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语文教育专业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27005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语文教育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级语文教育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级语文教育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级语文教育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级语文教育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语文教育专业教学计划.docx

《级语文教育专业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语文教育专业教学计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级语文教育专业教学计划.docx

级语文教育专业教学计划

2007级语文教育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计划以深化素质、拓宽能力为基本原则,旨在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专业培养热爱文化教育事业,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等专业功底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在中小学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它教育工作者,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工作者,以及新闻媒体等单位的编辑、策划、宣传等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在三年学习期满,学完规定课程,修满规定学分,达到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方可毕业。

二、人才培养规格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人才培养规格

1.培养中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

2.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相关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二)知识结构

1.按照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规定和要求,完成对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使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具备较为全面系统的中外文学常识、基础知识,较为系统的语言学基本理论,具备从事中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的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2.通过对所有课程的学习,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文学评论能力、文学创作能力,丰富学生的人生经验,增强学生的生命感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

3.在完成本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传承中华文明,开拓当代先进文化。

4.在文理渗透的思想指导下,使学生了解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及时获取各种新知识、新信息、新技能,增强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

(三)能力结构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下列能力:

1.基础能力

(1)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心理学规律,并能自觉加以应用,具有一定的教育行政管理能力。

(2)掌握文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3)掌握运用多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口语表达和各种不同文体写作中有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具有处理一般文秘工作的能力。

(5)能讲流利的普通话,具有一定的书法基础、计算机操作与应用技能,具备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与工作能力。

2.专业基本技能

(1)掌握中外文学、古今汉语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掌握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基本动态、较前沿成果和发展方向。

(3)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最新动态及成果,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有较宽的知识面。

(4)能从事一般性文体写作,能熟练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具备相应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会讲普通话,能写规范汉字。

3.专业能力

(1)在掌握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具有进一步深造的基础和潜质。

(2)熟悉教育法规,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过硬的教学能力和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理论,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熟悉教育教学活动的其它形式,能熟练组织相关的文化建设基本活动。

(3)关注前沿,关注生活,对本学科有敏锐的感知力,善于发现问题,具有研究一般性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写作能力。

(4)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普查、社会调查等基本方法,有继续学习的能力。

(四)素质结构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法制观念,诚实守信,为人师表。

2.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

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具有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传授语文知识的基本技能,有较开阔的知识视野和较敏锐的审美判断力。

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具有现代体育理念,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善于与他人相处,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具有良好的人际公共关系。

热爱生活,对人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生命有较深的感悟力,对社会事务有清晰的判断和把握,宽容大度,且善于运用语言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主要课程

核心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现代写作、文学概论、美学、应用文写作等。

必修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现代写作、文学概论、外国文学、语文教学法等。

四、招生对象与学制

1.学制:

三年。

2.招生对象:

应届高中毕业生及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者。

五、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和公共选修课。

具体安排如下:

(一)公共必修课

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体育、心理学、教育学、普通话训练、汉字规范训练、军事训练、形势与政策、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大学生就业指导等14门课程。

共修1002学时,占规定总学时的36.49%。

(二)专业必修课

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现代写作、文学概论、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语文教学法、外国文学、专业见习、毕业实习等9门课程。

共修1300学时,占规定总学时的47.34%。

(三)专业限选课

美学、应用文写作、书法、唐宋诗词概论、汉语理论专题、儿童文学、女性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专题、经典诗词诵读等9门课程。

共修300学时,占规定总学时的10.93%。

(四)公共选修课

选修课程见全校任选课目录。

修够8学分,共修144学时,占规定总学分的5.24%。

附表一:

公共必修课教学计划进程表

附表二:

专业必修课教学计划进度表

附表三:

专业限选课、公共选修课教学计划进度表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教育见习与实习

专业见习和教育实习是师范类学生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语言运用技巧和语文教育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本专业在第五或第六学期进行专业见习,时间为1周,经考核合格,方可取得相应学分。

