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95094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

《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

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

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人类对太阳及其活动的探测从未停歇,下图为2018年发射的名为“帕克太阳探测器”的宇宙飞船绕日飞行(计划6年绕日24圈)的部分轨道示意图,四个大圆为近日行星轨道。

图中金星有着主要由CO2组成的浓密的大气和云层,表面温度高达400℃。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对该宇宙飞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穿过小行星带近距离拍摄照片

B.能观测到地球从太阳前经过的情景

C.可探测光球层黑子及其活动周期

D.能探测到日冕层的太阳风活动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该探测器为太阳探测器,主要用途为对太阳及其活动的探测;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的公转轨道之间,不在探测器的路线上;该探测器轨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范围内,故无法观测地球从太阳前经过的情景;探测器设计工作时间为6年,而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工作时间不足以支持此项任务。

2.下列关于金星表面高温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云层吸收大气辐射多   B.云层反射太阳辐射多

C.金星表面反射太阳辐射强D.金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

答案:

D

解析:

金星有着主要由CO2组成的浓密的大气和云层,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长波辐射,使大气强烈增温。

北京时间2017年12月13日5时41分,伊朗(30.8°N,57.25°E)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km。

地震发生后,某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的变化图。

读图,完成3~4题。

3.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内核B.下地幔C.外核D.岩石圈

答案:

D

解析:

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3km,此次震源在地表以下10km,故震源位于岩石圈。

4.下列有关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为莫霍界面

B.先到达地面的是甲波

C.丁为古登堡界面

D.先到达地面的是乙波

答案:

B

解析:

图中甲波为纵波,乙波为横波,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介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态介质,所以先到达地面的是甲波;丙是古登堡界面,横波在此消失;丁是莫霍界面,横波、纵波速度在此都突然加速;纵波在固态介质中传播速度快,横波速度慢,所以乙波后到达地面。

  读地球各个圈层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5~6题。

5.①②③④分别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C.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答案:

B

解析:

依据图示信息可以推知,①圈层为水圈,②圈层为大气圈,③圈层为生物圈,④圈层为岩石圈。

6.①②③④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一个连续规则的圈层

B.②圈层是厚度最大的圈层

C.③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D.最活跃的圈层是④圈层

答案:

B

解析:

①圈层为水圈,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②圈层为大气圈,在地球圈层中厚度最大;③圈层为生物圈,是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④圈层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7.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

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

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

答案:

D

解析:

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和水,昼夜温差大;月球表面的岩石受热胀冷缩作用,物理风化作用强,岩石破碎形成月壤。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发现了距离地球约1400光年,与地球最相似、年龄约60亿岁的外行星开普勒-452b(地球2.0),开普勒-452b称“天文学家已经接近几千年所梦想的目标——发现另一个地球”,并被网友戏称为“地球的大表哥”。

下图为地球和开普勒-452b对比图,据此完成8~10题。

8.开普勒-452b属于(  )

A.河外星系B.银河系

C.太阳系D.地月系

答案:

B

解析:

开普勒-452b距离地球约1400光年,而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12万光年,故开普勒-452b位于银河系内。

9.开普勒-452b被网友戏称为“地球的大表哥”是指(  )

A.体积稍大B.年龄较老

C.距离较远D.生命更高级

答案:

B

解析:

地球的年龄约46亿年,而开普勒-452b年龄约60亿年,故“地球的大表哥”是指开普勒-452b形成的时间比地球早。

10.开普勒-452b之所以被称为地球2.0,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B.与恒星距离适中

C.接受太阳光照稳定

D.表面有岩石、土壤

答案:

B

解析:

生命存在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和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恒星与行星距离影响行星表面的温度,温度适宜的条件是距离适中;读图可知开普勒-452b公转周期与地球并不相同;同时开普勒-452b并不属于太阳的行星,不接受太阳光照;存在的必要条件不包括岩石、土壤。

世界上最大的接受宇宙电磁波信号的射电天文望远镜落户贵州大窝凼天坑群景区,为人类探索宇宙起源、天文、地球外生命、全球气候等寻找科学依据。

大窝凼地区符合望远镜建设所需的“苛刻”环境条件。

读贵州射电天文望远镜图,回答下题。

11.大窝凼地区符合望远镜建设所需的“苛刻”环境条件是指(  )

①经济发达,有资金和技术支持 ②有大型天坑地形利用

③人口密度小,周围无较大城市 ④地势高,全年晴天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贵州大窝凼地处偏远,经济不发达,①错;有大型天坑地形利用,利于安装望远镜和接受宇宙电磁波信号,②正确;人口密度小,周围无较大城市,灯光干扰少,③正确;位于天坑中,地势低,全年晴天并不多,但射电望远镜的观测不受天气阴晴影响,④错。

综上,选C。

下图为青岛—拉萨海拔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甲为(  )

A.地表

B.软流层

C.莫霍界面

D.古登堡界面

答案:

C

解析:

曲线甲与地形曲线呈正相关,是地壳厚度的曲线,为莫霍界面。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

C.山地、丘陵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

D.海拔高度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答案:

D

解析:

距离海洋远近与地壳厚度关系不大;地壳厚度与陆地地形有关,与距大陆中心远近无正比关系;图中基本上地势越高,地壳厚度越大,地势越低,地壳厚度越薄,故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山地、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大于丘陵。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日照时间、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

下图为我国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图。

读图,回答14~16题。

14.图中表示成都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的曲线是(  )

                     

A.曲线①B.曲线②

C.曲线③D.曲线④

答案:

D

解析: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降水多,阴天多,太阳辐射强度最小。

15.四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与全球年变化规律差异最大的城市是(  )

A.城市①B.城市②

C.城市③D.城市④

答案:

A

解析:

