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文上67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47585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语文上67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五语文上67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五语文上67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五语文上67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五语文上67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语文上67单元集体备课.docx

《五语文上67单元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语文上67单元集体备课.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语文上67单元集体备课.docx

五语文上67单元集体备课

语文第 六  单元教学进度计划

 

本单元由《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滴水穿石的启示》、习作六、练习六组成。

教学的重难点为: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不屈不挠”的精神实质。

继续引领生学写看图作文。

1、学习生字新词,充分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能学会熟练运用。

2、指导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具体词句的品味,感受“不屈不挠”的精神实质。

3、指导生有效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并继续引领生学写看图作文。

4、继续注重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    题

课时数

起止日期

备注

19、天火之谜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1、诺贝尔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习作6

练习6

 

NO:

19天火之谜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用语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理清课文脉络,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化修改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

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狂风暴雨,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

2、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看这个雷电的呢?

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样发生的?

3、揭题天火之谜

4、学生质疑:

“天火”指什么?

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

他是怎样解开的?

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3)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

(2)理解词语。

4、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三、理清课文脉络

1、再读课文,想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完成书后第4题)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开雷暴的谜。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四、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哪些语句来概括?

(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3、为什么说它可怕?

(板书:

把人击倒树木劈成两半)

4、齐读第一节。

四、指导写字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NO: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雷暴是什么吗?

(雷神上帝的怒火)

2、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第2节。

雷暴到底是什么呢?

齐读

“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

2、你了解富兰克林吗?

政治家发明了避雷针

3、齐读第2节,想想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4、你们想了解这个谜揭开的经过吗?

自由读3--4节

思考:

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

(请划出有关词语)请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讨论总结。

6、分四人小组学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找一找,想想为什么读一读表达出来。

7、讨论交流

(1)“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雷暴究竟是什么呢?

(2)大胆推测:

读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3)富兰克林经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推测反复思考决定用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4)勇于探索还表现在哪里?

(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亲自实验)(动作)

(5)富兰克林发现天火之谜的实验过程能读懂吗?

用朗读把你读懂的内容表现出来。

8、有感情朗读2-4节,体会人物特点。

9、同学们现在你认为雷电是怎样的呢?

(不是天火,不是雷神)

还怕吗?

(指名原来有误解的学生回答)可是还需要注意安全

10、引出第5节,板书震惊世界

11、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会怎样说?

自我惭愧夸奖富兰克林

12、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三、布置作业:

复述实验经过。

NO: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导入:

复述实验经过。

二、学习第三段。

1、富兰克林实验成功有何伟大意思?

2、板书:

安然无恙(理解)

3、指导朗读,想想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总结课文。

1、齐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2、完成课后练习4。

四、导复述全文。

1、凭借段意,安排好复述的顺序。

2、根据板书内容提取重点词语,组织语句进行连缀复述。

3、指名上台复述,师生评议。

4、以四人为一组,轮流复述。

5、优选复述。

五、布置作业:

1、复述课文。

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NO: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本课7个生字,查字典弄懂带点字的含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点:

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理清课文脉络。

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化修改

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1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呢?

(估计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

“厄运”指什么?

是谁遭到了厄运?

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

2.同学们提出的几个问题,课文已经给我们做了回答。

现在,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划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学不懂的词,再和同学讨论交流。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字音教学:

着重读准“浙、抄、撰”等翘舌音。

“坎、诞、寝、”都是前鼻音,“撰、迁”是三拼音。

2、理解生词:

“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等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层次。

1、轻声读全文,边读课文,边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裁矗?

2、指导分段

(1)默读全文,思考各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交流。

(2)把有联系的段落分为一段,把单独讲一个意思的段落分为一段。

①第一段:

(1节)写家境贫寒的谈迁编成了500多万字的《国榷》。

②第二段:

(2、3节)写书稿被人偷盗后,年老体弱的谈迁重新编写《国榷》。

③第三段:

(4节)写由谈迁的故事而发出的感慨。

也是全文的总结。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读后评议。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段。

思考:

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哪些词句是讲谈迁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的?

(读句子,谈体会)

3、在这段中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写法,表现了谈迁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从这段中你体会到谈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5、指导朗读。

三、作业

1.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读一读,再抄写课后词。

2.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NO: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你觉得谈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板书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

2、师:

谈迁经过20多年的奋斗,曾经过6次修改,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鸿篇巨制”——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这是何等的伟大啊!

