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结尾1.docx
《感动中国观后感结尾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动中国观后感结尾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感动中国观后感结尾1
感动中国观后感结尾
【篇一:
感动中国观后感】
从XX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就开始制作《感动中国》了。
看了这么多年,发现评选出来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都有共性。
1、科学家:
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忘我工作为国家;
2、医生:
医术高超,人格高尚,为患者省医药费;
3、教师:
为教育放弃家庭,放弃前途,坚守在贫困山区;
4、见义勇为者:
很多获奖者为救别人,失去生命或者健康;
5、民间慈善贡献者:
生活简朴,心系慈善公益;
6、警察或军人:
坚守岗位,不顾个人安危;
7、母亲:
平凡的母爱,但是很伟大;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xx颁奖典礼》终于在20xx年2月1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
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
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
’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
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
观后心理暖烘烘的。
热乎乎的。
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
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篇二:
感动中国观后感】
XX《感动中国》节目如约而至,可诺家人们一如既往的守望于电视机前,感受一份又一份感动。
每个人物的出现,都让我们心生敬佩。
你一定会被那个坚守工作岗位,半生如一日,兢兢业业付出的人所震撼;会被那个竭力助人,掀起慈善文化也并传承着一脉脉香火的炎黄所触动;会被那陪伴失聪儿子学校生涯16年,只为让他如同正常孩子一般的母亲所温暖;会被那用青春照顾病重父亲的诗人女儿和全心全意照顾邻居的温暖大院所感动。
他们用质朴的语言描绘着看似平凡的故事,他们以最平凡的坚持的仁心感动着小小的村庄,他们用自己最真的情感呵护最真挚的爱,一切都是那么看似平常,而他们却用自己的一生在守护。
点点滴滴彰显的是一份对祖国的爱,一份对子女、父亲的爱,一份对社会的责任与感恩。
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信念比生命还重要,他们用微笑诠释这世上最美的诗,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篇篇精彩的华章。
正因为他们,让我们这个爱的国度,更加温暖。
也许我们的生活会面临不如意,我们的工作会碰上不顺心,也许我们还会抱怨老天的不公平对待;那么,当你听到他们温暖的故事,当你看到他们朴实的笑容,当你被他们满满的能量所感染,当你早已泪流满面,那热血的左心房已经深受触动,在一点一滴轮回间沉淀。
【篇三:
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作文】
以前真的很少关注CCTV1的节目,大概是从中央大刀阔斧反腐倡廉开始吧,今天碰巧看到XX《感动中国》,我也被各种正能量好好感动了一把,感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真的挺不容易的。
感触最深的是胡医生,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
颁奖辞: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
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现在医患关系那么紧张了,医生都像胡医生一样高的医德就好了。
记得小时候感冒一般都是去附近诊所看好的,现在一个感冒去医院也要左检查右检查,一大堆检查之后再开一堆的药,怎么就不能捡便宜的药开,捡重要的检查做?
还好至少还有一位楷模被我们知道,尽管她已经离我们而去,她的精神值得现在所有的医生来学习,能做到活一天为社会贡献一天,真的很难,不过胡医生做到了,谢谢她!
另外一位让我很感动的是拾荒老人刘爷爷,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颁奖辞: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
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
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追求金钱,名利俨然是这个世界的价值观了,但就是在一位老人身上,我看到了向前的力量,一个人不论有钱没钱都是一日三餐,一个人不论有没有名气睡觉的时候都只需要一张床,物质真的那么重要么?
是的,我们离不开钱,但是我们可不可以有钱还有爱心,人在做天在看,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当我们到最后的那一天,我们留给后人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财富,刘老爷子艰苦的生活并没有阻止他的爱,我们哪里有什么理由放弃爱呢?
每个人都该爱自己,爱别人。
这位将军夫人一句话,值得我们所有人反省,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
颁奖辞:
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
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
跨越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做一辈子的好人不难,只要每天检查检查自己”,每天都想想自己哪些做的好,哪些可以做的更好?
我从来都不知道这个道理?
不过,我相信我是知道的,只不过我觉得没有人做得到,现在有人做了,原来真的只要每天反省检查就能做好,这就是正能量,我们每天反省检查就能做好,这个道理在龚老师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
正能量:
“做一辈子的好人不难,只要每天检查检查自己”,从我做起,从你做起!
