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经验交流会发言稿.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8529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长经验交流会发言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校长经验交流会发言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校长经验交流会发言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校长经验交流会发言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校长经验交流会发言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长经验交流会发言稿.docx

《校长经验交流会发言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经验交流会发言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长经验交流会发言稿.docx

校长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校长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校长经验交流会发言稿(通用5篇)

  校长经验交流会发言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您们好!

  光阴似水,岁月如歌,伏案回眸,今天我要借此机会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加以梳理、反思,其目的是发现不足,找出差距,谋求发展,希望能接受领导和同仁的监督。

  我人生的座右铭是: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

今天我仍用它作为我汇报的题目,旨在时时提醒自己:

处世做事,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不屈不挠,永不停息;为人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承载任何东西。

现将自己在学校管理上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构建良好校风是搞好学校工作的基础

  1、要组建一支团结向上的教师队伍

  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学校领导,学校的领导成员更要具有良好的精神境界。

首先,学校领导必须要具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无私奉献的精神。

其次,要使社会、家长认可你,必须实实在在做出成绩来,社会评价是一把公正的尺子,我们只能用实实在在的成绩来赢得社会各界对你的信任。

  我校规模小,学生少,条件差。

我时刻树立以德治校的方略,并以身作则,为同志们做好表率。

并与全体教师同甘共苦,力争为大家做最好的服务,做老师们的主心骨,在思想上和老师们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工作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形成了良好风气。

团结向上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加强管理、优化校风。

  要提高办学效益,必须提高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每学期初都要请大家出谋划策,制订新的工作计划,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经过不断完善,建立了一套适合本校实际、切实有效的工作规范,使各项工作有章有循。

在全体教师中倡导业务上积极钻研,质量上精益求精,逐步形成了敬业爱生、积极向上的良好校风。

  3、不断改革、创新,推进学校工作科学开展。

  “改革、发展是硬道理”,教育工作同样如此。

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要改革、要有创新。

根据实际情况,我校制定了“走小步,不停步,年年有进步”的工作原则,用“教师一日常规”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鞭策教师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譬如,我校教师王清让、薛慧娜和贺春梅,他们住在学校,可以说以校为家,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补课,尤其王清让老师所教的班级学生,形成习惯,每晚补课到十点左右,从而在家长、社会面前逐步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形象,赢得了社会的信任。

  二、要重视感情投资,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人的管理首先是人心的管理。

教学是“良心”工作,师生的精神状态将直接影响其教与学的效果。

要力争使全校师生始终保持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要在工作、生活上多关心他们,从内心把他们当作自己亲密的战友。

平时要多为教师着想,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我敬人一尺,人敬我一丈”,这些细微的做法,虽微不足道,但融洽了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有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家都带着感恩之心、愉悦之情投入工作,何愁工作没有劲头,何愁成绩不能提高!

  三、抓好常规管理,促进质量提高

  严格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制度,提倡教师结合自己思想实际写心得体会。

认真总结和反思工作得失,理清后续工作思路,努力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责任心和业务水平。

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先备课后上课,并提前备课一周。

杜绝无教案上课,学校坚持每周五检查教案一次,并纳入师德考核。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求每位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作业设置上要求教师精心选择习题,杜绝无效劳动、疲劳战术。

学生作业要求字迹工整、书写清晰、板书合理,着力培养学生认真、精细的良好行为习惯。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组织朗诵、英语口语交际活动,每周按时活动一次,丰富学校生活,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个性特长。

由于学校平时抓好了常规管理工作,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我校教师任红娜,所担任三、四、五年级的英语,在6月份镇中心校组织的质量评估中,全部名列全镇第一名,五年级英语在县组织的统考中,名列小组单班第一名,受到县教研室的表扬;薛慧娜老师担任的四年级语文连续两学期名列全镇第一名;李建立老师担任的五年级数学连续两学期名列全镇第二名。

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竞争能力,增强了信心,鼓舞了士气,推进了学校的科学发展。

  四、健全组织,民主管理,促进师生的习惯养成

  我校结合实际,进行了大胆创新,让学生参与自主管理,充分信任他们,人人做学校的小主人。

拓展少先队组织的职能作用,校园的安全、卫生、纪律到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从检查、打分、统计到考核、公布、表彰,由学生全程操作,值日教师只做指导。

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锻炼了学生,促进了学生的习惯养成,加强了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如今我们的校园,窗明几净,书声朗朗,学生的敬礼问好,自觉捡起地上的纸片、拧紧滴水的龙头,轻声慢步过走廊,分道有序上下楼梯等日常表现,彰显出学校文明、温馨、和谐、舒心的育人氛围。

