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71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下册.docx

《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下册.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下册.docx

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下册

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下册

一单元养成·服务

题一生活中的标志———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题二家庭公约

二单元生活·环境

题三童年里的快乐游戏

三单元人文·社会

题四家庭树

四单元自然·科技

题五闻名遐迩的新疆特产

劳动与技术

一单元自理篇———我能做

活动一学收纳

活动二洗袜子

活动三认识调味品

二单元活动篇———我想做

活动一巧灭蚊子

活动二翻绳游戏

活动三巧插蔬菜

三单元手工篇———我会做

活动一拉花

活动二编纸绳

活动三布贴画

第一单元养成·服务

主题一生活中的标志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一、活动设计思路

1.本次活动鼓励和倡导学生细心观察与探究生活,可结合周围的生活环境状况开展对标志的认识、学习、探索与行动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使一年级小学生发展探究的兴趣,增进对社会的认知与体验,鼓励小学生通过观察、交流、体验、行动等方式,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情绪、学习生活技能,养成自主、自理、自省的习惯。

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生活出发,认识与探究生活中的标志,是我们选择的主题。

交通标志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本单元我们选择了以“认识生活中的交通标志”为案例带领学生一同探究、认识交通标志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次活动是通过观察、收集、合作、交流活动来认识交通标志,了解标志的分类、作用等,懂得交通标志的重要性。

旨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究乐趣,并获得相关的安全知识。

次活动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次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些主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主题;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标志,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对标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主题的需要整理有价值的资料,然后进行展示、交流活动,从而在活动中认识和了解标志的作用及特点;最后,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收集交通标志的相关资料。

2.初步了解交通标志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3.初步了解交通标志的作用及分类。

能力目标:

1.对知识的掌握要能够从大量的资料当中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2.培养自己收集整理资料和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体验探究与交流的快乐。

2.培养遵守规则、热爱生命的情感。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4~6课时完成。

活动内容可以选择和拓展,户外观察、收集资料等在课堂外场所进行,因此教师要借助家长的力量,重视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集中安排课时,也可分散安排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

2.初步了解交通标志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一)发现问题

活动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了两个交通案例,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不认识和不遵守交通标志的严重性及可能发生的后果,教师可读给学生听一听,然后让学生自己说说发生事故的原因,教师要适当地从交通标志上加以引导和小结。

教师分析完书中的两个案例,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案例。

(二)活动准备

通过看图片、听故事的教学环节,进一步明确交通标志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情感。

教师还可以收集更多的相关数据和文字、图片资料加以说明。

(三)实施阶段

1.搜集资料:

教师可结合书中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鼓励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如通过网络、书籍、实地拍照等搜集更多相关资料。

由于是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求家长的帮助去生活中观察、搜集更多的交通标志资料,并给学生提供观察和寻找资料的活动范围,如自己居住的小区、附近的街道、校园、公共场所等,提醒学生活动时注意自身安全。

交通标志分为禁止标志、指令标志、警告标志和提示标志,教师可让学生分类去查找,更全面更清楚地认识生活中的交通标志。

2.调查记录:

由于一年级小学生记录能力还欠缺,单纯用文字记录还存在困难,因此教师可鼓励学生用自己可以完成的方式记录,如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填一填等。

3.调查汇总: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和展示。

表扬那些收集的数量多、形式全的学生。

教师在全班展示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做到的。

4.交流完善: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展示和交流,可以采用同桌之间、四人一小组和全班展示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在交流中认识更多的交通标志。

交流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的重点不是强调说的质量,而是让每个学生都来说一说,注意关注到每位个体。

5.我的发现:

教师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将自己的收获展现出来,如:

说一说(交流感受)、写一写(对交通标志的认识)、画一画(常见的交通标志)等。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一个总结,教师也提前准备一段话或文字,给学生提供范例。

教材中的参考主题还有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方法,选择一两种继续探究其他感兴趣的主题。

(四)活动总结

整个探究活动让我们认识和了解了很多常见的交通标志,知道了交通标志的分类和特点,感受到了交通标志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教师在活动总结时还要渗透遵守规则和珍惜生命的教育。

相信同学们以后会更好地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

(五)活动评价

因为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所以总结评价设计一个评价表,评价表中给出了几个评价要点供师生参考。

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己设计评价体系,但重点还是多一些鼓励和表扬的语言。

这一环节的设计,要求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用活动过程方式进行。

六、活动注意事项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户外活动时注意安全。

七、相关链接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中小学生及学前儿童伤亡人数超过万人,其中2011年全国共发生涉及中小学生及学前儿童的道路交通事故12320起,造成2670人死亡、11417人受伤。

从交通方式看,儿童在步行时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占儿童交通事故死亡总数的45%。

查阅公安交通部门的交通事故档案可以发现,儿童期交通事故的责任方多半是受害儿童,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的车祸在交通事故中占大多数。

例如:

