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硅的常压烧结和性能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463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氮化硅的常压烧结和性能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氮化硅的常压烧结和性能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氮化硅的常压烧结和性能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氮化硅的常压烧结和性能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氮化硅的常压烧结和性能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氮化硅的常压烧结和性能研究毕业论文.doc

《氮化硅的常压烧结和性能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氮化硅的常压烧结和性能研究毕业论文.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氮化硅的常压烧结和性能研究毕业论文.doc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氮化硅的常压烧结和性能研究

学生姓名赵某

学号20071344

专业班级金属材料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1引言 4

1.1氮化硅陶瓷的基本性质 5

1.2氮化硅陶瓷优异的性能 6

1.3氮化硅的种类及特性 6

1.6氮化硅陶瓷的制造 7

1.6.1氮化硅陶瓷制备工艺的主要环节 7

1.6.2主要工艺类型和特点 7

1.6.2.1反应烧结法(RS):

8

1.6.2.2热压烧结法(HPS):

8

1.6.2.3常压烧结法(PLS):

9

1.6.2.4气压烧结法(GPS):

9

1.7氮化硅陶瓷的现状及市场前景 9

2.实验 12

2.1氮化硅陶瓷烧结工艺 14

2.2实验结果与分析 15

2.2.1烧结温度对氮化硅陶瓷相结构的影响 15

2.2.2原始粉末粒度对氮化硅陶瓷性能的影响 16

2.2.3烧结助剂对氮化硅陶瓷性能的影响 18

3.结论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氮化硅的常压烧结和性能研究

摘要:

氮化硅烧结必须添加烧结助剂,不同的粉末粒度也会对烧结产生影响。

本试验通过对显微组织和性能测试来分析讨论不同粒度的粉末和不同的烧结添加剂对氮化硅陶瓷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

在常压烧结中,初始粉末的晶粒尺寸越小,氮化硅烧结越容易得到较高的性能参数;5wt%MgO-5wt%Y2O3的组合对烧结的促进作用是最明显的,得到的性能参数最理想;随着样品的烧结温度升高,材料的致密化程度增加,力学性能提高。

关键词:

氮化硅;常压烧结;烧结剂;粉末粒度

NormalpressuresinteringandpropertiesofSiliconnitride

Abstract:

Sinteringaidsmustbeaddedintosinteredsiliconnitride,differentparticlesizewillalsoaffectthesintering.Inthisexperiment,weusethemicrostructureandpropertiesofthetesttoanalyzethediscussionofdifferentparticlesizepowdersanddifferentsinteringadditivesonthepropertiesofsiliconnitrideceramicsandconcludedasfollows:

inthepressurelesssintering,thesmallerthegrainsizeoftheinitialpowder,themorereadilyavailablesiliconnitridesinteredhighperformanceparameters;5wt%MgO-5wt%Y2O3'sroleinpromotingthecombinationofsinteringisthemostobvious,wecangetthebestperformanceparameters;Withthesamplesinteringtemperatureincreasing,thelevelofdensificationincreasedandmechanicalpropertiesimproved.

Keywords:

Siliconnitride;nopressuresintering;sinteringagent;powderintensity

1引言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科学家们一直在不停顿地寻找适用于苛刻条件下使用的理想的新材料。

在层出不穷的大量新材料队伍中,氮化硅陶瓷可算是脱颖而出,十分引人注目,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们的重视。

氮化硅(Si3N4)是氮和硅的化合物。

在自然界里,氮、硅都是极其普通的元素。

氮是生命的基础,硅是无机世界的主角,这两种元素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无所不在,然而,至今人们还未发现自然界里存在这两种元素的化合物。

氮化硅陶瓷是一种先进的工程陶瓷材料。

该陶瓷于19世纪80年代被发现,20世纪50年代获得较大规模发展。

中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取得一定成绩。

该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磨蚀、抗氧化和良好的抗热冲击及机械冲击性能,被材料科学界认为是结构陶瓷领域中综合性能优良,最有希望替代镍基合金在高科技、高温领域中获得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材料,因此近二三十年来颇受青睐和重视。

氮化硅陶瓷因为具有优良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所以被广泛应用于高温材料。

本实验采用相对比较简单的常压烧结方式制备氮化硅陶瓷。

常压烧结制备氮化硅陶瓷有着以下优势:

制品形状的可变性良好,生产成本低廉。

这两个优势的存在使得该制备方法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由于氮化硅粉体属于瘠性粉体,其烧结性能很差。

因此,氮化硅烧结必须添加烧结助剂。

在烧结助剂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包括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等能促进液相烧结并致密化的物质。

在烧结过程中要尽可能多的产生液相,同时抑制玻璃相的形成。

此外,不同的粉末粒度也会对烧结产生影响。

本章主要通过显微组织和性能测试来分析讨论不同粒度的粉末和不同的烧结添加剂对氮化硅陶瓷性能的影响。

1.1氮化硅陶瓷的基本性质

氮化硅分子式为Si3N4,属于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

氮化硅陶瓷属于多晶材料,晶体结构属于六方晶系,一般分为α、β两种晶向,均由SiN4四面体构成,其中β-Si3N4对称性较高,摩尔体积较小,在温度上是热力学稳定相,而α-Si3N4在动力学上较容易生成。

高温时(1400~1800℃)α会发生相变,成为β型,这种相变是不可逆的,故α相有利于烧结。

不同晶相的氮化硅外观是不同的,α-Si3N4呈白色或灰白色疏松羊毛状或针状,β-Si3N4则颜色较深,呈致密的颗粒多面体或短棱柱状,氮化硅晶体是透明或半透明的,氮化硅陶瓷的外观是灰白色、蓝色到灰黑色,因密度,相比例的不同而异,也有因添加剂呈其他色泽,氮化硅陶瓷经抛光后,有金属色泽。

