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6526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docx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docx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篇一: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小数乘小数》这部分内容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它主要考察学生的运算能力和细心程度。

在上完这节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作为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是怎样学的,并思考相应的对策。

更要有换位意识,以学生的眼光,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表现和发展。

力求让学生通过“探索”,自主地发现规律。

“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的计算法则。

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了回答“是不是?

”“对不对?

”之类对思维很低要求的问题,一旦遇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呢?

”一类需要将他们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示出来的问题,就显得手足无措了。

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再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引导概括出计算规律、方法。

这样整节课的学习就是交流互动中完成的,学生自然学得轻松,积极主动,效果又好。

一个数除以小数的教后反思

一个数除以小数是在学生学习过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进行的。

本节课

的主要内容是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一个数除以小数的教学重点是: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

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在教学时我是以8道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口算和两道竖式计算导入的,让学生回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接着出示书上的情景图,先让学生审清题意,再说数量关系,在列式。

列式后让学生观察算式与以前学过的除法有何异同,即引导学生通过与旧知识的比较,发现新旧知识的主要区别是“除数由整数变成了小数”。

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本领尝试解决今天的除法是小数的除法?

小组讨论。

这时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十分活跃,想出解决问题的许多办法:

有的组联想到利用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

于是引导学生先把除数的小数点画去,再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移动的位数取决于除数的小数位数。

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的小数点就向

右移动几位。

学生感受算理和算法的过程中,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

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在这里就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相互关联,前后联系,上下衍接,是有着很强的严谨性、逻辑性。

在作业反馈中,我发现学生计算错误较多。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能顺利的移动小数点。

通过移动小数点把除数变成整数,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也都能顺利完成,关键是后进生总是忘了同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

或者移动得次数与除数不一致。

虽然他们知道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来的,但是他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就忘记了。

二、在完成竖式的过程中,数位对不齐。

这也是部分学生错误的原因之一。

三、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

四验算时用用商乘以移动小数点后的除数。

针对这些情况,我要求学生多练习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

要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

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篇二: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1):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于计算教学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所以学生对计算内容的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对计算的练习备感枯燥。

因此,提高学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更显重要。

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在较多的计算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时往往生搬硬套,数据缺乏科学性,达不到引起学生共鸣的目的。

课始,教师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口算比赛”的情境,。

所以自然地引出了小数和整数相乘的学习内容。

对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感到自然、亲切。

由于解决学生自己的问题就是学习新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

这样,学生在探究用新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理解与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二、经历过程——体验算法

在过去的计算教学中,教师重视的往往是学生对计算方法或计算法则的掌握情况,更多地停留在会与不会计算这一浅层面上。

本节课,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计算教学中计算方法、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而不单单是掌握计算方法这一结果。

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购买各种饮料并计算出应付多少钱,再让学生探讨研究并进行转化。

在交流中,许多学生确实也提出应该把小数和整数相乘转化成整数和整数相乘来计算。

可见,学生已初步应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碰到的新问题。

感知并逐步掌握这一转化方法,这样不仅仅对学生学习今天的知识有帮助,对学生终身的学习、生活更是大有裨益。

三、注重交流——理解算法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讲清计算方法上,忽视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师生间的交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从而得到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同时教师又是互动交流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多样化的计算办法中,教师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模型,即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并用以指导后面的学习。

教师还注重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认识到:

在小数和整数相乘列竖式时,应该把右边对齐而不是和小数点对齐;当积的末尾有“0”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划去“o”。

整节课的学习就是在这样的交流互动中完成的,学生自然学得轻松,积极主动,效果又好。

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首先出示两组算式: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先分组计算再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实际上这三组算式分别运用的是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但是这三组算式都是小数乘法,也符合吗?

