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控制 应知应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53213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控制 应知应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感染控制 应知应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感染控制 应知应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感染控制 应知应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感染控制 应知应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感染控制 应知应会.docx

《感染控制 应知应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控制 应知应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感染控制 应知应会.docx

感染控制应知应会

感染控制应知应会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

1.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医院感染实行三级管理体系,三级管理分别为: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2.医疗废物的定义.种类.举例说明.处理的基本原则.垃圾袋颜色如何区分?

定义: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分类:

(1)感染性废物;

(2)病理性废物;(3)损伤性废物;(4)药物性废物;(5)化学性废物。

临床常见的医疗废物有:

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血液.血清或标本;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等都属于感染性废物。

医用针头.缝合针;各类医用锐器,包括:

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都属于损伤性废物。

处理基本原则:

分类收集,不得混装。

医疗废物用黄色医疗垃圾袋密闭包装;生活垃圾用黑色垃圾袋密闭包装。

3.“七步洗手法”具体步骤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6)将五个手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加洗左右手腕部。

4.手卫生揉搓的时间是多少?

手卫生揉搓的时间不少于15秒。

5.手卫生常用名词手卫生:

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6.洗手指征?

洗手方法?

手干燥方法?

洗手指征:

“两前三后”。

即:

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

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环境后。

洗手方法:

“七步法”。

手干燥方法:

清洁纸巾.毛巾(一用一消毒)。

7.什么叫医院感染?

发生医院感染后如何报告?

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报告:

临床医师在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后应在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告院感科。

8.什么叫医院感染暴发?

如何报告?

医院感染暴发:

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是,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9.“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先洗手再手消毒指征?

速干手消毒剂使用方法?

(1)外科手消毒原则:

①先洗手,后消毒;②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2)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①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②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后。

(3)速干手消毒剂:

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

(4)速干手消毒剂使用方法:

①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②严格按照洗手“七步法”的步骤进行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③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10.戴手套注意事项

(1)一副手套只用于一个病人的一个部位的操作,接触下一个人之前必须更换手套;

(2)操作完成,脱去手套后必须洗手。

换上新手套前也要按规定洗手;(3)接触污染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后,应及时脱掉手套并洗手,以免发生交叉感染;(4)戴手套操作时如手套被刺破,应及时更换。

11.盛装医疗废物不可超过包装物或容器的多少?

盛装医疗废物不可超过包装物或容器的3/4。

12.产妇分娩后胎盘如何处理?

产妇分娩后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需签字确认。

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院进行处置。

如果胎盘可能造成传染病传播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知产妇,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

13.什么叫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包括哪些常见类型?

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

14.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如何进行局部紧急处理?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血液溅到嘴内,用水反复冲洗,消毒溶液反复漱口;如溅到眼内,用生理盐水或洗眼装置反复冲洗;对溅到身上的血液,用吸水巾擦拭,再用去污剂洗涤,最后使用消毒剂擦拭。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按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消毒,如:

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15.血源性职业暴露后报告程序?

(1)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核实后报院感科;

(2)院感科进行登记.本底调查和追踪调查;(4)感染源属HIV的报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专家)指导预防用药。

16.如何预防锐器伤?

(使用后针头的处理)

(1)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2)禁止徒手携带裸露针头等锐器物;(3)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刀片和注射器;(4)禁止用手去弄弯或折断针头;(5)禁止用双手回套针头帽;(6)禁止直接传递锐器(应用弯盘或托盘传递);(7)禁止用消毒液浸泡针头,及时将使用后的针头等锐器物丢弃到锐器收集容器内。

17.什么是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

MRSA.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以及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18.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通过什么传播?

应采取那些防控措施?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应采取的防控措施有:

(1)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3)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4)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19.发现耐药菌株处理的程序?

(1)感染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前应采集标本送检;

(2)微生物室发现耐药菌株以危急值报告院感科,;(3)临床科室接到院感科通知后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4)院感科进行消毒隔离技术指导;(5)临床药学指导用药。

20.目前我院重点监控的多重耐药菌株有哪些?

MDRAB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MDRPA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CRE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AB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21.如何区别细菌多重耐药.泛耐药及全耐药?

