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工程高大支模方案.docx
《XX工程高大支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工程高大支模方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工程高大支模方案
XXX工程
高大模板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年月日
一、编制依据
根据国务院颁发《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住建部颁发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高大支模须组织专家论证的工程是指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大于或等于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对本工程A、B栋塔楼转换层框支梁线载超过20KN/m,特编制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提请进行专家论证。
为保证本工程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满足但不限于下列文件、规范、标准和国家、地方的有关规定要求:
1)XXX工程施工图;
2)XXX工程施工合同;
3)XXX程施工组织设计;
4)规范、标准和国家、地方有关规定:
类别
编 号
名 称
国家
标准
2004-02-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007-2002
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5-2003
木结构设计规范
住建部
建质[2009]87号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254号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行业
标准
JGJ5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80-91
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128-2000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地方
标准
粤建质(2011)13号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
二、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工程名称
XXX商住楼工程
工程地点
XXXX路28号
建设单位
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XXX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XXX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XXX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2建筑概况:
2.2.1建筑面积与层高:
本工程是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商住楼工程,总建筑面积为65544㎡,其中地下两层,建筑面积13520㎡,层高分别为3.6m、3.9m;地上分A、B两栋塔楼,每栋为29层,建筑面积52024㎡。
A栋一层设置转换层,层高为5.80m,二层以上为标准层,层高3.0m,总高92.8m。
B栋一层为商业建筑,层高为5.50m,二层为转换层,层高为6.70m,三层以上为标准层,层高3.0m总高96.2m。
2.3转换层高支模区域的结构形式和特点:
2.3.1.本工程A、B栋均设置转换层,分别设置在二层和三层,层高5.80m和6.70m,每栋设大截面梁及框支柱组成梁式转换层。
2.3.2.转换层大梁截面尺寸有:
900×2500、800×2500、800×2200、700×2000、600×2000、400×1600、400×1200等,混凝土强度等级C50。
2.3.3.转换层楼板厚度为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50。
2.3.4.转换层施工期间,保留作业面以下两层的模板支撑系统暂不拆除,并在大截面梁的对应部位下加设钢管回顶。
待转换层混凝土施工完毕,达到设计强度时,再拆除转换层及以下层的模板支撑系统。
三、支模工程施工安排
3.1施工准备:
3.1.1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明确高支模区域结构的施工内容,学习有关的施工规范及规程,各职能部门有针对性的作好各自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进行技术、安全交底,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3.1.2施工作业面的混凝土楼地面:
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上人进行施工操作。
3.1.3脚手架:
外墙脚手架应于满堂架平行同步施工,外墙脚手架还要高出工作面一步架,架体均应与先前浇筑的混凝土柱等竖向结构拉紧顶牢,设置足够的剪刀撑和抛撑,确保架体的整体稳定性。
3.2、具体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安装柱、墙钢筋→柱、墙模分段支设→搭设满堂脚手架→铺梁底模→梁钢筋安装→梁侧模板安装→楼板模板安装→分段浇筑柱、墙混凝土(浇至梁底50mm)→楼板底排钢筋安装→水电配合预埋→板面钢筋绑扎→检查验收→浇筑梁、板混凝土→混凝土养护。
3.3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3.3.1施工管理模式:
本工程按照项目法管理要求,建立体系完善、功能齐全、人员精干、技术过硬、管理到位、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管理机制。
由项目经理负责劳力资源、施工安全、技术质量、工程进度的统酬按排,主动接受质量、安全监督站、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的检查监督。
3.3.2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项目经理部集中管理、协调,各职能部门分头把关、协同作业,对各专业分包的施工技术、材料供应、场内主要施工设备调度、施工计划等进行统一安排管理,使工程始终处于受控的有序状态下进行,以确保高支模工程优质、安全、按期地完成。
3.3.3施工组织管理:
姓名
工作岗位
工作内容
XX
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施工技术、安全生产、现场指挥、协调管理
XX
项目技术
负责人
负责工程的施工技术、安全生产、质量检查验收工作
XX
项目副经理
负责施工安排、材料组织、进度控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XX