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自己找出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关系,自己探究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拨,决不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计算、观察、发现。

学到了知识,然后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才是数学学习的真谛。

既然发现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再运用这些定律使小数计算变得简便,这一步教学能激起学生运用新知识的欲望。

接着出示:

0.25×4.78×44.8×0.25

0.65×2011.2×2.5+0.8×2.5

在简算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不足之处:

只重视了运算定律,而忽视了口算能力,在练习时,乘法分配律的逆向应用不够灵活.。

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在练习课时要加以改进。

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反思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类推迁移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难点是掌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我认为:

小数的计算是以整数计算为基础的,而运算的定律也是如此.学生如果能很好地掌握整数的计算,小数的计算也相对容易,因为它们的算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数的形式不同而已,应用整数运算定律是凑成整十、整百,而小数中就是

凑成整数,但这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数感,要有较扎实的数学计算基本功。

因此我个人觉得,加强口算的训练十分必要,也很关键,学生的口算能力强、水平高的话,计算定律的应用也就不在话下,他们可以很自觉地想到口算,即会很自然地应用计算定律来解决问题了。

因为简便算的本质就是口算,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应用一些方法和技巧而已,所以在教学的开始环节中我设计了口算练习。

在备这课时的时候,我觉得这节课教学起来比较简单,因为在上学期已经教学过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掌握了,但是,在教学实际中,我发现有很多同学都不能完全掌握,特别是乘法结合律,如:

0.25×32、0.25×32×0.125,很多学生都知道要想办法凑成整十数,并且也非常清楚25×4=100,125×8=1000,但是有部分同学看见0.25和0.125就不知道要与4和8结合在一起了,更不清楚要把32分成4×8。

乘法分配律更是一个难点,还有许多同学掌握起来较困难,如:

1.01×4.3,应该先看哪个数更接近整数,很明显1.01更接近1,但是还是有部分同学去分4.3,有的同学分对了,却只把1和4.3相乘,忘了把0.01和4.3相乘了,他们就没有抓住“分配”这个关键词。

乘法分配律的顺用和逆用都应该十分熟练的掌握,对于两个乘法算式相加的逆用,大多数同学掌握起来还比较容易,但是三个乘法算式相加的逆用,甚至是优生拿到都比较困难,如:

7.6×5.3+7.6×3.7+7.6,大多数同学就只是把前面两个乘法算式运用分配律,而后面的那个7.6就忘记了,不知道可以把7.6看成7.6×1了。

通过对这节课的反思,我认为同学们掌握知识的程度还不够深,类推迁移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反思

一个数除以小数是第九册第九单元的内容。

是在学生学习过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进行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

1、通过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价值。

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

3、应用小数除以小数的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我先创设情境,媒体出示两种价格的鸡蛋图,先让学生申清题意,再说数量关系并列式。

列式后提问你会算哪个算式?

学生算完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说说要注意什么。

再让学生观察另一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除法有何异同,即引导学生通过与旧知识的比较,发现新旧知识的主要区别是“除数由整数变成了小数”。

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本领尝试解决今天的除法是小数的除法?

小组讨论。

这时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十分活跃,想出解决问题的许多办法:

有的组联想到利用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也有的组联想到化成较低单位的数。

最后优化方法,教师把学生的表达用简练的语言总结。

让学生明白,小数除以小数的关键在于转化,即把除数转化为整数。

如何转化,要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先把除数的小数点画去,再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移动的位数取决于除数的小数位数。

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几位。

最后通过一些课后练习及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巩固方法。

由于我还处于关注教材的阶段,并且有时教材也不能把握得十分得当。

所以这节课中有些地

方讲的不够透彻。

在作业反馈中,我发现学生计算错误较多。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能顺利的移动小数点。

通过移动小数点把除数变成整数,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也都能顺利完成,关键是后进生总是忘了同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

或者移动得次数与除数不一致。

虽然他们知道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来的,但是他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就忘记了。

二、在完成竖式的过程中,数位对不齐。

这也是部分学生错误的原因之一。

三、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

四、验算时用用商乘以移动小数点后的除数。

五、除到哪位商那位,不够时忘记在商的位置上写0,再拉下一个数。

还有部分学生用余数再除一次。

现在反思其中的问题,觉得教学中在商的小数点的处理上没有具体的细化分析和引导,学生的理解也没有真正到位。

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出现了纷繁的错误也就再所难免了。

因此,只有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去思考设计教学,不能以为一些问题能很简单的生成。

