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高考生物考前增分特训仿真小卷三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36456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高考生物考前增分特训仿真小卷三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江苏高考生物考前增分特训仿真小卷三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江苏高考生物考前增分特训仿真小卷三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江苏高考生物考前增分特训仿真小卷三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江苏高考生物考前增分特训仿真小卷三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高考生物考前增分特训仿真小卷三解析版.docx

《届江苏高考生物考前增分特训仿真小卷三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高考生物考前增分特训仿真小卷三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苏高考生物考前增分特训仿真小卷三解析版.docx

届江苏高考生物考前增分特训仿真小卷三解析版

2020届江苏高考生物考前增分特训仿真小卷(三)(解析版)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小题,共27分)

1.(2019·南京盐城二模)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

B.氨基酸、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含氮元素

C.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

D.抗体、受体、酶和神经递质都具有特异性

解析 细胞的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氨基酸、核苷酸含有N元素,脂肪酸不含;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抗体、受体、酶和神经递质都有特异性。

答案 D

2.(2019·苏锡常镇二模)下列关于细胞中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

B.DNA和RNA合成时都需要解旋酶

C.DNA和RNA在细胞质中均有分布

D.DNA和RNA都可以贮存遗传信息

解析 核酸有两种,包括DNA和RNA,构成DNA的碱基有A、T、G、C,构成RNA的碱基有A、U、G、C,故碱基共5种,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故核苷酸有8种;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断开氢键,RNA合成时需要RNA聚合酶(具有解旋功能);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DNA和RNA,原核生物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DNA在细胞质,DNA在细胞质转录产生RNA;细胞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答案 B

3.(2019·宿迁一模)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B.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Y染色体

C.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解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还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人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含有Y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可能只含有X染色体也可能只含有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交叉互换;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答案 A

4.(2019·苏州一模)果蝇的短刚毛与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短刚毛对长刚毛为显性,由基因A、a控制(位于X染色体上)。

现将一只短刚毛雄果蝇用紫外线照射,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但不影响A基因的功能。

假如将该果蝇与长刚毛雌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代全是雄果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雄果蝇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

B.经紫外线照射后,该变异果蝇所有细胞的基因种类减少

C.子代全是雄果蝇的原因可能是X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雄配子致死

D.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该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

解析 该雄果蝇发生的变异是缺失一个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经紫外线照射后,该变异果蝇并不是所有细胞的X染色体都缺失片段,可能是生殖细胞的X染色体缺失,导致基因种类减少,B错误;子代全是雄果蝇的原因可能是X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含X的雄配子致死,只有含Y的雄配子,C正确;染色体片段缺失,X染色体还是存在,该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和其他常染色体一样,可以联会,D错误。

答案 C

5.(2019·南通一模)滚环式复制是噬菌体DNA常见的复制方式,其过程如图。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链可作为DNA复制的引物

B.b链不作为DNA复制的模板

C.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从5′到3′

D.该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催化

解析 根据图示过程可知,a链可以作为其中一个子代DNA合成的引物;a、b分别是两个子代DNA合成的模板;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从5′到3′;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同时子链首尾相连时需要DNA连接酶的催化。

答案 B

6.(2019·淮安市调研)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血浆蛋白

C.正常人的血浆pH接近中性,与它含有HCO

、NO

等离子有关

D.神经递质、消化酶、水分、血红蛋白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解析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方面;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Cl-;血浆中含有HCO

、HPO

等缓冲物质,可调节血浆pH值使之保持相对稳定;消化酶存在于消化道内,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消化道和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 A

7.(2019·江苏四校联考)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图中e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中的能量

C.图中d蕴含的能量均未被第二营养级同化

D.畜牧业中,圈养与放养相比,可提高图中c/b的比值

解析 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d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其中来自a的一部分能量(即第二营养级生物的粪便中的能量)未被该营养级生物同化;图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所以c/a的比值越高,牲畜的产量越高,故畜牧业中,圈养与放养相比,可提高图中c/b的比值。

答案 D

8.(2019·南京、盐城二模)下图是利用奶牛乳腺生产血清白蛋白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牛组织置于清水中并加入一定量的胰蛋白酶处理可得到单细胞

B.图中涉及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技术

C.选用未受精的卵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其具有让细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的相关物质条件

D.若要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分割囊胚时需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解析 动物细胞需要在特定的培养液中培养,用胰蛋白酶可以分离得到单细胞;图示有转基因技术、动物细胞的培养、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等技术;未受精的卵母细胞较大,营养物质丰富,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可通过胚胎分割获得多个胚胎,从而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

答案 A

9.(2019·扬州一模)图甲是果酒和果醋发酵的装置图,图乙是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装置可先用于果醋的制作,后用于果酒的制作

