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不可能坐着静静地进行理性思考他们是为不停的活动.docx
《幼儿不可能坐着静静地进行理性思考他们是为不停的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不可能坐着静静地进行理性思考他们是为不停的活动.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不可能坐着静静地进行理性思考他们是为不停的活动
幼儿不可能坐着静静地进行理性思考——他们是为不停的活动而生的。
要让孩子快乐,就给他一件事做。
——露西·盖奇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
Ø了解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和神经系统发展的情况。
Ø理解动作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Ø掌握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总体规律。
Ø掌握学前儿童大动作、精细动作和生活自理动作的发展特点。
Ø掌握学前儿童动作训练的原则和科学理念。
生理成熟(physiologicalmaturity)先天反射性动作(congenitalreflexaction)
大运动动作(grossmotor)精细动作(finemotor)
元元和妞妞都1岁半了,两家是邻居。
一天,元元妈带元元去妞妞家作客,吃饭的时候,妞妞妈拿来婴幼儿座椅,让妞妞坐在里面,把盛在小木碗里的饭菜放在她面前,让妞妞拿着勺子自己吃饭。
妞妞边吃边掉,妈妈也不管她。
元元妈看不过去了,说:
“孩子这么小就让她自己吃饭,洒得到处都是,吃到饭都凉了,浪费不说,也不怕孩子得病,快喂喂她吧!
”妞妞妈坚持让孩子自己吃饭,说从小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元元妈说了句,“心真狠”,只好去喂自己家孩子了。
真的是妞妞妈心狠吗?
到底该不该让孩子自己吃饭呢?
实际上这是一个与儿童动作发展有关的问题。
本章将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先决条件——生理发展与动作发展。
第一节学前儿童生理的发展
生理发展指的是个体生长发育的水平,也叫生理成熟。
它依赖于个体种族遗传的成长程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当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水平时,如果环境给予及时的相应刺激,某种心理品质就会形成和发展。
如果生理发展未达到相应的水平,即使进行严格的训练,心理的发展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美国儿科医生、儿童心理学家格赛尔做过的爬梯子实验说明,儿童的发展依赖于成熟的水平。
在未达到生理成熟之前,训练的效果是有限的;而达到生理成熟后,训练儿童掌握某种技能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准备状态。
一、学前儿童身体的发育情况
人的生命的真正起点是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儿童在出生前,在母体内过了大概10个月的安全、寄居生活,从一个受精卵开始,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胎儿。
妊娠初8周为胚胎发育期,初具人体外形和各个器官的基本结构。
从第8周至出生称为胎儿期。
从出生到满月称为新生儿期,这是儿童从胎内生活转变为胎外生活的阶段。
在此阶段,新生儿经历了解剖生理学的巨大变化,经历了生存方式和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
一方面,从生理上的寄居生活转变为独立生活。
胎儿期儿童过着一种安全舒适的寄居生活,一切新陈代谢功能多由母体代劳;而在出生之后,开始与外界直接发生关系,他们必须独立地进行生理活动来维持生命。
与此同时,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展示在儿童面前,这就引起了儿童主体适应客观现实、独立调节自身行为的需要,为儿童身心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基础。
新生儿最突出的解剖生理特点是软弱、娇嫩、但发育迅速。
新生儿的体形为头大、身长、四肢短。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部分才逐渐协调起来。
1个月至1岁的孩子正是吃母乳的时期,叫乳儿期,也是发展最快的时期。
乳儿的身体发育最旺盛,尤其以出生后头6个月最为迅速。
从外部指标来看,出生后头几个月,身高平均每月增长3厘米以上,半年以后有所减缓。
而体重增长更加明显,出生后1年内体重3倍于出生体重。
乳儿的骨骼、肌肉系统发育也很快,但骨化过程未完成,骨骼仍易变形,肌肉也容易疲劳。
婴儿期则是指1~3岁的时期,又称为先学前期。
婴儿的身体发育虽然比乳儿期减慢了,但与以后时期相比还是十分迅速的。
身高平均每年增长8~10厘米,体重增长的速度也很可观。
同时,婴儿的全身骨骼肌肉仍比较嫩弱,骨骼还在继续骨化,仍具有弹性大、易弯曲的特点;骨骼系统布满血管,组织不很坚实;骨骼的纤维组织基本是由软骨组成。
大肌肉已经发展,但耐力还较差,易疲劳;小肌肉远未发展,因此一般还不能从事精细和灵活性、准确性高的动作。
