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及答案.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及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及答案
绪论部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3
(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学说。
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3)从广义上说,(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等对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P4
(1)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业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
(2)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要求。
资本主义的残酷压榨引发了工人反抗工人运动,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几次工人起义均以失败告终。
当时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这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马克思主义主要的思想来源(三种直接思想来源);
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第一,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第二,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并贯穿和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和实践活动之中。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与它对经济事实的分析同它的全部结论之间,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是严密的、完整的、一贯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第二,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第三,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和活的灵魂。
这一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问题;
1》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哲学可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1)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问题。
可知论者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2》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理论和实际意义)
(1)理论意义:
如何回答其内容的第一方面,即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二方面,即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凡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知论;反之,则是不可知论。
(2)实践意义。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人们的活动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是主观反作用客观。
只有解决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取得工作的成功。
2、物质概念的经典定义及其意义;
(1)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时候指出:
“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
(2)20世纪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通过物质与意识对立统一的关系来把握物质、规定物质,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34
人类之所以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在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性等基本特征。
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实践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个人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因而都是具体的、历史。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3)关于普遍联系原理要求:
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4)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5、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内容;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
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
基本内容:
①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
同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
同一是对立面双方的同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斗争的结果导致双方的相互转化,相互过渡。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它的条件性,任何矛盾统一体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普遍性,无条件性。
矛盾的斗争性不仅存在于每个具体矛盾运动的始终,而且也存在于新旧矛盾交替的过程中。
④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渗透,贯通为矛盾的解决准备了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导致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变化,以致最终造成矛盾统一体的破裂,致使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
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在哲学发展的初期就已具有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
在中国古代,《易经》用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
《老子》提出“反者通之动”这一命题,概括了矛盾的存在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后世的哲学家常用分合、两一、参两、相反相成等概念表达事物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思想。
在欧洲,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关于“始基”的思想中已包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赫拉克立特提出“相反者相成:
对立的统一”,亚里士多德则讨论了一系列范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在近代,黑格尔第一次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指出“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吸取了他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也创立了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形态。
其后,列宁第一次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对立统一规律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在具体工作中分析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具体表现在: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科学地解释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问题。
②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就是事物之间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矛盾体系;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扬弃旧事物的过程,它体现着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③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④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而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这一科学方法论最根本的内容,即矛盾分析的方法。
6、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
(1)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1)质:
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2)量:
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3)度:
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过度,一事物便转化为他物。
4)量变:
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5)质变:
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终端。
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第四、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7)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变,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批判继承。
8)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
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
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螺旋式上升。
7、意识、意识的能动性、规律、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
1)意识: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2)意识的能动性:
即目的性和计划性人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题的选择性。
3)规律:
规律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3个特点:
3个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客观的。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联系: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但人可以凭借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客观世界。
区别: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的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4)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
首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所以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1,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3个环节:
一、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二、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三、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的方向运行。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4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4个方面: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实质及两条认识路线;
(1)什么是认识: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回答)
(2)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1,唯物主义:
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唯心主义:
颠倒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主观唯心认为人的认识是自观自生的,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3、认识的基本规律和过程;
认识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规律的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
在这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1,感性认识:
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的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所以需要升华到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
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表现为一系列的抽象概括、分析和综合,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特点,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它们是辩证统一的,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2)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使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1,理论对实践的依赖,除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正确理论外,还在于两个方面:
一、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
二、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检验和发展。
2、理论向实践的飞跃的条件(4条):
1)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3)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了高一级的程度;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
正是这种循环反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4、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
(1)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来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
(2)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
2.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真理的相对性:
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1.真理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2.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P74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3)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
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
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真理的检验标准;P77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3,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
是不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决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备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6、实用主义真理观的内容与问题;
这个我在书上网上找不到。
懂这个问题的同学补充一下好吧?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它的主要缺陷是:
之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2、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
1,马克思认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2,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生产力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的。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公有制、私有制)
狭义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