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提高单元测试题B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23423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提高单元测试题B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提高单元测试题B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提高单元测试题B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提高单元测试题B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提高单元测试题B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提高单元测试题B卷含答案解析.docx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提高单元测试题B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提高单元测试题B卷含答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提高单元测试题B卷含答案解析.docx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提高单元测试题B卷含答案解析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提高单元测试题(B卷)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

1.在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A.可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2.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体积增大

D.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

3.为改善空气质量,让津城天更蓝,今年我市将推动重点行业脱硫治理等任务的实施.脱硫过程中可用NaOH溶液、Na2SO3溶液将90%以上的SO2吸收,涉及的反应:

①2NaOH+SO2═Na2SO3+H2O②Na2SO3+SO2+H2O═2NaHSO3

③NaHSO3+NaOH═Na2SO3+H2O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

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

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NH4+、Ba2+和X离子,则X可能是:

A.CO32-B.NO3-C.SO42-D.K+

5.苯甲酸(C6H5COOH)是一种酸,可用于食品防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苯甲酸能和铜反应产生氢气

C.苯甲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D.在食品中可以大量添加苯甲酸以延长保质期

6.如表是“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中的一部分,下列与“★”处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B.★对应物质属于盐

C.★处应填“不”D.★对应物质的溶液为浅绿色

7.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的反应式为:

Cl2+H2O→HCl+HClO请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某瓶水是蒸馏水还是自来水:

A.酚酞试液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

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9.下列物质加入到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A.纯碱B.盐酸C.氯化钠D.硫酸铜

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

B.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1.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所以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较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铁的活动性强于铜的活动性

12.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Zn+2HCl═ZnCl2+H2↑B.AgNO3+HCl═AgCl↓+HNO3

C.Mg(OH)2+2HCl═MgCl2+2H2OD.2NaOH+SO3═Na2SO4+H2O

13.在四只分别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滴有石蕊溶液,现往这四只烧杯中不断加入下列物质直至过量,其中能使溶液最后呈紫色的物质是()

A.CaCO3B.CaOC.NaOHD.Na2SO4

14.比较、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钠、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所有的碳酸盐都可以与稀盐酸反应

B.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5.如图所示的烧杯中盛有氢氧化钡溶液,当开关闭合后,不断加入稀硫酸,观察小灯泡发生的现象是

A.逐渐变暗

B.逐渐变暗,直至熄灭

C.逐渐变暗,直至熄灭,最后又逐渐变亮

D.逐渐变亮

16.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

A.食盐水(pH≈7)B.牙膏(pH≈9)C.肥皂(pH≈10)D.米醋(pH≈3)

17.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18.稀盐酸和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溶液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B.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B点和C点时,溶液均呈现无色

D.C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19.如表是一些物质的pH,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较宜食用的物质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番茄

葡萄

牛奶

玉米粥

pH

4.0~4.4

3.5~4.5

6.3~6.6

6.8~8.0

A.AB.BC.CD.D

20.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

A.硫酸B.硝酸C.pH为5的溶液D.烧碱溶液

2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氮气、硫酸钠、空气

B.红磷、碳酸钙、冰水混合物

C.黄铜、苏打、牛奶

D.氢气、石油、熟石灰

22.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变小的是(  )

A.铁和硫酸铜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C.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溶液的pH时,需先用水湿润pH试纸

B.滴瓶(如图)上的滴管用完后,应先清洗再放回滴瓶中

C.水是常见的溶剂,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

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

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25.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NH4+、SO42﹣、Cl﹣,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OH﹣B.Ba2+C.H+D.Ag+

26.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

溶液变红,

无变化,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

B.若只有

反应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

C.若

都有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

D.若

都没有现象,则M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27.把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盐酸和苛性钠溶液混合,并滴入石蕊试液后溶液呈

A.红色B.蓝色C.紫色D.无色

28.莲藕最适宜在弱碱性的土壤中生长。

某池塘土壤的pH=6,莲藕长势较差,在施用某农家肥后生长很好。

这说明该农家肥的pH

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无法判断

29.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B.

