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1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28468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心得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美学心得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美学心得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美学心得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美学心得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学心得10.docx

《美学心得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心得10.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学心得10.docx

美学心得10

美学心得10

美学心得(900-1000)罗国正(2011年3月整理、修改)

900、从已掌握的信息,或从目前有足够的实证材料来看,对天人合一的喜的追求,是反映着生命的终极意志,是人类的意志,代表着宇宙的意志,是生命沿着宇宙生命发展规律前进的最高目标。

沿着这目标前进的力量,就是具有绝对意义的上升时期的力量;相反,则是走向衰亡的力量。

901、当人感到所有的外表、形式已是不重要,而只注重真情、真理、善良、智慧的灵魂时,这已经从精神上实现了第一次脱胎换骨的涅槃。

902、现实中(也包括很多史书的记载),很多是熬出来的伟大,不少是后来者学习的范例。

其实,也有顺其自然就伟大的例子,后人却忽视。

朱熹有多首的诗,都表达出了顺其自然而伟大的意境。

我按照此意境,写了首小诗,以给人们在这方面参考参考:

顺势

顺时借得东风势,

山青水秀繁花馨。

不见曾用吹毫力,

巨舰乘潮自在行。

903、练习不同的乐器,使人渐渐形成不同的风格、性格,到一定程度,人的整个外形(包括服饰)及言行举止都与这乐器相配套。

入形了!

这往往是“大家”。

904、我们不能把“崇高”只理解为量的巨大。

能使用“崇高”这概念,已包含着质的定性。

既然有人认为量的巨大是崇高,那么就在逻辑上出现这样的问题:

量大到什么情况下属巨大?

量少到什么情况下不属巨大?

也就是说,不是崇高的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就是崇高;或者说,是崇高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就不是崇高。

这里就涉及到量变、质变的问题。

更何况对崇高的理解不只是量和质的问题。

围绕着崇高的问题,康德等哲学家都对崇高这概念没有弄清晰。

905、如果一座过千年的古城,全部的房屋被刚生产出来具有现代味的瓷片和油漆将其装饰,给人的感觉是象大地震后重建的新城,有劫后余生的痛!

实际上,经历大地震的城市,也会将很多具有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努力做到修旧如旧,不会装上新瓷片,或乱涂上新油漆。

其实很多具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物,像生命,经历岁月的风霜后,留下了更丰富的信息、故事。

如果乱装瓷片、乱涂抹油漆,就像对一位非常健康、智慧的老人进行羞辱,嫌他老了,要将他强行打扮成小孩,以粗暴的方式在他的身体上乱涂抹油漆一样。

这绝对不是爱护,而是使他的身体和心灵经受“史无前例”的大地震、大创伤,这是奇耻大辱。

当纳税人的钱,变成了涂抹老人身体的油漆时,城市在哭。

当发生这些事,而无人能阻拦时,就是大悲剧。

906、人生有很多与喜有关的活动。

无论是以自己为主,还是为客的活动,都可以从美学的角度来体验、学习和感悟,从中加深对喜的认识,理解人生的道理和意义。

如庆祝生日、入学礼、毕业礼、参加工作纪念、结婚喜庆、开业、节日、各类庆典等等。

这些活动充满审美的元素,有些直接用喜的概念作为符号或冠名。

例如:

结婚就挂个双喜字;通知考生已被某名牌大学录取,可称报喜;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告之大众称为喜讯等。

很多喜事活动形成定格的模式,以示正规、认真,而体现出礼的内涵和规格。

当然,也有创新,以使人意外惊喜,给人以新鲜感和留下难忘的印象。

这些活动的每个细节安排,都有特定的含意。

有的已成为个人、地方、集团、民族等的标志性符号。

是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取向等等的组成部分,充分反映出人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状况,也是文明程度的生动体现,充满着着礼的内涵。

围绕喜这概念,有大量的产品、商业服务、文化活动、政治活动等等,构成庞大的喜的审美体系。

每个细节上都表现类本质的内涵。

“喜”是人生的大课,又有多少人在这大课的考试中取得高分?

907、用神的标准进行审美,这绝对是违反以人为本的原则。

其实,用神的标准,等于是无可适从的标准,因为有各教各门各派的神,满天神佛,以哪个神为标准呢?

另外,对于普遍的人来说,怎可能做得到“神”的事呢?

孙悟空肯定觉得猴子是最美的,如果孙悟空动了凡心,会娶只母猴做老婆。

凡人会按孙悟空这“神”的标准,普遍认为猴子是最美的吗?

会娶只母猴做老婆吗?

