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0吨白厂丝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28676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8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500吨白厂丝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年产500吨白厂丝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年产500吨白厂丝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年产500吨白厂丝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年产500吨白厂丝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500吨白厂丝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500吨白厂丝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00吨白厂丝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500吨白厂丝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500吨白厂丝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500吨白厂丝生产线改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论1

1.1项目名称1

1.2项目地点1

1.3区域特点1

1.4建设规模1

1.5可行性研究范围2

1.6项目估算总投资额3

第二章项目市场分析3

2.1####县经济发展趋势分析3

2.2####县房地产发展概况4

2.3区域市场分析10

2.4项目利弊分析11

第三章项目定位及销售预测12

3.1项目定位12

3.2销售情况预测14

3.3销售价格预测14

第四章项目的工程技术方案15

4.1总平面及建筑方案15

4.2结构16

4.3供配电工程16

4.4给排水工程16

4.5人防17

4.6弱电工程17

4.7主要设备设施17

4.8交通与停车17

4.9环境保护17

第五章项目管理与建设进度计划19

5.1项目运作模式19

5.2招投标管理19

5.3工程监理19

5.4物业管理19

5.5建设进度计划19

5.6销售计划20

第六章项目营销和招商方案21

6.1销售、租赁比例21

6.2运营策略21

6.3招商策略22

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25

7.1投资估算25

7.2资金筹措27

7.3资金平衡计划:

见下表28

第八章效益分析29

8.1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29

8.2经营成本及费用估算30

第九章项目风险及防范措施31

9.1市场风险31

9.2筹资风险31

9.3销售不确定性风险31

9.4项目开发的风险32

9.5成本控制的风险32

第十章结论及建议33

10.1结论33

10.2建议33

第一章实施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1.1项目名称及概况

项目名称:

年产500吨白厂丝生产线改扩建项目

项目概况:

本项目以####市蚕桑产业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白厂丝市场需求为基础,对现有白厂丝生产线及烘茧站进行改扩建,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改扩建年产500吨白厂丝生产车间一个;

(2)改造燃柴烘茧站,新建10座砖混结构大型热风自动循环烘茧站,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每站800平方米),年烘干茧1200吨;

(3)改造污水处理工程及相关配套工程。

1.2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1.2.1国内外现状

丝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价值的代表,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茧丝绸行业迅猛发展,一举成为世界丝绸生产和出口大国。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全行业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经历了长达5年之久的调整。

1999年之后,丝绸行业才实现了扭亏为盈,出现了全面恢复性的增长,并使我国丝绸产品继续在国际上保持优势地位,丝绸行业也成为我国加入WTO后可以主导国际市场的少数几个优势产业之一。

白厂丝是由蚕丝缫制而成,是生态学非污染天然纤维,具有其它纤维及加工品无可替代的独特性能。

我国是白厂丝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生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80%以上,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国际生丝贸易有着重要影响。

世界丝绸业竞争加剧,对我国带来了剧烈的挑战和冲击。

近几十年来,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了打破我国茧丝绸行业在国际上主导局面,有计划地把资金和技术透向了可能成为我国竞争对手的国家。

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银行、欧盟以及日、韩、法等国家在资金、技术上大力支持印度、泰国、越南、巴西、甚至尼泊尔等国家蚕丝业的发展。

目前,巴西发展起来的高品位丝在欧洲有着很强的竞争优势,而已经形成独特风格的印度丝绸和泰国丝绸以及越南的低价生丝也具备了与我国抗衡的实力。

特别是印度,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丝绸第二大生产国家和第一大消费国家。

加之其他东南亚国家,部分非洲国家和独联体国家致力于蚕丝业的发展,全球丝绸原料供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竞争日益加剧。

1.2.1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纺织科技的飞速发展,化纤仿真丝技术的不断突破,蚕丝纤维继续受到激烈竞争与挑战特别是在克服蚕丝纤维产品易皱、易缩的弱点上,至今还没有能在国际上有着重大影响和对世界丝绸业发展起突破性作用的产品。