总施工员
负责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设计、现场制作、安装、拆除的安全生产、检查验收和作业班组的管理协调
XX
安全员
负责施工安全技术的资料、安全交底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检查管理工作
XX
质检员
负责施工质量过程控制、跟踪检查和隐蔽验收
XX
木工工长
负责模板工程现场制作、安装、拆除的安全生产、检查验收和作业班组的管理协调
四、高支模施工方法
4.1材料要求:
4.1.1钢管:
模板支撑系统的脚手架钢管采用Φ48×3.5高频焊接钢管,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的Q235-A级钢规定;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压痕等缺陷;钢管外径、壁厚、端面、弯曲变形等偏差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定;对于锈蚀严重或已被打过孔眼、弯曲、变形偏差过大的钢管严禁使用。
4.1.2扣件:
所有扣件采用锻铸铁件,其材质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4.1.3模板:
模板均采用18mm厚胶合板。
横楞采用50×100mm的木枋配制,要求大面尺寸一致,小面不变形、无死节、无断裂。
4.1.4配件:
配套供应的有钢管顶撑、可调支撑托、蝶形卡、PVC套管、φ12高强螺栓、钢丝绳等,作为支撑系统的固定件。
4.1.5普通支模:
竖向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架支撑,横向支托采用Φ48×3.5钢管及50×100mm木方,竖肋采用50×100mm木方;模板同上。
4.2模板及支撑架的设计:
4.2.1模板支撑系统的布置方式:
(1).本工程转换层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48x3.5搭设满堂模板支撑系统,转换层楼板及梁采用扣件式满堂钢管脚手架架支撑系统,转换大梁(900×2500mm、800×2500mm、700×2000mm等大截面梁)采用扣件式满堂钢管脚手架作支撑系统。
(2).工序要求:
①、承重架施工前将本方案报请监理审查批准,并经专家会议讨论通过后进行材料、人员准备并严格按方案施工,施工前由项目总技术负责人对参与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全员技术、质量交底,项目经理、安全主任对安全、进度、组织协调方面对施工班组进行交底。
②、承重架搭设人员安排专业架工,搭设前严格按本方案要求在底板上放出立杆位置,拉通线并随时吊正,立杆垂直度允许偏差严格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安全主任在搭设及以后的拆除过程中全程旁站,并通知监理旁站。
③、支撑系统完工后经项目经理组织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安全员根据施工方案、施工规范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④、模板施工的常规要求详总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及相关施工质量、技术规范。
⑤、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履行报验程序,在得到监理的认可(包括模板支撑系统)批复、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灌。
⑥、对截面相对较大,高度较深的部份框支梁,为避免集中快速堆载,该梁分两层浇灌,最后与大面梁板统一浇灌(控制在3h内),其他梁板混凝土采用一个方向斜面分层浇灌振捣。
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浇筑开始后,派专人检查支架及其支承情况,发现有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现场及时予以解决。
⑧、承重架的拆除须在到达规范允许的拆除强度等级后报请安全主任、项目总工及监理核准后方可进行,并应注意材料保护与人员安全。
4.2.2楼板模板支架施工方法
1、转换层楼板厚度180mm。
楼板的模板和支撑架施工方法:
采用Φ48×3.5脚手架搭设满堂模板支撑系统,板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
小横楞50×100木方间距250,立杆纵横向间距1000,立杆底部应设置垫座及垫板,垫板厚50mm。
水平杆纵横向布置,步距1500mm,扫地杆距地面200mm纵下横上布置,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板、梁下的支撑系统,通过横杆联成整体,杆端节点全部为可调支撑托节点。
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排每隔4排支架立杆就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由于是高于4米的模板支架,其两端和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不少于两个旋钮扣件分别在杆端不小于100mm处固定。
楼板模板支撑系统承载能力计算,详见计算书。
转换层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计算参数
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6.5米,
立杆的纵距b=1.00米,
立杆的横距l=1.00米,
立杆的步距h=1.50米。
梁顶托采用双钢管48×3.5mm。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木方采用50×100@250mm
模板为夹板厚度18mm
计算简图
材料
特性
面板的厚度18.00mm,面板剪切强度设计值1.40N/mm2,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15.0N/mm2,面板的弹性模量6000N/mm2;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1.60N/mm2;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13.0N/mm2;木方的弹性模量9500N/mm2
序号
计算
要点
详细计算过程
结论
计算过程及结论
模板面板计算
1.抗弯计算强度
f=M/W=0.07×106/54000.0=1.229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
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计算
T=3×1.59/(2×1000.0×18.0)=0.133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v=0.68×5.4250.04/(100×6000.00×486000.0)=0.049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50.0/250
满足要求!