所以,只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正常人的标准来审美。

不同的类,都用自己的类的审美标准。

908、天气、天象、天体活动,对人的气场、子午流注的变化、心情影响很大,自然也影响审美的效果。

感受这种影响,本身也可以是一种审美。

909、谢林认为,美和崇高在某些方面是对立的。

不少哲学家、美学家将美与崇高区别开来,甚至认为是对立的。

谢林还认为,在有美的地方,无限的矛盾是在客体本身被消除了;反之,在有崇高的地方,这个矛盾却不是在客体本身得到统一,而是仅仅上升到一个高度,本直观中不由自主地消除自己,于是看起来仿佛是在客观中被消除的。

很显然,谢林只理解到美和崇高的一个方面,其实美和崇高还有很多个方面。

如果谢林能深刻地理解到:

美是一种感觉。

那么,有时对于有些人来说,美与崇高就是一种东西。

谢林前面所说的是和谐的美,而艺术或戏剧常要制造矛盾,并需要矛盾大量的衍生和演进,可以给人美感。

在现实中也是如此。

当然,也有些人不认为这是美感,这是因人而异。

对崇高的理解,谢林也是按照他对和谐美的认识的思路,以一定高度来消除矛盾,而感到崇高。

但没有认识到,有些崇高是在迎战一个比一个更大的矛盾中产生。

英雄的成长,以至人类的追求也表现出这种崇高。

感觉矛盾的消解,而实际没有消解,这就很有可能是幻觉的美、幻觉的崇高。

另外,谢林等哲学家、美学家没有充分考虑到“审美疲劳”的状况。

原来认为美的东西,接触太多,反复重复后,人就会审美疲劳,原来认为美的东西,会走向反面,觉得丑。

这须要人们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和掌握其规律的大问题。

910、人们用内心理想的美,通过各种方式、渠道向外渗透,成为人化了的自然、或具体的产品里或其它的东西里的内容。

这本身就带有创造性或侵蚀性。

当人们遇到所崇拜的崇高时,却相反,被崇高渗透入自己,而从没有想到对崇高进行渗透,只是想到吸收崇高。

这可能会有美好的一面,又可能会被异化。

911、当人感到自己象一只小小的蚂蚁,而一种伟大的力量好似一只大象时,这只大象在保护自己、为自己谋利益时,如蚂蚁的人就会认为这只大象是神,因为力量对比太悬殊了。

相反,如果大象是残暴地伤害这只蚂蚁,就会被认为是魔鬼。

现实中,一些庞大的集团与个人力量的对比,还远远大于大象与蚂蚁的对比。

当这些集团用尽一切方法来保护自己的成员的时候,人就会五体投地了。

国家与一个公民的关系,也似这样。

所以,美好的国家,人民对她有一种神圣感,认为国家是神;特别是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更是如此。

相反,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得不到保护,而被国家侵害,人们就会认为,国家是魔鬼。

912、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

凡是比那拿来相比较的事物和现象更庞大的东西就是伟大和崇高。

车尔尼雪夫斯基这句话不用“凡是”,而是用“有时”或用“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就对了。

比如说,一个非常庞大,又臭气熏天的垃圾场,可能比很多事物和现象都庞大,但我们不会因此而认为是“伟大和崇高”。

913、秀美的事物,在正常的情况下,会给人愉快,但对刚是劫后余生的人来说,有的会可能产生这样的情况:

由于秀美与自己悲惨状况形成明显的对比,而引起悲伤;有的甚至不感到眼前的是秀美的事物,而是在嘲笑着自己的事物。

有些情况也相类似,例如:

我们也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在充满喜庆、美酒佳肴的日子里,曾经有过很多苦难的人,会情绪反常,甚至流泪、发脾气等。

914、极少遇见只有单一美感而没有其它感觉的事物,因为事物总带有多重性。

例如:

秀婉的美感所带来的愉快,会相伴着系列的情感。

915、用可期待的未来的喜,将人从沉浸在过去的悲中走出来,回到现实中,努力工作,为美好的未来奋斗!

916、“美”这个词,在美学上具有多种含义和形态。

首先,美是表现为人的一种感觉,有生趣的感觉。

这种有生趣的感觉,可以是直接产生,也可以是迂回曲折、映射,或显或隐等方式导致产生的。

这是美学的美的一种最基础、最核心的首要认识。

这种美表现在本能的、自觉的审美行为上。

第二,美是作为丑的对应面,相比较而存在。

或者说,是有生趣的感觉,与没有生趣的感觉(无情、诸情未发、丑等)相对应而存在。

第三,“美”作为代表、或等于“美学”、“美学体系”的总称、代号、符号、最大的外延和最高的抽象概念来使用时,它包含了美学里所有的概念:

秀婉、悲、喜、崇高、丑等等范畴。

例如:

“审美”或有的美学书或文章或报刊等只用一个《美》字。

第四,美作为“美学”里的其中一个概念使用时,它与笑、悲剧、崇高等等概念处于并列。

例如,“美术”这概念中的“美”,可以是美学中作为并列其它概念的“美”下面的一个子概念。

第五,美作为形容词来使用,是反映人们对某事物的一种状态的感受、认识。

例如有人说:

“风铃花的黄色有渗透力,太美了!