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
【篇四:
感动中国观后感】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
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
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没有人是为了今天的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
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缘于爱。
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爱需要传承。
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
诗人曾经说过:
看一眼鸟儿的飞翔,就可以减轻心灵的重压,能激活潜藏在内心的某种渴望。
感动,是我们内心被打开时的那一道优美的弧线。
看到那些人面对信仰和追求的义无反顾和淳朴,或许对今天习惯于功利也擅长于钻营的我们大多数来说,他们很傻。
的确,他们傻的让我们为他们价值观的单一感到不可思议(尤其文化多元的当下),因为在追逐个人名利与权势时,他们却在为改善这个世界而努力,不单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将来的那些熟悉的和陌生的你我他,哪怕力量微小,但仍在坚守真正的高兴,唯有发自内心的喜悦才给得起,接受和付出都是喜悦的来源,但付出后的喜悦更持久。
我们要相信那些美好,相信它们,你和我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对身边的人而言,远离现实和功利的我们会带给他们更多阳光的生活态度。
如果我们还
没有那样博大的胸襟,也没有高尚的奉献精神,也不要气馁,并不是每个人都要那么高尚,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高尚,但是,在积极的道德和消极的道德里面,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和精力践行积极的道德,那么我们可以先从消极的道德开始,选择不伤害、不破坏、不贱踏。
所以,我们要做个温暖的人,你我温暖,身边的人就温暖,世界也会有温暖!
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我们疲于张开发现美的眼睛。
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眼前,处处都有令人感动的人和事。
有默默奉献、踏实严谨的老前辈,也有积极进娶钻研努力的年轻人,有关怀体恤员工的领导、也有相互关爱的同事,都闪耀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在一点一滴中都流淌着感动,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张开眼睛,去发现身边小细节中隐藏的,被忽略的感动吧!
都说中国梦,中国梦其实源于每个人普通的梦,关键在于有爱,在于坚持爱、传承爱。
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
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我们的明天会截然不同。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篇五:
XX感动中国观后感】
生活处处都有感动,也许那感动与世长存,也许那感动只是一瞬间,或者那感动是平凡的小事。
感动带给人们一次次心灵的深触。
《感动中国》带给我们一次感动的饕餮盛宴。
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感触最深的是陶艳波母亲。
她那一抹感动深深触及了每一个人的心灵……
陶艳波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母亲,她本应该和丈夫儿子幸福安康的度过下半生,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她的儿子被查出先天性的失聪,这给还沉浸在幸福中的陶艳波一次沉重的打击。
但是,她没有放弃自己的儿子,她坚信,她的儿子一定能开创辉煌。
于是,她每天跟儿子一起上学,成了儿子一生的同桌。
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陶艳波辞掉了工作,就这么,好像回到了那个时代。
陶艳波每天做随堂笔记,遇到听不懂,不理解的题便追着老师,一直追到了办公室,请求老师给她再次讲解一遍。
晚上,陶艳波便细心地翻开笔记,给儿子讲题,有时甚至要讲好几次才能让儿子听懂。
三十多岁的她,鬓发已经泛白,皱纹悄然爬上了她的脸颊。
因为过度的操劳,导致陶艳波的秀发变得脆弱,最后一块块的脱落,使得陶艳波不得不戴上假发。
身体也未老先衰。
现在,儿子在她的坚持之下,不负众望,考上了一所好大学。
陶艳波,她只是一个母亲,却有如此强大的毅力,也是因为爱子心切。
为了自己的儿子,她哪怕放弃一切,放弃了容颜,健康。
就手把青春埋葬在这里,但是陶艳波认为是值得的。
她不问前方是否如履薄冰,是否将她百般摧残,她所顾虑的,所希望的,就是儿子将来的幸福与健康。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
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
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我们的母亲也许没有这么让人感动,我们自己也许也不会那么命运多舛。
但是请不要忘记,感动不需要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也许是生活中积累的一点点小事开始,那一抹感动,虽然清淡,但在纸上一点点积累起来,也是浓厚的。
【篇六:
《XX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我一直期待这《XX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播出,昨晚在央视这个节目终于播出。
听着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不禁泪流满面,但是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位是“变身”民工的“卧底局长”陈家顺。
在很多被陈家顺关照过的农民工眼里,“陈老师”好像什么都不怕。
但陈家顺说自己有“软肋”,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说你们干部骗人”。
现年45岁的陈家顺,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记者在演播室内见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显单薄,脸上多少看得出知识分子气息。
虽然在舞台上尽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没法儿掩饰平日走路频率很快的习惯。
几年前,陈家顺被派往浙江义乌,担任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
麻烦事接踵而来:
此前劳务输出由乡镇、村负责宣传动员,但是乡亲出去后常说外面的情况和听到的宣传不一样。
陈家顺成了乡亲们的“出气筒”,有打工者甚至想揍他一顿。
陈家顺辗转反侧,问题出哪儿了?
为把真实的用工信息传达给乡亲,也为了更好地给乡亲们维权,他下了决心:
以一个普通农民工的身份去求职,实地体验农民工的生活工作。
不曾想,一“卧底”就是好几年。
他几次进出工厂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当过组装工、装卸工,看过仓库,当过“猪倌”。
“你是农民工吗?
