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691426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x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x

优质部编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学习质量检测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2分,共36分)

1.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如虎添翼,其发展速度将会令世界震惊。

B.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

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颠扑不破,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C.一个人如果生活丰富,知识广博,又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来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D.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与某些国际品牌多次发生因质量问题频频被召回的有关。

2.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

A.古书知识要活用,假如只会死守经典,按图索骥而不知变通是不行的。

B.在微博等网络舆论大力监督下,在有关部门的周密调查下,“表哥”“房叔”等人光鲜外表下掩藏的腐败本质被暴露得淋漓尽致。

C.《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D.初唐的书法家们对王羲之顶礼膜拜,却丢失了王羲之藐视权威的独创精神,苦苦地心摹手追,胶柱鼓瑟,却往往苦不可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恽寿平的花鸟画取法北宋徐崇嗣,融会了明代花鸟画中的写意法,笔触洒脱飘逸,以清秀柔丽代替了以往浓艳富丽的画风,饶有机趣,画作美轮美奂。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初春时节,北方的树木还只是刚刚冒出嫩芽,但是四季如春的昆明已是草木葱茏、椿萱并茂,一派生机。

D.民族间的形体语言,许多形式看起来相同,但表达的意思却南辕北辙,如果不了解其间的差异,就可能会闹笑话。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要是有一颗象草木一样“不怨寒暑移”的心,就不会抱怨天气变化、寒暑交替,遇事就会处变不

惊,安之若素。

②快报摄影记者呈上中山路改建之后的实景图,除了能让读者先睹为快之外,还能让老杭州们按图索骥,看看自己熟悉的老建筑现在的风貌。

③在希腊圣托里尼岛,在随处可见的白色教堂和露天的咖啡座中,我第一次看到洁白丰满的鹈鹕,就像一位优雅的绅士特立独行地从我们身边走过。

④在一次新生欢迎仪式上,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

“七月流火,天气虽然炎热,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⑤去年美国国内航班,平均每天大约有一万件行李丢失,航空公司对此的解释是,惨淡经营,人手不足。

⑥鉴识专家李昌钰证实了陈水扁的伤口确实是枪伤,但他也曾语带玄机地称:

“自己打伤的可能性很低,暗杀的可能性也很低。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在2013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与会代表提交的每一个深思熟虑的议题背后,都有一个甚至多

个重量级与会嘉宾的身影。

B.某黑帮团伙在几个劳改释放人员加入之后,如虎添翼,更加嚣张。

C.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海

市蜃楼

D.面对即将喷薄而出的中国3G市场,各通信设备厂商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招数,期待在未来中国3G设备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出其不意 搏弈连珠炮鱼龙混杂

B.墨守成规 针砭 矮半节 文过饰非

C.门可罗雀 蒸发 白内障 和衷共济

D.浑浑噩噩 抱屈 捅娄子 水泻不通

7.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熟谂 一柱香 牙牙学语 真知卓见

B.精萃 增殖税 皇天后土 百尺竿头

C.幌子 编者按 失口否认 渊远流长

D.花哨 座标系 指手画脚 金榜提名

8.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的是(  )

A.编缉 云霄 走投无路 责无旁贷 义愤填膺

B.歉收 寒喧 委屈求全 继往不咎 百无聊赖

C.漫溯 奖掖 陨身不恤 要言不繁 叱咤风云

D.裨益 萧索 返璞归真 剑拔驽张 漫不经心

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禀赋 协从 韬光养晦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B.谐谑 蜇伏 甚嚣尘上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C.潸然 樊篱 蔚然成风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小憩 震摄 莫衷一是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10.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

A.崔嵬 流水帐 翻然醒悟 滥芋充数

B.钟磬 棉里针 自行其是 蛛丝蚂迹

C.青睐 水蒸气 食不裹腹 不胫而走

D.毗邻 泊来品 条分缕析 钟鼓撰玉

11.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②豆蔻梢头二月初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②④③①⑤  D.②①③⑤④

12.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

(《千里之外》)

B.幽幽岁月浮生来回/屏风惹夕阳斜。

(《花恋蝶》)

C.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笑傲江湖》)

D.春风修剪着长发/彩蝶送来了发卡。

(《春姑娘的相思》)

13.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悬挂在书院的一项是()

A.东林讲学以来必有名世南方豪杰之士于兹为群

B.考古证今致用要关天下事先忧后乐存心须在秀才时

C.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D.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宗恩可报可酬

1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到现在我们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的牵挂和守望呢?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帮助家境不好的孩子上大学,是我们应该做的,况且这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们一定要帮助她圆大学梦。

 

C.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D.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四位学生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在文化经典课堂上,老师要学生从“穿衣服”的角度来表达他们对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