在校内很少见到有学生打架、谩骂、斗殴、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深深印证了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的良好效果。

  五、天道酬勤、各项工作小有成效

  我常对自己说“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只要你含泪付出努力,你就会得含笑的回报,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是真理,不投机不取巧,踏踏实实工作,真真诚诚做人,你一定会成功,只有耕耘,付出终有收获。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今年6月份,我校在镇中心校组织的质量评估中名列全镇第一名,在综合考核中名列全镇第一名。

  以上所讲,是本人在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粗浅见解和具体做法。

回顾足迹,由于主观、客观的原因,很多工作还不尽人意。

如受学校规模、师生数量,以及自身能力等方面的制约,我们许多工作还不够规范、不够细化,教研水平、教育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我们只有勤勉工作,追求卓越,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历练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才能无愧于历史的选择,无愧于教育事业!

  谢谢大家!

  校长经验交流会发言稿2

  人是本自具足,清净圆满的。

换句话说,我们应当心想事成,时时平和自在喜悦。

但是为什么我们有障碍,有烦恼?

因为我们的“壳”太厚,太重,覆盖了那个晶莹剔透的自我。

所以来到地球上,我们就是找抽来的,抽够了,把那个假壳去掉了,就毕业了。

  抽,可以分成三种境界,对应三种人。

  第一种人,自己抽自己。

  闻过则喜,非常乐意听到不同的声音。

当然他不盲从,能从别人的看法中择别出有道理,有价值的建议,从善如流。

时时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错了,反省改进;甚至对了,也反省,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对。

  这种人,是金子,放到哪里都会闪光的。

有没有合适的环境,都会成长为钻石。

佛陀、老子、孔子、清一校长,古今中外的许多大家,他们都是这样的人。

  第二种人,事实会抽醒他。

  那就是一再碰壁,屡屡不顺。

聪明一点的,摔了几次小跤,就开始反思,自己哪里不对劲?

要怎么改变?

迟钝一点的,一直摔倒,一直爬起来跌跌撞撞继续,直到哪天摔得够呛,不想再摔了,低头一看,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穿错鞋子了。

  这种人,是中士。

环境和老师对他很重要。

  聪明点的,有合适的环境,碰到好的老师,轻轻一抽,就有知觉,他去壳去得快。

  迟钝点的,遇到好老师,还要怀疑,还自以为是,被抽了还不知道。

还是要等到事实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终于感到痛了,这时候才听得进老师的话。

  第三种人,死亡来抽。

  这是执迷不悟的。

这辈子没有醒的希望了。

等下辈子吧。

下辈子不行,就下下辈子吧,反正宇宙有的是时间陪你玩游戏、让你体验。

  这种人,佛陀再世也没办法。

所谓“不度无缘之人”。

缘,是条件。

条件不成熟,强扭的瓜不甜。

各自尊重吧。

  我是哪种人呢?

我已经觉得痛了,我想改变。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

我要学习自己抽自己。

  同时我知道我是迟钝的第二种人,不然我会弄得自己毛病一堆,才承认一切源于自己不肯面对事实吗?

  我要在做事中找抽,从伙伴给我的建议和意见中找抽,从老师的指点中找抽,同时在接人待物、与人相处中找抽。

  刚开始可能会做的很表面,随着不断勇敢面对一层层暴露出来的真我,厚重的壳会变薄,最终消失。

  现在开始,我要接受事实,尊重事实和真理,放逐那个经常想自欺欺人的小我(我的壳)。

刚开始,我可能还会跌跌撞撞,还不适应。

这是壳太大,太厚,蒙住眼睛太久的后遗症。

我知道我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它,我会坦然接受。

因为,见到了光明,我还会愿意返回黑暗吗?

  感恩成长路上明师的教导!

  感恩成长路上同学的陪伴!

  感恩天地万物给予我成长的机会!

  感恩所有!