”他说刚开始“卧底”时,别人常直截了当地问他,因为他的书生气与干活手势,看着十有八九是个“假民工”。
去一家养殖场面试时,陈家顺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视眼镜,厂方说他不像养猪人,他立马回应“别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干得下来!
”
“最受不了难闻的气味,开始两天连饭都吃不下去,直到一周后才基本适应。
每天早上起来最辛苦的就是清洗猪舍,刚开始时要花3小时才清洗完,后来熟能生巧,只花1小时就能干完了。
”一个月后,陈家顺在重点收集了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子女上学等“情报”后辞职,推荐了几位乡亲来这里务工。
为了尽可能多地了解各行业信息,陈家顺逼着自己快速学习、上手。
比如,刚学会养猪,又得适应工厂流水线上的作业。
“卧底”打工时,但凡找到用工条件相对优越的,总会眼前一亮。
他曾应聘到一家中等规模的饰品厂,待遇和条件很不错:
保底工资不低,因工作需要加班,厂里会补发加班费,还有免费的工作餐。
一个月后,他介绍了20多名老乡过来,事先郑重其事和老板谈好条件:
报销工人过来的车费,每月的工资按时发,尽量给工人安排技术性岗位……
有人说他这样做太辛苦了,他却认个死理:
“别总觉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实他们讲究的就是实在和信任。
你提供的用工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怎么指望大伙儿相信你?
我们当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指望让老百姓相信你描绘的蓝图?
”
陈家顺爱给自己找麻烦,很多农民工朋友都有他的手机号,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分子。
“我们再辛苦,终究背后是有组织依靠的,而农民工呢?
他们漂泊异乡,无依无靠,那是真的辛苦!
”随着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不断增多,现在陈家顺“卧底”越来越难了,但他说,只要心里装着农民工朋友,即便换个方式,也可以为他们做事。
现在这个社会像陈家顺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真的不多了。
【篇七:
XX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
今晚我认真的看完了X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一直是眼含热泪,感动之余对这些人想要有更深的了解。
最让我感动的要数广西的“化缘校长”莫振高。
我在网上搜索了莫振高校长的资料,让我吃惊的是,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凭借一件事两件事感动大家,他在平时的工作中,平凡中透出伟大,他当之无愧,只可惜颁奖播放的画面都是灰色的!
莫振高(1957年——XX年),男,壮族,1972年8月参加工作。
1975年到广西民族学院(现广西民族大学)中文系学习。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原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感动广西十大新闻人物。
XX年3月9日,莫振高因心脏病逝世,多所国内著名高校以及海内外校友发来唁电。
莫振高的离去,在当地引起巨大震动。
他去世当晚,全校4600名学生自动集体熄灯,为他们心中的好校长默哀。
他的学生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吊唁、守灵、送别。
XX年3月15日上午,广西都安,千余人送别都安高级中学病逝的校长莫振高,队伍绵延数百米。
1996年以来,即使担任校长,莫振高依然坚持肩挑两个毕业班以上的主科教学,每周上10节课以上,且成绩优异。
在他的带领下,都安高中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广西示范性高中以及全国语文、数学、英语教学先进集体。
1993年以来,高考升学率逐年上升,由当时的48、2%提高到几近100%,而且连续27年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莫振高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校长爸爸”,连续35年(截止XX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顺利进入大学;莫振高不惜一切筹资助学,到企业、工地为贫困学子“化缘”,也有人叫他“化缘校长”。
近10年来,莫振高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在家人、群众和贫困山区孩子眼中,他是一个“总是惦记着山里贫困孩子”的校长爸爸,一个被瑶山的孩子称作“莫爷爷”的好心人。
在镜头上,我看到了那么多的老师学生还有家长在为莫校长送行,他们真挚的话语道出了对莫校长的真情流露,眼泪不能表达内心所有的情感,但是只有眼泪才能痛快地倾诉对莫校长的感激。
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豪气干云的话语,但莫振高以毕生的心血,用爱与责任铸就的丰碑,长留天地之间,耸立万千学子心中。
如果说清贫是一种生存状态,莫振高在这样的状态中锻铸了震撼人心的坚韧精神。
莫校长病逝后,他的一个学生说,每次经过教学楼,莫校长那个双手叉腰的高大身影仍然依稀隐现,激励她跑得更快,用更优异的高考成绩,告慰校长的在天之灵。
莫校长留下的是惠及后代的大爱,他的形象和精神激励着这所学校和更多的人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愿莫校长在天之灵安息!
【篇八:
感动中国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XX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
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孙家栋。
孙家栋,今年87岁了,是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
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
XX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
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孙家栋的颁奖词是: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
导弹、卫星,嫦娥,北斗。
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
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
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
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
我要学习他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