本专业在第五或第六学期进行教育实习,实习时间为8周,经考核成绩合格,方可取得相应学分。

(二)公益劳动、军事训练和社会调查

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国防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公益劳动、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活动。

1.第一学期开学进行2周军事训练。

2.每学年进行1周劳动教育。

3.有组织、有计划地搞好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4.利用中华传统节日,发挥专业特色,组织征文、诗文诵读、演讲、辩论等活动。

5.结合汉语言文学特色,与当地企事业联手,精心筹划,有效组织,以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尚。

(三)开设实践性课程

为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增强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倡导大多数课程均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环节。

目前,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普通话训练、汉字规范训练、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语文教学法、书法、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中均安排实践环节,并增设经典诗词诵读等实践性课程。

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见附表四。

七、学分及学时分配

语文教育专业各类课程结构比例表及学时分配表见附表五

八、毕业要求

2007级语文教育专业各类课程结构比例表(附表五)

课程类别

应修学分

学时数

占总学时比例

备注

公共必修课

51

1002

36.49%

专业必修课

70

1300

47.34%

专业限选课

17

建议至少选修300学时

10.93%

共开设374学时

公共选修课

8

144

5.24%

合计

146

2746

100%

本专业学历为大学专科,学制三年,实行学分制管理。

修完本计划规定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取得121学分,在教师指导下选修一定的专业限选课,取得不少17学分,公共选修课取得不少于8学分,总学分达到146学分,并取得《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汉字规范训练合格证》等证书方可获得毕业资格。

语文教育专业毕业学分要求(见附表六)

2007级语文教育专业毕业学分要求(附表六)

课程类别

门数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占课内学分比例

说明

公共必修课

12

49

33.56%

36.84%

专业必修课

8

62

42.47%

46.62%

专业限选课

6

14

9.59%

10.53%

公共选修课

4

8

5.48%

6.02%

实践环节

4

13

8.90%

/

小计

34

146

100%

100%

九、教学计划修订说明

(一)计划修订的依据

为全面贯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根据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教学方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修订。

本计划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热爱文化教育事业,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等专业功底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在中、小学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同时也能根据实际需要从事地方各部门所需的文秘、策划等专门人才。

(二)计划的特点

1.系统性与实用性的结合;

2.向心性与延展性的统一;

3.加强人文性,注重社会性,渗透科学性。

(三)计划的执行

本计划为吕梁高专语文教育专业教学计划。

实际教学允许有不超过本计划10%的上下活动范围,但需要按照《吕梁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计划管理规程》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所开设的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允许某些调整,但需要按照《吕梁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计划管理规程》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为了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实施本计划的同时,还应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形式、内容丰富的政治思想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

2007级语文教育专业公共必修课教学计划进程表(附表一)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分

学分/学时分配

开课学期和周时数

考核形式

学分

学时

理论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12003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54

3

54

54

3

1200310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72

4

72

72

4

12003103

形势与政策

1

96

1

96

50

46

讲座

03003101

大学英语

(一)

16

280

4

64

64

4

03003102

大学英语

(二)

4

72

72

4

03003103

大学英语(三)

4

72

72

4

03003104

大学英语(四)

4

72

72

4

11003101

计算机文化基础

6

108

6

108

72

36

6

14003101A

体育

(一)

6

140

2

68

68

2

14003101B

体育

(一)

2

14003102A

体育

(二)

2

72

72

2

14003102B

体育

(二)

2

14003103

体育(三)

2

测试

13003101

心理学

3

54

3

54

54

3

13003102

教育学

3

54

3

54

54

3

01003103

普通话训练

2

36

2

36

18

18

2

过级

01003104

汉字规范训练

1

18

1

18

9

9

2

31003103

劳动教育

1

9

1

9

9

1周

32003101

社会实践

1

9

1

9

9

暑期

31003101

军事训练

2

36

2

36

18

18

2

31003104

大学生就业指导

2

36

2

36

18

18

2

小计

51

1002

51

1002

839

36

127

11

14

15

9

2

公共必修课占总学时数的比例36.49%(其中:

理论30.55%实践5.94%)

2007级语文教育专业专业必修课教学计划进程表(附表二)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分

学分/学时分配

开课学期和周时数

考核形式

学分

学时

理论

实验

实践

第1学期

第2学期

第3学期

第4学期

第5学期

6

学期

考查

01013201

现代汉语

(一)

8

136

4

64

64

4

01013202

现代汉语

(二)

4

72

72

4

01013203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

8

136

4

64

64

4

01013204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二)

4

72

72

4

01013205

现代写作

(一)

8

136

4

64

64

4

01013206

现代写作

(二)

4

72

72

4

01013207

文学概论

(一)

6

108

3

54

54

3

01013208

文学概论

(二)

3

54

54

3

01013209

古代汉语

(一)

6

108

3

54

54

3

01013210

古代汉语

(二)

3

54

54

3

01013211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

14

256

4

72

72

4

01013212

中国古代文学史

(二)

4

72

72

4

01013213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

2

40

40

4

10周

01013214

中国古代文学史(四)

4

72

72

4

01013215

语文教学法

(一)

4

72

2

36

36

2

01013216

语文教学法

(二)

2

36

18

18

4

10周

01013217

外国文学

(一)

8

132

4

60

60

6

10周

01013218

外国文学

(二)

4

72

72

4

01013219

毕业见习、实习

8

216

8

216

216

27

8周

小计

70

1300

70

1300

1066

234

12

12

10

12

41

8

专业必修课占总学时数的比例47.34%(其中:

理论38.82%实践8.52%)

2007级语文教育专业专业限选课教学计划进程表(附表三)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学时分配

开课学期和周时数

考核形式

学分

学时

理论

实验

实践

第1学期

第2学期

第3学期

第4学期

第5学期

6

学期

考查

01013301

书法

(一)

4

68

2

32

32

2

01013302

书法

(二)

2

36

18

18

2

01013303

美学

2

36

2

36

36

2

01013304

应用文写作

2

36

2

36

18

18

2

01013305

唐宋诗词概论

2

36

2

36

36

2

01013306

汉语理论专题

2

36

2

36

36

2

01013307

儿童文学

2

36

2

36

36

2

01013308

女性文学批评

2

36

2

36

36

2

01013309

文学研究专题

2

36

2

36

36

2

01013310

经典诗词诵读

3

54

3

54

54

背诵

小计

17

300

17

300

428

90

2

2

6

8

专业限选课学生必须选够17学分,300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10.93%(其中:

理论7.65%实践3.28%)

公共选修课

30051XXX

人文科学类

8

144

8

144

学生在第2~5学期内,在学校所开设的相关门类的公共选修课中,至少任选4门,修满8学分。

30052XXX

社会科学类

30053XXX

自然科学类

30054XXX

工程技术类

30055XXX

体育艺术类

小计

8

144

8

144

占总学时数的比例5.24%(其中:

理论5.24%实践0%)

2007级汉语文教育专业教学环节安排表(附表四)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实践教学名称

学时

学期

周数

考核形式

场所

11003101

计算机文化基础

36

3

考查

01003103

普通话训练

18

2

考查

01003104

汉字规范训练

9

2

考查

31003101

军事训练

18

1

考查

12003103

形势与政策

46

共5学期

考查

31003103

劳动教育

9

机动

1

考查

32003101

社会实践

9

暑期

1

考查

31003104

大学生就业指导

18

6

考查

专业必修课

01013216

语文教学法

(二)

18

5

考查

01013219

毕业见习、实习

216

5

8

考查

01013302

书法

(二)

18

2

考查

01013304

应用文写作

18

6

考查

01013310

经典诗词诵读

54

共6学期

考试

小计

505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比例18.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