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715759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x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x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9课电影与电视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9课电影与电视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

[课程标准]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电影

1.诞生条件

19世纪末,________技术、缩短曝光、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

2.发明:

________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3.发展历程

(1)默片时代

①由来:

________年之前的电影全是________电影,这个时期被称为“默片时代”。

②改革:

美国人____________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过重大改革,因此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③特点:

演员必须以简洁明快的____________和夸张生动的________表演来取悦观众。

④代表:

此时期最杰出的影星是________。

他的《城市之光》《____________》《大独裁者》等影片成为经典之作。

(2)有声电影:

随着影像与声音结合的技术日趋成熟,有声电影崛起,世界电影进入____________阶段。

二、坐拥天地

1.电视的产生

1926年,英国人________发明了电视。

2.电视的特点

兼具报纸、广播、电影几种媒介的优势,具有____________、时效性和________强的特点。

3.电视的功能

(1)传播资讯,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

(2)电视还成为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手段。

(3)电视的另一重要功能是________。

(4)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包括美术和音乐作品)展示给世人。

4.电视的地位

电视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扩大视野,提高素养,使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悄然改变,并对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知识点一 电影艺术

1.格里菲斯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主要是因为他(  )

A.发明了电影

B.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作过重大改革

C.发明了有声电影

D.导演了卓别林的许多经典之作

2.国际电影界将每年的12月28日确定为“世界电影发明日”,而把爱迪生的科技成就真正转化为电影形式的是(  )                  

A.卢米埃尔兄弟B.格里菲斯

C.卓别林D.贝尔德

3.假如你生活在拿破仑三世时期(1852~1870年),你可以做的事情是(  )

①到法国欣赏名画《日出印象》 ②到德国欣赏恢弘大气的贝多芬音乐会 ③到美国观看无声电影 ④到北京观看京剧表演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4.下列有关电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近代电影最早是由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

B.最早的电影是无声电影

C.格里菲斯被誉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D.默片时代的电影多为悲剧电影

知识点二 电视艺术

5.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观看电视,日益“发福”,成为“沙发土豆”,这说明(  )

A.电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C.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

D.电视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

6.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主要体现出电视的什么功能(  )                  

A.娱乐B.传播资讯

C.复制艺术作品D.远程教育

7.人们能够在家里观看100千米以外正在进行的重大体育比赛的实况,最早可能在(  )

A.1919年B.1926年

C.1947年D.1895年

8.电视剧《还珠格格》《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等受到我国广大群众的喜爱。

这主要体现了电视的哪一功能(  )

A.娱乐性B.艺术欣赏性

C.传播信息D.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视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电视机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水平、艺术水平、栏目的丰富程度等,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每当空睱之际我们总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自己所喜欢的节目。

你认为电视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应该是(  )

①丰富精神生活 ②改变着生活方式 ③扩大人们的视野

④接受“空中课堂”教育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0.北京时间10月3日凌晨,全世界电视台同步直播了一则消息:

“国际奥委会第121次全会在丹麦哥本哈根进行,在xx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地票选里,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三轮投票击败西班牙马德里,获得xx年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这也是奥运会首次登陆南美大陆。

”这则消息最主要体现了电视的哪一项功能(  )

A.以最快的速度传播资讯的功能

B.鉴赏古玩的功能

C.展示优秀作品的功能

D.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的功能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简述图片一、二人物在影视艺术方面的重大贡献。

 

(2)综合上述三幅图片,概括影视艺术产生发展的过程。

 

(3)简析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足不出户看奥运。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196亿人次。

而xx年北京奥运会观众达40亿人。

材料二 “谁想成为百万富翁?

”这句口号并非是旁门左道的骗人花招,而是来自屡创世界各地收视奇迹的电视节目《百万富翁》。

这是一个把娱乐与知识竞赛结合起来的节目,参与者靠回答问题可拿走高达100万美元(或100万英镑)的巨额资金。

巨奖的刺激加上节目现场紧张气氛的成功营造,使电视观众的激情空前高涨。

这个节目于1998年在英国初次登场,如今已经风靡全球,受到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

材料三 人们虽坐在家中,却可以细细端详法国罗浮宫里每一件艺术品,可以倾听悉尼歌剧院里气势恢弘的演唱会,……可以说,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电视的什么功能?

试举例说明。

 

(2)材料二反映了电视的什么功能?

试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3)材料三反映了电视的什么功能?

试举例说明。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

知识清单

一、1.摄影 2.1895 3.

(1)①1927 无声 ②格里菲斯 现代电影之父 ③故事情节 动作 ④卓别林 摩登时代 

(2)全面繁荣

二、1.贝尔德 2.覆盖面广 现场感 3.