你们说说这需要的是什么——齐读(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的精神。

那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讲谈迁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

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学课文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

思考:

(1)谈迁遇到了怎样的厄运?

他又是如何面对这致命的打击的?

(2)谈迁有着什么样的信念?

在逆境中他又是如何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

2、要求学生边读书,边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哪些段落最使你感动,请你多读几遍。

三、全班讨论、交流。

1、谈迁遇到了怎样的厄运?

理解:

家徒四壁。

2、“书稿被偷”,“下落不明”又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

)“化为乌有”什么意思?

3、为什么说这对任何人都是致命打击?

而对于谈迁又是怎样的打击呢?

(当时的谈迁已是“年近花甲”“体弱多病”的老人了,可见这种打击是何等的惨重!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4、那么,谈迁又是如何面对这致命的打击的?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

5、谈迁有着什么样的信念?

在逆境中他又是如何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

自读课文3自然段,读后全班交流。

理解:

①为了完成新书稿,为了使新书稿更加完善、准确,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甚至亲自“考察”历史遗迹。

他不怕苦(一袭破衫),不怕累(终日奔波)不怕孤单,不怕病(年老体弱)又经过几年的奋斗,新写出一部“明史巨著”。

理解:

②文中又一次运用了数字,“104卷”“500万字”说明谈迁为《国榷》倾注了多少心血啊!

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的理解,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品质。

6、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7、“名垂青史”什么意思?

为什么谈迁能“名垂青史”?

四、学习第三段。

1、是啊,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啊!

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齐读四自然段。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说说你的理解。

(人生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信念不被打垮,希望就永远存在。

3、这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既是课文的总结,又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六、总结全文。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归纳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七、作业:

积累本课的好词好句,请摘抄写在本子上。

 

 

板书设计

NO:

21诺贝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4、编写诺贝尔小传。

教学重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时间:

2课时。

课前准备:

诺贝尔及诺贝尔奖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理解生字新词;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化修改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

他是什么人?

谁来介绍一下?

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

学生交流。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诺贝尔》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

诺、颁、凿、瑞、摩、盛、逝、械、锤、砸、残、毫、滚等字。

⑵注意字型。

指导写“机械”的“械”,“残废”的“残”。

⑶指名读课文。

⑷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事。

  

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1、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

(一是发明了炸药,二是把自己的遗产毫无保留地捐给了科学事业,设立了诺贝尔奖。

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

(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十自然段写了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2)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第二段(3——9)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

第三段(10)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四、学习课文第1-2小节。

1、指名读,思考:

第1-2小节主要写什么?

(简要地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2、默读,思考:

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设定?

(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此来纪念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以表达人民对他的怀念和敬佩。

)   

3、朗读第1-2小节。

五、作业布置:

1、读抄词语。

2、练读课文。

 

NO: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编写诺贝尔小传。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

想一想:

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过渡:

诺贝尔为何能受到人们如此的敬重呢?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齐读第3小节。

师:

诺贝尔一生有许多的发明,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

诺贝尔为什么会想到要发明炸药呢?

他在发明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失败和痛苦?

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

(出示思考题)

2、自由读课文第4-9小节,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在旁边作批注。

  

3、学生讨论交流。

(1)诺贝尔为什么会想到要发明炸药呢?

诺贝尔最初发明炸药的动因是什么?

(他看到工人们徒手劈山开路十分艰苦,就想发明一种东西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说明诺贝尔发明动机来自于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

(2)他在发明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失败和痛苦?

(读有关句子,学生谈体会。

(3)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

(提高了劳动生产力,降低了劳动强度。

(4)朗读第第4——7小节。

师:

尽管诺贝尔发明炸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对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来说创造发明是无止境的。

4、指名读课文第8——9小节。

①这一段具体详尽地描述了一次试验性的大爆炸,当时人们是怎么说的?

而诺贝尔又是如何表现的?

从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一个科学家为造福人类全身心投入创造发明,连个人的生死都不顾,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

②生自由练读第8——9小节。

③全班有声有色地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默读,思考:

(1)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诺贝尔死后,大量的炸药也用于战争,毁灭人类创造的文明,如果诺贝尔泉下有知,他会有何感想?