B.用甲装置制作果酒时,要加入适量的酵母菌,且一直关紧阀b

C.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醋发酵

D.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但反应场所不同

解析 因为醋酸菌可利用酒精生产醋酸,但酵母菌不能利用醋酸生产酒精,故甲装置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甲装置中,阀b控制排气,阀a控制进气,制作果酒时应关闭阀a以创造缺氧环境,适时打开阀b几秒钟以排出产生的CO2;醋酸菌是嗜热菌,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酒发酵时的温度;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该过程需用氧气的参与,反应场所在线粒体;过程④表示果醋发酵,由于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该过程也需要氧气的参与,但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故③和④过程的反应场所不同。

答案 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小题,共15分)

10.(2019·镇江一模)科研人员在研究叶肉细胞中的某物质时,发现它是一种由两条肽链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TP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分子式为CxHyOzNw。

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多含有肽键(w-2)个

B.可能是一种酶

C.两条肽链都是由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

D.存在场所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解析 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氮原子,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xHyOzNw,因此该化合物最多由w个氨基酸组成,该化合物最多含有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w-2个;ATP合成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肽链都是由氨基酸分子经脱水缩合形成的;该化合物可能是ATP合成酶。

答案 ABC

11.(2019·苏锡常镇二模)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下图为该病的某家系图,这对夫妇为了避免再次妊娠患儿,胚胎植入前进行了遗传学检测(PGD),检测结果如下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胚胎编号

PGD检测结果

EA1

携带母源致病基因

EA2

无致病基因

EA3

携带母源致病基因

EA4

携带母源致病基因

EA5

携带父源致病基因

EA6

致病基因纯合

EA7

单细胞扩增失败

A.检测时应选择内细胞团的少许细胞进行检测

B.该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技术有核移植、胚胎移植等

C.该技术可能会引发一定的伦理争议

D.EA1~EA5均可以作为植入的胚胎

解析 内细胞团的细胞是胚胎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

滋养层细胞,它们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所以做基因诊断时,通常取少量滋养层细胞诊断是否患有遗传病;该过程未用到核移植;通过遗传学检测(PGD)可以人为的选择后代,因此可能引发伦理道德争议;分析遗传系谱图,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双亲均为杂合子,EA1、EA3、EA4、EA5均为杂合子,EA2是显性纯合,EA1~EA5不患病均可作为植入胚胎。

答案 CD

12.(2019·泰州一模)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够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突变菌株A和突变菌株B由于不能自己合成某些营养素,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科学工作中利用菌株A和菌株B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

将菌株A和菌株B混合后,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结果如图1;实验二:

将菌株A和菌株B分别置于U型管的两端,中间由过滤器隔开。

加压力或吸力后,培养液可以自由流通,但细菌细胞不能通过。

经几小时培养后,将菌液A、B分别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结果如图2。

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菌株之间可能发生类似有性杂交的现象

B.不同菌株间接触后才可能交换遗传物质

C.菌株A和菌株B含有相同的突变基因

D.混合培养的菌株都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解析 根据题意,突变菌株A和突变菌株B由于不能自己合成某些营养素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实验一中将菌株A和菌株B混合后,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基本培养基上有菌落产生;实验二中将菌株A和菌株B分别置于U型管的两端,中间由过滤器隔开,培养液可以自由流通,但细菌细胞不能通过,将菌液A、B分别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基上无菌落产生,综合实验一和二可知,图1培养基上的菌落的产生原因不可能是菌株A、B互相提供营养素产生的,因此推测其可能是A和B混合后产生了新的菌株类型。

根据分析,推测菌株之间可能发生类似有性杂交的现象;不同菌株间接触后才可能交换遗传物质,导致产生了变异;若菌株A和菌株B含有相同的突变基因,则两者不可能产生可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据图可知,混合培养液中有可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但不能说明混合培养的菌株都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答案 AB

三、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8分)

13.(2019·宜兴中学模拟)(9分)根据细胞内底物进入溶酶体腔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细胞自噬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自噬三种方式,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1 巨自噬

图2 微自噬

图3 分子伴侣自噬

(1)巨自噬过程中的底物通常是细胞中损坏的蛋白质或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隔离膜的形成可来自高尔基体或________。

该过程充分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2)通过微自噬,分解后的产物如氨基酸等可以通过溶酶体膜上的载体蛋白转运进入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供细胞代谢使用。

研究表明,溶酶体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其内的pH为5左右,若有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露也不会引起细胞损伤,请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些具有一定序列的可溶性胞质蛋白底物经分子伴侣识别后才可进入溶酶体,说明该种自噬方式具有一定的________。