但是与丝绸领先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技术装备比较落后,目前,日本、巴西、韩国自动缫丝机占85%以上,而我国只有42.6%;意大利无梭织机比例达90%以上,而我国仅为15.4%。

近几年,随着城市丝绸初步加工能力的转移和“东桑西移”的发展,蚕茧生产和丝加工能力都得到较大的巩固和提高,而深加工和精加工没有随之得到相应的发展、初加工和深加工不能同步发展,致使丝绸原料性产品超过最终产品的需求,导致原料性产品不断下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提升,我国丝绸行业只有从以原料性产品生产为主转移到以最终产品生产为主,才能全面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使我国由“丝绸大国”逐步变为“丝绸强国”。

作为我国茧丝绸产业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陕西一直是全国蚕桑的主产区。

早在6000年前的半坡氏族时期,陕西先民们就已经掌握了采集、利用野蚕茧的技能。

作为陕西省的特色产业,茧丝绸产业目前在陕南秦巴山区、关中浅山、丘陵及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企业增收、地方财政增长和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尽管2008年陕西茧丝绸产业的发展有所波动,但健康向上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基本上和2007年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而随着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进一步推进,我国茧丝绸产业重心西移必将成为趋势,而这些因素均为陕西茧丝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及其产业定位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条件。

1.3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1.3.1符合《陕西省“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纲要》要求

在国家“东桑西移”政策引导下《陕西省茧丝绸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机遇,按照大力发展陕南、积极开发陕北、适度发展关中的基本思路,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专项资金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蚕桑生产,改造优化茧丝加工业,有序开发茧丝绸产品综合利用,逐步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全省茧丝绸行业贸工农协调发展,提升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水平,努力把我省建成国家重要的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

综上所述,本项目凭借####市优越的蚕桑种养殖条件种,积极改扩建白厂丝生产线,完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十一五”产业政策。

1.3.2有力促进####市蚕桑产业的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力促进####市蚕桑产业的发展。

####蚕桑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白厂丝生产是####市传统优势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骨干项目。

2008年底,全市有桑园80.4万亩,发种量61万张,年产茧1.78万吨。

全市有重点蚕桑基地乡镇40个,有养蚕户24万户,年养蚕10张以上的户有2000余户,年养蚕5张以上的户达3万余户。

全市有蚕种生产厂家5个,建有100多个稳固的蚕种繁育基地,年产种50余万张。

全市有烘茧站409个,年烘茧能力20000余吨,有缫丝企业7家,自动缫42组,白厂丝年生产能力2000吨。

该项目的建设,将充分发挥####市蚕桑资源的优势,走品牌化发展道路,不但发展####市白厂丝生产企业,而且可带动####市蚕桑产业的发展,对####市蚕桑产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1.3.3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该项目通过对陕西省紫阳县康洪茧丝有限公司在国家“东桑西移”政策引导和省上自己的扶持下,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农工结合模式,与农户建立起新的利益分配机制,获得质优量稳的蚕茧资源,通过技术改造,添置自动缫丝机组,配备先进热风循环式蚕茧干燥设备和高效节能烘茧灶,扩大产能,提高生丝品质,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项目的实施便于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杠杆,通过加强农技推广、质量检测、市场信息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利于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白厂丝成本的降低,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加入WTO后农业竞争力,有效抵御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冲击,即可以提高龙头企业抵御抗风险的能力,又能增加财政收入,同时也解决了蚕农卖难问题。

项目的实施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

1.3.4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我国古代蚕丝的发展促成了对外通商和文化交流。

早在公元11世纪,蚕种和养蚕技术已传入朝鲜,公元前2世纪传入日本,公元6世纪传入土耳其、埃及、阿拉伯及地中海沿岸国家。

桑蚕饲养技术是公元6世纪传入欧洲的,所以蚕丝代表东方古代文明,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丝绸是我国重要的产品,目前,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多个国家与地区饲养家蚕,年产蚕茧约800万担,产丝约5万吨。