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

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

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

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A.甲:

道,乙:

墨,丙:

法,丁:

儒   B.甲:

儒,乙:

法,丙:

墨,丁:

  C.甲:

道,乙:

儒,丙:

墨,丁:

法  D.甲:

儒,乙:

墨,丙:

法,丁: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春天是希望,那么,夏天便是绸缪,秋天便是品格,冬天便是抗争。

▲。

▲;▲;▲;▲;▲,人类将始终是幻想国中的美丽而无用的幼芽。

①没有希望,便没有欲念,便不会有行动

②没有品格,便没有纲纪,行动便常常误入歧途

③于是,如果只有春天,仅仅有希望

④没有绸缪,便没有韬略,行动便失之于盲目

⑤没有抗争,便没有在痛苦中的最后冲刺,便可能一事无成

⑥希望、绸缪、品格和抗争,是人类摆脱命运束缚的必备四品

A.⑥②⑤①④③   B.③①④②⑤⑥C.⑥①④②⑤③   D.①②④⑤⑥③

18.下列谜底与谜面依次对应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谜面】甲:

唠叨不休;乙:

袁世凯称帝;丙:

新月如钩;丁:

绿卡;戊:

【谜底】①白云无尽时;②海上生明月;③东边日出西边雨;④琵琶声停欲语迟;⑤至今思项羽;⑥此曲只应天上有;⑦日出江花红胜火;⑧清光犹为君;⑨春风不度玉门关;⑩两个黄鹂鸣翠柳

A.④⑤⑥⑨③     B.①⑧⑥⑨③    C.①⑧②⑤⑦    D.⑩⑤②⑦①

二、文言文阅读(共16分)

19.下列出自《世说新语》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谢尚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

委曲:

委婉、委曲婉转

B.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绥:

安抚

C.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旋:

交往,打交道

D.唯用陆亮,是诏所用,与公意异,争之,不从。

亮亦寻为贿败。

寻:

不久

20.下列出自《世说新语》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王弼曰:

“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

”训:

解释,用语言表达

B.开(于法开)戒弟子:

“道林讲,比汝至,当在某品中。

”比:

等到

C.殷中军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少。

恨:

遗憾

D.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

“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候:

等候

21.下列出自《世说新语》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山公以器重朝望,年逾七十,犹知管时任。

器:

器量

B.山司徒前后选,殆周遍百官,举无失才;凡所题目,皆如其言。

殆:

几乎

C.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

绍咨公出处,公曰:

“为君思之久矣。

”处:

地方

D.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除:

打扫,清除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试题。

(10分)

家有名士

王湛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

兄王浑之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

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

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

仍与语,转造精微。

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

遂留共语,弥日累夜。

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

“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

济去,叔送至门。

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

济聊问叔:

“好骑乘不?

”曰:

“亦好尔。

”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

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

【邓粲《晋纪》曰:

“王湛字处冲,太原人。

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

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

‘叔父用此何为?

颇曾看不?

’湛笑曰:

‘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

今日当与汝言。

’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

济性好马,而所乘马骏驶,意甚爱之。

湛曰:

‘此虽小驶,然力薄不堪苦。

近见督邮马,当胜此,但养不至耳。

’济取督邮马,谷食十数日,与湛试之。

湛未尝乘马,卒然便驰骋,步骤不异于济,而马不相胜。

湛曰:

‘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

唯当就蚁封耳。

’于是就蚁封盘马,果倒踣,其俊识天才乃尔。

”】

既还,浑问济:

“何以暂行累日?

”济曰:

“始得一叔。

”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

浑曰:

“何如我?

”济曰:

“济以上人。

”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

“卿家痴叔死未?

”济常无以答。

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

“臣叔不痴。

”称其实美。

帝曰:

“谁比?

”济曰:

“山涛以下,魏舒以上。

”【《晋阳秋》曰:

“济有人伦鉴识,见湛,叹服其德宇。

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

【注】正文选自《世说新语》,【】内的文字是南朝刘孝标的注解。

有删改。

2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觉懔然,心形俱肃肃:

恭敬

B.绝难乘,少能骑者绝:

非常

C.唯当就蚁封耳就:

留下

D.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谓:

评价

23.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家人不了解王湛的一组是(2分()

①济先略无子侄之敬④唯父昶异焉

②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⑤浑曰:

“何如我?

