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言的艺术》精品教案.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言的艺术》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言的艺术》精品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言的艺术》精品教案
21.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背诵课文。
3.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过人,感悟古文韵味,初步培养学生喜爱古文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读懂故事,品味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
2.了解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在古代梁国,有一姓杨家的孩子九岁了,特别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拜访孩子的父亲,恰巧孩子父亲不在家,于是孔君平把孩子叫了出来,想考验一下他是不是像传闻一样聪明。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孔君平是怎样考验这个孩子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杨氏之子》。
(板书课题)
2.解释课题:
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生说意思,师归纳)
二、初读课文,检查朗读
1.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读准停顿。
3.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读法。
4.学生练习朗读。
5.同学们,读完课文有什么感受吗?
(生畅谈)
6.多种形式朗读,学生点评。
(自由读、指生读、同桌读、集体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意思
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自主理解课文。
2.用现代语言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在说的过程中找出不能理解的词句,全班交流。
(在进行过程中,强调“杨、孔、君、夫子”等关键词,引起学生注意)
预设:
惠:
同“慧”,智慧。
诣:
拜访。
乃:
就,于是。
示:
给……看。
君:
您。
古时敬称。
闻:
听说。
禽:
鸟。
夫子:
古诗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文中指孔君平。
3.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然后串连起来,说一说全文的意思。
4.理解了每句话的意思,现在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5.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1)你对杨氏之子了解多少?
(2)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
他们谈了些什么?
你从哪句中知道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说一说?
(生举手说)
二、体会语言的艺术与精妙
导语:
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觉得哪句话最妙(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妙在哪儿?
预设:
1.你说杨梅和我是一家,在姓氏上和我开玩笑,我说没听过孔雀和你是一家,也从姓氏上回敬给你。
2.一个“未闻”,孔雀和你不是一家,那杨梅和我也不是一家。
3.如果换成“孔雀是夫子家禽”好不好?
为什么?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个“未闻”,婉转的回答,既表达了对孔君平的尊敬,又不失机敏,加以反击。
)
(1)指导学生带着不同的语气,读出意味。
(2)再造情境,迁移运用“未闻”。
师:
杨氏子,在下柳君平。
师手指着杨梅说道:
此是君家果。
学生应对:
未闻柳树是夫子家树。
4.分角色对话。
两名同学分角色读文中人物的对话。
(方式:
直接读原文,或用现代语言来进行对话)
5.发挥想象,填补空白。
师:
这么聪明的小孩,他说话时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呢?
孔君平听完小孩的话以后会是什么反应呢?
发挥你的想象,写下来。
三、升华感悟
1.杨家之子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真是不简单啊!
其实,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艺术。
2.语言的魅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课后请同学们运用我们敏锐的头脑去感悟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课下请完成今天的家庭作业。
(看大屏幕)
(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
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2)课外搜集一两则《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
[教学板书]
21杨氏之子
孔君平杨梅杨家果
孔雀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甚聪慧)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古文,古文要读好,首先要理解意思,这是学生通过自读及合作交流可以基本达到的。
教学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操作。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学习适时停顿朗读,入情入境地品味文本。
同时以理解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深入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与聪慧,感受文本语言的精妙。
22.手指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4.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2.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手指长在每个人的手上,时时看到,常常用到,不过也许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它们。
我国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以手指为对象,写出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
他眼中的手指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互读、互查课文朗读情况,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漏字,不错字。
(2)做到流利:
自然停顿,朗读通畅,不回读。
(3)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教师检查。
(指名读)
重点指导“弦”“轧”“薄”“憎”“窈窕”等字词的读音。
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出示课件,口头填空:
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
(2)引导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找出分别对应的文章所在段落,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4.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来)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
5.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明确: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
6.本文的整体结构是什么?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
三、指导写字
1.师出示会写字,生观察规律。
2.重点指导:
“貌”撇画较多,注意不要写漏;“享”下半部分是“子”,注意与“亨”区分开;“庸”是半包围的字,最后一笔是竖。
3.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拇指搔痒强硬接触堂皇贴身冲撞功劳享乐相貌渺小附庸养尊处优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指名说)
二、了解手指特点,初悟道理
1.五根手指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小组合作阅读、交流,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填写下面的表格。
手指名称长处短处大拇指最肯吃苦,做不讨好的事。
形状不美,构造简单。
食指机敏,干活以他为主。
姿态不窈窕,做的事复杂,常受伤。
中指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身体最高,曲线优美。
养尊处优,干活不出力。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能力薄弱。
2.作者是如何介绍这五根手指各具不同的姿态与性格的?