我国的产茧量和产丝量都占全世界的首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蚕业有着十分光明的前途。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WTO),丝绸市场将进一步国际化和规模化,丝绸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这就要求加强技术创新,改善和提高丝绸质量,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丝绸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加强和扩大国际化配置的总渠道,即以国内的劳动力、设施、自然资源,政府的宏观调控力等优势与国外的先进技术、科学管理方法,巨大的市场需求等进行优势互补,有利于扩大丝绸的出口和丝绸业结构调整。

1.4产业关联度分析

本建设项目不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项目的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可以直接或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前向关联度看,本项目的实施,可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带动当地蚕桑种养殖业的发展,保障蚕桑产业良性循环,有利于当地绿化及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带动我国丝绸业的发展。

从其后向关联度看,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刺激和带动与之相关的社会运输业和旅游服务业的发展。

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还要面向社会招收技术工人,可以改变城乡建设面貌,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1.5市场需求趋势分析

1.5.1国际市场需求

据海关统计,2009年1-5月我国丝绸服装出口量降幅扩大,价格仍保持较大增幅。

1-5月,丝绸服装出口3513万套件,金额4.8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3.51%和22.66%;平均单价13.7美元套件,同比增长16.32%。

丝绸服装出口额占丝绸制成品出口总额的75.87%,占真丝绸商品出口总额的42.95%,占我国服装出口总额的1.31%。

从国内市场需求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用、装饰及产业用纺织品需求的增加,崇尚自然以及追求特殊风格的消费理念的形成,丝绸需求量会不断增加,高端市场的需求是我国丝绸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

1.5.2国内市场需求

随着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灿烂的中国丝绸文化得到全世界认可和推广,消费市场呈需求上涨趋势。

2008年生丝呈现小幅波动,价格总体相对比较平稳。

2009年开始价格一路攀升,其中一个品种上涨到275元公斤,同比增长52.78%。

业内人士说,茧丝出口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是由供不应求引起的。

因为目前消费结构有所改变,国际市场需求增大。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提高和环保意识增强,丝绸重新被看好,真丝产品慢慢取代化纤产品。

据悉,受欧美市场对我国纺织品配额问题的影响,茧丝和丝绸产品出口形势大好。

而由于国际石油价格持续攀升,化纤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价格提高,替代丝绸产品的能力减弱,对茧丝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

无论从当前所面临的形势看,还是从长远发展看,无论从世界丝绸业发展角度看,还是从国内全行业发展方面看,大力发展丝绸最终产品是振兴我国乃至世界丝绸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1.6市场营销策略

以项目产品的销售渠道为起点,选择大城市的客户为主,重点销售区域定于西北区域,以点及面,通过多种方式打开市场。

突出加强工艺技术的开发力度和保护力度,力争在5年左右使产品走向世界。

(1)利用已有的客户基础,建立销售网络,选取代理商,扩大产品销售队伍,初期阶段以本地区及周边城市为目标。

(2积极与广大经销商联合,利用其完善的销售渠道为产品提供发展空间。

(3)建立完整的技术服务体制。

(4)建立销售和技术支持网络,逐步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

(5)和外商合作或在国外建厂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6)可在重点地区进行产品展示、行业座谈、为用户免费提供咨询和实施方案。

(7)参加行业协会及新产品展销会,扩大影响。

(8)在知名的行业杂志、书刊上刊登相应广告,借助其他知名度较高的厂商提高自身知名度。

第二章项目的技术基础

2.1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

本项目技术主要来源为自有技术,陕西省紫阳县康洪茧丝有限公司,是紫阳县唯一一家拥有茧丝合法经营资质、集桑茧丝为一体,产加销一条龙、全方位发展、经营蚕桑产业的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以蚕茧收烘和白厂丝加工经营为主,白厂丝生产规格以1921D,2022D,2729D,4044D为主,亦可根据客户需要生产其他特殊规格生丝,缫丝副产品质量均达到行业标准,质量优良。