③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⑥卿家痴叔死未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⑤⑥

24.下列对正文及注解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王湛不被人了解,连侄儿王济也曾以为叔父痴呆,每次去祖父墓地祭祀从不看望叔父,见面不过寒暄而已。

B.王济看到王湛床头放着《周易》,感到奇怪,问叔父要此书何用,是否看过此书,流露出对叔父的轻视。

C.王湛看不上王济的那匹马,王济于是牵来督邮马喂养,十几天后给叔父试骑,方知叔父骑技极为高超。

D.王济告诉父亲,说叔父远比自己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后来见到武帝时,又说叔父王湛超过了魏舒。

2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

26.《世说新语》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朝(人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1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共10分)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

【1】耿:

微明的样子。

2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28.“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2分)()

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李商隐《齐宫词》)

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

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29.“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

比较并概括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3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2),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3)不过数仞而下,,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5)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绝云气,负青天

(6),而后乃今将图南。

(7),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8)若夫乘天地之正,,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0分)

陶虎臣

汪曾祺

每到天气晴朗,上午十来点钟,在这条街上,就听到从阴城方向传来爆裂的巨响:

“砰一一磅!

”大家就知道,这是陶虎臣在试炮仗了。

阴城是一片古战场,相传韩信在这里打过仗,现在还能挖到一种有耳的尖底的瓶,当地人说这种陶瓶冬天插了梅花,能结出梅子来。

现在这里是乱葬冈,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叫做“阴城”。

到处是坟头、野树、荒草、芦荻。

草里有蛤蟆,野兔子。

早晨和黄昏,有许多白颈老鸦。

人走过,就哑哑地叫着飞起来。

这里只有一个破财神庙,里面住着一个侉子。

陶虎臣家的货色齐全。

除了鞭炮,还出一种别家不做的鞭,叫做“遍地桃花”,不但外皮,连里面的筒子都一色是梅红纸卷的。

放了之后,地下一片红,真像是一地的桃花瓣子。

如果是过年,下过雪,花瓣落在雪地上,红是红,白是白,好看极了。

他还有一项绝技,是做焰火。

做焰火,除了配料,关键是串捻子。

串得不对,会轰隆一声,烧成一团火。

弄不好,还会出事。

陶虎臣的一只左眼坏了,就是因为有一次放焰火,出了故障,一个火星迸进了瞳孔。

陶虎臣坏了一只眼睛,还看不出太大的破相。

他依然随时是和颜悦色的,带着宽厚而慈祥的笑容。

这种笑容,只有与世无争,生活上容易满足的人才会有。

但是,鞭炮生意,是随着年成走的。

什么时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什么时候炮仗店就生意兴隆。

这样的年头,能够老是有么?

这一年,伏汛安然度过,保住了无数人畜。

秋收在望,市面繁荣,城乡一片喜气。

有好事者倡议:

今年放放焰火!

东西南北四城,都放!

一台七套,四七二十八套,陶家独家承做了十四套。

东城定在八月十六放。

地点:

阴城。

这天万里无云,一天皓月。

阴城的正中,立起一个四丈多高的架子。

有人早早吃了晚饭,就扛了板凳来等着了。

人们寻亲访友,说短道长,来来往往,亲亲热热。

阴城的草都被踏倒了。

人们的鞋底也叫秋草的浓汁磨得滑溜溜的。

忽然,上万双眼晴一齐朝着一个方向看。

人们的眼睛一会儿睁大,一会儿眯细;人们的嘴一会儿张开,一会儿又合上;一阵阵叫喊,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掌声。

——陶虎臣点着焰火了!

最热闹的是“灯打泗州城”。

起先是梅、兰、竹、菊四种花,接着是万花齐放。

然后,一声炮响,照眼的灯球之中有一座四方的城,眼睛好的还能看见城门上“泗州”两个字。

城外向里打炮,城里向外打,灯球飞舞,砰磅有声。

最有趣的是“芦蜂边瘌子”,一阵火花之后,出现一个泥头的纸人,手里拿着一把破芭蕉扇。

霎时飞来许多马蜂——火花,纷纷扑向他,他四面躲闪,扇不停地挥舞。

看到这里,满场大笑。

这些辛苦得近于麻木的人,是难得这样开怀一笑的呀。

最后一套是火花之后,吊下四个大字:

“天下太平”。

年头还是不好。

头一年,四乡闹土匪,县政府出了布告:

“冬防期间,严禁燃放鞭炮。

”明年,蒋介石搞“新生活”,取缔了鞭炮。

陶虎臣别无产业,只好做一点“黄烟子”和蚊烟混日子。

第三年,陶家炮仗店的铺门上了锁,再也打不开了。

陶家的锅,也揭不开了。

岁暮天寒,彤云酿雪,陶虎臣无路可走,他到阴城去上吊。

刚把腰带拴在一棵树上,把头伸进去,一个人拦腰把他抱住。

这人是住在财神庙的那个侉子。

(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改)

31.简要分析小说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分)

32.赏析画线的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

(4分)

33.作者为何花较多笔墨写“八月十六”“放焰火”的情景?

