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新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5456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新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配套K12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新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配套K12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新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配套K12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新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配套K12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新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新人.docx

《配套K12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新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新人.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K12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新人.docx

配套K12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新人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时目标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2.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

3.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4.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课前预习(10分钟,10分)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地域类型发生根本性变化

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且工业结构没有太大变化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

D.1990年之后,工业总产值上升很快,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答案:

D

解析:

由图和教材知识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整体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总体上升,工业结构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第三产业以旅游、商贸、金融等产业为主。

2.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①矿产资源贫乏 ②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③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④工业比重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外商投资规模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是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完成3~4题。

3.在阶段Ⅰ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  )

A.资金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

4.进入阶段Ⅱ后,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  )

①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 ②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③劳动力成本降低 ④政策优势突显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

答案:

3.C 4.A

解析:

在工业化推进的阶段Ⅰ,珠江三角洲依托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这一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工业化的起步。

但进入阶段Ⅱ,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和政策优势已逐渐减弱。

点题训练(20分钟,30分)

知识点一 对外开放的前沿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

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地理位置条件的是(  )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

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

1.B 2.C

解析:

本题组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的条件。

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的地理位置条件表现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第2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A项是有利的地理条件,B项是侨乡优势,C项是特定的国内背景,D项是特定的国际背景。

3.读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自然条件。

(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

(3)在上图所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

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答案:

(1)图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非常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珠江水系在这里水网密布,且降水丰沛。

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地理上毗邻港澳,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

(3)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广州、珠海等地以第二产业闻名。

这两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珠江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

知识点二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读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回答4~6题。

4.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

B.区域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抑制工业化的发展

C.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晚虽然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

D.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差异

答案:

D

解析: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5.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技术力量强

D.拥有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答案:

D

解析:

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拥有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本地优惠的政策、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

6.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  )

A.市场萎缩

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答案:

C

解析:

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不高、能源缺乏是珠三角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为________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_______工业。

(2)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呈现了以________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________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3)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GDP迅速增长,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劳动 轻纺

(2)技术 高新技术(电子电器)

(3)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均有上升,尤以第二产业最为明显

知识点三 问题与对策

8.“城中村”的主要经济活动是(  )

A.工商业B.农牧业

C.第一产业D.旅游业

答案:

A

解析:

“城中村”是指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化为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

在中国一个世界级城市群正在飞速崛起——珠三角城市集群。

珠三角经济规模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城市群,社科院专家表示大珠三角2038年将超越纽约城市群,成为世界繁荣、具活力的经济中心。

据此回答9~10题。

9.珠三角构建大城市群的优势是(  )

A.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

B.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

C.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吸引外资和管理经验

D.科技力量雄厚,位居全国首位

10.下列关于构建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构建大城市群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B.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成为我国的经济核心

C.区域内统筹规划,加强分工与合作

D.基础设施建设可优先于环境保护治理

答案:

9.C 10.C

解析:

第9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矿产、能源不足,科技力量比长江三角洲地区薄弱,但其地理位置优越,邻近港澳、东南亚,便于吸引外资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第10题,构建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区域内统筹规划,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利于大城市群的构建;在构建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11.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的对应字母:

杭州市________,京九线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其原因有哪些?

答案:

(1)A J

(2)能源不足,矿产资源缺乏

(3)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良好的区位条件;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4)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经济腹地范围小。

解析: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但能源不足、资源缺乏制约了长江三角洲的发展。

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受地形影响,国内经济腹地小也制约了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升级。

良好的政策和区位条件,曾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课后作业

时间:

45分钟  满分:

60分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28分)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是指在长江入海口形成的扇形冲积平原上,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的杭州、嘉兴、绍兴、宁波、舟山和江苏的苏州、无锡、扬州、镇江、南京等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

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温和湿润

B.河网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2.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相比,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在产业升级中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  )

①产业基础差 ②科技实力薄弱 ③人才队伍差 ④南岭的阻隔,使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

第2题,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具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和优势,产业基础强,科技力量雄厚,人才队伍强大,拥有最广阔的经济腹地。

这些都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所无法比拟的,所以D选项正确。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短短的30年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如右图),人均GDP位居全国第一,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时代的奇迹。

据此回答3~4题。

3.深圳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地理位置B.交通条件

C.著名侨乡D.国家政策

4.深圳在“而立”之年又在经历着一场产业结构的变革,这种变革可能是(  )

A.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B.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C.走生态农业为主的生产结构道路

D.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就业问题

答案:

3.D 4.B

解析:

本题组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

第3题,由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才使深圳得以迅速发展。

第4题,深圳在原有工业基础上,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变革,加大新能源、互联网、生态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

读广东省国土开发战略格局概念图,完成5~6题。

5.关于广东省北部环形生态屏障区经济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环境

B.发展旅游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C.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机会

D.在河流中大力发展养殖业

6.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低,故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较少

B.如果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进行合理规划,某些城市化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C.限制城市发展是解决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D.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仅存在于发达国家

答案:

5.D 6.B

解析:

本组题以广东省国土开发战略格局概念图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5题,广东省北部环形生态屏障区的发展主要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以改善生态环境,而在河流中大力发展养殖业,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使生态环境恶化。