与此同时,婴儿的内脏器官有了一定的发展。
正常婴儿的心率在100次/分钟以上,3岁时降为心率在100次/分钟,但与成人相比仍很快,因此不适宜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负担。
总之,婴儿的身体各系统还很柔弱,不耐劳。
3~6岁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称为幼儿期。
这个时期儿童的生理发展速度很快,因此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但由于身体的生物机体的机能发育还不成熟,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以及疾病的抵抗能力多较弱。
儿童的骨骼更强硬了些,但是骨化过程远未完成,弹性非常大,可塑性强。
但肌肉发育还处于不平衡阶段。
大肌肉发育得早,已比较发达,而小肌肉发育还不完全,一些较精细的动作尚不能完成。
幼儿的心肺功能较成人而言也要差,儿童的心肺体积比例大,心脏的收缩力差,肺的弹性较差,对空气的转换量较少,所以呼吸时频率很快。
幼儿身体中血色素含量也比成人多,但是儿童身体血液中水的成分较多,凝血物质少,淋巴细胞较多,嗜中性白细胞较少,易感染各种传染病。
二、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
儿童出生后,身体各项机能发展不平衡,与其他器官与组织相比,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早的。
新生儿的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初具雏形,但神经系统还很不完善。
神经纤维的长度和分支也不发达,神经纤维还未髓鞘化。
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功能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保护性抑制明显,神经兴奋与抑制转换过程转换不明显,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差。
乳儿期是儿童机体各器官继续快速生长发育、机能继续快速增长的时期。
在神经系统结构方面,由于脑细胞的体积和神经纤维的增长,使脑的重量不断增加。
脑细胞数目的多少和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因此,要注意各种营养素特别是蛋白质的摄入量,使儿童的智力得到正常的发育。
脑细胞的体积显著变大,保证皮质细胞形成联系的神经突触,树突的分支显著增多,轴突变长,无论在数量或长度上都在不断增加,并且以不同的方向向皮质隔层加深,使得大脑皮层的厚度增加,因而脑重增加,皮层的沟回也增多和加深了,这就为形成更为复杂的条件反射提供了物质的前提和可能性。
同时,乳儿的神经纤维开始了髓鞘化过程。
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脑内部成熟的重要标志,保证了神经冲动沿着一定的通道迅速准确地传导。
在神经系统机能方面,主要表现在皮质兴奋机能增强,皮质抑制机能发展,逐渐形成无条件抑制和有条件抑制。
皮质抑制机能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和调节控制自身行为的生理前提,其发展为儿童更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形成有意动作提供了可能性。
婴儿的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仍在继续发展。
婴儿的脑发育比身体发育快,神经纤维不断增长,突触联系不断增多,神经突触的数量不断提高;神经纤维联系的髓鞘化过程迅速进行,条件反射形成的速度与巩固程度也不断提高。
而婴儿的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皮质抑制机能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上。
内抑制的发展使婴儿大脑皮质的分析综合活动日益精确,对生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调节作用有所增强,使得乳儿期抑制过程远弱于兴奋过程的状况有了初步的改善。
同时,第二信号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使婴儿的心理具有了抽象概括和自觉能动性,并且,儿童借助词的作用逐渐形成多级的、复杂的条件反射。
这种多级的条件反射锁链便成为儿童心理日趋复杂化的生理基础。
幼儿的脑重逐渐达到成人脑重的90%以上,幼儿神经纤维的分支继续增长、增多,为形成复杂、众多的暂时神经联系提供了物质基础。
神经系统髓鞘化基本完成,为儿童神经传导更加迅速、准确提供了生理基础。
更重要的是,幼儿的整个脑皮质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成熟程度。
随着幼儿脑结构的成熟,脑的机能也跟着发展。
主要表现为:
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加强,使幼儿逐渐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减少盲目性和冲动性,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提高了条件,也为幼儿精确地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