2、学生交流。

(诺贝尔也许遇见到炸药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设立了和平奖,以激励人们为世界的和平而努力。

3、齐读第三段。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说说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

五、拓展练习:

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

 

伴板书设计

NO: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了解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积累成语;体会设问句和反问句的区别。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有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以文化人。

2、了解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课前准备:

1、水彩笔一套,空白书签若干。

2、搜集事例,用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理解生字新词,积累成语;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化修改

一、漫谈理想,引入课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猜猜老师的理想是什么,再说说自己的理想。

2、谈话激趣:

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寻找一把打开理想大门的最重

要的钥匙。

它在哪儿呢?

就在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

用心读书思考你就能找到。

3、揭题读题。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1)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自学。

(2)读通课文,了解“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持之以恒本草纲目小贩迷恋自勉铭记给予

(2)指名读词、正音。

(3)指名解释词语,并完成课后第2题。

(4)指明5人按自然段顺序试读课文,指导读好长句。

(5)了解“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

(6)课文举了哪几个事例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三、理清课文条理

1、再读课文,讨论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2、交流3、分组分段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注意:

予与“矛”区别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成语)

3、朗读课文

 

NO: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有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

1、我们已经通读了课文,谁来说说,你对“滴水穿石”这四个字是怎样理解的?

2、课文的作者在观赏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这样一块石头后,欣然提笔,把它写了下来。

看看,课文哪一部分是写“滴水穿石”这件事的?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媒体出示课文第二节)学生自读课文。

这一段文字老师也读了好几遍。

有一个词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

这个词是“接连不断”。

(点击词语)你想,这么微不足道的小水滴,往下滴啊,滴啊,不间断,不停止,这多不容易啊。

你们读了这段文字有感想吗?

和大家交流交流好不好?

(抓住“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锲而不舍”“日雕月琢”这些词理解,随学生的交流点击词句)

2、不管岁月如何沧桑变化,水滴就对着一个目标,重复着一个动作:

滴,滴,绝不停止,绝不放弃,这就叫“持之以恒”(课件出示“滴水穿石”动画图),多么令人佩服啊!

能把这一节读好吗?

3、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把“滴水穿石”这件事说清楚吗?

4、“滴水穿石”是一种自然现象。

但在作者眼里,他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

它还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

第三节最后一段话就说得非常清楚,我们一起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为了说清楚这个道理,作者举了一些例子,他列举了哪些人?

三个人中,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现代的,有古代的,用一个词说就叫——(古今中外)。

2、(分别出示第三自然段中的名人头像及相应文字)

请你选择一个最佩服的人物来读,用心读,把你的敬佩之情放进去读。

李时珍事例:

请同学和老师比赛读,齐读。

爱迪生事例:

男女同学分角色读。

齐白石事例:

所有敬佩他的人齐读。

3、作者看到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情景,于是联想到了这三位名人。

其实,从古到今,具有这种精神的人还有很多。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去搜集了事例。

现在,我们来开一个“小小交流会”,好不好?

(课件出示)要求:

(1)、仿照课文介绍一位名人事例,不超过100字,用上学过的词语更好。

(2)、举事例,搜集名人名言也可以。

程序:

(1)、修改自己搜集的原始资料。

   

(2)、小组交流,推荐代表上台交流。

4、学生交流。

5、教师介绍。

(课件出示贝多芬头像及《命运交响曲》背景音乐)

6、听了这么多事例,你有感触吗?

现在,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就是你们从“滴水穿石”的精神中得到的启示。

这段话你会填吗?

(课件出示)目标专一而不——,持之以恒而不——,就一定能够——。

这段话是作者在看了安徽广得太极洞内“滴水穿石”情景后心迹的真实流露,也可以说是一段名言,我们要好好品读。

2、其实,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学过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这些成语故事,你会填吗?

(课件出示)绳锯()集腋()聚沙()

只要工夫深,()

五、作业

1、找出课文中带问号的句子,加以区别。

2、采访身边的一位成功人士,介绍他滴水穿石的精神。

 

 

板书设计

NO:

习作6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教学重点:

看懂图意,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教学时间:

2教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化修改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激趣:

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2.聊一聊,说一说:

看到图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