从图中可看出,分子伴侣—底物复合物形成后,将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结合,该受体除了能________外,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证底物分子顺利进入溶酶体。

解析 

(1)由图1可以看出,巨自噬的底物可以是细胞中的线粒体等细胞器,线粒体外的隔离膜可由高尔基体或内质网形成,此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微自噬分解后的产物如氨基酸等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质基质中供细胞代谢使用,其余废物则排出细胞外。

溶酶体内的pH为5左右,是溶酶体内水解酶的最适pH,而细胞质基质的pH在7左右,若有少量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由于水解酶所处环境的pH比最适pH高而导致酶活性降低,分解能力减弱,不会引起细胞损伤。

(3)具有一定序列的可溶性胞质蛋白底物经分子伴侣识别后形成复合物才可进入溶酶体,说明该种自噬方式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从图3可以看出,分子伴侣—底物复合物形成后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结合,表明该受体能特异性识别复合物,结合后底物分子可以顺利进入溶酶体表明该受体能改变底物分子结构。

答案 

(1)线粒体等细胞器(或细胞器) 内质网 一定的流动性 

(2)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的pH高于溶酶体,导致酶活性降低 (3)专一性(或特异性) (特异性)识别复合物 促进底物分子去折叠(或改变底物分子结构)

14.(2019·江苏卷,28)(9分)叶绿体中催化CO2固定的酶R由叶绿体DNA编码的大亚基和细胞核DNA编码的小亚基共同组装而成,其合成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酶R时,细胞核DNA编码小亚基的遗传信息________到RNA上。

RNA进入细胞质基质后指导多肽链合成;在叶绿体中,参与大亚基肽链合成的RNA中,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_。

(2)进行光合作用时,组装完成的酶R需ATP参与激活,光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是在________上(填场所)完成的。

活化的酶R催化CO2固定产生C3化合物(C3-Ⅰ),C3-Ⅰ还原为三碳糖(C3-Ⅱ),这一步骤需要________作为还原剂。

在叶绿体中C3-Ⅱ除了进一步合成淀粉外,还必须合成化合物X以维持卡尔文循环,X为________。

(3)作为光合作用的重要成分,X在叶绿体中的浓度受多种因素调控,下列环境条件和物质代谢过程,与X浓度相关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外界环境的CO2浓度

②叶绿体接受的光照强度

③受磷酸根离子浓度调节的C3-Ⅱ输出速度

④酶R催化X与O2结合产生C2化合物的强度

(4)光合作用旺盛时,很多植物合成的糖类通常会以淀粉的形式临时储存在叶绿体中,假如以大量可溶性糖的形式存在,则可能导致叶绿体________。

解析 

(1)遗传信息从DNA流动到RNA的过程叫转录。

参与蛋白质合成的RNA有tRNA、mRNA和rRNA等,由于tRNA与特定的氨基酸相结合,其功能具有特异性,种类最多。

(2)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的光反应,将光能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其中[H]是将C3-Ⅰ还原形成C3-Ⅱ的还原剂。

暗反应过程中,C5和CO2结合形成C3,其中一部分C3又会被还原成C5,从而使卡尔文循环持续地进行下去。

(3)凡是影响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因素,都可以引起C3、C5相对含量的暂时变化。

外界环境的CO2浓度改变,会暂时影响C5的消耗;叶绿体接受的光照强度变化,会暂时影响C5的生成;C3-Ⅱ的输出速度会影响C5的生成;酶R催化C5与O2结合产生C2化合物的强度会直接影响C5的浓度。

(4)若叶绿体中存在大量可溶性糖,其渗透压会增大,造成叶绿体大量吸水而涨破。

答案 

(1)转录 tRNA

(2)类囊体 [H] C5(五碳化合物)

(3)①②③④

(4)吸水涨破

15.(2018·常熟中学模拟)(10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土壤盐渍化已成为影响生态和农业的主要问题。

摩西球囊霉(G.mosseae)广泛分布于盐碱土壤中,能侵染植物并提高植物抗盐能力。

研究人员将2年生盆栽“凤丹”牡丹幼苗接种摩西球囊霉,测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随光合有效辐射及日变化的影响,CK为对照组,统计数据绘制有关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接种摩西球囊霉能促进牡丹植株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吸收,提高牡丹的抗盐能力。

从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来看,摩西球囊霉与牡丹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1分析可知,在较大光合有效辐射时,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接种摩西球囊霉的牡丹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未接种植株,说明盐胁迫下摩西球囊霉能提高牡丹的净光合速率,且与24%盐浓度胁迫相比,在12%盐浓度胁迫下摩西球囊霉对牡丹净光合速率的提升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接种摩西球囊霉的牡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明显的“双峰型”曲线,导致中午净光合速率出现“低谷”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对叶绿体基粒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率降低,进而影响对光能的转化利用。