另外,条件反射明显发展,第二信号系统作用加强,两种信号系统的协调活动进一步发展。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发展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理基础。
第二节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动作是个体的基本能力,人们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几乎伴随着各式各样的动作。
婴幼儿动作能力是其所有能力中最早产生和最基本的能力,它像构筑大厦的基石一样,为其他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使纷繁杂的心理世界得以建立。
一、动作发展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动作本身是个体早期发展的重要领域,并受到发展心理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开始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发现儿童动作发展的里程碑阶段(学会爬、走)恰好是其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
这种时间上的“巧合”绝不是偶然的。
董奇等人(1997)认为,从心理的起源与发展来看,动作对于个体早期心理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个体心理的起源与动作密切相关
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认识并不源于个体与生俱来的简单感知觉,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只能是动作。
主体要认识客观外界就必须对客体施加动作,在实施动作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相互改变。
通过与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主体可以获取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主体可以获得社会经验,认识人的主观世界。
个体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乃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从个体智力的最初表现形式——感知运动智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动作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个体与环境最早实现的平衡是以最初的动作——先天性无条件反射为中介的。
为了适应外在环境,先天性无条件反射不断重复出现,经过“再认同化”“认识同化”“泛化同化”三个层次的发展,最后根据反射练习的结果而形成新的动作习惯。
在动作习惯和知觉的形成阶段(1~4或4.5个月),婴儿开始形成某些经典性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出现由不同动作联结而成的新的动作方式,但此时尚缺乏目的性。
在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4.5~9或10个月),婴儿开始对自己动作所导致的结果感兴趣,并会为自己感兴趣的结果重现而重复相应的动作,表明个体行为的“手段”与“目的”开始分化,智力的最初形式——感知运动智力始见端倪。
在动作范型之间、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协调阶段(9、10~11、12个月),动作作为个体实现目的之手段的功用性进一步明确,动作目的与方法之间开始协调,已有动作范型开始可以组合起来以达到新的目的。
随后,婴儿能够通过偶然的尝试发现新的动作方式(11、12~18个月),在实施动作的过程中获得对客观外界的最初认识。
由此可见,在个体思维、智力的发生过程中,动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动作在婴幼儿心理的内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心理发展初期,外显动作是婴儿认识活动的主要工具;向客体施加动作,并根据动作的结果进一步调整动作方式,是婴儿认识客体的基本途径。
随着婴儿与客观外界进行有效交往的动作不断丰富、复杂、熟练化,到18~24个月,婴儿开始形成心理表征能力,他们可以对自己的动作及客观事物进行内部表征,开始了心理的内化过程。
此时,婴儿可以通过在头脑中组合动作范型来构成达到目的的新动作,而不需要外显的试误动作。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尽管此时婴儿在解决问题时无须完全依赖外显的试误动作,但是动作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这一方面是由于婴儿内部心理活动得以进行的工具是动作性再现表象,也就是说,婴儿是通过动作组织、再现外界事物的特征和过去经验的;另一方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当面临新问题时,婴儿仍然需要求助于外显动作,通过与客体直接的相互作用解决问题、扩展认识。