(学生自读课文相关段落,交流讨论其结果。
)
大拇指:
运用排比的句式,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其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品格。
食指:
运用排比句式,举例说明其作用,表现食指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中指: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其优美的姿态和高傲的态度。
无名指和小指:
列举实例,运用设问,强调了无名指和小指在兰花状姿态中最优美,表现其附庸、享乐的性格。
3.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这样的叙述使每个文段清晰明了,使读者易于理解。
)
4.再读全文,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生自由说)
(五根手指虽然都长在手上,作用和功劳却各不相同。
但是,无论每个手指的力量如何,只要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
不只是手指,我们人也一样,在集体中,只有齐心协力,发挥各自的特长,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胜利。
)
三、联系生活,感悟道理
课文通过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
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教学板书]
22手指
手指大拇指:
不美,最肯吃苦
食指:
不窈窕,工作复杂
中指:
养尊处优,工作略为扶衬
无名指、小指:
秀丽可爱,能力薄弱根根团结有力量
[教学反思]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后,学生都很容易把握五根手指的特点,所以我把重点放在表达方法的体会上,抓住课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
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能理解文章的主旨,最后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想五根手指分别代表了哪些人,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很高,都能说出一两点,课堂整体效果较好。
23*童年的发现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能正确认读“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4.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天真浪漫的时刻,在玩乐的时候常常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今天,让我们走进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的童年,去看看他的童年有怎样有趣的发现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作者围绕“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
再讲了什么?
最后讲了什么?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
5.激趣朗读,作者的发现有趣吗?
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三、阅读理解,“‘我’发现了什么?
”
1.自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
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发散开去,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2.朗读体会。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
(2)在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地体会作者的感受。
四、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
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五、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
(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
3.从课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通过学生的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
六、总结交流
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在生活中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要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教学反思]
本课故事情节充满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紧扣“发现”一词,自行明确本课学习任务,即“发现了什么?
”“怎样发现的?
”“结果怎样?
”通过初读感知、自读自悟、重点悟读、讨论交流等形式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明白其中道理,感受人物形象的可贵之处。
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
[教学目标]
1.对幽默产生兴趣并能用普通话大方地讲笑话。
2.能感受带给别人快乐时自己也得到快乐。
3.能倾听别人的讲述,并能与人交流评价。
[教学重难点]
能用普通话大方地讲笑话;鼓励学生敢于发言,大胆交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笑话吗?
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一个小笑话。
(逗你玩)有趣而意味深长的笑话,我们又叫它“小幽默”,今天这节课我们都来讲笑话。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阅读“小贴士”,明确交际要求
1.学生自主阅读“小贴士”的内容,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同桌之间讨论:
(1)笑话从哪里来?
