给我们送来了一张请柬,什么是请柬?

(请柬就是邀请卡,邀请我们去做一件事情的卡)你们想不想知道请柬是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情?

(想)

二读取卡内信息

1读取宝宝生日(年龄)

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是谁送来的?

(宝宝)你是怎么知道的?

(照片)

过几岁生日?

从哪里看出来的?

(蛋糕的蜡烛数和出生年月)

2情景:

幼儿说玩或做客。

应对提问:

你是怎么知道的?

说说你的理由?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有不同意见吗?

3总结:

从蛋糕上可以看出是五岁生日,也可以从出生年月上看出是五岁生日。

三游戏:

找家

1老师与幼儿模仿开车去宝宝家的宠物店。

光新路有那么多的房子,有1号楼、2号楼——5号楼,哪一幢房子宝宝家的宠物店?

找到了?

说说你的理由?

2幼儿找家的情景:

1三名幼儿都找错。

让幼儿回忆宠物店的地址

3总结:

我们先要看几弄,在看是几号,这样才能很快找到宠物店。

四过生日

五找朋友的家

1讨论:

现在你们能找到自己好朋友的家吗?

22名幼儿找对,说说他们的理由。

(老师强调第几层和第几间)出示高层房间号码。

总结:

除了看清楚弄和号还有看清楚是哪一间房子哦。

我们回家以后看看自己家的门牌号码,都告诉我们什么?

(十一)学习活动:

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以及较快的节奏。

2、产生热爱、关心老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节奏练习卡

活动过程:

一:

欣赏:

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1提问:

你听过这首乐曲吗?

1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2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2听音乐,拍节奏,熟悉音乐旋律。

二:

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