第六,美作为选择的价值尺度,评价、判断事物,是取舍的一个标准,或确定人的行为和目标。

第七,美是对事物或人的思想、言论或人类的实践活动等的一种肯定。

例如:

“这凤凰,她绣得够美。

”或“他的后空翻动作达到了完美。

第八,美的本质充分反映出类的本质,并合符宇宙生命发展规律的主要特征,凝聚着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具有真、善和合目的性等内涵,也可以是它们的形式和内涵以及用功利和非功利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辩证统一的“集”。

“美”这时就是这类“集”(包括大、中、小的“集”)的总称。

所以,当我们接触到“美”的概念时,应分清是哪个方向,哪个层面上的美,以使不产生混淆。

917、我有一朋友,年近六十,雄辩滔滔,口若悬河,是不少男女的偶像。

约我辩论美学问题,我与他互相寒喧一会儿后,我便问他:

“请你能坦诚告诉我一件事,你活了近六十年,曾试过从头发到趾甲到体内外,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将自己的身体放松、感觉过一遍吗?

友:

“真的没有试过。

我:

“连对自己都没有感觉清楚的人,而不停地向外感觉事物,这种感觉会可信吗?

有智慧的人会相信你所有的感觉吗?

大家沉默了一会。

友:

“按照你的说法,从古至今,世界上岂不是很多人白活了一辈子?

我:

“不同角度有不同结论。

然后大家又沉默了一会儿。

他也没有跟我辩论任何问题就走了。

全身每一个位置的放松,从头到脚、里外的感觉,是最基础、最基本的感觉;是能正确感觉身外事物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感觉与感觉之间相互对比的参照标准;也是使身心正常、健康、产生气场,不忘根本的方法,也是更好地感觉事物的“秘笈”。

自然也是提高审美能力、审美境界,更好地生活、学习、工作的法门。

918、人有两扇门,家门和心门。

很多人一出家门,就打开心门,有新感觉,开始思想,运用感觉、思想去工作。

累了,回家,关上家门,然后关上心门,慢慢地不去感觉,不去思想、不工作,休息了,或练功了,如此循环几十年。

也有不少人,回家后还要继续不关闭心门,接着感觉、思想、工作,直至累了,由身体本能调节来关闭心门。

心门不会关,回家等于没回家;善于关闭心门,处处都是可安心的家。

家门与心门,常是审美之门。

也是很多人理解美学之门。

对于很多人来说,家门是几个人用的,而心门应是自己能自用自控的。

如果自己的心门却不能自控,心门就出了问题,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要找准问题所在,解决问题。

家门用的次数多,容易坏,无端打开心门,容易累,容易老。

但也有一句成语:

“户枢不蠹”。

意思是门上的转轴能经常动,不易被虫蛀坏。

这提醒我们,家门和心门不可不用,不用则如同没门,并易被“虫”蛀;也不可乱用和滥用,乱用、滥用,则门易坏、易报废。

这就涉及“度”的问题。

审美的关键也非常注意“度”,要善于掌握“度”。

919、古今中外,善行善者,不拘一格,不分畛域,不拘小节,不甘雌伏、不甘示弱、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屈不挠。

行善是他们的不二法门,其事绩不同凡响,不计其数,不会不了了之,而是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他们会不约而同,不谋而合,不言而喻,不念旧恶,不胜其烦,不吝珠玉。

连傍人,甚至是亲人朋友对他们的言行不可捉摸,认为不可理喻,不可思议。

虽然他们有的不立文字,不上经传,但其功德是不可磨灭、不可限量、不可胜计,令常人不可企及,真是不可多得。

行善中有扬善,或行、扬并举。

扬善既可不亢不卑、不露锋芒、不务虚名、不动声色。

也可大庭广众,大摇大摆地大显身手,大处落墨,大书特书,以大快人心,以赢得大名鼎鼎,使更多人大慈大悲,大澈大悟,更好地大获全胜。

如果对不合己意,不同流俗的行善者,大加指责,并要求他们不吃人间烟火,这是不可理喻的,使人不寒而栗。

这就不识大体了,甚至是不识泰山。

另外,对善款善物,应严加监管,不能不翼而飞。

成人之美,似戏非戏,成语成善,大善必美,大美必善,善美同本。

920、我在树林漫步,一排排粗壮的参天大树,给我的视觉是庄严、雄伟;鸟唱蝉鸣的环境,给我的听觉是宁静、安祥;清新而带草木芳香的空气,鼻子自然深吸深呼,享受着氧和大地气息的沐浴;双手掬起透心凉的泉水,嘴里感到有一种滋润生命那淡淡的甘甜;此时,整个身心,每一个毛孔都在吐纳,与大自然的气场交换各自需要进行互补互生的能量。

这时,每走一步都与地面和应着。

我的气场每次的增大,草木的芳香又每次地加强。

身心爽然,我享受着多种的美。

(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