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78649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ocx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课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清镇市暗流中学八

(2)班彭良举

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教育同学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和故事,教育和引导同学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毒品,认识毒品对人的危害是我们远离毒品迈出的第一步,教育同学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生命,像爱护生命一样捍卫祖国的未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教学手段:

借助PPT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

创设情景,剖析案例,正确认识毒品面目;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主题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介绍有关毒品的知识

一)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内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什么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三)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

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1、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强腐败现象;

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了解、认识毒品

课件展示:

介绍几种较常见毒品

1、鸦片

鸦片,又称阿片,包括生鸦片和精制鸦片。

将未成熟的罂粟果割出一道道的刀口,果中浆汁渗出,并凝结成为一种棕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物,这就是生鸦片。

精制鸦片亦称“禅杜”,即经过加工便于吸食的鸦片。

另外还有鸦片渣、鸦片叶、鸦片酊、鸦片粉都是鸦片加工产品,均可供吸食之用。

长期吸食鸦片可使人先天免疫力丧失,引起体质严重衰弱及精神颓废,寿命也会缩短,过量吸食可引起急性中毒,可因呼吸抑制而死亡。

2、.海洛因

海洛因(Herion)通常是指二乙酰吗啡,它是由吗啡和醋酸酐反应而制成的。

海洛因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是我国目前监控、查禁的最重要的毒品之一。

海洛因品种较多,其中较为流行的有西南亚海洛因、中东海洛因、东南亚海洛因。

所谓“3号海洛因”、“4号海洛因”即为东南亚海洛因中的两种。

对海洛因的分号,联合国和我国均无特别的规定,而是香港、东南亚地区的一种习惯分法。

3号海洛因的纯度一般为30-50%;4号海洛因的纯度为80%。

吸食海洛因极易成瘾,且难戒断,长期吸食者,瞳孔缩小,说话含糊不清,畏光,身上发痒,身体迅速消瘦,容易引起病毒性肝炎、肺气肿和肺气塞,用量过度会引起昏迷、呼吸抑制而死亡。

3、.吗啡

吗啡(Morphine)是鸦片中的主要生物碱,在医学上,吗啡为麻醉性镇痛药,但久用可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一旦失去供给,将会产生流汗、颤抖、发热、血压升高、肌肉疼痛和痉挛等明显的症状。

长期使用吗啡,会引发精神失常,大剂量吸食吗啡,会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

4、大麻

大麻产自地球上的温暖地区或热带地区,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法律所禁止的大麻的叶子、苞片和花朵中含有一种叫做四氢大麻酚的化合物。

含这种四氢大麻酚的大麻主要产在印度、摩洛哥等地。

今天世界上多数毒品大麻是在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种植的。

长期吸食大麻可引起精神及身体变化,如情绪烦燥,判断力和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妄想、幻觉,对光反应迟纯、言语不清和痴呆,免疫力与抵抗力下降,对时间、距离判断失真、控制平衡能力下降等等,对驾车和复杂技术操作容易造成意外事故。

5、可卡因

可卡因是一种最强的天然产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是从古柯属植物古柯灌木的叶中撮出来的一种生物碱。

此类毒品主要有古柯叶、古柯膏、可卡因等品种。

可卡因是具有高度精神依赖性的药物,可造成吸服者精神变异,焦虑、抑郁或偏执狂,身体危害表现为眼睛反应特别迟纯,耳聋、口腔、鼻腔溃疡,丧失食欲并导致营养不良,大剂量使用会造成严重全合并症甚至死亡。

6、冰毒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又名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黄碱,是一种无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结晶体,形似冰,故俗称“冰毒”。

该毒品主要流行于日本、韩国、台湾、菲律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

由于该毒品可一次成瘾,其商品各称为SPEED(快速丸)。

“冰毒”可造成精神偏执,行为举止咄咄逼人,并引发反社会及性暴力倾向,还可引起吸服者、幻觉、情绪低落,同时严重损害内脏器官和脑组织,严重时导致肾机能衰竭及精神失常,甚至造成死亡。

四、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

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身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五、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身体依赖性

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

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

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

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2、精神依赖性

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

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

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我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

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

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

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

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六、身边的实例

小蒋是南铁公安处乘警支队查缉小分队的惟一一名女乘警,在队里,小蒋经常向有查缉经验的乘警讨教,学到了不少缉毒本领,她第一次上车查毒品时就查获一名女旅客身上所带的1200多克海洛因。