  校长经验交流会发言稿3

  按照每年的惯例,今天,人事处安排我为新上岗的教工作一个讲话,我也很愿意能通过这个机会同大家见面,把我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交流。

  多年来,我与全校的师生一同经历了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我深切地感到,我早已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学校。

  今天,在座诸位加入到大学中来,为这个学校增添了新鲜血液,作为校长,我非常高兴。

当然,我们也知道,大家来到xx工作,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不仅仅是大学选择了诸位,同时也是你们选择了xx,说明大家愿意并且喜欢来到这里,相信xx能够为自己提供一个学术事业和人生发展的平台,而且我还以为,这里一定还有着各位与xx之间的缘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们所共同热爱的大学也有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努力方向。

下面,我想谈谈我心中的大学,也可以说是作为校长对于心xx学的一个期待和展望。

  一、大学的使命与教师的责任

  

(一)大学精神与大学的使命

  我们知道,大学是时代精神的象征,是社会良知的灯塔,也是人类精神家园和民族文化的守护者。

大学应该既体现着某一时代的精神,同时又承载着人类终极的价值追求。

只要人类的文明延续,大学前进的步伐就不会停止。

  目前,社会上对大学的各种讨论越来越多,但无论如何,我认为大学的本质并没有改变,那就是,大学是以科学思想为基础,是追求真理、创造知识的地方,大学总是严肃地、批判地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永恒价值。

而大学的功能则是要通过学术性的教学(而不是职业教育或者技术教育)和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全面地塑造学生,传承和创造人类的知识与文化,并服务于当下社会。

简言之,大学就是要以培育人才、创造知识为根本使命,以服务社会、造福国民为己任。

  美国加州大学前校长克拉克教授曾经对1520年以前成立的各类组织做过一个统计,迄今仍以同样的名字存在的,全世界只有85个,其中,70个是学校,15个是宗教组织。

追求永恒是绝大多数组织的终极目标,看了这个例子,也许有人会说,大学具有永恒的属性,是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的。

但是,1520年前,世界上的学校一定不止70个,为什么只有70个迄今仍然存在,我想,那是因为它们传承着某种精神,所以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那些承载着大学精神的大学才有可能是永恒的。

  

(二)教学与科研是大学教师的天职

  大学就是这样一所承载着大学精神的大学。

作为大学的教师,应该牢记大学的责任和使命,把传承知识、创造知识作为自己最根本的任务,因为这是一个大学教师的天职。

  在大学,我们要求教学与科研并重。

因为,教书与做研究是分不开的,我相信,不做科研的教师是很难成为出色的教师的,也就是说,在大学这样的学校,要把书教好,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做研究。

这里,我想讲一个例子,有一位学生从其他学校转入我校学习,过了一段时间,父亲问他感觉如何,他说xx的老师上课“有意思”,更能吸引自己,为什么呢?

他说原来的学校老师总是照着教材讲,而我们的老师没有现成的教材,是“讲自己的东西”。

  听了这个故事,我颇有感触。

事实上,学术史上的许多经典著作,正是从学者们的课堂讲义演变而来的。

我也相信,今天我们xx许多教师的学术论著,出自教学讲义或者通过课堂火花启发完善而形成的,也一定不在少数。

我想,这就是xx与一般的教学型学校的不同之处。

xx的教师应该具有从事独立研究的实力和志气,xx的教师应该有信心开辟出一片自己的学术天地。

当然,大学课堂的主要任务还是传授知识和文化,我们鼓励大学教师独立研究,更多地是希望老师们创造性地传授知识,让我们的学生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批判地继承。

总之,教学和科研是xx教师最根本的任务,是天职,诸位必须尽力为之。

  服务社会,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不仅是社会良知的灯塔,同时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

大学应该融入到社会中去,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这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强调的办学指导思想。

大学的总体定位和建设目标应该是“国际水平,国家需求”。

具体而言就是,学校各个学科应该以“国际水平”作为研究方向和建设目标,而其立足点则应该在于解决国家尤其是广东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

更具体地说就是,我们所研究的科学问题应该是从解决国家尤其是广东省的战略需求中提炼出来的,只要是符合这一需求的学科,即使目前还不是我们学校的强项,出于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我们也应该在学科规划中适当布局,这是学校应该长期坚持的一个方针。

长期以来,我校的发展得到了广东省的大力支持,我们理所当然要为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大学要成为广州的名片,广东的名片。

  这个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认为,服务社会,大学当然责无旁贷,但这个功能并不应该全面地落实到每一个教师的头上。

大学教师的任务是很明确的,就是教书育人和创造知识。

各学院可以而且也应该根据各学科的特点组织老师们承担政府或企业的项目、课题,各位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针对当下的社会事件对媒体发表参考性的评论,为社会舆论提供学术性的意见,一些有社会影响力的学者也可以担任校内外的公共学术职务。

我曾经在湛江参观过生命科学院的对虾养殖基地,最近还到林芝地区参观了生命科学院的冬虫夏草孕育基地,他们的工作是寓科学研究于服务地方建设当中的,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总之,我的看法是,对于大学教师而言,服务社会的任务可以与教学科研相结合,与学科的特点相结合,希望诸位量力为之。

