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6394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x

《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x

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

绝密★启用前

河南省顶级名校2020届高三10月联考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

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商鞅到李斯,秦国大量任用才智之士为相。

这些相虽然权倾一时,对秦国有莫大的功劳,但却无一老死于相位,并且都未世袭于子孙。

材料反映了当时秦国

A.贵族势力的反攻B.官僚集团的相互倾轧

C.统治机制的变化D.严刑酷法的治国理念

2.汉武帝派董仲舒弟子吕步舒办理淮南狱案,吕步舒根据《春秋》断狱,无须奏请朝廷。

“既还奏事,上皆是之。

”这表明

A.儒学统治地位已确立B.汉代政治深受儒学影响

C.汉代社会秩序较混乱D.儒家伦理成为日常规范

3.唐代,在官营手工业中,以官奴婢配作坊重役。

到宋代,官营手工业中官奴婢、刑徒等劳动者则完全被从民间雇佣的募匠、番匠所代替。

此变化反映出

A.官府对官营手工业部门管理放松B.当时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已经出现

C.手工业生产格局发生了质的变化D.官营手工业者人身依附关系减轻

4.宋代,宰相向皇帝“进呈”并商议与政务相关的各类文书,然后向皇帝请示处置意见,即“取旨”。

就此,宰相吕蒙说:

“今陛下躬决万机,臣下止于奉行圣旨。

”这反映了宋代

A.相权被进一步分割B.宰相职权形同虚设

C.决策机制日益完善D.宰相职权受到限制

5.明朝中后期,民间对白银的需求增加。

西班牙属美洲白银大约白16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输入中国。

由此推断,白银数量的增加

A.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B.反映了欧洲手工业生产停滞不前

C.证明明朝商人沿着新航路发展贸易D.是明朝积极对外开放政策的结果

6.从唐代到清代,中国生产的用纸,除了一般的纸张外,还有各种彩色的腊笺、冷金、错金、罗纹、泥金银加绘、砑纸等名贵纸张,以及各种宣纸、壁纸、花纸等。

这表明

A.造纸术推动了文化的繁荣B.造纸的原料来源丰富

C.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展D.书写材料出现了革命

7.下表可以用来说明

开滦唐山煤矿

1878年建,中国近代煤炭工业。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

1880年建,北方最早的船舶修造厂。

北洋银元局

1902年建,位于天津,造币中心。

京师自来水公司

1908年建,北京第一座官营自来水厂。

A.晚清实业家掀起实业救国热潮B.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促进作用

C.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产生与发展D.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于京津地区

8.下面是1894年英国《笨拙》杂志上的一幅名为《文明的胜利》漫画,画面右边为一位文明女神注视着左边大海两条巨龙之间的战斗。

此漫画

A.表现出该战斗的复杂性B.谴责了日本的侵华行为

C.暴露了殖民者的优越感D.展示了西方文明的力量

9.1930年,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938年,他又指出:

没有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当前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是“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这些论述体现了毛泽东

A.对中国革命前途充满忧虑B.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C.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D.主张调查中国的国情

10.据记载,到1946年8月,河南荒地达30%,湖南达40%.广东达40%,各省的荒地率都超过了20%;1946年国统区的粮食产量不足1936年的87%,1947年不足74%,1948年不足60%。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战争削弱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基础B.官僚资本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C.湖南、广东两省在抗战中损失最重D.粮食不足是国民政府败亡的主因

11.万隆会议重大的历史性成就集中体现在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其中经济合作的决议强调促进亚非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性,提出与会国在互利和互相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合作。

材料表明

A.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B.反殖民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

C.中国的外交僵局被打破D.求同存异成为与会国的共识

12.当时,文化部部署文化工作,要求人人能写会算、懂创作。

而与之相应,多地出现了类似“每个县都要有鲁迅、郭沫若”的口号。

这反映出

A.义务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显现B.当时教育发展形势相当严峻

C.党急于改变教育现状的心态D.各校正常教育工作受到冲击

13.下表显示的是国家统计局调查的关于“国家计划”成分在经济中的比重的数据。

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我国

年份

国家计划安排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

实行指令性工业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

由国家管理人体物商品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

1978年

81.3%

95.7%

97.2%

1998年

7.6%

6.1%

8.3%

A.经济体制调整得以完成B.资源逐渐转由市场配置

C.国有企业负担有所减轻D.所有制形式日益多元化

14.古雅典智者学派普高尔吉亚提出:

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材料主要说明智者学派

A.忽视道德对社会发展的作用B.其思想带有浓厚理性色彩

C.以怀疑的态度向传统提出挑战D.力图纠正自己的理论缺陷

15.有学者指出,拿破仑的民法典“可以大致被看作罗马法规则的概要……这些规则在所有情况下都被扩大使用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罗马法