全球年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大的季节太阳辐射强度大,正午太阳高度小的季节太阳辐射强度小。

城市①春季太阳辐射强度大,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小,与全球年变化规律差异最大。

16.城市③7、8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B.受高压控制,晴天多

C.纬度高,日照时间长

D.海拔高,大气削弱作用弱

答案:

B

解析:

城市③7、8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说明天气晴好,而7、8月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雨季,据此可判断城市③位于江淮流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度大。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的太阳能屋顶图,该地区的太阳能屋顶发电效率高。

读图,完成17~19题。

17.太阳辐射(  )

A.在地球上高纬地区总量较大

B.在地球上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C.能量来源于太阳核裂变

D.一般在地方时12时强度最大

答案:

D

解析:

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地区减少;能量来源于太阳核聚变;一般在地方时12时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强度最大。

18.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河南南部B.甘肃西北部

C.重庆东部D.广东北部

答案:

B

解析:

四个地区相比,甘肃西北部深居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最丰富,因此可能是甘肃西北部。

19.该地区春季太阳能发电效率明显变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低B.多沙尘天气

C.春季气温低D.日照时间短

答案:

B

解析:

该地区春季太阳能发电效率明显变低的主要原因是春季多沙尘天气,削弱了太阳辐射。

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20~21题。

20.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21.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解析:

20.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且远离海洋,全年降水少,光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很丰富;而黄土高原、山东半岛和东南丘陵位于东部季风区,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影响,阴雨天较多,太阳能资源相对不丰富。

21.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反光板聚焦太阳能发电,使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会降低地表温度;反光板的亮光会使过往飞机的驾驶员眼花缭乱,但不会干扰飞机电子导航;分散的太阳能经过反光板聚焦后会使发电站上空的温度很高,导致过往鸟类被高温灼伤;太阳能光热电站与农作物产量无相关性。

调:

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地区是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答案:

20.A 21.C

二、综合题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智利(下图)阿塔卡马高原一年中超过85%的时间有清晰的天空,是天文学界公认的地面天文观测最佳地点。

美国、日本、欧洲多国长期在此开展天文科研,使这里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光学天文实测基地。

2016年11月,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签订协议,在阿塔卡马沙漠边缘,海拔2900m的安第斯山支脉上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

(1)简述中智合建天文观测基地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阿塔卡马高原成为世界级光学天文实测基地的有利条件。

(3)简述与智利合建天文观测基地,对我国天文研究的有利影响。

答案:

(1)地处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地区;位于太平洋东岸,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边缘,安第斯山西部支脉。

(2)气候干旱,晴天多;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附近地区人口稀少,光污染小;大气污染小;纬度较低,观测天空范围广;国家政策支持。

(3)填补我国南半球天空观测的空白区域;东西半球存在时差,可与中国本土观测形成时间上的互补;利于与发达国家在天文观测领域进行合作与交流。

解析:

(1)结合图文材料可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与山脉、沙漠的相对位置等方面描述。

(2)主要从大气透明度高(晴天多、大气污染小)、外界干扰少(山地沙漠地区人口稀少,光污染少)、观测范围广和国家政策支持等方面综合分析。

(3)主要从时空差异和合作交流两大方面分析。

智利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与我国所处的半球位置正好相反,可弥补我国天文观测空间和时间上的不足;由文字信息可知,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多个国家长期在此开展天文科研活动,可得出有利于和发达国家合作与交流的结论。

23.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

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解析:

①该地在5°N附近,纬度较低;②该地东部临海;结合等高线数值分布和临海位置判断地形平坦;③气候湿热,人口分布较少;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阴雨天气。

答案:

有利条件:

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

不利因素:

天气多变。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材料二 新疆正在利用戈壁荒漠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利用基地,将在哈密、吐鲁番等地区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光伏并网电站以及3~5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区。

(1)读材料一,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写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分别分析原因。

(3)读材料二,评价在新疆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条件。

答案:

(1)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2)甲地:

3600小时<甲<3800小时。

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乙地:

2400小时<乙<2600小时。

乙位于祁连山脉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

(3)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丰富;植被稀少、荒漠面积广,荒漠土地租金低廉;距离消费市场远。

解析:

(1)根据等值线数值变化规律可以判断出,图中年日照时数大致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增。

(2)读图可知,甲地日照时数为3600小时<甲<3800小时,结合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柴达木盆地,主要是远离内陆且受地形阻挡,降水少,晴天多。

根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判断乙地日照时数为2400小时<乙<2600小时,主要受山地地形雨影响,降水多,晴天偏少。

(3)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海洋中的水汽难以深入,因此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丰富;建设太阳能电站需要大面积土地,这里植被稀少,荒漠面积广,土地廉价。

但是不利的条件是距离东部市场较远。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但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目前该省正在加大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力度。

下图为甘肃省太阳辐射[单位:

kW·h/(m2·a)]分布示意图。

(1)简述甘肃省太阳能资源的分布特征。

(2)分析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较低的原因。

(3)说明甘肃省加大太阳能资源开发力度对该地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

(1)分布不均;西北部太阳能资源丰富;东部、东南部太阳能资源相对匮乏。

(2)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该省位于中纬度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较大,白昼时间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

开发利用率低的原因:

常规能源丰富;基础设施不完善,开发难度大;经济不发达,人口、城市较少,能源需求小;资金短缺,科技水平较为落后。

(3)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丰富能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周边居民收入。

解析:

(1)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判断太阳能资源分布不均,结合方位说明哪多哪少。

(2)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较低的原因要从影响太阳能分布的纬度、下垫面、天气等方面分析太阳能状况,而开发则侧重社会原因的分析。

(3)太阳能无污染且可再生,因此,甘肃省加大太阳能资源开发力度不仅可以提供丰富能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周边居民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