据此,笔者认为,动作是个体心理不断内化的基础,并为个体内化的心理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使个体心理的内化过程得以持续进行。
(三)动作是儿童能动性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
具体来说,动作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的建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动作对于大脑的发育具有反向促进作用。
过去人们在对大脑与动作关系的认识上,主要强调大脑的结构发展对于动作这一机能的决定作用,认为动作的发展变化是大脑结构变化的结果。
但是,脑科学与动作的神经心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告诉我们,大脑(结构)与动作(功能)之间存在着双向作用。
B.伯恩斯坦、G.艾德尔曼等人的有关研究表明,婴儿早期动作活动的结果必然导致大脑感知运动控制系统的重组,通过感知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共同作用产生范畴化、记忆和总体适应功能。
从当前脑与神经科学的新成果来看,我们有理由认为,虽然结构变化可以带来机能的改变,但是机能的发展同样可以引发、转换、建构出新的结构。
动作不断练习、丰富、提高,可以促进大脑在结构上的完善,从而为个体早期心理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二,动作使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刺激及其变化更加警觉,并使感知觉精确化。
I.考夫曼、J.吉布森、艾德尔曼等人的研究表明,是婴儿自发的动作活动,才使其有可能形成精确的大小、形状、深度、方位等空间知觉,通过以动作为中介的大量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个体才能从充斥环境的无限量信息中自动抽取有用的确切信息,从而准确地进行感知。
笔者认为,个体的动作虽然直接表现为肌肉、骨骼、关节的有规律、有顺序的屈伸,但其同时也涉及视、听、触等感知觉。
动作越高级、复杂、完善,则越需要感知觉与动作器官的协调、配合,因此,动作的练习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着感知觉;此外,动作的实施往往会引起主体与客体相对关系与各自状态的不断变动,这在客观上可以促使婴儿对外界信息保持敏感,并使得婴儿从动作结果的反馈中不断充实、修正、扩展对外界的感知。
其三,动作使得婴儿的认知结构不断改组和重建。
动作是婴儿认知结构的奠基石。
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的心理起源于动作,而且表明个体早期心理要不断向前发展还需要动作不断复杂化、高级化。
J.皮亚杰、J.布鲁纳等指出,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婴儿心理的丰富来源和必备工具。
笔者认为,动作首先可以为个体提供认识经验,扩大其认识范围,使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从事物不断变化的外在表现中鉴别出不变的特性,进而获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不仅如此,动作还可以不断为个体创造经历新问题、新挑战的情境,并使个体在协调、组合原有动作,形成新的更复杂、更灵活、更有效动作的基础上实现心理结构的突破与重建。
可见,动作既可以促使个体认知结构的内涵不断充实,还可以通过提供新经验来引起个体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的环境刺激间的冲突、不协调,为打破原有认知结构并促其向新结构转换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其四,动作改变着个体与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模式,使个体从被动接受环境信息变为主动获取各种经验,这既促进了个体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社会交往特点,进而对个体的情绪、社会知觉、自我意识等产生影响。
玛勒等人认为,动作可使婴儿对自我效能产生新的认识,促进自我的分化与发展,促进家庭内情感交流方式与系统的重组。
人们在研究中注意到,婴儿在会爬后,自我独立探索的范围扩大,开始改变原有的那种以与母亲等成人为依恋对象、以身体接触为主要方式的近侧安全感,此时,婴儿必须发展与母亲交往的新形式,从而形成新的安全感。
这就导致了会爬行的婴儿在依恋、社会性参照能力等方面表现出与同年龄不会爬行婴儿的不同特点。
讨论动作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不意味着动作本身是最重要的。
相反,动作的重要作用可能更多地体现在它扩大了个体与周围环境交往的范围,使个体能够多角度、深入地探索其周围的物质世界与社会环境,从而给个体带来大量新的经验,即,经验的丰富与扩展才是真正重要的因素。