  在这里,我还想请老师们注意,学校里有个别教师在得到了讲师或副教授职称以后,学术上就不思进取了,以“自己不愿与别人争教授”为借口,不做研究,教学也得过且过,有的还顶着xx的招牌热衷于在外面干私活。

我认为,这种做法对自己对学校都是不负责任的。

对于大学的教师而言,讲师和副教授都应该是过渡阶段,学校之所以会聘一位教师,是在于认为他是一个人才,最后是可以当教授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发展潜力,从讲师升不了副教授,这位教师是要离开的。

副教授升不了教授的,虽然可以在副教授的职务上当下去,但我们也不希望这样的人太多。

在这里,我想表明学校的态度,学校对于每一位教师的聘任,包括在座诸位,都是通过聘任专家委员会严格筛选、讨论通过的。

学校相信大家具有学术研究的潜力,应该在学术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

如果有个别教师主动放弃以创造知识为己任的学术信念,根据学校教师职务聘任条例的规定,他们将“不适合”继续从事学校教师岗位的工作,学校也不再与他们签订新的聘任合同。

关于教师职务聘任的相关内容和规定,大家可以向学校的人事部门进一步了解。

  总之,大学不同于企业,不是一个盈利组织,如果说获取尽量多的利润是一个成功企业的标志,那么一所大学,则一定是以为社会创造了知识,并培养出了具有创新精神的合格学生作为成功标准的。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若干年以后,人们不会记得一所学校在某个时期曾经有过多少经费,而只会记得这个学校某个时期培养的人才和涌现出的著名学者,我希望诸位为大学能够成为这样一所成功的大学而共同努力。

  二、我心中的xx

  

(一)大学的气质

  大学如果失去精神,就是一所普通的教育机构,大学如果没有文化,那也将是一所平庸的学校,就无法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位置。

大学承载着大学的精神,并且从立校之初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这就是xx的“气质”。

由于地处岭南,xx的气质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是既开放又内敛,既维护原则又包容差异。

  大学是开放的。

xx地处广州,而广州是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对吸收外来文化有着天然的优势,岭南文化兼具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特点,兼收并容,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所学校,影响着生活在大学里的人们。

可以说,xx的内外环境让我们具有了开放性的特点,我想,在中国大陆,即使目前我们并不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学校,但我们起码是比较容易国际化的大学,是放眼世界的大学,因为我们有这样的文化和传统。

  大学又是内敛和务实的。

我想,这一点更加可以从岭南文化的特点中找到依据。

广东人务实,喜欢实干而不愿争论,这种文化性格同样影响着我们的大学,xx应该脚踏实地、厚积薄发,而不应去追求一时的“辉煌”。

我的看法是,大学不要成为舆论的中心,更不要成为社会上“说事”的对象,所以我认为我们学校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不要出经验”。

作为校长,我想,没有什么比在校内拥有一个和谐的氛围更重要了。

我们推行的校内人事制度改革,学校的态度是务实和低调的,效果也很好。

我想还是那句话,发展是硬道理,只要学校真的发展了,这就够了,经验还是让别人去“出”,只要我们的改革有利于教学、有利于科研、有利于师生就可以了,不必去图那个虚名。

  大学有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即使面临压力,也必须顶住。

最近,我们的软件学院接受了评估,评估专家组的一条意见是我们没有按照所要求的那样用企业化的方式来运作软件学院。

其实,我们认为,学院与企业合作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否应按照企业化的模式运作却是值得探讨的。

检验一个学院甚至学校是否成功,其中一个标志就是它培养的学生是否在社会上受到欢迎,人才市场的反应和学院的社会声誉是可以说明问题的。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觉得问心无愧,因为我们对得起学生,对得起社会。

我想,我们常说的大学的自主性,其本质的含义不仅仅在于它可以做什么事情,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有能力拒绝某些事情。

一个有责任感的大学必须要有自己的原则,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要有一种不随波逐流的品格、信心和勇气。

  大学还是包容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我们xx更为重要的`一种气质。

兼容并包是岭南文化重要特征,这种文化性格包容“异类”的存在,允许人们有新的尝试。

我们学校有位教授曾经说过:

“xx之所以是xx,不在于大,而在于中”。

“中”指的是对事情把握适度,“中”还包括忠恕宽容的内涵。

我想,大学就应该以包容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然,大学的包容也是相对的,这里还有一个立场和取向的问题,例如,当我们在关注国家和地方的各方面建设时,就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取向。