教学从学生的新知生长点上去展开重点引导,在学生的迷茫处给与及时地指点,这样或许效果会好许多。

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关键在于要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前面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一验证猜测,明确探究目标

二、巧设“阶梯”,树立探究信心

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要指导学生把自己学习的过程作为认知的对象,理解、总结自己学习的全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和解题策略。

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就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掌握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为此,教师适时指导,采取多种形式,设计适当的坡度,架设必要的桥梁,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方向,越过障碍,树立探索信心,形成探究学习的能力。

当学生猜出1.5÷0.5=3、0.15÷0.05=3时,通过例1验证这个结论符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我们所填的表,它们属于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为什么它们的商与15÷5的商相等呢?

你会发现什么?

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找出规律:

根据商不变规律,把150÷50、1500÷500、1.5÷0.5和0.15÷0.05都可以转化成15÷5计算,因为它们的商相等。

引导学生总结出: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可以先转化,再计算。

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时,问题又出现了,0.24÷0.6和27÷0.9如何转化,学生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我适时点拨:

我们转化的关键是要把什么数转化成整数?

除数是一位小数时,把除数和被除数扩大多少倍?

小数点怎样移动。

通过观察分析,学生进一步明确:

转化的目的,是把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我继续提问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有的相同,有的不同,转化时被除数会出现几种情况?

这时学生的认识已形成了能力,很快总结出了三种情况。

针对学生理解知识的特点,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探究过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当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遇到困难时,适时加以点拨,指导学生进行探索与思考,这样,不仅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而且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解决问题后的成功喜悦,增进学生对数学的自主探索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总之,有针对性地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并启发学生根据需要适当加以重组知识结构,可以有效地促进思维的发展,不同思维方式的沟通,有利于原有知识和新知识的融合,抓住要点明确地揭示新旧法则的异同,并使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切实体验到这些异同,可以有效地促进新旧法则的精确分化,有利于认知结构的调整与重建。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挖掘学生合作探究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篇三: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小数乘小数”是第一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因数中小数位数变化引起积中小数位数变化的规律,形成比较简单的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通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而在实际的学习情况中,有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知道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竖式的写法还很模糊这一现象,所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

1、突出了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材中积变化的规律是复习,我在教学中却将当它是新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

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

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计算出0.3×2,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验证,感受规律的正确性。

2、突出口算。

教材中没有安排小数乘整数的口算,而实际在口算中由于数目比较小,计算结果可以比较快速的反馈,易于检验学生计算的正确与否,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计算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思路,所以在计算中我增加了小数乘整数的口算练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用小数

乘整数的意义检验方法的正确性,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计算小数乘整数可以看成整数的计算。

3、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3.85×59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这么写,部分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了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将3.85扩大100倍,计算的是385乘59了,所以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而不是小数乘法了,最后还得将积缩小100倍。

我以为这一知识节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算理,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可事实的情况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由于对难点问题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处理得不到位,所以在课后练习中,学生出现错误的现象比较多:

1、方法上的错误:

例如在教学1.2×0.8时,学生能流利的说出先将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这样乘得的积就会扩大100倍,为了使积不变,最后还要将积缩小一百分之一;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将算理与方法结合起来,不能正确地解决积的小数点的问题。

2、计算中关于0的问题;部分学生在积的末尾有零时,先划去0再点小数点;部分学困生在遇到因数是纯小数或因数中间有0时,还要将0再乘一遍。

3、计算上的失误:

因数的数位较多时,个别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如2.15×2.1的竖式下直接写出4.515,没有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面对学生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使我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审视自己的教学,并对此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的确,说算理对于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然而搞形式化说理,忽视学生对算理的感悟,则有害而无益,形式化说理,表面上看似乎有理有据,推理严密,但它不是建立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感悟的基础上,因而难以使学生对算理真正内化,难以使学生理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新课标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是生活经验。

虽然,教材中的例题也来源于生活实际,但是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还是比较远的。

如果能够找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说出变化规律,效果会更好。

因此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应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己举例子说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获得的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的关系才是主动的。