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

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每类中至少有1种)的获得性(而非天然的)不敏感(中介或耐药)。

泛耐药(extremely-drugresistance,XDR):

对除了1~2类抗菌药物之外的所有其他抗菌药物种类(每类中至少有1种)不敏感。

也就是只对1~2类抗菌药物敏感。

全耐药(pan-drugresistance,PDR):

对所有抗菌药物种类中的所有药物均不敏感。

22.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隔离方式有几类?

隔离标识如何区分?

分别适用于哪些疾病?

隔离病房及血液等污染的抹布.拖布消毒程序?

隔离方式分为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等。

黄色为空气传播隔离标识,粉色为飞沫传播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隔离。

接触传播的疾病:

如消化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等。

空气传播的疾病:

如开放性肺结核.水痘.麻疹等。

飞沫传播的疾病:

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消毒程序:

(1)隔离病房抹布.拖布应严格分区使用,标识明确;

(2)抹布.拖布的消毒应根据污染物的危险程度选用不同浓度的消毒液;(3)消毒液可用浓度500-2000mg/L的含氯制剂浸泡30分钟,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23.消毒.灭菌应遵循哪些原则?

(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24.法定传染病种类?

报告时限是多少?

责任报告人是谁?

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疫情报告责任人为:

首诊医生。

25.传染病复诊病人.乙肝病毒携带者.梅毒仅TPPA阳性需要报卡吗?

应该怎么做?

以下三种情况均不需要报卡,具体处置如下:

(1)明确患者以往在我院就诊上报过的传染病,再次到本院复诊不需要报卡,门诊患者在诊断时选择复诊,住院患者在病程记录中备注;

(2)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报卡,诊断乙型病毒肝炎(初诊)才报卡;(3)临床医生发现患者TPPA.TRUST两项均为阳性,须请皮肤性病科具有性病诊断能力的医生会诊,会诊后确诊的患者由皮肤性病科医生报卡。

26.结核性胸膜炎是否需要报传染病卡?

需要同时填写肺结核转诊单吗?

结核性胸膜炎需要报传染病卡,但不需要填写肺结核转诊单。

27.HIV初筛阳性患者的处置流程

(1)检验科HIV初筛室检测发现HIV初筛阳性患者按危急值报告院感科;

(2)院感科通知患者所在科室,复核患者身份后再次采血,同时填写《HIV抗体送确诊样本及信息采集单》,并将患者身份证复印件粘贴在采集单相应位置,将采集单和血样一起及时送检验科。

(3)检验科负责送血样到市疾控中心做确诊实验,检测结果及时返回送检科室(包括阳性.阴性及不确定性)。

(4)临床科室根据检测结果作相应处置:

阳性患者报传染病卡及艾滋病附卡到院感科;不确定性通知患者携带身份证按规定时间(通常为四周后)到市疾控中心再次检测;阴性无特殊处理。

28.标准预防定义?

标准预防的原则?

何谓双向预防?

定义: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原则: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双向预防:

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29.什么是安全注射?

实现安全注射的措施有哪些?

答:

指注射不伤及接受者和提供者,并且保障所产生的废物不对社会造成危害,因此要确保提供安全注射所需要的条件,并坚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改善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行为,降低过度注射,保障注射安全。

(2)提供安全注射装置和容器。

(3)锐器废物管理。

30.如何定义感染病人和医院感染病人?

感染病人:

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或全身性炎症反应的患者。

感染性疾病:

简称感染病或感染,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等。

医院感染病人:

是指住院病人入院48小时后发生感染,包括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病人。

31.感染病人如何被考虑为医院感染控制项目的对象?

在医学服务中,为了防止将感染性疾病传播给他人,所以要将感染病人列入医院感染控制项目的对象。

32.没有感染的病人又是如何被考虑为医院感染控制项目的对象?

在医学服务中,为了防止他人将感染性疾病传播给没有感染的病人,所以要将没有感染的病人也要列入医院感染控制项目的对象。

33.如何分析感染控制数据?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科室或部门要及时掌握医院感染情况,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有关要求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在院病人或出院病人相关的上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同时要结合科室往年同期医院感染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可作以下几个方面统计分析:

(1)科室医院感染率统计分析;

(2)科室医院感染漏报统计分析;(3)科室送检标本数及阳性率统计分析;(4)医院感染部位分布统计分析;(5)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统计分析。

34.如何根据病人的感染性疾病诊断给予病人恰当的隔离措施或预防措施?