某年1月16日20时10分,由昆明开往桂林北的2056次列车运行到罗平至威舍间时,小蒋和查缉分队的成员在列车上开展查缉工作,当小蒋一人查缉到5号车厢67号位置时,发现一名20多岁的女旅客神色有些慌张,目光刚与小蒋相遇,就赶紧低下头。

小蒋觉得这名女旅客一定有问题,就不动声色,坐到该女旅客旁边的空位上,与其攀谈起来。

在交谈中,小蒋得知女旅客叫王霞,福建省武平县平川镇人,今年22岁,她自称是做钢材生意的。

但在交谈中,小蒋发现王霞对钢材市场上的事根本就一窍不通,心里便有了底。

在列车转弯时,小蒋“突然”碰了一下王霞,发现其身上硬邦邦的,似有东西绑着。

当小蒋碰到王霞身上时,王霞闪电般地闪开了,神态极不自然。

“你身上带的是什么东西?

”小蒋厉声问。

“没有呀!

”王霞边说,边惊慌地站了起来。

小蒋立刻通知查缉队,几名乘警迅速赶到,由小蒋带王霞到车上的卫生间进行脱衣检查。

小蒋从王霞的身上穿的一件黄色方格马夹中查出用白色塑料膜包装的毒品海洛因共76节。

经检验,这些毒品净重1298.5克。

王霞供认,去年8月她在广东梅县经人介绍认识了年轻男子李某。

同年12月26日李某打电话让王霞帮带点“东西”到广州,事后可得到5000至10000元的报酬。

某年1月12日,王霞得到李某给的1000元路费后,乘坐355次列车到达昆明,住进了一家小旅社。

1月16日上午7时30分左右,另一名男子叫王霞穿上一件装有76节毒品海洛因的黄色方格马夹,并叫她乘坐汽车到师宗,并于下午6时15分在师宗站乘坐昆明开往桂林北的2056次列车,没想到被乘警查获。

七、材料分析

材料1

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

他说:

“我开始以为这不关我的事,我管它干嘛!

”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上中学的儿子已成了毒品的俘虏。

(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②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③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

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材料2

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

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

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

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

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

“别学我!

”(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学我!

”,我们从着这句话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②试着说一说,为什么吸毒成瘾后很难戒断?

会有哪些戒断反应?

③你认为只吸食毒品一二次会成瘾吗?

④这位年轻的医生为什么要自杀呢?

(提示:

从社会舆论、他的心理和生理、吸毒的后果等角度去分析。

八、讨论

了解了这么多毒品的危害性,谈谈感受。

九、总结

禁毒是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的工作。

运用行政法令和群众监督的力量,促使吸食或注射鸦片和代用麻醉剂者戒绝瘾癖,限制和取缔种植、收贮、制造、转运、贩卖毒品和毒具行为的一项社会风俗改造工作。

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履行禁毒职责或者义务。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要深刻明白毒品的危害性及禁毒的重要性,让同学们从自己做起,拒绝毒品,做一个身心健康的青少年。

十、作业

1、课后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向身边的亲人或朋友介绍毒品的危害性及远离毒品的方法。

3、根据自己的感悟,写一篇心得体会。

 

补充资料:

2015年青少年禁毒教育知识要点

一、毒品的概念

关于毒品,目前世界各国尚无一个公认的统一定义。

在英语中,毒品(drug)一词原意是指具有成瘾性的麻醉药品,而吸毒就是指药物滥用。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毒品,并不是指氰化物、砒霜、敌敌畏等能在短时间内直接致人死亡的剧毒品,而是指国家管制的、使用后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997年3月14日 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分类

根据上述定义,以及国家卫生部1996年1月16日发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精神药品品种目录》,我国把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二大类共计237种,其中麻醉药品118种,精神药品119种。

精神药品又分成二类,第一类精神药品——中枢神经兴奋剂47种,第二类精神药品——中枢神经抑制剂72种。

麻醉药品类毒品包括:

1、鸦片类:

阿片、鸦片、吗啡、海洛因、美沙酮、丁丙诺啡、度冷丁、DHE等;

2、可卡因类:

古柯叶、可卡因、克赖克等;

3、大麻类:

哈希什、玛莉华纳、大麻树脂、大麻油、THC等。

精神药品类毒品包括:

1、兴奋剂类:

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匹莫灵、利他灵、MDMA、MDA

2、抑制剂类:

巴比妥、戊巴比妥、三唑仑、氟硝西泮等;

3、致幻剂类:

麦角酰二乙胺(LSD)、二甲基色胺、PCP、麦司卡林、西洛西宾等。

2001年5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又将氯胺酮等5种易滥用的药物列入精神药品管制。

