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62025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2018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语文2018.0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1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

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

令人魂牵梦萦的苏州水,不但有“身外水天银一色”的湖,而且有“细雨垂杨系画船”

 的浩浩长河。

而最能  ①  (滋润 滋养)文化和慰藉乡愁的,却是那幽深寂寥的水巷。

 水巷之美,如小家bì(  )玉,婉约动人。

水巷是一条水做的丝绸,摆动在水光波影中,它便有了生动的体态,  ②  (鲜活 鲜艳)的灵魂。

水巷之美,凝聚了古城的深幽,历史的cāng()桑。

从横架水巷之上的石拱桥上走过,往水面探看,那无尽的xiá()思,皆随着那无穷的水舒huǎn()地向前流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小家bì(  )玉  cāng()桑  xiá()思  舒huǎn()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①      (滋润滋养)      ②      (鲜活鲜艳)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

①      ,草色入帘青。

(      《陋室铭》)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

③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④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⑤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⑥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      》)

⑦求之不得,      。

悠哉悠哉,      。

(《关雎》)

⑧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名著阅读。

(5分)

(1)《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片段里,梁中书叫杨志为他送生辰纲去东京,杨志为何推辞不去?

后来杨志答应了梁中书去送生辰纲,他为此做了哪些准备?

(3分)

                                        

 

(2)下面说法中哪一项不正确。

(2分)()

A.《黑旋风大战浪里白条》中李逵、宋江、戴宗三人到酒楼喝酒。

宋江说想吃鱼,李逵去买,与船家发生争执。

“浪里白条”张顺便把李逵诱到水里,李逵忘了自己不懂水性,

跳到水中呛得失去了打人之力。

幸亏宋江及时赶到,给张顺看了他哥哥的信,张顺才

知道是鼎鼎大名的宋江。

 B.《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中,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欲将林冲打死。

正在这时,林中突然飞出一条禅杖,将水火棍

一隔,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

这和尚正是鲁智深。

 C.《无常》中无常是个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

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

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

 D.《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被捉住之后,太上老君把孙悟空放入炼丹炉内烧了四十九日,以为他已化为灰烬。

老君开炉取丹时,孙唔空竞跳出丹炉往外就跑。

众神打他不

过,请菩提祖师帮忙,最后被菩提祖师压在五行山下。

4.下面一段文字是介绍镇湖刺绣的,请提炼出四个关键词。

(4分)

 苏绣的发源地镇湖是坐落于太湖之滨的美丽小镇,这里三面环水,位置独特。

镇湖秀

美的山水文化见证了镇胡1700多年传统刺绣工艺;代表“苏绣”的镇湖刺绣与湘绣、蜀绣和粤绣相比,具有“精、细、雅、洁”的特点;镇湖刺绣的内容从原来的飞禽走兽、百花

异草到现在的山水风景、人物肖像等,产品的技术和艺术表现形式都有不断创新。

(1)        

(2)    (3)    (4)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5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5-7题。

(7分)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②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③,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

指花坛。

②真珠:

即珍珠。

③欹(qī):

倾斜。

5.说说你对“寒声碎”的理解。

(2分)

6.上阕词人从多个角度描写秋夜景象,请从一个角度举例简要分析。

(2分)

7.本词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的愁绪表现在哪些地方?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0题。

(6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彼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以伤先帝之明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B.闻不求闻达于诸侯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C.临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记》)

D.故故五月渡泸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9.选出加点字词用法不同的项(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10.文中诸葛亮回顾往事的目的是什么?

(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12题。

(8分)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馀日,亮数挑战,懿不出。

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①仗节为军师以制之。

护军姜维谓亮曰:

“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

”亮曰:

“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亮遣使者至懿军,懿问其寝食及事之烦简,不问戎事。

使者对曰:

“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已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至数升。

”懿告人曰:

“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是月,亮卒于军中。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

①辛毗,三国时魏国大臣。

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所以固请者,以示武于其众耳。

(2)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12.这段文字展现了诸葛亮和司马懿二人足智多谋,请结合文段情节分别简要分析。

(4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3-15题。

(8分)

唱出来的经典

①日前,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有个片段火爆网络。

“经典传唱人”王铮亮与已过世的王之炀老人隔空对唱《长恨歌》,戳中网友泪点,大家惊叹:

原来唱出来的经典如此好听!

