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5603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docx

《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docx

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

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学校党建论文

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

潘柳燕陈露露

摘要:

共生现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共生理论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运用共生理论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可以发现伴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模式经历了偏利和间歇共生状态、偏利与连续共生状态、非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非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和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的发展过程。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现状是非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和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并存的共生状态,但最终会走向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

作者简介:

潘柳燕,广西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陈露露,广西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

(广西南宁530004)

基金项目: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人才项目“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合同编号XBS13007)的阶段研究成果;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立项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生研究”(立项编号2010C002)的阶段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5968(2016)04-0035-06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背景下开展的,学界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也提出过许多观点,如替代论、排斥论、独立论、平行论、整合论等。

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从管理机制上,还是在教育内容上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本文拟从共生理论视角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为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提供新的思路。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基础

1.共生理论及其基本观点。

1879年,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y)首次提出共生概念,他认为“共生即不同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

这一定义由于过于宽泛而导致许多争议。

1970年,美国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LynnMargulis)提出了内共生假说(endosymbiotictheory),并系统地阐述了共生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推动了共生理论的发展和普及,对共生现象的研究也迅速地由生物学延伸到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

1998年,我国学者袁纯清对共生理论作了系统研究与阐释,提出了共生三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共生系统及其基本状态、共生的基本原理等观点。

2000年,吴飞驰对共生理念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共生具有本源性、普遍性、自组织性、层次性、共进性、开放性和互主体性等特征。

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共生理论的思想,拓宽了共生理论的应用,同时也是我们阐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的理论基础。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本质。

对共生现象的研究发现,共生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在人类社会,共生关系会因共生事物的不同而更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共生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通过资源的交互利用达到共存、共进和创新的效果。

共生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其最低层次是共同生存,中间层次是共同进化发展,最高层次是创新,即新生命的诞生或新功能的生发和新能量的产生。

三个层次并非孤立存在,它可以是共生事物不同阶段的状态,也可以是共生事物的变化态势和共时性状态。

共生关系的过程在于共生关系主体物质、信息和能量的有效产生、交换和配置,共生关系的价值在于共生关系主体的共同适应、激发、进化、发展,通过共生过程达到各共生关系主体生存能力增强、功能日臻完善、效益提高的效果。

在人类社会,共生既有自发的自组织状态,同时也可以是自觉构建的关系形态。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发展体现了由自发产生到自觉建构的过程。

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并从90年代中期被正式纳入德育的范畴予以重视和开展教育活动。

从此,心理健康教育就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联,构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经过20余年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越来越明显,其共生的本质就是通过在物质、信息与能量的全方位交互作用,无论是在内涵上还是形式上,都按照一定的模式形成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并在不断发展中协同共进,实现共同的育人目标。

3.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解析框架。

根据袁纯清的共生系统理论,我们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的分析框架。

有两个维度:

一是纵向维度,从发展过程分析不同时期的共生模式;二是从横向维度,分析目前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共生现状。

共生系统是指由共生单元按某种共生模式构成的共生关系的集合。

就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共生系统的状态是由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的组合决定的。

前者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后者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

下面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生系统的基本状态。

表中所示的6种状态显示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共生模式和状态,其中“偏利与间歇共生”模式代表低水平的共生状态,“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模式代表高水平的共生状态。

由“偏利与间歇共生”模式向“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模式发展,代表着共生系统的优化方向。

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生的纵向发展而言,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共生状态,但只要能够达到连续的“对称互惠共生”,就意味着达到最优化的共生状态。

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横向比较来说,不同学校可能存在不同的共生模式,也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共生状态,表现出共生的差异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进程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是伴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发展而出现的从低层次共生到高层次共生状态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1.第一阶段:

偏利与间歇共生状态。

偏利共生是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既无利也无害的关系状态,偏利共生关系可以产生新能量,但新能量只为某一共生单元所得;间歇共生模式是共生单元之间按某种时间间隔具有多次相互作用和共生单元只在少数方面发生作用,它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特征。

偏利与间歇共生状态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最初阶段(约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中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萌发期)的共生状态。

其表征是:

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独立形态,它完全“淹没”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所产生的能量也被思想政治教育所掩盖,具有偶然性和自发性特点。

主要表现为:

没有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教师只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根据教学需要补充性地融入一些心理学元素,如讲述道德、爱情、交往内容时可能涉及到道德心理、恋爱心理和交往心理等内容;在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辅导员缺乏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基本上都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开展工作,可能偶尔有辅导员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基于自己的知识基础运用到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与方法等。

在偏利与间歇共生状态下,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独立发挥作用,只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补充形式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2.第二阶段:

偏利与连续共生状态。

连续共生模式是指在一个封闭时空内共生单元具有连续的相互作用和共生单元在多方面发生作用。

连续共生状态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特征。

偏利与连续共生状态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阶段(约1994年到2000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期)的共生状态。

这时,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没有获得独立的形态,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增加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要求。

标志性的文件是1994年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1995年试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两个文件都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把完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优良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作为具体的德育目标之一。

正是这两个文件,奠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从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一直没有改变。

但对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缺乏明确思路,对把心理健康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也缺乏明确内容和整体考虑。

心理健康教育还依附于思想政治教育,其落实情况有赖于相关领导与教师是否具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及其重视程度。

但已有一些高校教师自发地以选修课形式不定期开设心理类课程或讲座,少数有条件的高校开始设置心理咨询室。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独立形态,这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偏利与连续的共生状态,且连续共生水平较低。

3.第三阶段:

非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

非对称互惠共生状态是指共生主体存在着非对称性依赖和互利,仍然是一方强大一方弱小,但弱小方也已经呈现出独立的力量。

非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第三阶段(从2001年到2004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初建期)的共生状态。

自从上述两个文件颁布后,各高校在推进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国高校的开展情况仍然很不平衡,许多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开展工作也不力。

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于2001年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确定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工作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并对师资建设与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此后,许多高校开始按照文件的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工作。

一是重视课程的开设。

以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独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相关的选修课程,形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群。

二是设置专门心理咨询机构。

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室),由兼职教师(极少有专职)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

然而,由于师资力量和保障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依然不平衡。

一些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专业背景且基础较好的高校,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较好发展,课程与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管理也比较规范有序。

但更多的高校因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而无法开出专门课程,心理咨询工作也大都是由非专业的兼职人员担任,缺乏专业性。

而一些条件较差和领导重视不足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上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

因此,这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属于非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即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确定,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和讲座)和工作(心理咨询)出现于高校,但其作为学科来说还相当弱小,专业性和独立性不强,无论从业务上,还是从管理上或是经费投入上,都还处于不稳定状态。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框架中属于相对弱势与被忽视的部分,因此也更多地体现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育或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助与补充。

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因各种原因而处于时好时坏的状态。

4.第四阶段:

非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其中把“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形势下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予以强调。

2005年,教育部等联合发布了《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

文件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强调“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特别提出要“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强调“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工作机制上,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