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社会研修交流材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13188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生活社会研修交流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品德与生活社会研修交流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品德与生活社会研修交流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品德与生活社会研修交流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品德与生活社会研修交流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品德与生活社会研修交流材料.docx

《品德与生活社会研修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生活社会研修交流材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品德与生活社会研修交流材料.docx

品德与生活社会研修交流材料

品德与生活(社会)研修交流材料

孔超

2013.6.4

2012年12月10日至12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教学研究室组织召开的《山东省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学习会议》,听取了来至全省各地市代表的优秀课堂教学,聆听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综合文科室赵昕教授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的解读。

今天,受东庄镇教研室赵主任的委托,把上次学习的会议精神向大家转达一下。

说实话,就赵昕教授的解读而言,的确是深入浅出,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敢过多的加入自己的观点,只能“依葫芦画瓢”,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把有用的东西传递给大家。

有兴趣的话,可以把材料发给大家。

自2002年《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已经过去近10年。

10年来,我国社会的改革和发展迈入了一个新阶段。

修订后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了。

这次的课标培训,主要是看新版的课标和原来的比较有哪些改进。

本次研讨交流,对于“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部分的改动,只是简要的描述一下,以“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部分为主,向大家转达一下。

课标的四个部分

 

前言

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力与方法;知识

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课程内容

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学校生活、

我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

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品德与社会】

一、改革十年来的变化

1、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主要体现三观:

生活德育观、新的教材观、教学观,让学生回归生活、关注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特别是儿童正在进行着的现实生活。

引导学生的发展,过去强调教材的权威性(教教材),现在强调教材的资源性和工具性(用教材教),利用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鼓励走出教材。

2、学习模式的变化。

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

学习模式由被动学习(接受、理解、吸纳)变为主动学习(体验、探究、思考)。

3、学生的成长与变化

4、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方法培养的内在统一。

现在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内在的统一。

二、修订的原则和重点

【原则】

1、坚持课程改革的大方向

2、体现时代发展、面向未来的需求

3、注重教师需求和学生年龄特征,力图解决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的问题。

(1)坚持德育为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立足改革创新,遵循在原则上进行补充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的表述和要求。

4、体现与时俱进,调整、补充、完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适当降低难度。

【重点】

此次修订,各部分的修订重点分别为:

“前言”体现时代性和先进性;“课程目标”体现合理性和全面性;“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体现明确性和可行性;“实施建议”体现实用性和普及性。

三、具体的改进

(一)前言部分

1、课程性质

为明确、准确地表述本课程的性质,体现德育核心的理念,一是从总体上修改了原文本将“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并列的提法;二是按照三个维度具体阐述了课程性质,使表述紧扣“性质”的含义,同时,删除原文中“目标”的表述,避免前后文的重复。

具体表述如下: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此次修订,从总体上体现了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2、课程理念

在课程基本理念上,只对文字做了局部调整和重新梳理,使之更简洁。

如,增加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的表述;将“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改为“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使之和品德与生活课的表述有所区别,更符合课程名称;将“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改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使之聚焦,凸显课程本身的追求。

对比内容

实验稿课标

2011版课标

课程性质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以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基本理念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3、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3、课程设计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未做大的调整,即“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

“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省会关系等),“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本次改革,调整了各个主题板块的名称,使之表述更加合理、一致,更易于理解和设计“线—面—点”的关系以及年级间的递进关系。

对“螺旋上升”的表述做了修改,删除了课程关系图和结构示意图等,使之更加简洁。

【品德与生活】课程设计思路:

三条主线:

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二)课程目标

【课程总目标】为使课程目标更加简洁、清楚,有别于分类目标,在不改动原意的条件下,对文字做了简要处理。

修改后的总目标如下: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共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课程分目标】修改分类目标时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将社会发展、国家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要求纳入目标中,并考虑和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课是否衔接、表述的深浅程度是否适当、难易度是否符合该年龄段的学生的发展基础。

尽可能使每一条目标清晰、合理。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将“自尊自主”改为“自尊自律”;增加了“崇尚公平与公正”;将“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改为“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将“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改为“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将“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改为“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

2.“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中主要修改的内容包括:

将“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改为“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将第二条中“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改为“积极参与集体生活”等。

为降低难度,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删去“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的要求,改为: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中主要修改的内容包括:

将“初步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改为“理解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删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等。

其余各条主要是在行为动词上做了调整,以简化内容,降低难度,易于教师把握。

(三)课程内容

【构建方式】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采用“同心圆扩大”的方式,由小到大,由内到外(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

【内涵】渗透大德育的概念,突显出当代社会发展对青少年公民意识和素养提出的新要求(这与基本理念中“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相吻合)

在内容标准修订过程中,特别注重了“与时俱进”的理念。

根据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增加了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爱护国家遗产的内容;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增加了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生活、网络安全、网络道德、文明上网的内容,以及有尊重和平等的观念、尊重他人权利、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等内容。

通过动词的表述适当降低难度,并和初中思想品德课一致,删除了学生难以理解、教师难以教学的条目,将“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迷信活动”改为“能够识别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参与迷信活动”等。

(四)实施建议

这部分是本次修订中改动最大的的部分,我们着重细化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如何使课程标准更好地面向教师、为教师服务的问题。

【教学建议修订重点及实施中注意的问题】——重点部分

一、关于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

总目标(课程目标)

分目标

(教学目标)

品德与

生活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了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品德与

