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八单元 第三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086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八单元 第三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八单元 第三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八单元 第三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八单元 第三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八单元 第三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八单元 第三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docx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八单元 第三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八单元 第三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八单元 第三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docx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三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三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下丘脑与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有关

B.淋巴细胞存在于血浆、淋巴中

C.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

D.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

解析 下丘脑不控制呼吸;淋巴细胞存在于血浆、淋巴中;内环境渗透压升高可引起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突触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少量蛋白质。

答案 A

2.下图中X、Y、Z分别代表人体的三种内分泌腺,甲、乙、丙分别表示它们分泌的激素,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切除Y,则Z的重量不变

B.X和Y之间仅通过体液调节相联系

C.甲对Y、乙对Z、丙对X和Y都起促进作用

D.若Z代表甲状腺,则幼年时乙和丙过少会导致身材矮小

解析 题图表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则腺体X可以为下丘脑,Y可以为垂体,Z可以为甲状腺等腺体。

若切除Y,则促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影响Z发育,会使其重量改变,故A错误;X和Y之间不仅可以通过体液调节相联系,还可以通过神经调节相联系,故B错误;甲对Y、乙对Z起促进作用,丙分泌过多时对X和Y起抑制作用,故C错误;若Z代表甲状腺,则幼年时乙(促甲状腺激素)和丙(甲状腺激素)过少会导致身体矮小,因为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Z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故D正确。

答案 D

3.如图为动物的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

A.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为雌性激素

B.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其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C.该生理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D.长期注射激素Y会导致性腺衰退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为雌性激素;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其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长期注射激素Y,使其含量长期过高,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体内激素X含量减少,从而导致性腺衰退。

答案 B

4.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

A.胰岛素能够促进靶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

B.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需要转运蛋白,因此是主动转运

C.若图中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结构改变则可能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D.转基因大肠杆菌能合成胰岛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解析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需要转运蛋白,是协助扩散,B项错误。

答案 B

5.(2014·揭阳调研)下图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

B.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

C.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D.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

解析 A正确,从图中分析可知:

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的敏感温度范围不同;B正确,从曲线的峰值看,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环境温度为40℃时温觉感受器最敏感;C正确,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即37℃左右;D错误,从图中分析可知:

当温度在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最大,而偏离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减小。

答案 D

6.下图为鸟类繁殖活动的调节示意图。

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鸟类的繁殖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B.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

C.乙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

D.丙进入血液后,通过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中相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解析 从图示看出,乙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可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C项错误。

答案 C

7.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腺和甲状腺

解析 饮水过少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作用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此过程中激素d为抗利尿激素,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a是血糖浓度的变化,c是胰岛,d是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此过程属于体液调节;人的手被针扎时,a是感受器,b是神经中枢,e是效应器,属于神经调节;体温调节过程中相关的内分泌腺c包括肾上腺和甲状腺。

答案 D

8.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机体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进行调节

B.因为胰岛素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所以二者在血糖调节中是拮抗关系

C.虽然某人的下丘脑严重受损,但其仍能维持自身的体温恒定

D.水平衡调节和体温调节都是由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

解析 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机体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故A错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是拮抗作用,原因是这两种激素对血糖调节的作用是相反的,即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故B错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其严重受损后机体会失去体温调节能力,故C错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调节水平衡和体温的相对恒定,故D正确。

答案 D

9.下图所示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

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增加

解析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活动的调节枢纽,受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调控;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会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如果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则⑥是甲状腺激素,⑥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故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答案 D

10.下面关于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下丘脑对水的平衡、体温的相对恒定、血糖的平衡都有调节作用

B.人在发高烧时,失水多于失盐,这时其渴觉中枢受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减少

C.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D.水分的平衡、无机盐的平衡、体温的相对恒定都与人体皮肤有关

解析 下丘脑是水盐、体温和血糖调节的中枢。

当人体内失水多于失盐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渴觉中枢兴奋;同时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水分的重吸收,减少水分的丢失。

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增加,从而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量。

人体皮肤与水分和无机盐的散失都有关,同时人体皮肤内还分布有温度感受器,参与体温调节。

答案 B

11.下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

B.③与④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加,产热量增加

C.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D.⑤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

解析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释放甲状腺激素,同时下丘脑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即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加,产热量增加;由此可知人体对体温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⑤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垂体释放的。

答案 C

12.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糖的平衡可以通过A→C→D→F和H→D→F途径进行调节

B.处于炎热环境中,人体可通过A→B途径使散热大于产热

C.G过程可表示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影响

D.E过程具有使血液中的激素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正常水平的作用

解析 在血糖的调节过程中,血糖浓度变化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使其分泌相应激素调节血糖平衡,也可以作用于下丘脑,再通过相应的神经作用于胰岛,促进相应激素的分泌;处于炎热环境中,人体可通过A→B途径使散热增加,但此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甲状腺激素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E过程为反馈调节过程,具有使血液中的激素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正常水平的作用。

答案 B

非选择题(共52分,每小题17分)

13.(2014·新课标Ⅰ)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

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__________________系统被排出体外。

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______,尿量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 

(1)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呼吸系统排出到体外,如果该过程受阻,则细胞外液中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会造成pH下降。

(2)血浆葡萄糖大量进入组织细胞,则血浆中溶质微粒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

(3)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使细胞吸水或失水,导致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也发生改变。

答案 

(1)呼吸 下降

(2)降低 增加(3)会

14.(2014·益阳模拟)下图是下丘脑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模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⑥⑦表示相关激素,A、B、C表示相关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体缺水时,下丘脑释放量增多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促进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标号)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3)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

参与上述调节的组织和器官有大脑皮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垂体、肾上腺、胰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解析 

(1)当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2)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反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属于反馈调节。

(3)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下丘脑既参与血糖调节又参与体温调节,甲状腺参与体温调节。

答案 

(1)抗利尿激素 重吸收水分 

(2)①③ 反馈 (3)下丘脑 甲状腺

15.(2014·山东卷)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