(四)动作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功能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1.动作发展是促进学前儿童认知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儿童刚出生时的感知觉经验的积累来源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以及本体的运动觉和平衡觉等。
婴儿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抚摸、抓握、拍打、投掷等动作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获得越来越大的感知空间和越来越多的感知觉信息来源,使他们获得了越来越丰富的感知觉经验,在运用各种动作的活动中,更促进了儿童在头脑中对各种感知觉信息进行综合的能力。
婴儿在使用各种动作的身体运动过程中扩大了活动空间,频繁的信息交换对于记忆的输入、输出和储存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运用和锻炼的机会。
特别是作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手部动作的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无比重大的意义。
儿童约从出生后第三个月起,一种不随意的手的抚摸动作就开始出现了。
他无意地抚摸被褥、抚摸亲人、抚摸玩具或抚摸自己的小手。
到第五个月左右,由于抚摸动作的不断重复,同一个动作总是引起同一个结果,这就形成了反映事物关系的稳固的感觉——运动表象,这就成为一种“学会了”的动作,从而使动作带上了一定的随意性,以后,当他看见亲人或玩具的时候,他不但会发出快乐的声音,而且要伸出手来抓抓摸摸。
这样,儿童开始把手作为认识的器官来感知外界事物的某些属性。
儿童动作的重复是由定向反射来强化的,因为儿童通过每一个动作,都会发现事物的新的方面或新的因素。
而成人的言语的强化、组织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儿童从出生后下半年开始,手的动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一,儿童逐步学会拇指与其余四指的对立的抓握动作,这是人类操作物的典型方式。
随着这种操作方式的发展,手才有可能从自然的工具(跟动物的肢端一样,五指不分)逐步变成使用或制造工具。
第二,儿童在抓握动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眼和手,即视觉和动觉联合的协调运动,这就发展了儿童对隐藏在物体当中的复杂的属性和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从而发展了儿童的知觉和具体思维的能力。
手的动作继续发展下去,情况就越来越复杂了。
从在两只手跟眼的合作下玩弄一个物体,到同时玩弄两种物体,到用种种不同的方式来玩弄各种物体,例如,把小盒子放在大盒子里,用小棒敲击铃铛等,儿童就进一步认识了事物的各种关系和联系。
儿童在2岁左右出现了一些新的心理活动,把当前的事物虚拟地看作另一种事物,即出现了想象。
如一个1岁8个月的孩子把一个肥皂盒向前推动,边推边说“嘀嘀、嘀嘀……”,这就是最初的想象;儿童在摆弄玩具时,有时拼合,有时拆分,头脑中开始了最原始的分析和综合;儿童还逐渐学会在实际的行动中尝试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例如,儿童够不到放在桌子上的玩具,他会搬来一把椅子然后爬上去取玩具,这是儿童逐渐开始运用思维的表现。
儿童的想象和思维都具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即思维和想象都必须依靠动作才能进行,动作一停止,思维和想象便不再进行下去。
可以说,动作是婴幼儿进行思维和想象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2.动作发展是促进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摆弄各种玩具、生活材料的精细动作和爬、坐、走、跑、跳等粗大动作中,婴儿逐渐将自己同其他事物区分开,认识了自己的身体,认识了自己的能力,认识了自己同周围人的关系等,建立起最初的主体和客体概念,能够自如地控制和运用自己的肢体,从而切实地了解自己的存在和力量,尽管这种了解还是无意识的,但是它对儿童今后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的恰当发展有重要影响。
动作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婴儿的自我认知(本体感觉)、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的发展,促进了婴儿“去自我中心化”。
婴儿动作的缺乏协调和逐步协调,是婴儿期自我中心化和去自我中心化的根本原因。
3.动作发展是促进婴儿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动作的发展,婴儿活动的空间不断增大,接触的人、事、物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促进了婴儿的社会性需求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婴儿掌握与人交往的规则,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