(2)讲笑话有什么技巧?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
要想把笑话讲得更加生动、有趣,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讲笑话时自己不能笑,逗人的地方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懂把别人逗笑。
(2)说笑话能配以动作姿势效果会更好。
4.小结:
在交际的时候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听,并能积极地回应,这才是真实的交际。
三、围绕交际要求展开交流,互相评价,总结方法
1.小组互动,交流笑话故事
(1)交代活动内容及评选“十大笑星”和最佳听众的要求。
(注意语言激趣)
(2)班级学生分小组,每四人一组,分别在小组内讲自己的笑话。
2.小组初选
(1)根据讲的情况,每组推选一名学生代表,代表本组参加班级“十大笑星”比赛。
(2)(课件出示)推选的原则:
讲的笑话有意思,有意义,让人发笑。
3.全班交流,评选推荐。
(1)各组代表上台讲幽默小故事。
(2)师引导评价。
①大家评价和帮助他,建议怎样讲得更好,可对别人讲的笑话质疑。
(学生评价:
先说优点,再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这样更易于接受,催人奋进。
)
②集体评议,推选出“十大笑星”和“最佳听众”。
(在乐声中给“十大笑星”和“最佳听众”颁奖)
4.自由表达,拓展练习
最后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由上台讲幽默小故事,可边说边表演,让他们在欢笑声中感受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快乐。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课,学会了说笑话,懂得了笑话不仅内容短小精悍、令人捧腹大笑。
更重要的是有些笑话让人笑过之后还能领悟深刻的哲理。
[教学反思]
这节口语交际课上得比较成功。
学生的发言积极、大胆,相互“倾诉”,有很强的交流欲望,讲出了自己的笑话,又从同学那里得到了很多自己不知道的笑话,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
分组交际缩小了范围,让害羞的学生在小范围交际,他们也敢于发言,有了倾诉的机会。
我想,在多次的交际后,他们也会大胆起来。
美中不足的是在分组交际时,我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交际内容,总结时不够全面。
另外,学生交流时的肢体语言、表情不能很好得到纠正,有待改善。
习作漫画的启示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看懂图意,了解漫画内容,把自己获得的启示写下来。
2.理解漫画画面以外的寓意,透过漫画体现的思想,针砭时弊。
[教学重难点]
理解漫画画面以外的寓意,透过漫画体现的思想,针砭时弊。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了解漫画
1.出示几幅漫画,让学生用心欣赏,并找出漫画与普通画之间的异同。
2.教师相机总结漫画特点:
漫画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采用幽默、风趣的画面,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或事,引人深思,给人以启示。
所以欣赏漫画时,我们不能光用眼睛看,而要用心看。
3.试着让学生理解前面几幅画中的一幅,体会漫画的欣赏方法。
4.导入新课: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华君武的两幅漫画,看看它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明确要求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漫画和习作要求,并请学生读要求。
2.听了他读的习作要求,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预设:
(1)我们可以写课文中的漫画,也可以写其他的漫画内容。
(2)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受到的启示。
(3)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去体会漫画的含义。
三、观察漫画,总结方法
1.整体感知漫画内容。
(1)(课件出示漫画)这是华君武的两幅漫画。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结合漫画主题,看你能否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来概括这组漫画的内容。
(指名简要说内容)
(2)你能透过画面想象画家没画出来的内容吗?
(指名说)看图就要这样,仔细观察画面后,要展开联想,透过画面看到画外的东西。
2.根据漫画内容感知寓意。
图一:
不要像文中的人一样坐享其成,要自己劳动。
图二:
不要像文中的四个男士一样去侵犯他人的特殊权利。
3.总结方法。
(1)仔细观察。
观察漫画的环境、背景以及人物的身份、穿着、神情、行为等。
(2)合理联想。
看了漫画之后,能联想到什么内容?
(3)理解用意。
理解漫画的画家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4)你的看法。
结合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让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四、明确思路
1.拟定文题。
漫画作文的拟题首先要读懂漫画的意义才可以,可以以漫画的主题来拟题,也可以根据自己受到的启示来拟题。
如,《假文盲》《是植树,还是植数》《离“文明”只有一步》。
2.简要描述漫画的内容。
整体描述漫画的内容,让读者知道漫画画了什么。
3.结合生活实例写启示。
将漫画讽刺的社会现象,通过语言写下来,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批判和赞美。
五、自主成文,小组互评
1.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
2.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教师检查,及时发现学生习作的优点,并进行推荐。
六、习作修改
1.学生重读自己的习作,自主修改。
教师巡回指导。
2.修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
3.请以本次习作为主题,指出一两处同桌作文的优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
可以从句子赏析,写法技巧等方面进行说明。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喜欢漫画的心理特点,我将本次习作与了解漫画、欣赏漫画、撰写漫画结合在一起。
一开始只是让学生对漫画轻描淡写的叙述,在全班互动环节,我让学生尝试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来说说这组图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了对漫画的理解。
紧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结合漫画主题,理解画家的用意。