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广阔。

2.2项目资源优势分析

2.2.1自然资源优势

陕西省地处内陆中纬度地带,从北到南跨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3个气候带,年有效积温2900--5000℃,降水量450--1200㎜,日照1400—2900小时,有利于种桑养蚕。

陕南各地雨量充沛,热量充足,是我省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主产区,桑叶叶质优良,蚕茧内在品质好,更有利于生产优质茧,这是南方蚕区无法比拟的优势。

紫阳县是陕西省蚕桑基地县之一,紫阳县位于陕西省####市西南部大巴山北麓,境内以山为主,有少量丘陵和小川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汉江由西向东,任河由西南流入,在县城汇入汉江,汉江、任河将紫阳县切割成三块:

南部大巴山区、西南米仓山区、北部凤凰山区,加上蒿坪河小川道,使全县基本轮廓形成"三山两谷一川"态势.境内土壤以黄棕壤为主,多呈酸性和微酸性,富含硒元素,使得本地生长的动植物都富含硒成为一大特点,为硒元素系列开发提供了天然条件.具有北亚热带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127.8mm,平均无霜期270d,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水热同季,为蚕桑生产最适宜区之一,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蚕业经济发展。

2.2.2蚕桑产业优势

蚕桑是紫阳县域经济主导产业之一,建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为兴县富民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8年又实现了突破发展,年末桑园总面积达到9.7万亩,当年养蚕量达到7.6万张,产茧2970吨,蚕茧产值达到5900万元,加上缫丝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产值,全行业总产值近2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紫阳县有蚕技站、乡有林业站,拥有蚕桑专业技术人员179人,村技术辅导员60人。

此外,还有作为龙头企业的缫丝厂和雏形初具的各级蚕桑协会。

蚕桑产业的发展优势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3建设单位营销优势

销售策略:

以蚕丝及丝绸优于其他纺织品的特点作为亮点,以本企业产品质量高为特点推销产品。

作好企业网站;参加各种展销会;向有关用户提供小样;利用蚕桑协会的行业平台,及“东桑西移”的产业政策向用户宣传推销产品;利用有关媒体推广介绍丝绸服装的健康保健的特有性能,宣传介绍企业及产品。

营销模式:

白厂丝采用针对性销售,即针对同行业中不同的产品对白厂丝品种的要求,完善各品种的生产技术规程,公司存储普通白厂丝,之后根据定单,按照客户要求生产各种型号的产品。

招聘行业中有经验的销售骨干与自身培训、培养相结合,以公司为核心,建立白厂丝及与国内外有关消化白厂丝的企业销售网络。

市场定位:

高品质白厂丝,主要抢占国内外高端市场。

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及进度安排

3.1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本项目以####市蚕桑产业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白厂丝市场需求为基础,对现有白厂丝生产线及烘茧站进行改扩建,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改扩建年产500吨白厂丝生产车间一个;

(2)改造燃柴烘茧站,新建10座砖混结构大型热风自动循环烘茧站,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每站800平方米),年烘干茧1200吨;

(3)改造污水处理工程及相关配套工程。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白厂丝500吨、下脚茧150吨、蚕蛹400吨、副产品50吨的生产能力,具体产品生产规模及结构如表3-1。

表3-1年产500吨白厂丝及副产品生产方案

序号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1

白厂丝

500

2

下脚茧

150

3

蚕蛹

400

4

副产品

50

合计

1600

3.2技术方案

3.2.1热风自动循环烘茧灶技术方案

本项目将燃柴烘茧站进行改造,新建10座砖混结构大型热风自动循环烘茧站,以适应现代缫丝生产的需要及企业的发展。

将鲜蚕茧放入热循环烘干设备种,由设备自动铺茧,烘干设备将鲜茧进行高温排湿、送风,将半干的蚕茧进行中低温排湿,等蚕茧完全烘干后将干茧输出,待干茧冷却后进行包装。

流程如图3-1:

图3-1热风自动循环烘茧灶工艺流程图

3.2.2缫丝生产工艺流程流

1、原料准备

每年5-10月是####及周边地区生产和收购鲜蚕茧季节,将收购回的鲜茧及时烘干入库或外购干茧入库,备足全年生产用量。

生丝产品的质量、生产日产量均与蚕茧的质量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因此,从鲜茧的生产、收购、烘烤到贮藏均需严格按生产工艺技术要求执行,力争蚕茧原料具备最高的解舒率,最好的清洁、净度等指标,才能达到生产出高品位产品、低缫折的生产成本的目标。

2、精选

由于在收购或外购的蚕茧中存在一些不能用于正常缫丝的双宫茧、下茧和烂茧,因此必须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给予精选。

3、剥茧

剥茧的目的是剥除蚕茧外表面的茧衣,便于缫丝中索出丝头。

4、煮茧

煮茧是利用水、热的作用,把茧丝外围的丝胶适当膨润和溶解,减弱丝胶粒子间的结合,减小茧丝相互间的胶着力,使缫丝时茧丝能连续不断的依次离解。

融蒸、渗透是利用茧腔内外压力差,使茧腔吸水而达到茧层渗润的过程,是煮茧的重要环节。

5、缫丝

缫丝是根据生丝规格要求,将煮熟茧的茧丝离解后并接起来,制成生丝的生产过程。

其生产工艺程序为:

索绪—理绪-添绪-集绪-捻鞘—卷绕-干燥。

该工艺程序由操作工操作,自动缫丝机执行完成。

6、复摇

复摇是将小或丝片返成大或丝片的过程。

7、后处理和包装

后整理包括编丝、整理检验、打包和成件全过程。

目的是使丝片保持一定的外形,丝色和品质统一。

流程如图3-2缫丝工艺流程图:

图3-2缫丝工艺流程图

3.2.3污水处理技术方案

1、制丝生产污水处理方案

制丝生产污水设计处理规模为3000m3d制丝生产污水(缫丝、煮茧车间所排生产污水),首先排到调节池,经过混合调节、溶气充氧、压力生化、生化过滤、生物炭吸附等流程处理后,出水生化指标、物理指标均能恢复至使用前的水平,自流到高位水箱回用。

(1)污水分流(排)

企业屑物污水与制丝污水分两路管道分别排放,制丝生产污水排向多功能调节池,屑物污水排向厌氧浮渣池。

(2)多功能调节池

因煮茧、缫丝等车间所排废水浓度不同,而且水温差异也较大,同时生产排水与处理设施供水之间也存有不均匀性,故布置此设施对水温、水量及污染物浓度进行调节均和,这是一般调节池的功能。

在本技术中,对传统的调节池进行了综合改造。

在池内增加若干设施,在保持原功能的同时,又使其具有降解防臭功能,所用的技术有溶气充氧、内部填料、生物液回流等。

这样拓宽了调节池的功能,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此阶段就被生物降解。

经在用工程实际测定,CODcr可去除20%以上,而且还能消除、限制厌氧菌的代谢强度,从而避免臭味和硫化氢的产生,该池的有效容积应为800m3。

(3)水泵提升加压

生产废水经调节池预处理后,再经由提升水泵加压提升,使废水含有一定压力势能,形成载能工质。

后续处理全过程所消耗的能量、以及将净化水送至高位水箱所耗用的能量均从这一次加压过程中获得。

(4)充氧

处理系统中所需氧气由空压机供给,与水泵加压耗能相似,各处理单元所消耗的氧,均由此充氧装置一次性供给。

(5)水气混合充氧器

经加压后的废水及压缩空气,均由专用管路引至混合器进行混合充氧。

在此装置中,废水与空气发生溶解混合,形成超饱和的水气体,然后分别引至相关处理单元。

用此专利方法充氧,耗能仅是常规生物接触氧化法的120,但充氧效果是常规方法的数倍。

(6)压力生物接触氧化塔(简称压力生化塔)

