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课改和课程标准.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68759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新课改和课程标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新课改和课程标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新课改和课程标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新课改和课程标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新课改和课程标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新课改和课程标准.ppt

《2新课改和课程标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新课改和课程标准.ppt(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新课改和课程标准.ppt

新课程改革与学科课程标准,中观教育理论的认识与实施,内容提要:

1、新课改的背景2、新课改的目标3、新课改教师角色、教学行为的转变4、新课改教学观的变革5、新课改学习方式(学生观)的变革6、综合实践课程7、信息技术教育,一、新课改背景,20世纪中国的教育始终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本次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一、新课改背景,1、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

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的传统内涵,“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人。

强调终身学习,学习经济;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人类的生存发展面临困境:

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中国民众对教育要求的提高中国民众对教育要求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对教育层次要求的提高;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对教育体系的公平性要求的提高。

2、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素质教育方针的提出,1985年5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这是素质教育的最初思想源头。

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各地要抓素质教育改革试验区。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

”这是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由此,素质教育开始作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2001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2009年秋季,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新课程,已有25个省份的普通高中进入新课程。

3、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1996年至1998年,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针对1993年起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向全国9个省市城镇和农村的16000名学生,2000名校长、教师进行了问卷、访谈调查。

调查显示,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充分发展并没有成为教育的真正目标,社会关注的是带有明显功利色彩的考试成绩,学校关注的是与考试成绩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课程内容存在偏多、偏难的现象;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单向传授,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被动接受和机械训练;考试评价的方式,特别是排名次的做法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学生缺乏足够的休息和自由活动时间,身心发展受到局限和压抑。

我国教育制度与课程实施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

精英教育;学科中心;教学内容偏难、偏旧;单向传授式教学;以筛选和淘汰为目标的考试评价方式;大量违背教育基本规律的做法在学校中盛行,教育的价值模糊,教师道德滑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引发了严重问题。

4、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1.英国

(1)四项发展目标

(2)六项基本技能(3)四方面共同的价值观2、美国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出“美国学生在4、8、12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应对挑战”,最近更是特别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理念。

综上所述,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点是:

调整培养目标;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反映社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改革评价方式。

二、新课改的目标(重点),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创新精神是民族的灵魂,要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评价。

教学改革核心是课程改革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过去:

注重知识传授改革后: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实现全人发展2、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过去:

学科本位,缺乏整合改革后: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二、新课改的目标(重点),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过去:

繁难偏重、注重课本知识改革后: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突出时代精神;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技能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过去:

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改革后: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等四大能力,二、新课改的目标(重点),5、建立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考评机制过去:

选拔甄别功能改革后:

发挥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课程更新,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三级课程管理机制,过去:

管理集中改革后: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新课改的教师角色转变,师生关系: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学与研究的关系:

教育教学研究学习者斯腾豪斯首次提出,勒温-行动研究教学与课程的关系:

课程开发者和建设者新课改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课程与教学相互融合,教师在新课改中发挥主体地位学校与社区关系:

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强调学校和社区的互动关系,三、新课改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对待师生关系:

尊重欣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即:

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全人教育;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学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称赞对待教学关系上:

帮助,引导“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启发,三、新课改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对待自我:

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利于培养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在教学前、中、后均可以进行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

合作与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的配合,处理好和家长间的合作关系,三、新课改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对待自我:

反思问题:

谈谈你对“经验+反思=教师成长”这一公式的理解与体会。

1、是波斯纳提出的;这句话反映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般途径和规律。

2、经验是重要资源,反思则是教师摆脱封闭、僵化教学设计,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3、教师应在实践基础上提高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激活教育思想的实践效应,发掘有利于自己专业发展的资源。

四、新课改的教学观,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师生都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形成“学习共同体”师生是合作伙伴关系,强调尊重、民主,四、新课改的教学观,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判断:

新课改理念认为教师应当更加关注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和实际效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是学科“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五、新课改的学习方式变革,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精神:

自主、合作、创新现代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探究学习:

充斥着大量的探究和发现等认知过程;问题开端、注重过程、全程开放合作学习:

概念;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设定小组目标,评价总体表现;激发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五、新课改的学习方式变革,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

1、主动性:

能动性,“我要学”;2、独立性:

我能学,相信学生能力3、独特性: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4、体验性:

身体参与,直接经验(做题)5、问题性:

问题引发求知欲,问题意识是发现学习、研究学习的重要心理机制,六、综合实践活动,要点:

是必修课,小学3年级起开设,每周3节,集中分散开设均可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四部分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整体性:

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个人、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实践性:

活动为主要形式,亲历体验,七、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多媒体教学:

中小学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多媒体教学又称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

课程标准的认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四个方面”及“综合性学习”。

4、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

四、课程目标与内容,总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通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目标与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低年级段:

识字:

认识1600个汉字,会写800个字;默读:

不出声;写话:

写自己想说的话;,中年级:

识字:

写的1800字,能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默读:

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口语交际:

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高年级:

阅读教学:

要体会文章的表达效果;习作:

要有一定速度,五、实施建议,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1、关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