支撑木方的计算
1.木方抗弯计算强度
f=M/W=0.27×106/83333.3=3.186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0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计算
T=3×1593.00/(2×50.0×100.0)=0.47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60N/mm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v=0.677×1.34×1000.04/
(100×9500.00×4166666.8)=0.229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250
满足要求!
纵向支撑钢管计算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M/W=1.10×106/1.05/10160.0=103.487N/mm2
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15.00N/mm2
满足要求!
2.顶托梁挠度计算
v=0.788mm
最大挠度小于1000.0/400
满足要求!
扣件抗滑移计算
R≤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Rc=8.00kN
上部荷载没有通过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无需计算。
立杆稳定性计算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0N/mm2
1.计算长度,不考虑高支撑架,如果按:
l0=k0uh时
经过计算得:
σ=114.680N/mm2
满足要求!
2.计算长度,不考虑高支撑架,如果按:
l0=(h+2a)时
经过计算得:
σ=61.528N/mm2
满足要求!
3.计算长度,考虑高支撑架,如果按:
l0=(K1K2(h+2a))时
经过计算得:
σ=81.771N/mm2
满足要求!
4.2.3转换层梁模板及支架施工方法
900x2500梁
第一层龙骨50×100mm木枋@200mm,第二层龙骨双钢管Φ48x3.5mm;
梁底支撑立管纵向@500mm,横向@400(4排)
底模厚度18mm;竖肋50×100mm木枋@200mm,
对拉螺栓4排φ12@500mm(距离梁顶部、底部为250mm),
侧模厚度18mm。
700×2000梁
第一层龙骨50×100mm木枋@200mm,第二层龙骨双钢管Φ48x3.5mm;
梁底支撑立管纵向@500mm,横向底@400mm(3排)
梁底模厚度18mm;
竖肋50×100mm木枋@200mm,对拉螺栓4排φ12@500mm(距离梁顶部、底部为250mm),侧模厚度18mm。
600×2000梁
第一层龙骨50×100mm木枋@200mm,第二层龙骨双钢管Φ48x3.5mm;
钢管纵向@500mm,横向@400mm,底模厚度18mm;
竖肋50×100mm木枋@200mm,对拉螺栓4排φ12@500mm(距离梁顶部、底部为250mm),侧模厚度18mm。
4.3模板支撑架构造要求
4.3.1、立杆
(1)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2)立杆应采用对接接头,且接头位置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柱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3)钢管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300,且控制在2m高度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以内。
4.3.2、纵横向水平杆
(1)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搭接连接。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0mm,应等距离设置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大梁模板支架立杆的纵向水平拉杆应顶贴到已浇筑好的混凝土柱上,主梁模板下两侧支架立杆的纵向水平杆在与砼柱交接处成井字型箍牢“抱柱”,以增强支架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4.3.3、剪刀撑
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满设剪刀撑,中间部位应按6m间距,设置纵横剪刀撑,剪刀撑数量不得少于两道且支撑主梁的立柱下必须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水平成45度,且须上顶模板,下支楼地面上,以增强支撑系统稳定性。