社会

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力与方法、知识

二、处理好课程目标(宏观)与教学目标(微观)的关系

课程目标基于课程性质,体现基本理念,反应课程基本特点;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课程目标通过一个个中观、微观的教学目标来实现。

三、教学目标的制定

(1)要以课程目标为基础

(2)要有适切性,及要切合本地学生的省心发展特点和现实水平

(3)要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四、教学活动。

(一)开展多样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1、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

2、选择多样的自主探究活动形式。

如:

互动性活动:

交流、讨论、辩论……

实践性活动:

参观、访问、调查、体验……

模拟类活动:

游戏、表演、情景模拟……

操作类活动:

小观察、小实验、小制作、小报告……

查阅类活动:

阅读、查找、搜集资料、多媒体……

3、强调教学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适宜性——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条件,选择活动方式。

有效性——强调活动的实效性,避免华而不实。

4、注意的问题:

一是做好课前分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做到心中有数(无效提问);注重活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三是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时间;四是重视活动环节的连续性和活动的延续性。

(二)教学活动中的情景设计

创设多样的情景开展学习活动是本门课程教学的突出特点。

1、情景创设的几个要素

1)符合生活逻辑,反映真实的而非虚幻的生活

2)包括情景任务和情景问题(对血洒横思维的激活)

3)与本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4)是连接新旧经验的媒介

2、创设情境的三种方式

1)利用实际的生活情境(生活事实再现,如情景问题)

2)设置模拟的生活情境(基于生活基础上的模仿活动,如扮演角色)

3)设置虚拟的生活情境(对生活事实的提炼和再创造,如编故事)

3、注意的地方

1)创设情境必须建立在深入学情分析的基础之上,要深入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生活感受、思维视角、道德困惑、成长需求等因素。

2)情景设计要有助于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是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翻版。

一是要注意情景设计的典型性,这样有助于激活和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二是情景设计的思考价值,通过情景生成问题,给学生探究、发现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反思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提升对生活的认识。

(《珍惜水源》一课,利用切苹果来比喻浪费水的现象,最后剩下寥寥无几,舍不得再切下去了——别说供人类引用的水舍不得割舍了,就连浪费的水都舍不得了!

)三是情景设计要多样化,视角要多元,形式要丰富。

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在观察、体验、感悟中获得对生活世界的真实感受。

(三)关于学生主体和教师角色

1、对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意义的理解

1)从学生个体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被加工的对象。

2)从学生发展看,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与社会的互动中自主建构,自我发展的(自己的“活性因子”在起作用)

3)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看,培养有主见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形成创新人格和创新型人才的前提。

(所以,特别强调学生“独立思考”意义)

2、教师的作用:

教师应该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

教师的身份

1)学习的发起者和邀请者,开启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他所喜欢的学习中来。

2)学习活动的设计者。

帮学生设计富有创造性和思考性的情景活动和探究问题。

3)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推进者。

首先要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

第二给学生以方法和正确的价值引导。

第三,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并通过恰当的评价,让他们在学习中活得快乐和成就感。

3、自主学习的两种形式

1)学生个体的独立探究和思考。

强调一是“学生个体能独立完成的任务”,二是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2)与伙伴的合作学习与探究。

一是强调发挥群体智慧,共同参与。

二是合作学习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层次。

三是关注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避免走过场。

(四)关于拓展教学时空。

本课程的教学时空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而是与相关学科以及班队活动、德育活动、社区活动、社会重大事件等紧密结合,从中捕捉和挖掘现货的素材,调动学生在课外学习和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充实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同时将课内学习延伸至其他学科的学习或校内外其他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品德课的综合性)

1、拓展教学时空的意义

1)课程性质中的“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决定了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

2)学生成长规律:

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良好道德的形成是在于现实生活的互动中实现的。

3)课程的适应性:

我国地区差异大,需要回到本地的生活实际

2、拓展时空教学的概念

1)从学习内容的扩展看:

学生可利用学习资源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而是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

2)从学习模式的改变和场所的延伸看:

学生的学习活动已不局限于课堂,而是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的有机结合。

一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拓展活动。

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立足于本地自然、人文环境及教师、学生的实际惊醒拓展。

二是教师要善于发现,提高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敏感性。

三是要与学生的现有能力和认知基础相适应,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自己去挖掘、发现生活中的学习资源。

四是课前、课上、课后活动是一个延续的有机体,注意对学生的拓展活动的指导和检查

3、多种教育途径的有机结合,如

与学校惯例性活动结合(节日、校庆、开心额、常规性活动等)

与班队主题活动结合

与各学科学习的贯通与配合

与家庭教育和社区活动的配合

善于利用即时的教育契机

…………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意义

充分开发并有效地利用各地区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既是扩展和深化课程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重要环节。

2、概念——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是是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3、分类

1)就结构讲:

校内、校外和网络资源

2)功能特点:

素材资源和条件资源

素材资源:

知识、技能、经验、态度、活动(如儿歌、故事、报导、歌曲、图片、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实物、、本地自然和社会环境等)

条件资源:

人力、物理、财力、时间(如设施、场馆、地域特点、古迹、网络、人等)

3)形态:

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意识形态领域中的)

4、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课程资源的开发:

要考虑本地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以及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善于捕捉生活素材,挖掘以“想吐”为特色的资源

※让媒体拓展我们生活的触点

※应充分认识教师、学生、家长最重要的人本资源

2)注意资源的筛选和有效利用

※精选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材料

※材料的典型性、真实性(信度和效度)

※对学生的课前调查和搜集的资源要用足、用好、用秒。

注意挖掘资源的教育要素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