C.

D.

30.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中和反应

D.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

1.C

【解析】

【详解】

A、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都可以作保护气,错误;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但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酸,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但是二氧化碳是氧化物,错误。

故选C。

2.C

【解析】

试题分析: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不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体积增大,而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故选C.

考点:

分子的性质

3.C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根据化合价规则,可以求出化合物中某种元素的化合物;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知物质具有的性质。

②Na2SO3+SO2+H2O═2NaHSO3,是由三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A说法正确;亚硫酸钠在此反应中可以循环使用,故B说法正确;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有(+1)+(+1)+x+(﹣2)×3=0,解得x=+4,故C说法错误;①2NaOH+SO2═Na2SO3+H2O,说明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D说法正确。

4.B

【解析】

试题分析:

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NH4+、Ba2,则x应要与NH4+、Ba2+共存且为阴离子;而CO32-、SO42-不能与Ba2+共存,排出A、C;K+为阳离子,不符合,选B

考点:

物质和离子共存。

5.C

【解析】

试题分析:

A、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苯甲酸溶液属于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错;B、铜排在了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故B错;C、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苯甲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正确;D、防腐剂要放入适量,不能大量使用不利于身体健康,故D错,故选C。

考点:

考查酸的化学性质

6.B

【解析】

A.★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2,。

故A错误。

B.★对应物质属于盐。

故B正确。

C.★处应填“溶”。

故C错误。

D.★对应物质的溶液为浅蓝色。

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的应用。

7.D

【解析】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的反应式为:

Cl2+H2O→HCl+HClO,所以自来水中有盐酸,

酚酞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和中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氯化钡和盐酸不反应;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选D

8.C

【解析】

A.

B.

C.

,可以共存。

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9.A

【解析】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正确;

B、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现象,故错误;

C、氯化钠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无现象,故错误;

D、硫酸铜与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错误。

10.A

【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正确;B、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但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不一定是碳酸盐,如活泼金属铁等,错误;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与臭氧组成的物质,错误;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错误。

故选A。

点睛:

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但不一定正确,需要科学论证,通过本题看出还要注意反例法也是常用的思维方法。

11.D

【解析】A、由元素的定义可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与铵根离子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要说明的是同种元素须指明是原子做前提,错误;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例如,铁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错误;C、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但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错误;D、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较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铁的活动性强于铜的活动性,正确。

点睛:

逻辑推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但应注意推理的合理性、正确性。

解决这类题可从找反例入手。

12.C

【解析】

A、Zn+2HCl═ZnCl2+H2↑,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B、AgNO3+HCl═AgCl↓+HNO3,是酸与盐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C、Mg(OH)2+2HCl═MgCl2+2H2O,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

D、2NaOH+SO3═Na2SO4+H2O,是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A

【解析】A.CaCO3和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钙溶液、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能使溶液最后呈紫色;B.Ca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过量后溶液呈碱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C.NaOH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过量后溶液呈碱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D.Na2SO4和盐酸不反应,溶液始终呈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A

14.A

【解析】

试题分析:

A、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相应的盐,正确;B、碳酸钠属于盐,溶液呈碱性,错误;C、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错误;D、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不是中和反应,错误。

故选A

考点:

中和反应,氧化物,盐的化学性质。

15.C

【解析】

【详解】

溶液中导电微粒是自由移动的离子,烧杯中盛有氢氧化钡溶液,当开关闭合后,不断加入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中离子逐渐减少,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小,会观察到逐渐变暗,直至熄灭;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稀硫酸,溶液中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不断增多,导电能力增强,最后又逐渐变亮。

故选C。

16.D

【解析】

【详解】

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黄蜂的毒液呈碱性,所以应使用米醋中和。

选D。

17.D

【解析】

【详解】

A、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B、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溶液显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D、滴有酚酞溶液的盐酸溶液显无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18.D