低龄孩子穿越马路时没有成年人带领,不走人行横道,骑自行车技术不熟练或逆行,在公路旁玩耍,红灯亮时横过马路,骑自行车带人,在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12岁以下儿童骑自行车上马路,骑车下坡不减速、猛拐等等。

主题二家庭公约

一、活动设计思路

这一单元的活动主题主要是帮助和引导一年级的学生了解作为小公民应该遵守的社会规则,并能根据实际需求与家人、同伴商议制定用于管理和指导自己言行的规则。

以《家庭公约》为例,通过“发现问题”“了解规则”“寻找原因”“商讨办法”“制定公约”等实践环节,引领同学们一步步完成实践活动,并能从中领悟到在生活交往中要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学会承担。

从学科特性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查、收集、分类、计划、商讨、完善、比较、展示等活动步骤,引领同学们循序渐进地体验实践活动,努力做到活动实施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此次活动,老师的引领仍然极为重要,教师应该既给孩子们充分的活动自由,又给予活动方法上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更要帮助孩子们理解建立公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自己的言行和学会承担后果,而不是以惩罚为目的,所以,制定的公约不应该有任何身体和人格上的伤害。

二、活动目标

这一单元的活动目标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一是在第一学期的基础上,指导、提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引导他们总结方法,充分合作,留心观察生活并能及时做好记录。

二是在活动中,要帮助同学们建立规则意识,要帮助他们理解规则(公约)不是用来惩罚的,而是用来管理和规范行为的,要引导他们用承担后果的方式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知识目标:

1.了解基的社会(生活、学习)规则。

2.掌握比较、分类的活动方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总结能力。

情感目标:

1.鼓励学生主动交往、积极沟通。

2.引导学生学会承担后果,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4课时。

四、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本课的落脚点是帮助学生懂得规则的重要性,带领他们建立规则意识,学会用具体的行动来承担行为后果,针对不当行为,找到解决办法,而非惩罚、指责。

因此,不要仅仅将活动的实践过程当作一次操作过程,要让此过程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通过活动习得解决生活中行为问题的方法。

次活动既要制定公约,更要执行公约,因为是《家庭公约》,所以家长的真诚介入就十分关键。

引导家长以平静、平等、真诚、尊重的态度参与制定和执行公约,也是本次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本次活动前,教师可利用家长会等机会,与家长充分交流和沟通,或是将活动提示和要求形成书面文字内容与家长分享,以争取家长的全力支持和真诚参与。

(一)发现问题

这一环节,是为了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我们的生活应该有规则,我们应该自主、自觉地遵守这些规则,当出现违反或破坏规则的行为时,我们应该找到解决的办法。

(二)活动准备

1.找一找

这个环节,提供了各类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的公约(规则),目的是让他们了解一

下,生活中都有什么样的公约或规则,体会一下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讲述公约的内容。

课中的这些公约范例,都以童谣的形式呈现,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在指导学生制定“家庭公约”时,这样的表达方式就显得较难了,不要求必须这样,建议教师也能给学生们提供一两个简单陈述式的公约范例。

2.成立活动小组。

有了第一学期的基础,一年级的学生应该初步具有团队的概念了,加上学习了一些合作的方法,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们一些选择的空间,带领他们建立团队并关注他们的分工合作,及时给予合理的建议。

(三)实施阶段

1.制订计划:

可以分两个群体开展。

一是和自己的家人建立小组共同实施实践活动,采集自己家庭的信息,并进行分工,共同制订家庭实践计划。

二是与班里的同学组成实践小组,采集不同家庭的信息,整理出共同或普遍现象,再分工实施实践活动。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调整。

2.调查搜集和整理商讨:

这两个环节有内在的联系,完成的层次是先组织好调查,使调查充分,结果充实。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带领学生们进行整理和商讨。

这次调查,围绕两个内容进行。

调查家里的不礼貌行为相对容易;调查各个家庭的解决办法,则需要教师对结果整体把握和辨析,帮助学生保留那些能够用实际行动完成,同时又能体验到要承担后果的解决办法,要删除那些指责、打骂、攻击等对身体和人格有伤害的惩罚性办法。

这也是整理和商讨的最终目的。

3.制定公约:

这一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们和自己的家人(或小组伙伴)共同完成。

家长和学生要平等交流,相互尊重。

家长不彰显权威,学生也要通情达理,针对“家中的粗鲁行为”共同商讨能够达成一致的解决办法。

4.调整修改:

此环节是在实践活动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再组织学生对已实施的过程进行一个总结和反馈,以帮助他们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调整实践的方式和方法。

5.实验比较:

这其实是一个活动总结,但总结的不是活动过程,而是活动成效。

通过实践前后的比较,要让学生们感受到公约(规则)在生活中的作用很大,引导他们自主、自愿地遵守规则。

6.成果展示:

案例中提供了两种展示方式,教师可以拓宽,给学生们选择的空间,让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