在国际上,通常把毒品分成八大类,即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中枢神经兴奋剂、酒及镇静催眠剂、致幻剂、挥发性有机溶剂、烟草类。

三、常见的毒品以及对人体的危害

第一大类:

鸦片和海洛因

大家知道,鸦片中起作用的主要是吗啡,吗啡是从鸦片中提取出来的,海洛因又是吗啡乙酰化以后生成的东西。

所以,这三种实际上是同样的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作用。

鸦片、海洛因,这是我们最常见的、广泛滥用的毒品。

鸦片膏实际上就是从罂粟当中提取出来的,也叫罂粟膏。

在我国清朝的时候,用的基本上都是这种粗制鸦片。

吗啡是在鸦片当中含有的一种生物碱,通常鸦片膏里有10%左右的吗啡,不同的鸦片中吗啡的含量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药用的鸦片里大至含有10%的吗啡,这是直接从鸦片膏里提出来的。

吗啡的主要作用是镇痛、镇静和镇咳。

它的这些作用导致了很多人愿意用它,所以吗啡是我们国家癌症止痛的主要药品。

但是海洛因就不一样了,海洛因因为是吗啡衍化了以后生成,这的作用时间短,用吸毒者的话说,就是用完海洛因后它的上冲感比较强。

所以海洛因从它一问世,就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滥用。

到目前为止,海洛因滥用还是我们主要的一个问题。

它跟吗啡的作用是一样的,只不过因为它的作用快一些,作用时间短一些。

所以有的吸毒者曾经说,他一开始的时候,一天用一次,以后可能一天用五六次都有不行,他过一会儿就要扎一次,这就是毒品的这种耐受性所造成的。

第二大类:

大麻

大麻目前在我们国家还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这个总是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因为在世界范围内它滥用的范围最广。

大量或者长期使用大麻,会对人的身体产生严重的损害。

第一个方面是神经障碍。

很多人吸食大麻以后,可以引发意识不清、焦虑、抑郁,甚至有些类似于精神病躁狂那种性质,可以出现自杀现象,很多家庭矛盾都是这样产生的。

再就是像偏执狂、妄想,在这样一种错觉作用下可以造成杀人,造成一个家庭悲剧。

第二个方面就是记忆方面的损伤。

滥用大麻以后,大脑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都逐渐减退,使人思维迟钝,有人说像呆子似的,有时候我们叫退行性脑病,就是脑功能慢慢损害。

第三个方面就是吸食大麻以后,对运动功能损伤比较重。

很多人大量吸食大麻以后,他的肌肉的协调功能、平衡功能就丧失了。

他的四肢就颤抖,而且,操作复杂的东西的能力也丧失了,所以特别是像汽车司机,吸食大麻以后是很危险的。

第四个方面就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吸食大麻以后,其他毒品也有这么一个作用,所有人吸食毒品以后的肌体免疫功能是被破坏的。

免疫功能,大家知道是人体的防卫大门。

当他的免疫功能丧失了,他的肌体的抵御能力就降低了,你可以看到,很多吸毒的人身上经常有脓包,或者身上破了以后很长时间不会痊愈,这就是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

这就是大麻在这几方面的主要危害。

第三类:

兴奋剂

兴奋剂包括冰毒和摇头丸,我们连起来讲。

冰毒,我们也称它的学名叫甲基苯丙胺,实际上就是去氧麻黄碱,就是咱们国家种的麻黄提取的东西。

因为甲基苯丙胺的白色的结晶很漂亮,就你冰一样,所以就简称冰,冰毒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冰毒,因为它的兴奋作用、刺激性更强,再一个作用持久,这就是很多年轻人为什么吸了一次以后,一直停不下来的主要原因。

人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认为,冰毒是比海洛因还要危险的一种毒品,所以现在我们国家强调,对于冰毒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长期使用冰毒可以使人精神错乱、坐立不安、颤抖、易怒、失眠,很多人到了最后可能出现心脏方面的疾患。

冰毒可以使用权长时间兴奋,这样就过度损伤心脏功能,可以出现心率不齐、腹部痉挛,甚至抽风,用不术的话说,就是痉挛性的死亡。

在冰毒的毒性作用下,很多吸食者在歌舞厅出现突发性死亡。

跟冰毒相联系就是摇头丸。

摇头丸是在冰毒的基础上合成的毒品。

它除了具有冰毒兴奋作用外,还有致幻作用。

为什么要摇头呢?