(4)科学家推测,摩西球囊霉对盐胁迫作用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积极的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它能________(选填“提高”“降低”或“保持不变”)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水解酶的活性。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高于24%盐浓度时,接种摩西球囊霉的牡丹提升净光合速率效果有限,原因可能是随盐浓度的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法充分发挥菌株的作用。

解析 

(1)接种摩西球囊霉能促进牡丹对无机盐的吸收,增大细胞液浓度,增强牡丹的抗盐能力。

摩西球囊霉能提高牡丹的抗盐能力,牡丹能为摩西球囊霉提供有机物,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互利共生。

(2)由图1可知,在较大光合有效辐射时,相同盐浓度和光合有效辐射条件下接种摩西球囊霉的牡丹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未接种植株,说明盐胁迫下摩西球囊霉能提高牡丹的净光合速率。

接种摩西球囊霉的牡丹在12%盐浓度胁迫下净光合速率比24%盐浓度胁迫下高,说明12%盐浓度胁迫下摩西球囊霉对牡丹净光合作用的提升效果更好。

(3)由图2可知,接种摩西球囊霉的牡丹净光合速率在中午出现“低谷”,这是因为中午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生成的C3较少,利用的ATP和[H]减少,进而影响光反应。

(4)摩西球囊霉在盐胁迫作用下能提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可能的原因是降低叶绿素水解酶的活性,提升了叶绿素含量,从而提升了光合作用。

在高于24%盐浓度时,随盐浓度的增大,G.mosseae真菌的生理活性或侵染率可能下降,无法充分发挥菌株的作用,所以接种摩西球囊霉的牡丹提升净光合速率效果有限。

答案 

(1)矿质元素(或NaCl、无机盐) 互利共生

(2)盐(胁迫)浓度和(光合)有效辐射 更显著(更好)

(3)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 ATP和[H]

(4)降低 G.mosseae真菌的生理活性下降(或G.mosseae真菌的侵染率下降)

16.(2019·江苏卷,32)(10分)杜洛克猪毛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毛色有红毛、棕毛和白毛三种,对应的基因组成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毛色

红毛

棕毛

白毛

基因组成

A_B_

A_bb、aaB_

aabb

(1)棕毛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2)已知两头纯合的棕毛猪杂交得到的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交配产生F2。

①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2中纯合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棕毛子代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___种(不考虑正反交)。

④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

F2中棕毛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白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

(3)若另一对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I、i,I基因对A和B基因的表达都有抑制作用,i基因不抑制,如I_A_B_表现为白毛。

基因型为IiAaBb的个体雌雄交配,子代中红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白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

解析 

(1)结合表格分析,棕毛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

(2)①亲本都为纯合棕毛猪,F1均表现为红毛,则F1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

②据题干信息,控制猪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两对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F1(AaBb与aabb进行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表现型及比例为红毛∶棕毛∶白毛=1∶2∶1。

③F1雌雄交配产生F2,F2的基因型有A_B_、A_bb_aaB_、aabb,其中纯合个体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其中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4种组合能产生棕毛子代。

④F2中棕毛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aaB_,所占比例为6/16,纯合棕毛个体所占比例为2/16,则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体的比例为1/3。

F2中棕毛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2∶1∶2,其中1/3Aabb(♀)×1/3aaBb(♂)、1/3Aabb(♂)×1/3aaBb(♀)、1/3Aabb×1/3Aabb、1/3aaBb×1/3aaBb组合后代可以出现白毛,所占比例为1/3×1/3×1/2×1/2×2+1/3×1/3×1/4+1/3×1/3×1/4=1/9。

(3)据题干信息,I、i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I/i与A/a、B/b在遗传时也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型为IiAaBb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红毛个体的基因型应为iiA_B_,其所占比例为1/4×9/16=9/64,后代白毛个体的基因型为I_____、iiaabb,所占比例为3/4+1/4×1/16=49/64。

答案 

(1)4 

(2)①AAbb和aaBB ②红毛∶棕毛∶白毛=1∶2∶1 ③4 ④1/3 1/9 (3)9/64 49/64

17.(2019·扬州市调研)(10分)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人工基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净化。

如图甲为人工湿地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植物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根据污水中成分含量的变化,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同地段,分别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2)相比其他污水处理方式,人工湿地具有成本低、净化率高的特点。

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流入上行池,在上行池中可以养殖一些鱼、虾等水生动物,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某调查小组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调查:

①图乙中的Ⅰ和Ⅱ分别表示鲤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