(1)应按照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根据感染性疾病的不同传播途经,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隔离措施。

(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3)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

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4)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5)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一室。

(6)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7)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风疹.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

(8)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35.有关紧急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腹泻.不明原因脑膜炎.不明原因手术部位感染.不明原因传染病等)的感染控制活动?

(1)首先隔离病人,将患者安置在单人房间隔离治疗。

在未确定感染原因前,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2)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

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3)房间应严格空气消毒;(4)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5)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防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36.对免疫抑制病人应该采取的隔离或预防措施?

对免疫抑制病人应该采取保护性隔离或预防措施,防止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以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

(1)设专门隔离室,病人住单间病室隔离,同类病人可住同一病室;

(2)凡进入室内应穿戴无菌的隔离衣.帽子.口罩.手套和拖鞋或鞋套;(3)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或手消毒;(4)凡患呼吸道疾病或咽部带菌者,均应避免接触病人;(5)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不能进入隔离区;(6)病室内每天空气消毒。

37.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入院的感染控制措施?

(1)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2)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

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3)房间应严格空气消毒。

(4)医务人员近距离接触接触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防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38.医疗机构对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灭菌如何管理?

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39.新进或大修压力蒸汽灭菌器或其他灭菌装置时的感染控制措施?

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测试并重复三次,连续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40.清洗消毒灭菌出现问题时的感染控制措施?

(1)使用者应检查并确认包内化学指示物是否合格.器械干燥.洁净等,合格后方可使用。

(2)发出物品中一旦发现化学监测.生物监测不合格,必须立即对同一时间处理的灭菌物品全部召回,查找原因,重新处理,如已经使用应向上级部门汇报

备案。

(3)及时配送相应替代物资到涉及的使用部门。

(4)对使用了生物监测不合格的物品的病人建立档案,以便跟踪观察。

41.外来医疗器械如何处理?

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清洗.消毒.灭菌。

42.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前应注意哪些?

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过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或霉变等。

43.无菌物品开包后,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多长时间?

<24小时。

44.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时间,超过多长时间不得使用?

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

45.治疗.护理及换药是的操作顺序是怎样的?

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46.开启的溶媒超过多少小数不得在使用?

开启的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47.采用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器械,有效期不得超过多长时间?

4小时。

48.怎样观察灭菌包内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

打开灭菌包时首先观察包内化学指示卡,凡变色达到标准者为灭菌合格,可以使用,反之视为不合格。

49.无菌物品储存柜或架摆放要求有哪些?

无菌物品储存柜(包括药品柜.液体柜)距地面20cm,距天花板50cm以上,距墙壁5cm以上(不得将纸箱直接放置在地面上)。

50.使用含氯消毒剂应注意哪些?

(1)按要求配置合适的浓度;

(2)浓度应每日监测并有记录;(3)应及时加盖减少挥发,定期更换。

51.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滥用抗菌药物破坏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

(2)多次使用侵袭性操作;(3)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医院中一切医疗用具.空气.医务人员的手,一切医疗器械的表面;(4)易感人群:

婴儿.老人.大手术后.危重病人.慢性基础病.原发病严重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放疗或化疗者。

52.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的住院病人时感染控制活动的应对?

“不明原因发热(FUO)”是内科的疑.难.杂症。

表现为病因明确前,不确定因素和疑点多,甚至有些病因诊断纯属经验性;必须通过反复检查.甄别.会诊和讨论以查找病因,我们应采取以下感染控制活动:

(1)首先隔离病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因不明原因的感染性疾病而导致交叉感染;

(2)积极查找发热原因,判断是否因为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发热;①仔细询问病史.反复检查.甄别.会诊和讨论以查找病因;②在FUO患者最终明确的病因中,约50%为感染性疾病,而传染病又多以发热为主要或首发症状,因此,应请感染性疾病科医师会诊以排除感染性疾病(注意甄别疟疾.HIV感染);③在排除感染性疾病后,应考虑是否因免疫性疾病.慢性肝病.肿瘤等疾病所致;④注意判断是否为抗生素所致的药物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53.术后病人感染如何应对?

(1)首先确定感染源或感染部位;

(2)及时取标本送检培养,以便针对性抗感染治疗;(3)在获得培养结果之前或阴性结果时,根据感染源或感染部位所涉及的细菌分布和医院近期公布的细菌变迁及耐药菌株药敏评价结果,选择抗菌药物经验性抗感染方案。

(4)获得培养结果为阳性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