在讲算理的同时,重视计算技能的培养,细化类型,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方法,做到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结果;既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清算理,又要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突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中小数的位数的关系。

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篇四: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小数乘小数的的乘法笔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以及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对于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基础性的认识,但是在实际笔算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孩子们的潜力还没有被挖掘出来。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四年小学生活的经验,但是,我班的学生还不能在表达上大胆而放松,正是由于他们过多地关注了表达本身而忽视了需要表达的内容,才使得表达缺乏深度,教师没能让学生充分地把自己的表达欲望激发出来,很多学生欲言又止,不想说、不想表达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再有,对于课堂中的学习节奏还存在着节奏慢,不能满足整节课学习需求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和学生的思考的深度和思维的宽度和广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几点。

一是大胆相信学生,把真正地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真正地动起来,既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意识,更应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中思维的碰撞对自身学习的巨大的促进力量,同时,让学生形成一种大胆表达自己的习惯,这种习惯不是一个或几个同学的表达,而是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表达,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达成为一种常态,更成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师生共促的一个良好的平台。

同时,注重对学生语言的逻辑性的训练,让学生懂得,只有思维紧凑,才会让自己的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好,珍惜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争取有效地课堂时间。

二是在小组建设上努力打造好基层的学习小组。

关注每一个组的小组建设,同时,注重小组长的带头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每一个同学的不同作用。

让小组的作用更有力地发挥。

当然,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有颗不断关注的心态,让自己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让自己的课堂成为更充实的课堂。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小数乘小数是青岛版教材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因数中小数位数变化引起积中小数位数变化的规律,形成比较简单的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仔细回想,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感受: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于计算教学枯燥无味,所以学生对计算教学的内容在学习时缺乏热情和兴趣,对计算

的练习备感烦躁。

因此,提高学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显很重要。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课一开始我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计算比赛的情境:

超市里橘子搞特价,5.48元每千克,照这样计算,班主任王老师买了4千克应该付多少钱?

学校午托部买了49千克应该付多少钱?

对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感到自然、亲切,同时解决的是自己眼前的问题,学习兴趣倍增。

很快计算完,此处巧妙的复习了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紧接着,又说道,班内学习委员张明的妈妈要过生日了,她用零花钱给妈妈买了0.8千克橘子,应花去多少钱?

学生列算式已经不是难点。

二、注重小数乘小数意义的理解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而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同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不同,教学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可以消除学生心目中为什么乘纯小数之后,积会小数第一个因数的疑惑。

通过让学生估算5.48×0.8的积,确定积比5.48小,慢慢迁移到一个数乘小于1的一位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是多少?

接着出示5.48乘0.25表示什么?

5.48乘0.003表示什么......,使学生掌握一个数乘纯小数的含义。

5.48乘1.3表示什么。

对比之后是学生明白一个数乘大于1的带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三、经历过程——体验算法

在过去的计算教学中,我重视的往往是学生对计算方法或计算法则的掌握情况,更多地停留在会与不会计算这一浅层面上。

本节课,我转变理念,较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而不单单是掌握计算方法这一结果。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尝试计算5.48×0.8的多少?

再让学生探讨研究并进行转化。

在交流中,许多学生确实也提出应该把小数和小数相乘转化成整数和整数相乘来计算。

可见,学生已初步应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碰到的新问题。

感知并逐步掌握这一转化方法,这样不仅仅对学生学习今天的知识有帮助,对学生终身的学习、生活更是大有裨益。

四、注重交流——理解算理

以前教学本节课,我往往把重点放在讲清计算方法上,并把一定量的时间放在记忆计算法则上,从而忽视了生生之间的交流。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导后面的学习。

教师还注重让学生在交流互(桂林山水》教学反思)动中认识到:

在小数和小数相乘列竖式时,应该把两个因数的末一位齐,而不是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当积的末尾有0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划去o。

整节课的学习就是在这样的交流互动中完成的,学生自然学得轻松,积极主动,效果较好。

五、水到渠成,总结法则

学生自己掌握算法后,慢慢引导很自然的总结法则。

1、按照整数乘法算出乘积;2、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