(6分)

34.请结合陶虎臣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探究小说的主旨。

(6分)

六、作文。

(共70分)

阅读下面王开岭的两段话,按要求作文。

(70分)

(1)是什么让我们生活得如此相似?

我们可曾真正地生活过?

真正有力地生活过?

(2)一只看不见的手安排了我们的生活,人群是人的坟墓,没有人敢对周围说不。

要求:

围绕材料,选好角度,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常州一中高二期初文附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是大观园诗社唯一的一次填词活动,全面展现了大观园才女的诗词造诣。

其中,《临江仙》中的尾句:

“,”,历来解说纷纭,有野心说、乐观说、出世说等。

2.中秋节众人陪贾母在凸碧山庄赏月,贾母命行酒令,形式是,捉到者讲一个笑话,贾赦讲了一个“针灸治偏心妈”的故事。

贾母听了起了疑心。

3.入画和司棋分别是惜春、迎春的丫鬟,在处置两人时,惜春的态度是

,迎春的态度则截然不同。

4.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己之言。

汝南说曹操为“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一语中的,可谓识人。

5.吕布两易其主,杀害,改投董卓,薄情寡义,张飞蔑称“”;而在《三国演义》第七回中,也两易其主,却令人敬佩。

6.“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手执长枪,坐骑骏马。

”描写的人物是。

7.东吴最先提出联刘抗操的人是。

曹败刘备得荆州后,水陆大军沿江而下,准备吞吴。

其人审时度势,借的名义,请诸葛亮到江东,孙刘合璧。

8.败走华容道,曹操“三笑一哭”。

请依次写出曹操三笑之后出现的将领以及所哭对象的姓名。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

在正确的表述题号前打“√”,错误的表述题号前打“×”。

()1.《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等物,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包男人的靴袜和一个小包袱,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潘又安写的大红双喜笺。

()2.对于“抄检”同是反抗者的探春、晴雯和司棋,虽因身份、地位、性格的不同,但在行为和态度上,却无明显的差异。

()3.《红楼梦》第六十九回写道,尤二姐终于不堪凌辱,吞金而逝。

贾琏大恸,找凤姐要银子置办丧事。

凤姐不给,最后幸亏平儿偷出了二百两银子给他,才得以完葬。

()4.《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由此引起争议,从小说主题看,“葬花魂”表达对诗意消亡的哀悼;“葬诗魂”表达女性精神在一个时代的毁灭。

()5.《红楼梦》后十回主要情节始自贾母去世,终于贾兰中举,其间关涉熙凤办丧、鸳鸯自尽、妙玉被劫、熙凤命丧、巧姐遭卖、惜春出家、袭人出嫁、宝玉皈依等内容。

()6.《三国演义》故事起始阶段,刘备、关羽、张飞虽有英雄气度,能转战四方,但由于缺少具有宏观战略眼光的智谋之士,未能成就大业。

()7.曹操听荀彧之计,破黄巾余党,取其粮以养三军。

征讨过程中,遇黄巾一猛将许褚,曹操爱惜之,令典韦诈降,捉住许褚,许褚降操。

()8.曹操听说孙策已死,欲起兵下江南。

侍御史张纮说:

“乘人之丧而伐之,不义;若不成功,又为成仇,不如善遇之。

”曹操然之,命张纮回东吴。

孙权让其与张昭同理政事。

张又荐顾雍。

自此孙权威震江东,深得民心。

()9.诸葛亮“初出茅庐”,火烧新野,一战成名,以区区九千人马,战胜了夏侯惇十万大军,瞬间扭转了刘备集团的军事长期以来的被动局面。

()10.一部《三国演义》,计谋千千万。

空城计,反间计,美人计,苦肉计,上屋抽梯之计,韬光养晦之计,缓兵之计,一人施多计,如周瑜;一计多人施,如连环计。

王允、庞统两人施受的连环计,内涵相同,效果相似。

三、简答与选择(14分)

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且说黛玉虽然服药,这病日重一日。

紫鹃等在旁苦劝,说道:

“事情到了这个分儿,不得不说了。

姑娘的心事我们也都知道。

至于意外之事,是再没有的。

姑娘不信,只拿宝玉的身子说起,这样大病,怎么做得亲呢。

姑娘别听瞎话,自己安心保重才好。

”黛玉微笑一笑,也不答言,又咳嗽数声,吐出好些血来。

紫鹃料是要绢子,便叫雪雁开箱,拿出一块白绫绢子来。

黛玉瞧了,撂在一边,使劲说道:

“有字的。

”紫鹃这才明白过来,要那块题诗的旧帕,只得叫雪雁拿出来递给黛玉。

紫鹃劝道:

“姑娘歇歇罢,何苦又劳神,等好了再瞧罢。

”只见黛玉接到手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