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水中溶氧含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微生物的活性。

由于本技术可使塔内溶解氧含量是常规方法的数倍,仅此条件就可大幅度提高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效率。

同时在塔内特定条件下,氧的传质速率也得到提高,在塔内消除了厌氧区,还能使生物膜自净。

另外塔内生物液的流态也与常规方法有根本的不同,生物絮团能在塔内上下对流,进一步提高水与生物膜的接触时间。

由于生物膜能自净,又消除了生物膜之间的粘连,防止填料堵塞,为增加填料密度提供了条件。

废水经此装置处理后,大部分有机污染物被还原为二氧化碳、水等物质,污染负荷去除率在75%以上,而且污泥产生量极少。

(7)生物过滤器

压力生化塔的出水引至生物过滤器。

在此单元中,悬浮物质被截留并部分降解。

废水在生物过滤器中仍处在有压、富氧的环境,并含有大量的生物菌团。

该装置中所用滤料经特殊处理后,既是滤料,又是生物载体。

废水在该装置中既被过滤又被生物降解,实质上是将生物降解功能与常规过滤功能合为一体,因此去污能力远远高于常规机械过滤器,过滤器的反冲水建造了反冲水回收装置,避免了二次污染。

(8)生物活性炭塔

生物过滤器的出水引至生物活性炭塔,塔内充填经特殊处理驯化的生物活性炭。

活性炭内部具有发达的空隙,比表面积巨大,因此具有很强的吸附污物的能力,被广泛用于对空气、水体的净化。

但是,在常规方法中,活性炭会随着吸附物质的积累,其内部空隙会不断减少(饱和度不断提高),而导致吸附能力相应降低,即活性炭的饱和程度与吸附能力成反比。

当饱和度至一定值后,就不能保证出水水质。

因此常规方法中只能频繁的更换活性炭,才能保证出水水质。

然而活性炭的价值较高,不断更换新炭必然会提高水处理的成本。

而本专利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该装置特定的环境中,活性炭边吸附边降解,使其吸附与再生正逆两个过程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进行,结果是使活性炭长久的保持其高度吸附能力,使之长久持续使用。

泰安制丝厂工程中所用的活性炭已经使用了近12年,经化验分析,其碘值仍与新炭相差无几。

运行相当一段周期后,还可以对活性炭采用好氧厌氧双重生物再生,使活性炭中存有的虫、虫卵及好氧生物难以降解的物质得以用厌氧的方法解决,进一步提高了其再生效果。

因该技术能使活性炭始终保持高吸附能力,废水经此单元处理后,出水生化指标、物理指标均能恢复至使用前的水平,而且系统出水不用再加压,可以直供至水塔。

图3-3制丝生产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2、副产品污水处理方案

因副产品中污染因子较多,既有烧碱等强碱性物质,又有大量破碎蛹体、绦条、丝胶和油脂等有机物,其汰头生产污水COD浓度在10000mgL,PH值14左右,治理难度较大。

这部份水尽管水量只占缫丝生产企业总用水量的3%左右,但污染量要占企业总污染量的一半以上,因此,对该污水的工艺方法的选择,一是治理达标排放,二是深度净化回用于副产品生产,实现零达标排放的技术方案。

工艺流程如图3-4所示。

图3-4副产品污水处理流程图

(1)生产污水的产生

副产品(滞头)的生产,绝大多数生产厂采用联合汰头机生产(或滞头机),其生产过程就是蛹衬与蚕蛹的分离过程,在该过程中有一定数量破碎蛹体、碱性物质、蛹油和丝胶等有机物,随水排出即产生了副产品生产污水。

(2)固液分离

蛹体的主要成份是粗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