氮化硅的制备技术在过去几年发展很快,制备工艺主要集中在反应烧结法、热压烧结法和常压烧结法、气压烧结法等类型.由于制备工艺不同,各类型氮化硅陶瓷具有不同的微观结构(如孔隙度和孔隙形貌、晶粒形貌、晶间形貌以及晶间第二相含量等).因而各项性能差别很大.要得到性能优良的Si3N4陶瓷材料,首先应制备高质量的Si3N4粉末.用不同方法制备的Si3N4粉质量不完全相同,这就导致了其在用途上的差异,许多陶瓷材料应用的失败,往往归咎于开发者不了解各种陶瓷粉末之间的差别,对其性质认识不足.一般来说,高质量的Si3N4粉应具有α相含量高,组成均匀,杂质少且在陶瓷中分布均匀,粒径小且粒度分布窄及分散性好等特性.好的Si3N4粉中α相至少应占90%,这是由于Si3N4在烧结过程中,部分α相会转变成β相,而没有足够的α相含量,就会降低陶瓷材料的强度.

1.2氮化硅陶瓷优异的性能

氮化硅陶瓷的优异的性能对于现代技术经常遇到的高温、高速、强腐蚀介质的工作环境,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比较突出的性能有:

(1)机械强度高,硬度接近于刚玉,有自润滑性,耐磨。

室温抗弯强度可以高达980MPa以上,能与合金钢相比,而且强度可以一直维持到1200℃不下降。

(2)热稳定性好,热膨胀系数小,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所以抗热震性很好,从室温到1000℃的热冲击不会开裂。

(3)化学性能稳定,几乎可耐一切无机酸(HF除外)和浓度在30%以下烧碱(NaOH)溶液的腐蚀,也能耐很多有机物质的侵蚀,对多种有色金属熔融体(特别是铝液)不润湿,能经受强烈的放射辐照。

(4)密度低,比重小,仅是钢的2/5,电绝缘性好。

1.3氮化硅的种类及特性

氮化硅陶瓷是一种烧结时不收缩的无机材料。

它是用硅粉作原料,先用通常成型的方法做成所需的形状,在氮气中及1200℃的高温下进行初步氮化,使其中一部分硅粉与氮反应生成氮化硅,这时整个坯体已经具有一定的强度。

然后在1350℃~1450℃的高温炉中进行第二次氮化,反应成氮化硅。

用热压烧结法可制得达到理论密度99%的氮化硅。

氮化硅的强度很高,尤其是热压氮化硅,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之一。

它极耐高温,强度一直可以维持到1200℃的高温而不下降,受热后不会熔成融体,一直到1900℃才会分解,并有惊人的耐化学腐蚀性能,能耐几乎所有的无机酸和30%以下的烧碱溶液,也能耐很多有机酸的腐蚀;同时又是一种高性能电绝缘材料。

氮化硅陶瓷可做燃气轮机的燃烧室、机械密封环、输送铝液的电磁泵的管道及阀门、永久性模具、钢水分离环等。

氮化硅摩擦系数小的特点特别适合制作为高温轴承使用,其工作温度可达1200℃,比普通合金轴承的工作温度提高2.5倍,而工作速度是普通轴承的10倍。

利用氮化硅陶瓷很好的电绝缘性和耐急冷急热性可以用来做电热塞,用它进行汽车点火可使发动机起动时间大大缩短,并能在寒冷天气迅速启动汽车。

氮化硅陶瓷还有良好的透微波性能、介电性以及高温强度,作为导弹和飞机的雷达天线罩,可在6个马赫甚至7个马赫的飞行速度下使用。

1.6氮化硅陶瓷的制造

氮化硅是共价键很强的化合物,离子扩散系数很低,因此很难烧结。

氮化硅陶瓷制造工艺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史,使其质量逐渐提高。

而工艺流程基本未变,因为也属典型的陶瓷工艺,主要是在各个工艺环节上进行了不断的改进。

1.6.1氮化硅陶瓷制备工艺的主要环节

制备氮化硅陶瓷制品的工艺流程一般由原料处理、粉体合成、粉料处理、成形、生坯处理、烧结、陶瓷体处理等环节组成。

图1-1氮化硅陶瓷制备工艺的主要环节

1.6.2主要工艺类型和特点

从图1—1中可知,由于几个主要环节如合成、成形、烧结可以有多种方法进行选择,而且有的在次序上也不一定完全一致,因此具体的工艺流程有很多种。

几个主要工艺类型及特点详见表4—2。

表1—2中的几种工艺制得的氮化硅陶瓷制品不论是在显微结构上还是在性能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在制造成本上差距也很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制品的用途和所需要达到的性能指标,以及价格等诸因素综合考虑后进行选择。

表1-2氮化硅陶瓷制备的主要工艺类型和特点

对各种工艺分别作如下介绍:

1.6.2.1反应烧结法(RS):

采用一般成型法,先将硅粉压制成所需形状的生坯,放入氮化炉经预氮化(部分氮化)烧结处理,预氮化后的生坯已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进行各种机械加工(如车、刨、铣、钻).最后,在硅熔点的温度以上;将生坯再一次进行完全氮化烧结,得到尺寸变化很小的产品(即生坯烧结后,收缩率很小,线收缩率<011%).该产品一般不需研磨加工即可使用.反应烧结法适于制造形状复杂,尺寸精确的零件,成本也低,但氮化时间很长.

1.6.2.2热压烧结法(HPS):

是将Si3N4粉末和少量添加剂(如MgO、Al2O3、MgF2、Fe2O3等),在19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