我想,正确的取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从事相关的问题和课题研究时,要端正学术立场,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有利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对策性意见,而不能添乱,更不能被别有用心的组织和机构所利用。

第二,教师在讲坛上和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要把先进的科学、正确的理论传授给学生,用正确的观点、方法去引导学生认识现实中的困难、问题和某些复杂事件,不能误导学生。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在大学里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但是决不能宽容和放任错误的思潮和出格的做法,这两者之间是有根本区别的。

对待错误的思想和出格的行为,如果宽容和放任,最终会破坏良好的学术环境,会损害学校的声誉。

不能因为满足了个别学者的学术自由而影响了学校大部分学者的学术自由。

总之,我们鼓励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实践问题,我们也将努力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学术研究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但是必须把握正确的方向和导向,这一点是不能含糊的,希望大家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二)尊重差异性是大学管理的精髓

  上面说到了包容,其实这里面也有尊重差异的意思,下面,我想着重来谈谈大学管理中的差异性问题。

  一直以来,我始终在思考大学管理中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问题。

作为校长,在与不同学科、不同教师的交往过程中,我都可以领略到他们各自独特的风采。

我本人是学数学的,又长期在以理工科见长的浙江大学工作,初来xx时,我就被xx文科教授们的风采所吸引,他们的博学让我敬畏,觉得就算不能与文科的教授们结成知音,也一定要做他们的朋友。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在文科的领域,也许我只能做他们的学生。

学校合并以后,大学有了七家附属医院,我又对医生们有了更为直接、更为深入的了解,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维系生命的责任感也经常令我感动。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正是因为如此,在大学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科所具有的不同的发展规律,充分重视由于学科特点以及发展水平不同所产生的差异,从而制定出不同的学科发展规划、建设模式以及评价标准,绝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我的体会是,实行统一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统一管理的政策必须是涵盖共性的,是指导性的,而不应该是指令性的,否则,遇到具体问题就不能具体分析,忽视了差异性就容易产生“一刀切”的不良后果。

这种差异性其实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国家制定法律,既要制定宪法以及刑法、民法等上位法,同时又允许各地方政府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的法律法规,这就是尊重地区差异性的体现。

上个月,我在北京参加一次会议,当讨论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问题时,与会的一些西部大学校长认为,由于历史的原因,已经造成了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落后,现在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必须抓紧一切时机大力发展,而且发展速度还应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样才有可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如果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不区分各个地区的情况,而要求所有地区都把发展速度降下来,那么西部地区的发展将永远无法赶上发达地区。

因此,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政策,有区分的对待。

我认为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与国家的管理需要尊重差异性一样,教育管理部门更应该正视大学之间的差异。

每一所大学,无论是它的历史传统、地域文化还是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

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充分考虑到这种学校间的差异性,除了严格规定最基本的办学条件以外,应该尊重大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给大学提供更广阔的办学空间,为大学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

  而作为大学的管理者,则必须认识到,尊重差异性是大学管理的精髓所在。

这就对大学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不但要了解不同学科的特点,了解教授们的工作,而且要成为他们的朋友,甚至成为他们的学生,要做到“心中有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治学环境,学校也才能形成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

  我想举几个例子。

一是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这一制度我们已经实行了三年,今年6月份学校完成了对首次教师聘期的考核工作。

在制定人事制度条例的时候,我们有一个说法,叫做“为中才立规矩,给天才留空间”,学校通过各个学科专家组的评议,决定对200多位教授的教学科研工作免予考核,学校下拨特殊津贴而不硬性规定他们的教学或科研工作量,因为大家相信,不管考核与否,这些以学术为生存方式的优秀学者都会认真地去对待自己的学术事业。

在制定考核标准时,我们充分考虑了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差异性,学校仅对学院的教学、科研总量进行评估,学院则根据本学院的学科特点制定考核评估标准和实施细则,学校要做的就是为老师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生活空间。

  再有就是经费投入的例子,学校经费在重点向科研创新团队倾斜的同时,也为那些由于学科特点等原因从事个人自由探索的“孤独的思考者”以适度的支持,xx希望能够为所有学者都提供发挥才华的舞台,我想,在大学里,如果教授们都能够安安心心,心情舒畅地从事于学术研究工作,那才是一所大学的希望所在。

  还有一个比较“新鲜”的例子。

日前,学校发布了关于申报20xx年博士生招生计划的文件,在制定这个文件时,我们考虑到了学校文、理、工、医等不同学科的差异,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

但是,对于这个文件,一位文科的教授8月2日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