A.确立了近代法国行为规范B.维护的民主制度影响深远

C.成为近代西方法律的基础D.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16.据研究,18世纪英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且此时工人的工资与一般国家相比要高很多。

这些因素客观上

A.有利于能源工业动力的变革B.延缓了英国的工业发展进程

C.提高了英国工人的生活水平D.拉大了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中除法国百科全书派的少数几个人之外,大多数都保持着对上帝的信仰。

此状况说明

A.理性主义并没有被接受B.教会势力仍然非常强大

C.启蒙运动缺乏统一领导D.自由平等思想内涵广泛

18.1871年4月10日,巴黎《公社报》在刊登的《巴黎公社社员告农村劳动农民书》中提出:

废除王权,取消官员的高薪,减轻人民的税负,把主要税负放在富人身上,把土地分给农民。

这说明巴黎公社

A.要求建立工农联盟政权B.希望农民配合公社的斗争

C.具有全国性政权的性质D.制定了较完善的革命纲领

19.物理学的新现象与经典理论之间的矛盾,迫使人们在20世纪初冲破原有理论的框架,摆脱经典理论的束缚,去微观世界探索新的规律,建立新的理论。

该新理论

A.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B.代表了物理学的最高成就

C.是物理学发展中的偶然现象D.是解决物理学问题的根源

20.1928—1929年,苏联连续发生两次粮食危机,不但城市工人缺粮,而且由于没有粮食出口换取必要的工业设备而拖延了工业化进程。

这两次粮食危机都不是由于粮食减产造成的,而是由于农民不愿低价售粮造成的。

材料主要表明苏联

A.农业集体化受到严重抵制B.深受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影响

C.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受阻D.迈出了超越新经济政策的步伐

21.1946年,杜鲁门大肆宣扬“公平施政”,说“我国居民的每个阶层和每个人”“都有机会从我国日益增长的繁荣中获得他们公平的一份”。

这里“公平施政”的实质是

A.为推行马歇尔计划做舆论准备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继续和扩大

C.拉拢美国人对抗社会主义阵营D.要使全社会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22.20世纪50年代初期,十分珍视自由和民主的美国人发生了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反苏狂潮;相应地,在苏联东欧方面则是大张旗鼓地进行了清洗“内部敌人”的运动。

这反映出当时美苏

A.都注重国内秩序的稳定B.双方意识形态对抗激烈

C.对抗遭到两国人民抵制D.积极争夺国际舆论话语权

23.西方发达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巧妙地进行了全球布局。

“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据此可知

A.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B.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家间的民族对立

C.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提D.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24.出生于印度的英国人费雯·丽饰演过《魂断蓝桥》和《乱世佳人》等风靡世界的美国电影。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近代科技促进了电影发展B.电影是记录历史的新手段

C.电影推动了全球文化交流D.美国精神标志是开拓进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52分。

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7~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37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1787年5月,北美12个州(罗得岛州拒绝参加)的55名代表制定了一部新的联邦宪法草案。

新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广泛的权力,并建立起一套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

费城制宪会议后的一年,各州就是否批准新宪法展开了激烈的公共辩论,赞同新宪法的通常被称为“联邦党人”,反对新宪法的通常被称为“反联邦党人”。

严格说来,双方并不是组织严密的“党”,而是组织松散、政见接近的“派”。

经过辩论,宪法最终被13个州批准。

对美国宪法,孙中山评价很高。

他指出:

“兄弟历观各国的宪法,有文宪法是美国最好,无文宪法是英国最好……”五权宪法也非孙中山所独创,其中借鉴了不少美国元素。

正如他自己所言:

美国并不是三权分立,因为它还有一个议会弹劾权,所以美国的政治是四权并立。

——据《联邦党人与反联邦党人》等整理

材料二1933年3月,即罗斯福总统刚刚上台执政的前几个月,由于大萧条带来的贫困,退伍军人要求补偿金的大军开始向华盛顿汇集。

到了5月,就有大约3000人住进一座“帐篷城”,这是罗斯福总统命令军队在华盛顿郊区一处废弃的要塞专门为他们搭建的。

在白宫的安排下,国家新的第一夫人艾莲娜·罗斯福冒着风雨、踏着泥泞来到这些退伍军人之间,参加他们的歌咏会。

一位退伍兵这样说:

“胡佛派来军队,罗斯福派来他的妻子。

”到1933年6月,约2600名退伍兵接受了罗斯福总统“新政”提供的工作。

——摘编自《向华盛顿进军事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联邦制建立的特点及对孙中山思想及实践的影响。

(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3年美国民主制度遇到的危机,并简析罗斯福是如何应对这次危机的。

(1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这一大背景、大前提下团结奋进,气壮山河的历史却堪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

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不得益于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016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摘编自吴楠《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族精神”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二)选考题:

共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