②观众之所以感到吟诵出来的古诗词生动、好听,是因为吟诵最能完整表达古诗词的丰富魅力。

古人创作的所有诗词都是被赋予深厚音乐性的,包含平仄的格律、骄散顿挫的变化。

每一个平平仄仄的音调,都是一把解锁诗中意蕴的钥匙,更是帮助我们现代人记忆一首诗的隐形通道。

③余光中曾在《自豪与自幸—我的国文启蒙》一文里感慨吟诵之于诗词古文学习的妙处。

他回忆高中时代的文学课堂,老先生教周敦颐的《爱莲说》时,“摇头晃脑,用川腔吟诵,有金石之声”。

在余光中眼中,这种看似老派的吟诵方式是最具韵味的。

④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一直致力于推动吟诵诗词的传承,她也一直强调,吟诵是古人读诗最源本的“打开方式”,是学习古典诗词的重要法门,它所带来的兴发感动的体会,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基拙。

⑤然而,在我们现时的诗词教育中,“读诗”,恰恰是一直被忽略的关键环节。

⑥诗词之所以让很多中小学生感到头疼,是因为在课堂上他们少有机会感受诗词的吸引力。

有些教者非但自己没有读好一首诗,还如对待一本拼满字符的字典一般,直接匀出疑难字句解释一通,要求学生通篇背诵完事。

⑦每个人早年求学时,如果能学习如何读诗,感知诗词意蕴,这种积极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在《经典咏流传》中,王之炀老人生前吟唱《长恨歌》《木兰辞》《滕王阁序》等,甚至亲笔写下简谱。

在他们那一代人的国文教育中,诗词在脑海留下的印记是一段段可以吟唱的音乐旋律,而打动内心的旋律跟了自己一辈子。

⑧“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每个人对白居易的爱情金句烂熟于心,但与读其他好诗一样,时于多数人而言,诗句的意境都是通过字面脑补而来的,只是好看,但并不好听,古人写作期许的美意被辜负了一大半,诗词也显得淡而无味。

⑨另外,能一字不落地背诵大量诗篇,就被视为国学教育做到位,是一种教育误区。

如此教育的结果,只能让年轻学子轻松应付考试卷上那10条可怕的诗词填空,或是在舞台上进行一番博取眼球的“才艺表演”。

⑩正因着现实中仅仅让经典进行生硬的时空“平移”,或者只把它当成现代人达成些许目的的美化工具,因而无法真正深入人心。

在如此之当下,唱出来的《长恨歌》这么容易就“俘虏”了现代人的耳朵,便不足为奇了。

⑪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向国人传播经典,还要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自信。

也许这首直达人心的唱出来的《长恨歌》,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在于:

传承经典不能是形式的死记硬背,而应该转化为现代人的文化涵养和美学品味。

(选自2018年3月28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14.文章第⑦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2分)

15.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4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6-20题。

(16分)

风吹屋檐

张金凤

①屋檐是房屋的帽檐,长长的一溜儿茅草或青瓦,整齐排列,遮蔽过盛的阳光,遮挡过斜飘的雨水。

屋檐不仅庇护着土墙、门板和一家人的冷暖,还庇护着共存于天地间的各种生灵。

②屋檐下是鸟雀的家。

长长的屋檐腋窝儿里,藏有灰白的燕窝。

那紫燕呢喃着、盘算着,借着屋檐的弧度,衔泥筑巢,将温暖的家依偎着人的暖房。

屋檐下还庇护着麻雀。

麻雀是偷懒的家伙,更是聪明的家伙,它瞅准屋檐下的瓦缝,一缩身子钻进去,在草坯的缝隙里找到自己的庇佑,生卵育雏,安度漂泊的一生。

屋檐下有了鸟雀,这家就充满生机。

哪怕是在西北风呼啸的时候。

看,冬天里,一群灵动的麻雀“嗖”地从树上飞起,像北风卷动的几片枯树叶,在天空划出几道优美的曲线,然后落在顶着几点残雪的草垛上,落在灰不溜秋的篱笆上,落在阳光下酣睡的猪身边,落在鸡的食槽边,落在狗窝旁的破碗边。