是幻觉的支配。

歌舞厅很多人摇头不止,都是在摇头丸的这种作用下产生的。

摇头丸这个名字也是因为这个作用产生的。

比冰毒更有危害的是,冰毒光是兴奋,摇头丸还有致幻作用。

在幻觉的作用下可能出现更多的越轨行为,比如自杀、性乱,特别是集体性乱,大部分是困为吸食毒品造成的。

它对人的肝脏和大脑的损伤,应该说比冰毒更严重,就是因为除了兴奋作用以外,还有致幻的作用,长期使用会造成各种精神病。

最后,像这一类毒品因为它的安全度比较小,比如有些人一开始吃半颗,到后来吃一颗,吃的时间越久,耐受程度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造成突发性的死亡,目前在歌舞厅还是比较常见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最后,还有一种毒品,是这两年新产生的氯胺酮,在香港叫“K”粉,吸氯胺酮的人叫“K仔”。

本来氯胺酮是一种静脉麻醉剂,做小手术,不需要全身麻醉的时候,用于局部麻醉的一种麻醉剂。

为什么这两年造成滥用呢?

主要是在歌舞厅,它跟兴奋剂掺起来用,跟冰毒、摇头丸混合起来。

目前市面上推销的毒品,大部分都是混合物,不是单纯的氯胺酮,如果单纯的氯胺酮可能没多大作用。

舞厅中,为什么出现氯胺酮的滥用现象呢?

因为氯胺酮又叫简易麻醉剂,它对人的精神作用可能要强一些,所以加在兴奋剂中,既有兴奋作用又有中枢神经的致幻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它可以使人出现躁狂的状态,它对人的危害,应该说跟冰毒和摇头丸是类似的。

四、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

从以上的讲解中我们知道,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尽管我国已经加大了禁毒、戒毒的力度,但我国的吸毒人群仍在不断增加。

人们不禁要问,他们为什么要吸毒?

1、对毒品的常识、危害认识不足

前面我们说到,87%的吸毒者在滥用毒品之前对毒品知识了解很少甚至根本不了解,72%的吸毒者不知道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

有的人认为吸毒不过像吸香烟一样,虽然总说吸烟有害,还不是有那么多人吸烟嘛!

吸毒不可怕,想抽就抽,玩够了就不抽了。

等到成瘾后,他们才发现不想玩已经不行了。

吸毒就是这样,当体会到毒品的危害时,已经悔之晚矣!

更何况如今新型毒品大量出现,

2、错误地认为吸毒是一种时尚

有些吸毒者对毒品有一种近乎荒唐的想法,他们认为吸毒是一种高级的享受,吸得起毒代表自己有身份、有钱。

吸毒者中甚至流行这样一句话:

“看一个人是否有钱,不能看他开多好的车、住多好的房子,而要看他是否吸得起毒。

”在这种错误认识的影响下,不少通过自己努力致富的年轻人开始吸毒,最终倾家荡产。

3、受伙伴压力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较多地受到与其关系密切者的影响,尤其是对心理还未成熟的青少年,这种伙伴影响的力量可能会远远超过老师、父母的说教。

如果某位同学的很多伙伴吸毒,而惟独他不吸,他就会与朋友有疏离感。

朋友们也会不断地劝他,甚至手把手地教他吸毒。

在朋友的“热心”帮助下,他很快就把持不住自己,开始吸毒。

大多数吸毒者第一次获得毒品是从朋友处获得的,很多吸毒者都有拉新手吸毒的经历。

在吸毒者中有这样一句话:

“有仇不报,拉他上道”,非常耐人寻味。

4、出于好奇心理

有些人开始吸毒是出于对毒品“神奇”作用的好奇,他们大多认识吸毒的朋友并有机会目睹对方吸毒的情景,看到吸毒者吞云吐雾,一副自我陶醉的模样,想试试吸毒到底是怎样的滋味,到底有多舒服。