在对漫画的内容有了充分认识之后,引导学生体会漫画带来的启示,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结合生活实例,从不同角度去谈。
学生的启示比之前更加丰富,体会也更加深刻了。
这节课的形式丰富而不繁杂,而到位的写法指导和灵动的启示又给这节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然这节课结束了,但我的思考还在延续:
如何才能把写法指导、课堂写作和作文评讲有效地浓缩为一节课,使课堂更高效。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体会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
2.体会句子的表达特点,并进行仿写。
3.初步了解颜真卿的楷书特点,通过对其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的欣赏,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4.学习并背诵关于“的名人名言。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颜真卿的楷书特点;学习并背诵关于“仁义廉耻”的名人名言。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一)谈话导入
语言是我们互相交流的工具,是我们搭建心灵桥梁的快捷方式。
语言艺术,是我们情感交集的抒发模式。
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说明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
(二)学习交流平台
1.本单元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有的对话很巧妙,有的叙述很风趣,发人深思。
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的课文,选出你最喜欢的部分,并和同学们交流喜欢的理由。
预设一: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杨氏之子》一课中,杨氏之子和孔君平的对话,利用姓氏的特点做文章,你来我往,真是巧。
预设二:
《手指》一文,作者用风趣的语言,展现了五个各有特色的手指形象,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
预设三:
费奥多罗夫被老师误会的时候,用自我调侃的语言来安慰自己,令人忍俊不禁。
2.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人或者事情。
3.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4.课外拓展,体会语言的魅力。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
“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作马路?
”他听后没有急于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
“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
”这位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
“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是怎么解释呢?
”周总理笑着说:
“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
”记者又问:
“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
”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道:
“两个!
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
师点评:
面对美国记者多次不怀好意地追问,周恩来总理都能机智巧妙地应对,并且不失中国的颜面。
二、词句段的运用
(一)学习第1小题
1.(教师出示课文例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中的例句,读准确、通顺,并自主交流体会句子的表达特点。
2.同桌讨论后,点名回答。
3.师生共同明确答案。
句子一:
把“无名指”比作“关平”,把“食指”比作“周仓”,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这一场景生动地呈现出来。
句子二:
把“体操运动员”比作“猴子”,体操运动员在做动作时就仿佛是猴子在攀援、穿行,而我们知道猴子的动作是很灵敏的,想象这一个场景时就能体会出“这个体操运动员的动作真灵巧”的画面了。
小结:
两个例句的表达特点是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要呈现的整个情景更加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想表达的特点。
4.请同学们以“游子回到家乡”“雨点落在窗户玻璃上”“远处传来一声巨响”中任意情形仿照例句写一段话。
预设:
(1)游子回到家乡:
十几年过去了,当他回到久违的家乡时,特别兴奋,他像只猴子,一路活蹦乱跳,东张西望。
(2)雨点落在窗户玻璃上:
雨点落在窗户玻璃上,滴答,滴答……那声音真悦耳,仿佛钢琴师敲出的美妙音符。
(3)远处传来一声巨响:
远处传来一声巨响,好像闷雷滚动。
(二)学习第2小题
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自由朗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
预设:
从四个并列的分句中,我体会到了拇指具有吃苦耐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2.体会这段话的写法,再照样子仿写一段话。
3.小组讨论后,每组派出一个代表分享答案。
预设:
螺丝是最不起眼的,但它的用途却是广泛的。
例如二胡、小提琴要靠它固定琴弦;钟表要靠他连接其他零件;电视、空调、电视叫它锁稳固;几块木板靠着螺丝也能装成一把椅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书写提示”
1.了解书法的历史和演变过程,导入新课:
我国书法历史源远流长,在各种书体中,我们目前最常用的是楷书。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颜真卿的楷书。
2.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初步认识书法家颜真卿,并感受其楷书特点。
3.借助《勤礼碑》(局部)书法作品,再次感受颜真卿的楷书特点。
(1)让学生自主阅读“书写提示”,圈画出描写颜真卿的楷书特点的词句。
(2)教师示范讲解一个楷书汉字,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楷书的特点。
(3)让学生尝试借助“书写提示”和教师的示范,交流对楷体书法的感受。
4.视频播放颜真卿的楷书,欣赏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图片,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5.教师小结: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