第6题,城市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问题,不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存在的,但是如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进行合理规划,是可以避免城市化过程中某些问题的。

下表为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

读表回答7~8题。

1965年

1990年

2000年

2011年

辽宁省

34.1%

50.6%

54.2%

63.3%

广东省

17.6%

23.6%

55.1%

66.2%

7.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  )

①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沿海沿边的区域条件 ②在1990~2000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③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④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外企的迅速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两省城市化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

B.基础设施落后

C.严格的户籍制度

D.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

答案:

7.D 8.D

解析:

第7题,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20世纪末由于缺乏国家政策的支持导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前,广东省的工业基础薄弱,导致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广东省外资企业迅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第8题,辽宁省的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广东省的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它们的产业结构都有待进一步调整。

下表为珠江三角洲工业产品产值占广东省总量的比重。

读表完成9~10题。

行业

比重

行业

比重

行业

比重

电子设

备制造

96.61

仪器仪表

97.03

专用设备制造

77.19

化学

制品

79.92

电气制造

89.03

印刷业

65.53

交通运

输设备

87.47

家具制造业

80.00

黑色金

属冶炼

59.21

有色金属冶炼

76.65

9.读表可知,珠江三角洲较为发达的工业部门是(  )

①电子工业 ②采掘工业 ③重化工业 ④核工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目前,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布局类型主要是(  )

A.原料指向型 B.能源指向型

C.市场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答案:

9.B 10.D

解析:

读表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电子工业、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尤其电子工业发达。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12.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1.D 12.B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对统计数据进行定量的分析和比较。

第11题,读图中的数据可知,第一产业在1998年略有回升,并没有持续快速下降,第二产业在1990~1991年时并不占主导,从产业结构的变化看,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第一产业的比重在下降,并且所占的比重较小,这些都说明产业结构在逐渐优化。

第12题,从目前产业结构看,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就是要继续增大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出去,引进高新技术产业。

而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是不现实的,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只是优化的第一产业结构。

网络城市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的原先彼此独立但存在潜在功能互补的城市,借助于快速高效的交通走廊和通信设施连接起来,彼此尽力合作而形成的富有创造力的城市集合体。

读图,完成13~14题。

图甲 网络城市模型

图乙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塔式分布图(2008年)

13.图乙中显示,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特点是(  )

A.中小城镇数量多,城市化水平高

B.特大城市发展突出,小城镇发展不足

C.没有大城市,城市之间没有联系

D.大城市数量少,带动区域发展作用不明显

14.根据“网络城市”理论,下列不属于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措施的是(  )

A.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增加节点城市

B.加速大城市发展,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C.加大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D.共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答案:

13.B 14.B

解析:

第13题,据图分析,目前长株潭城市群特大城市发展突出,小城镇发展不足。

第14题,根据“网络城市”理论,结合该地区实际,应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增加节点城市。

二、综合题(32分)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图1中表示珠三角地区所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比重的是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90年代以来两地所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额总和占到全国的________以上。

(2)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两地吸纳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趋势?

其原因是什么?

(3)图2中A、B两线表示珠三角地区的是________线,由此可见两地中,外向型经济特征更突出的是________地区,外贸依存度迅速增长的是________地区。

(4)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和后果是什么?

答案:

(1)A 一半

(2)珠江三角洲地区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缓慢下降,而长江三角洲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额比重持续增长,其原因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珠江三角洲地区失去了特殊的国家优惠政策,而在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市场腹地等方面珠江三角洲又处于劣势。

(3)A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4)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是伴随着该地特殊的经济发展条件,在农村工业化推动下相对自发地快速推进,缺乏客观而理性的规划,这种先天不足,后天急功近利,必然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不足和缺陷。

16.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长三角”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结合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16分)

(1)目前很多外商选择在“长三角”地区投资建厂,“长三角”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原因有哪些?

(2)随着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地区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你认为“长三角”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对策?

(3)资料显示“长三角”地区气温在不断升高,专家估计,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江苏沿海海平面将上升27mm。

这会对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

(4)在图示区域工业发展中,能源紧张、劳动力成本增加这两大因素逐渐成为制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结合西部大开发,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

答案:

(1)“长三角”地区交通便利,科技力量强,素质较强的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等。

(2)改造区域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减少耗能多的资源型工业,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效益好的新兴工业,发展高科技产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等。

(3)风暴潮灾害破坏程度加剧;沿海滩涂湿地等生态群落也会减少或丧失;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海岸、河口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等。

(4)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改变本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扩大铁路、水运、管道、输电线路等的运输能力;向西部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能源消耗量大的工业部门。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区域经济发展。

(1)问,从“长三角”的工业基础、市场、劳动力的素质等方面分析即可。

(2)问,这里强调的是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因而重点从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的角度进行分析。

第(3)问,海平面上升会导致风暴潮加剧、海水入侵、沿海滩涂生态破坏等问题。

第(4)问,结合西部大开发来进行分析,一是把西部的资源进行跨区域调配,以解决东部的资源短缺问题;二是把东部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进行产业转移,以发挥西部的劳动力与资源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