几粒草籽、残留的秕谷,甚至禽畜们嘴巴下的残渣,足够填饱它们弱小的肚腹。

吃饱后的漫长时光,则用来跳跃和歌唱,用来祈祷和飞翔。

③屋檐下是果实歇脚的地方。

秋收开始,庭院里、仓房里满满当当,屋檐下那排橛子,一个个迎来自己的新娘。

结实的橛子上挂着一串串金黄的苞米,苞米皮编成麻花辫,苞米棒子整齐地排列在两侧等待阳光的检阅。

一棵棵辣椒红翠相间像幅喜庆的年画。

串成串的辣椒挂得高高的,像要燃放的爆竹。

若是系成圈的辣椒串儿,就成了一大朵花,将暗黄的土墙打扮得像个新郎官。

几穗饱满的高粱,被从场院里挑出来,扎成一捆,展览在屋檐下,它们承载着给明年的土地传递薪火的神圣使命。

红皮地瓜被冬日的太阳一晒,流出蜜汁般的油,馋嘴的麻雀频频光顾,成群结队来吃,专吃那甜软的。

人们在高粱的秸秆顶端,绑上花花绿绿几块鲜艳的布条,将秸秆插在屋檐下,风一吹,布条“噗噜噜”直响,吓得偷吃者四散而逃。

④屋檐下是农具的驿站。

橛子高高低低排列在屋檐下,等待它的亲戚上门。

担杖躺在兄弟般的橛子身边打瞌睡,担杖两侧垂下弯弯的铁钩子,似乎在垂钓满天井的月色。

天光微亮的时候,男人从橛子上摘下担杖,挑起一对洋铁桶,去往南菜园的甜水井。

蓑衣和斗笠是乡下人的宝贝,晴天挡日头,雨天遮湿气,蓑衣防雨又御寒,干活累了,蓑衣往地上一铺,当草垫睡一觉,不用担心受潮。

人回家的时候,斗笠和蓑衣就在门边的屋檐下静静地等待。

立秋就挂锄了,忙了整个夏天,锄头该靠着土墙歇歇了。

镰刀似乎闲得太久,闲出一身泛黄的寂寞。

吼吼地在磨刀石上热热身,翻身下墙的镰刀,带着乡下人的热切盼望冲进田野。

大寒封地之前,耕完留做春茬的地,将铁犁头从木犁具上卸下来,用草绳串一下犁头,挂在檐下,犁具依靠在檐下的墙角。

当农具满墙歇在屋檐下的时候,土屋里就飘荡出一壶烧酒的香。

⑤屋檐下摇曳着风俗和岁月的流响。

正门口的上方,插着桃树枝和竹枝,这是过年的时候插上去的,是人们对好日子的祈盼。

桃枝辟邪,门口屋檐下插上桃树枝,一切不好的东西就进不了家门,门户就正气长存,家里人也不会得病。

竹子代表的是竹报平安,且竹的鲜脆在萧瑟的严冬里,也是生机勃勃的象征。

屋檐下还插着艾草,艾叶是端午节的时候插上去的。

天未亮时,家人就去野外折艾蒿,回来后插在自家的门口,也给熟睡的孩子枕头边压几片干净的艾叶。

香艾既可辟邪也可驱百虫。

夏天的时候,小孩子害了小疮、疖子,如果劈下几根艾草炖水洗,就能很快康复;若发炎流脓,就直接从屋檐下折艾草烧成灰,蘸香油抹至患处,两三日即好。

屋檐成了乡下人自我医治的中药匣。

清明时节,屋檐下常常摇曳着柔嫩的柳枝。

人们在秋千架上拴红布,插柳枝、柏枝之外,也总忘不了那憨厚的屋檐。

⑥屋檐下是收藏阳光、炼制“金子”的地方。

屋檐下生长着最茂盛的阳光,像个金钵,北风在这里绕道而走,阳光在这里聚而不散。

狗儿蜷缩在盛放着半篮柴草的提篮里,母鸡喜欢趴在草筐里温窝、下蛋、晾晒翅膀。

老人摆下草墩子,在懒洋洋的冬阳下,晒出满身的暖,提炼出漫长岁月里最为欣喜的笑靥,皱纹再深都掩不住。

晒着晒着,就打起瞌睡,直到一滴口水打在手上,直到鞋窝子被麻雀啄得簌簌发痒,直到一缕饭香飘进鼻翼。

(有删改)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9日24版)

16.第①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分)

17.文章第②③④段分别写了鸟雀、果实和农具,有何作用?

(3分)

18.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画线句。

(3分)

镰刀似乎闲得太久,闲出一身泛黄的寂寞。

吼吼地在磨刀石上热热身,翻身下墙的镰刀,带着乡下人的热切盼望冲进田野。

19.联系上下全文,谈谈你对第⑤段画线句的理解。

(3分)

屋檐下摇曳着风俗和岁月的流响。

20.文章标题意蕴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对“屋檐”的理解。

(4分)

第三部分作文(60分)

21.作文。

(60分)

泰戈尔曾说: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是鸟已飞过。

有人说:

“只要我们心里留下了实质的东西,那我们的痕迹不论是什么,对于我们那便是最美丽的痕迹”。

请以“最美的痕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