【解析】

【分析】

A、根据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

C、B点和C点时,溶液的pH分别等于7、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C、B点和C点时,溶液的pH分别等于7、小于7,分别显中性、酸性,溶液均呈现无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D

【解析】

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

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较宜食用的物质是玉米粥。

选D

20.D

【解析】

【分析】

酸性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碱性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向显酸性的溶液中加入显酸性的溶液时,溶液的pH可能不变、变大或变小;向显酸性的溶液中加入显碱性的溶液时,溶液的pH一定升高。

【详解】

A、pH为5的溶液显酸性,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硫酸时,由于硫酸也显酸性,因此混合溶液的pH不一定增大,故A不正确;

B、pH为5的溶液显酸性,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硝酸时,由于硝酸也显酸性,因此混合溶液的pH不一定增大,故B不正确;

C、pH为5的溶液显酸性,向pH为5的酸性溶液中加入pH=5的溶液时,溶液的pH不变,故C不正确;

D、pH为5的溶液显酸性,向pH为5的酸性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时,由于烧碱溶液pH大于7,则混合液的pH一定升高,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1.A

【解析】

【分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详解】

A、氮气属于单质;硫酸钠属于盐;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红磷属于单质,碳酸钙属于盐;冰水,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B不正确;

C、黄铜属于合金,是混合物;苏打属于盐;牛奶属于混合物,故C不正确;

D、氢气属于单质;石油属于混合物;熟石灰属于碱,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22.C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前后溶液组成的改变,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进行分析,判断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的大小关系。

【详解】

A、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属于置换反应,故A不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故B不正确;

C、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属于复分解反应,由于生成了沉淀,则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C正确。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C。

【点睛】

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溶液质量的变化,明确物质间的反应、溶解物质的质量与所析出物质的质量的差值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当析出质量大于所溶解质量时,所得溶液质量会小于反应前溶液。

23.D

【解析】

【分析】

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水是常见的溶剂,但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分子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不断运动。

【详解】

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A不正确;

B、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故B不正确;

C、水是常见的溶剂,但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如碘在水中不溶解,在汽油中溶解,故C不正确;

D、分子的性质有:

分子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不断运动,“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D。

24.B

【解析】

【分析】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

【详解】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A不正确;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故B正确。

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C不正确;

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水汽化吸热,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灭火方法:

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25.C

【解析】

【分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B、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符合题意;

D、氯离子和银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26.D

【解析】

【详解】

A、由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硫酸铜和稀硫酸不能是酚酞变色,所以②③溶液变红,①④无变化,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B、盐酸与硫酸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气体,所以若只有③反应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于氢氧化钡与硫酸铜、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沉淀,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所以反若①③④都有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所以,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不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27.A

【解析】

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盐酸和苛性钠溶液中HCl、NaOH的质量相等,反应HCl+NaOH=NaCl+H2O中HCl、NaOH按质量之比36.5g:

40g进行反应,故HCl有剩余,溶液呈酸性,故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呈红色,故选A。

28.A

【解析】

试题分析:

莲藕最适宜在弱碱性即pH稍大于7的土壤中生长,池塘土壤的pH=6呈酸性,而施用某农家肥后生长很好,根据酸碱相互中和的性质,说明所施农家肥的为碱性。

A.pH>7呈碱性,符合分析的要求,故可选;B.pH<7呈酸性,不能把酸性的土壤改变为碱性,故不选;C.pH=7呈中性,不能改变土壤的酸性,只是降低土壤的酸度.故不选:

D.根据酸碱中和规律可以确定,故不选;故选A

考点:

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29.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碱逐渐较少,溶液的pH逐渐减小,刚好完全反应时,pH=7,酸过量时pH<7;

B中和反应放热,所以反应中溶液的温度升高,反应结束后,向周围环境散热,及后加入的盐酸对溶液由冷却作用,所以溶液的温度降低;

C反应中氯化钠的质量增加,溶液中氯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