(2)开展远程教育

(3)娱乐 4.生活习惯 思维方式

对点训练

1.B [格里菲斯发展了电影构图和剪辑技术,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作过重大改革,故被称为“现代电影之父”。

]

2.A [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12月28日首次向公众放映短片,依据这一史实,把该日作为电影诞生日。

]

3.D [1870年,电影还没有诞生。

]

4.D [默片时代的电影多为喜剧而不是悲剧电影。

]

5.A [电视事业的发达,将无数电视迷吸引到电视机前的沙发上。

青少年懒散地坐在沙发上,无休止地看电视。

长此以往,日渐“发福”,成为“沙发土豆”。

]

6.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需理解把握基础知识。

]

7.B [电视出现以前,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在家里观看100千米以外正在进行的重大体育比赛的实况”。

而电视是1926年由英国人贝尔德发明的。

]

8.A

9.C [电视是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大众媒体,可以传播资讯、开展远程教育、娱乐、推动艺术的平民化等等,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提高了素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10.A

综合运用

11.

(1)图一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

图二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

(2)电影发明之后,在1927年之前全是无声电影,格里菲斯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过重大改革,卓别林是这一时期电影明星中最杰出的代表;随着影像与声音结合的技术日趋成熟,有声电影崛起;电影是电视的先导,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20世纪中期世界建立了卫星电视转播站,通过卫星向全球直播。

(3)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电视为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已经成为世界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2.

(1)材料一反映了电视传播资讯的功能。

例如:

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以及进行现场直播。

(2)材料二反映了电视的娱乐功能。

例如:

竞猜节目、电视连续剧等。

(3)材料三反映了电视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展示给世人的功能。

例如:

人们坐在家中,却可以欣赏音乐会,聆听美妙的音乐,可以到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旅行”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和分析归纳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结合材料信息进行总结。

解第

(1)问时可根据材料一中的“足不出户看奥运”得出反映的是电视的传播资讯功能;解第

(2)问时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总结出电视的娱乐功能;解第(3)问时可根据材料三的信息总结出电视的传播功能。

教材问题解答

解析与探究

因为电视在“复制”一件艺术品时不只是复制其表现形式,而且是复制这件艺术品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存在过程,因此电视使艺术大众化成为可能。

电视使艺术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因此欣赏艺术的观众会大大增加。

电视与以往艺术复制品的不同表现在:

一是电视能给人带来“逼真”的感觉;二是电视使艺术品以“原貌”示人。

自我测评

1.19世纪末电影产生,在1927年以前是默片时代。

随着影像与声音结合技术的日益成熟,有声电影崛起,世界电影进入全面繁荣阶段。

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

电视诞生后迅速发展,成为最为普遍的大众媒体。

2.电视的功能有传播资讯、远程教育、娱乐、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包括美术和音乐作品)展示给世人等。

电视为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它已成为世界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现实生活中的用途表现在以最快的速度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以及进行现场直播,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人们从此可以坐在家里了解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世界。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解放战争学案20新人教版必修1

[课标要求] 1.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2.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内战的爆发

1.重庆谈判

(1)原因: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2)概况:

1945年8月底,毛泽东等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3)成果:

签署《双十协定》,规定:

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4)不足:

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未能达成协议。

2.政协会议:

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很快被国民党撕毁。

3.内战爆发: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4.粉碎敌人的进攻

(1)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八个月歼敌70多万,成功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2)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被人民解放军粉碎。

[重点精讲]

为什么说内战的爆发是必然的?

(1)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不会改变。

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广大人民的利益,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就必然要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2)国共双方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国民党是“假和平、真内战”,中国共产党抱有和平的诚意,但对国民党也有所防备。

(3)二战后,美国扶蒋反共,助长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

[深化探究]

材料一 1945年8月,蒋介石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以下是其中一封电邀。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

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蒋中正梗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材料二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

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

共产党将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可做。

——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

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结合材料二,分析蒋介石为什么不马上发动内战。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面对国民党、蒋介石的阴谋,中国共产党的策略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中蒋介石的“圈套”了吗?

答案 

(1)意图:

①如果毛泽东不去,就说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把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

②如果毛泽东去了,则拖延时间,为内战作准备。

原因:

国内外要求和平的舆论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2)策略:

毛泽东等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签署《双十协定》。

没有。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表明争取和平的诚意;使国民党处于被动地位;在国统区和各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

2.战略决战

(1)战役

①辽沈战役:

解放东北全境。

②淮海战役:

以徐州为中心展开,先后歼灭黄百韬、黄维、杜聿明兵团。

③平津战役:

东北和华北解放军共同作战,傅作义率军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2)意义:

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深化探究]

材料一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

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材料二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

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思考 

(1)材料一中提出了什么作战方针?