于是他主动提出试一口。

5、受贩毒者引诱

贩毒者有时将毒品放在香烟中或做成各种形状的“药片”或“胶囊”,并以用药后会如何“好玩”、“刺激”、“快活”等来引诱人们。

在国外,贩毒者常常在学校附近引诱学生吸毒。

为培育市场、培养毒品消费者,贩毒者开始还免费让人们吸毒,待人们成瘾后自然就会自掏腰包从贩毒者手中买毒品。

有些地区,贩毒者非常猖狂,甚至追到刚从戒毒所戒完毒的人家中劝对方再吸一口。

贩毒者心里清楚,刚戒完毒的人再抽一口就会回头,再度成为他们的“客户”。

6、受配偶或异性性伙伴的引诱或影响

吸毒成瘾者,以吸毒为生活中心,生活中很多重要内容都让位于毒品,经济支出增多,对配偶或性伙伴的关心减少,同时常常伴有性功能障碍。

夫妻中一方吸毒成瘾后,家庭冲突明显增多。

不吸毒一方对吸毒者非常不满和反感,有些家庭就此解体。

有时吸毒者为避免冲突,就拉不吸毒的配偶和自己一起吸毒。

很多发性吸毒者是在丈夫或男友的引诱下开始吸毒的。

有时,不吸毒的一方开始吸毒是为跟对方赌气。

还有些女性不相信吸毒成瘾难戒,认为丈夫没出息才戒不掉,为向丈夫证明戒毒并不难,自己先吸毒再戒毒。

等到她们认识到毒难戒时,已为时过晚。

7、借助吸毒逃避现实

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伤心、苦恼之事,不是通过现实的手段去解决问题,而是借吸毒来麻醉自己,以求逃避现实、暂时摆脱痛苦。

毒品的确可使他们暂时忘记一切不如意,但毒品也必然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苦恼。

8、在特定环境下使用

有些人在特定的环境下使用某些具有兴奋作用的毒品,像可卡因和苯丙胺等,如:

学生在考试前使用,为提高学习效率;建筑工人、商人、军人和长途汽车司机加班工作时使用,为解除疲劳;家庭妇女,为减肥、摆脱家务的枯燥而使用。

这种类型的滥用,被称为处境性滥用。

五、中小学生防毒的方法

具体来说,中小学生要做到预防毒品,应该构筑三条防线,并学会二种向毒品说不的方法。

所谓三道防线,一道是心理防线,一道是行为防线,一道是思想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心理防线

构筑心理防线,特别要强调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如何正确把握好奇心的问题。

中小学生好奇心强,这是大家的天性,而且好奇心确实能引发学生去积极地思考,去发现,去创造。

从这个意义上说,好奇心是非常可贵的。

很多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他们的科学创造发明,无不与青少年时期的强烈的好奇心有关,所以好奇心应该说是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可贵的心理品质。

但是好奇心一旦与罪恶的事物结缘,就容易走入岐途。

比如说,对毒品的好奇,也想尝试一下,这样的例子很多。

有一个姓张的初中学生,出生在一个工人的家庭里,独生子,父母非常疼爱他,学习成绩很好。

一天放学的路上,看见两个高年级的同学,在一个废弃的旧屋子里头抽烟、说话。

他感到好奇,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过去跟这两个同学搭话,其中一个同学跟他说,哎,我们吸的烟很好玩,你也来试试。

他没有拒毒防毒的意识,由于好奇心驱使,经过这两人的劝说,他就吸了。

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最后他吸毒成瘾,每天要花几百元钱买毒品,他没有那么多钱,跟家里要也不行,跟同学借也不行,最后就沦落到社会上去行窃,开始走上犯罪的道路。

实际上,根据戒毒所的统计,53%的青少年吸毒者是由于好奇心引起沾染毒品的。

二是如何加强抗挫折的心理品质。

抗挫折的心理品质,有利于预防毒品。

中小学生在生活中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点挫折也没有的。

比如说父母离异、家人失和、自己考试失利、升学受阻、人际冲突等。

他生活在社会里,其实这很正常。

那么遇到这些挫折的时候,他应该怎么去正确对待,去克服这些挫折,这是很重要的。

应该认识到,这个挫折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

有一个姓林的初中生,他平时学习很好,考试老在班上第一,有一次考试别的同学超过他了,他就想压过这个同学。

本来这种竞争心理无可非议,但是在第二次考试的时候,他作弊了,老师对他这种作弊行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

他受到打击,消极下来了,非常烦闷。

这时,有一个同学对他说,你抽根烟吧,来解解闷,抽完这根烟,你的忧愁就全忘了。

于是他就吸了第一支掺有海洛因的烟,以后他又吸了一支,最后吸毒成瘾,只能进戒毒所,被强制戒毒。

其实他当时如果不采取吸毒这种方式,来解决他自己的因惑的话,我想他今天可能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学生。

在心理防线方面,还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现在有些中小学生喜欢赶时髦、炫耀自己、张扬自己、装酷。

这种心理往往也容易导致沾染吸毒恶习,容易让坏人钻了空子,给你提供毒品。

有一个女大学生,星期天到同学家去,在同学家的后院,同学把她带进一个大屋子里,有两个人在那儿吸毒。

她一看就知道是在吸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