实验研究证明:
给予婴儿更多的爬行机会,亲子之间有更多、更复杂的交流,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儿童的动作主要包括先天反射性动作(如定向反射、抓握反射、吸吮反射等)、自发动作(如踢腿、摇头、手指屈曲等)、大运动动作(简称大动作,如翻滚、爬行、走、跑、跳等)和精细动作(如抓握、使用工具、眼手协调等)。
其中反射性动作是不随意动作,其余均为随意动作。
儿童动作的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遵循一定的序列,表现出普遍的规律性。
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上到下
婴儿身体发育和最早的有组织的动作发展,先是头部的动作(如吸吮反射、眼睛追随物体的动作、转动头部等),然后是手部动作(如把玩手、抓握玩具、够东西等),再次才是躯干的动作(如翻身、坐、爬),最后是足、腿和脚的动作(如站、走)。
从动作发展的协调性来看,颈、肩、上肢等身体上部的肌肉发育先于腿、脚等身体下部肌肉的发展,因此也称首尾原则。
(二)由大到小
婴儿身体的大肌肉的发展先于小肌肉的发展。
从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开始,逐步发展到小肌肉精细的动作。
如先发展好抬头、翻身、坐、站、走等后,才慢慢发展抓握、伸够、书写、使用筷子等较为精细的动作。
即首先出现头部动作、躯体动作、肢体动作等,以后再发展灵巧的手部的精细动作以及手眼协调等。
(三)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
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先天反射尚未消失,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展,他们对外界的动作反应是未分化的“整体的活跃反应”,全身性的乱动,笼统的、散漫的、普遍性的、无方向地移动,分不出手脚或是哪个部位受到刺激。
在以后的几个月里甚至一年以后,随着神经系统和肌肉的成熟以及婴幼儿自身的反复练习,才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婴幼儿渐渐学会控制身体局部的小肌肉群动作。
比如把毛巾放在2个月大的婴儿脸上,会引起全身性乱动;5个月的婴儿有了比较定向的动作和反应,但双手朝毛巾方向乱抓;到了8个月,婴儿便能轻松地拉下毛巾。
在抓握物体时,婴幼儿也是先用整个手掌抓握,然后才学会用拇指和食指捏起东西。
在婴儿获得了对各部分的小肌肉群动作控制之后,又学会把这些小动作“归并”到一起,整合成为更加复杂的整体动作。
例如,婴儿在学会控制头部、颈部、手臂的动作后,在这些已经分化了的动作的基础上整合协调产生了坐的动作,这是更高一级的整体动作。
H.沃纳(1948)把这个过程称为“分级整合”。
动作发展就是从大肌肉群动作到小肌肉群动作、从未经分化的混沌的整体动作到分化了的整体动作的不断分化、不断整合的过程。
(四)由中央到四周
儿童动作的发展表现出从中央开始,由近及远、由中央到外周依次进行。
先出现头、肩、躯干,后出现肘、腕、臂、腿、膝、踝等肢体动作,最后是手指、脚趾等肢体末梢的动作。
如婴儿先看到物体,产生念想,然后移动肩、腰、腿、膝等躯干,再伸出臂触碰物体,后而用腕和手指或脚踝、脚趾等抓碰物体。
(五)由不随意到随意
儿童动作的发展总是从先天的无意识的反射动作到随意的、有控制的技能动作发展,从刻板模式化的动作向越来越灵活的方向发展。
拓展阅读
请扫描前言中的拓展阅读二维码。
三、婴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
婴幼儿动作的发展主要包括先天性反射动作、大动作的发展和精细动作的发展。
先天性反射是种族发生发展过程中建立并遗传下来的一些基本动作能力,是人类一生动作发展的最早形式,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先天性反射在第二章已经讲过)。
本章重点研究婴幼儿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
(一)大动作的发展
反射动作只是人类个体最初的运动形式。
个体在出生大约4周后,出现了更高级的脑皮层控制的初步自主动作。
根据所涉及的全身各部位的活动,可以将其分为有关个体全身大肌肉活动的大动作(将其命名为粗动作)和主要涉及手部小肌肉活动的精细动作技能。
从大动作的发展过程而言,个体首先具备的是头部和躯干部分的基本自主控制能力,随后爬、走等自主位移动作的发展也相继趋于完善,最后才发展起跑、跳及其他技巧性粗动作技能,这些自主动作不仅是儿童神经肌肉系统发育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个体适应生存、实现自身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1.头颈和躯干控制的发展
头颈部的控制和身体的控制是最早出现的自主运动,也是更复杂动作发展的基础。
(1)头颈部控制。
人类自主动作的获得是从头部开始的。
刚出生时,头颈部只存在一些先天反射性动作。
到出生第一个月末,随着神经、肌肉系统的发育,脑皮层控制的有意识的(或者说自主控制的)头颈部运动逐渐显现。
2~3个月时,婴儿能在俯卧时自主地向左右转头。
3个月时,婴儿通常能在坐和站立的状态下自主将头竖直。
近5个月时,婴儿能在俯卧状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