为落实这一方针采取了什么行动?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解放战争第二年作战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案 

(1)方针:

举行全国性战略反攻。

行动: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基本特点:

主力军进行外线作战,外线作战与内线作战相结合。

材料三 

三大战役示意图

思考 

概述上图所反映的重大事件的背景和重大历史意义。

答案 背景: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经过一年作战,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意义:

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

(1)原因

①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

②中国共产党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

(2)结果:

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战役

(1)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开始。

(2)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3.追歼残敌:

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国内意义:

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世界意义: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思想意义: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历史比较]

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的不同之处

(1)背景不同

重庆谈判时,国民党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占有较大优势,迫于国内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独裁的舆论压力和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而谈判;北平谈判时,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国民党败局已定,不得不发出“求和”声明。

(2)目的不同

重庆谈判时,国民党是为发动内战争取准备时间,共产党则是为了尽力争取国内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团结和教育人民;北平谈判时,国民党是为争取喘息时间以继续进行内战,共产党则力图尽早结束内战,减少人民痛苦,并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面目。

(3)内容不同

重庆谈判的焦点是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北平谈判的焦点是革命是否进行到底的问题。

(4)结果不同

重庆谈判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但最终都被国民党撕毁;北平谈判达成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国民政府拒绝签字。

[关键点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影响国共关系的因素有:

两党的性质(两党阶级性质的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到分裂的根本原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深化探究]

材料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思考 

(1)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诗句中所涉及的城市在近代曾定都于此的政权有哪些?

(2)材料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答案 

(1)事件:

渡江战役,占领南京。

政权:

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2)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南京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堂小结

1.蒋介石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待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

”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

A.西安事变B.北平谈判

C.政协会议D.重庆谈判

答案 D

解析 抗日战争时期的陪都是重庆,可排除A、B两项。

“倭寇投降”即指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件大事为重庆谈判。

2.漫画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露现实的本质。

如图漫画反映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政府的真实意图是(  )

A.建设民主国家

B.反对一切外国侵略者

C.坚持独裁内战

D.惩治政府腐败现象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时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从漫画中“逆我者亡”可以判断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

3.图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下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图中的尖刀表示的是(  )

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人民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

D.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答案 B

解析 从漫画来看,蒋介石的两个拳头打人,露出了胸膛的空间,这把尖刀直插其心脏,因此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电令:

“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建立根据地。

”此电令发出时,人民解放军正在(  )

A.开始战略反攻B.进行辽沈战役

C.进行淮海战役D.进行平津战役

答案 A

解析 注意从材料中抓住时间限制,即“1947年”,B、C、D三项是三大战役,发生在1948~1949年,只有A项发生在1947年,故答案为A项。

5.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

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B.淮海战役的胜利

C.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

D.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答案 B

解析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是在1947年,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和国民党统治被推翻是在1949年4月。

6.下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

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

它的寓意是(  )

A.清政府统治结束

B.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统治结束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D.南京光复,抗日战争胜利

答案 B

解析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即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学思之窗

思考: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答案 土地改革运动解决了解放区无地少地农民的土地问题,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为保卫胜利果实,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

农民的支持成为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了哪些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什么意义?

答案 努力:

进行重庆谈判,进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以及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

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二、学习延伸

联系现实讨论,“两个务必”有什么深远意义?

答案 坚持“两个务必”,有助于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有利于纯洁党的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有利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基础达标]

1.1945年8月,蒋介石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和平问题。

其真实用意是(  )

A.争取时间准备内战

B.继续维持国共合作

C.争取和平民主建国

D.把内战责任转嫁给中国共产党

答案 A

解析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和平问题,实际上是在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2.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的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

“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这指的是(  )

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答案 C

解析 注意题中的信息“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指的是抗战胜利后,在争取和平民主阶段,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国民党“一大”于1924年初召开,B项是在1936年,D项中的《国内和平协定》最终由于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字而未达成。

3.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

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后见报纸上登载消息“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他对记者说:

“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  )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答案 A

解析 注意时间信息:

“1946年”。

这一时期,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内战,要消灭人民民主力量。

4.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

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答案 B

解析 从时间1948年底可断定是三大战役,而故宫等古迹,说明在北京,所以为平津战役。

5.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到:

“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

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

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A.强渡长江,推翻国民政府B.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

C.瓦解敌军,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