高于4米的满堂模板支撑,其两端和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4.3.4、扣件
(1)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扣件螺栓方向尽量一致。
(2)扣件螺栓拧紧力矩控制在45-60N.m。
(3)在主节点处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4)抗滑扣件间应顶紧,安装完毕应由专职安全、技术人员进行复核验收。
4.3.5、其它要求
(1)支撑架(梁下、板下)必须同时同步搭设,一次按方案要求完成。
剪刀撑也应随支撑架同时完成,防止开始搭设不按方案要求,然后再加固的现象发生。
(2)支撑架顶部搁置木枋的水平钢管或支撑托标高应认真控制,梁下起拱也应一并考虑,防止排架成型后调整困难。
(3)同层竖向结构先于水平结构施工时,支撑架在搭设过程中除按方案设置剪刀撑还应与已完成的竖向结构(墙体、柱)顶紧,抱牢。
(4)在楼层上搭设支撑时,运至楼层的支撑架材料(钢管、扣件)不应过于集中堆放,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
(5)泵送管道不能依附于满堂脚手架上,只能依附已完成墙柱另搭设支撑架。
(6)模板支架搭设过程中,应及时检查立杆的垂直度,测量立杆之间和结构间的距离,随时纠偏,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式脚手架规范》的要求。
4.4模板的安装和拆除要求
4.4.1模板安装
(1)技术准备:
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根据专项方案由对操作班组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施工员根据方案图要求按立杆位置进行放线,做出样板单元,经监理、施工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
搭设过程中严禁集中超负荷堆放钢筋、机械设备及其它材料,防止物体坠落及支撑系统局部坍塌。
(2)支撑架搭设顺序:
铺垫板、垫块→竖立杆→扫地杆安装→第一步架纵横水平杆安装,第二步第三步→垂直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安装→立杆接长→第四步架……→最顶一步架水平杆安装(应根据层高调整水平标高起拱度)
(3)墙、柱模板的安装:
用控制轴线测放各墙、柱的边框线,沿线设置盘脚木板条,用钢钉将木板条固定,以控制模板的截面尺寸,墙柱钢筋经隐蔽验收后,将事先拼制好的木模就位,进行校正固定,按照设计要求加强,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刚度。
(4)梁板模板的安装:
在经过验收的支撑架上,按梁的位置铺设木枋:
梁底板下木枋平行于梁时,一般为加工成型的梁底板。
此时木枋不够梁长时,应用同规格木枋绑接,绑条长在接头两端各不少于1M。
梁底板下木枋平行与梁截面时,沿梁铺设木枋小横楞,然后小横楞上铺设梁底板,底板与木枋钉牢并固定位置。
主梁由于截面尺寸较大,钢筋大且数量较多,为方便施工,主梁底板铺好后进行梁筋绑扎,然后再封侧模;而次梁底板铺设后安装侧模,最后铺设楼面模板。
(5)排架立杆加支撑托的搭设要求:
支撑托螺杆扦入立杆内长度不小于螺杆总长的1/3。
伸出长度不得大于200mm,大横楞应居中设置,
4.4.2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前,应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并且由专人出具拆模通知单,班组接到拆模通知后,方可进行施工,具体如下:
(1)竖向拆模一般在砼的终凝时间确定后,可在砼终凝6小时后拆侧模,但应确保棱角的完整,框支梁侧模不得早于7d,梁底模及板模的拆除须达到设计强度100%以上,并应有指导试块结果后,执行拆模通知单制度。
(2)应先拆除梁侧模板,楼面板模板先拆支撑杆的最上层水平杆,然后拆竖向支撑杆托,一个自然间内每根大横楞下留1-2根支撑暂不拆。
(3)操作人员应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撑,用长撬棍勾下横楞。
(4)用撬棍将模板钩下,待该段的模板全部脱落后,集中运出、起钉、涂刷隔离剂,集中堆放备用。
(5)梁板模板拆除后支撑架的拆除与搭设顺序相反,自上而下进行,拆除的架子材料应随拆随运,不应过多堆积于楼层上。
(6)楼梯侧、立模板拆除应以能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为原则,方可拆除,梁板底模拆除砼强度无设计规定时,应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4.5高支模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完整的安全保障组织体系,工程处由技术、安全部门牵头、项目部由项目经理、现场专职安全员、技术负责人负责具体落实,健全各级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各级安全技术交底,并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2、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坚持每天安全科长、项目部安全员现场巡察,专职安全员重点把关,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支模系统搭设安装完毕,经企业技术和安全现场监理部门验收合格后办理相关手续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高支模搭设的所有架子工、木工等必须持证上岗,必须佩带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工作包,将小工具及零配件放于其内,以免高空坠落。
4、钢管满堂架搭至2m以上必须张挂安全平网,外侧张挂安全立网。
5、支撑架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高支模范围,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6、对于抗滑扣件应予以特别重视,并仔细检查,保证扣件拧紧质量,使钢管支撑架受力均匀。
7、混凝土浇筑时,派安全员专职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
8、混凝土布料杆四支点下模板系统应加支撑加固。
布料杆顶部四角的缆风绳应锚固可靠、稳定。
五、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
5.1浇筑前的施工准备
(1)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现场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项目部应由施工员向全体操作工人作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交底,详细讲明混凝土强度等级、数量、浇筑部位、浇筑顺序和方向,预计浇筑时间、施工质量要求、施工安全注意事项等。
机械设备、照明设备等应事先检查,保证完好,模板内的垃圾和杂物要清理干净,木模要浇水湿润。
。
(2)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各项工作完善到位,完成各项验收工作;并将振动机械和电箱进行检查,混凝土浇筑书面申请,由监理审核签发浇灌令后方可施工。
成立混凝土浇筑施工组,混凝土运送车进出场,与混凝土厂家联系,动态掌握混凝土质量,施工机械,施工用电、用水,防雨措施。
施工质量监管,施工安全监管,总指挥等工作均有专人负责。
(3)了解掌握施工期间的天气情况。
有大雨、暴雨的天气,不安排混凝土工程施工。
(4)通知混凝土厂家,告之需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数量、塌落度、初凝时间、供料时间、供料速度,并要求厂家派人到施工现场。
(5)准备足够量防雨和防暴晒的材料(彩条布);备足施工机械(混凝土泵、振捣器、发电机等)并进行试运转;准备好混凝土检测器具如坍落度筒、试模等;准备好足够的施工照明;准备好足够的通讯器具、操作工人饮用水和防暑降温药品。
5.2混凝土浇筑顺序
框架柱墙的砼提前先行浇注,柱墙砼浇注后再绑扎楼板钢筋,最后浇注梁板砼。
梁板支撑排架与柱连接箍紧,形成整体稳定体系。
为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5.3浇筑要求
(1)梁砼浇筑时,防止施工荷载过分集中,而造成支撑架失稳。
浇筑时需分块分层进行,速度不宜过快,每层厚度控制在500~600mm左右,待主梁浇筑完毕后,再进行楼板的浇筑。
浇捣时须有专人看护,发生钢筋位移,应及时纠正并再次固定。
混凝土浇筑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堵塞等情况。
电工必须跟班,以保证现场供电及安全。
(2)固定泵的水平泵管必须用钢管搭设架子,不得直接放在钢筋上。
泵管端部加一根软管,便于人工协助使管子有较大幅度得摆动,边浇混凝土边拆泵管。
泵管出口应随出料随铺摊,不应过多堆积于泵管出口,堆积高度不应超过结构面上100mm。
(3)严格按浇筑顺序控制每层砼的浇筑时间,确保下层砼初凝前浇筑上层砼。
浇筑上层砼时,振动棒应伸入下层砼50~100mm深,消除上、下层砼可能产生的冷缝。
(4)对于钢筋密集处采用定制的锥型钢撬棒来局部调整钢筋间隙,以确保砼振捣密实,对于重要的结构钢筋交接处,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