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考试重点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694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考试重点总结.docx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考试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考试重点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考试重点总结.docx

1.现代城市主要特征:

①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聚集着相当数量的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的非农业人口;

②地理位置往往处于交通便利的地方,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科技、交通中心;

③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空间体现与时间过程;

④节奏快、容量大、因素多的动态平衡体系;

⑤人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激烈碰撞运动的表现空间,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最活跃社会形态。

2.城市发展规律

自由村落_中心村_镇_小城市_中等城市_大城市_特大城市_超级大都市_城市带_城市圈_城市群

3.城市化

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社会进步过程。

4.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三个明显特征

①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总人口增长速度;

②城市化水平与该地区经济水平相关;

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基础差,但发展速度高于发达国家。

5.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

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

6.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特性

①有较大的运输能力;②有较高的准时性;③有较高的速达性;

④有较高的舒适性;⑤有较高的安全性;⑥能充分利用地下、地上空间;

⑦运营费用较低;⑧对环境低污染。

7.单向高峰每小时运输能力

市郊铁道6~8万、地铁4~6万、轻轨1~4万、有轨电车1万人次。

8.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构成

轨道路线、车辆、通信信号、供变电、车站、维护检修基地、指挥控制中心。

9.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于1863年1月10日,伦敦

莫斯科:

最豪华、“地下宫殿”纽约:

线路最长巴黎:

最方便、层次最多。

(6层)

法国里尔:

最先进美国旧金山:

速度之冠香港:

唯一盈利新加坡:

最安全、最清洁

10.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

容量(运送能力):

高、大、中、小容量。

导向方式:

轮轨导向、导向轨导向。

线路架设方式:

地下(水下)、高架、地面。

线路隔离程度:

全、半、不隔离。

轨道材料:

钢轮钢轨系统、橡胶轮混凝土轨道梁系统。

牵引方式:

旋转式直流、交流电机牵引、直线电机牵引。

运营组织方式:

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快速轨道交通、城市铁路。

11.定义

有轨电车:

使用电车牵引、轮轨导向、1~3辆编组运行在城市路面线路上的低运量。

地下铁道:

由电力牵引、轮轨导向、轴重相对较重、具有一定规模运量、按运行图行车、车辆编组运行在地下隧道内,或根据城市的具体条件,运行在地面或高架线路上的快速轨道交。

轻轨交通:

每小时单向客运量为0.6~3万人次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12.独轨交通:

跨座式、悬挂式。

(支撑方式的不同)重庆首条跨座式

13.1965年开始建设、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北京地铁

14.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原则

①可持续发展原则②协同性原则③整体性原则④动态性原则⑤客观性原则

⑥可操作性原则⑦经济性原则

15.城轨交通车辆的特点

①载客能力强②动力性能好③安全可靠性好④环境条件好

⑤灵活的牵引特征⑥节能环保

16.车辆的分类

按车辆牵引动力配置:

动车M、拖车T

按车辆规格:

A、B、C车型(车辆宽度)

按车体制作材料:

耐候钢车、铝合金车、不锈钢车

按受电方式:

受电弓、受流器受电

按电压等级:

直流750V、直流1500V

按驱动方式:

旋转电动机驱动、直线电动机驱动

17.车辆选型的基本原则

①应以工程的主要技术条件为依据,其技术指标应满足客运量及行车组织的要求。

②车辆选型和技术条件,应能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气候。

③车辆的主要部件和设备,应采用先进、成熟、安全、经济、可靠且检修方便的产品。

④应考虑与城市景观的协调。

⑤车辆的引进和生产要严格坚持车辆国产化的原则和相关政策。

18.列车编组数计算

N=QT60D(Q高峰单向最大客运量人/h,T最小行车间隔min,D每辆车定员数)

列车编组主要考虑:

车型、辆数、动拖比。

19.制动系统

由制动控制系统、制动执行系统组成。

执行系统分为摩擦制动、动力制动。

20.车辆连接装置

车钩、缓冲器、电气连接及风挡、渡板组成

21.车体

车体是车辆中装载乘客的部分,由车底架、车顶、侧墙、前后端墙、车门、车窗组成。

22.走行装置

车辆走行装置是车辆导向、运行、荷重及减震的关键部件。

由轮对、轴箱、弹性悬挂装置、转向架结构、转向架与车体连接装置、基础制动装置组成。

轮对:

由两个车轮、一个车轴经压装而成。

车轮:

踏面、轮缘组成。

车轴:

轴颈、轮座、轴身组成。

23.车辆连接装置

包括车钩缓冲装置、电气连接装置、车辆贯通装置。

密接式车钩:

自动车钩、半自动、半永久性车钩三种。

(我国应用)

24.车辆基地

定义:

是车辆停放、保养、修理的专门场所。

组成:

车辆段、停车场、列检所。

检修制式:

厂修、段修分修制;厂修、段修合修制。

检修内容:

日检、月检、定修、架修、厂修。

25.供电系统

城轨供电为一级负荷。

城轨交通供电系统包括:

高压供电源系统、牵引供电系统、动力照明供电系统。

高压供电源系统:

集中、分散、混合。

(3种供电方式)

26.牵引供电系统

组成:

牵引变电所、牵引网。

牵引网:

接触网、馈电线、轨道和回流线;接触网、馈电线、回流线、电分段、钢轨

接触网:

架空线式、接触轨式。

接触轨式:

即“三轨供电”,我国DC750V、DC1500V。

第三轨式接触网:

上、下、侧面接触式(3种接触方式)

27.远动监控的优点

①集中监控可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经济性。

②集中控制使调度人员直接控制运行方式的改变,运行操作效率及其可靠性高。

③有利于变电所实现无人值班化,节省运行费用。

28.地下迷流

定义:

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牵引电流并非全部经由走行钢轨流回牵引变电所,部分电流会由钢轨流入大地,再由大地流回钢轨或牵引变电所,这种地下杂散电流称为地下迷流。

防护措施:

①选择比较高的牵引供电额定电压;

②采用双边供电电压;

③尽量减小钢轨间的接触电阻,增设附加回流线;

④提高钢轨与地面间的绝缘程度;

⑤尽可能远离或避免与回流钢轨平行设置地下金属管道、电缆,并采用适当的防腐措施;

⑥定期检查轨道绝缘、钢轨接触电阻,进行地下迷流监测。

29.城轨交通线路分类

按在运营中的作用分为:

正线、辅助线、车场线。

正线:

贯穿所有车站、区间,日常运行的线路。

辅助线:

保证正线运营而配置的不载客列车运行的线路。

车场线:

车辆段内厂区作业与停放列车的线路。

按空间位置分为:

地下线路、高架线路、地面线路。

建设费用:

10:

5:

3

30.道岔常见的类型

单开、双开、三开、复式交分道岔。

31.标志、限界

线路标志:

公里标、半公里标、百米标、曲线标。

限界:

车辆、设备、建筑限界。

32.地下隧道施工

明挖法:

挖开地面,完成隧道主体结构,回填基坑。

盖挖法:

由地面开挖一定深度后,封闭顶部,在封闭顶盖下施工。

顺作、逆作

暗挖法:

不挖开地面,全部在地下进行开挖和修筑。

盾构掘进施工法:

①挖掘工作竖井;②安装盾构掘进设备;

③盾构掘进,安装内衬砌;④灌注防水填充材料。

矿山法:

①挖掘工作竖井;②安装掘进机;

③掘进隧道;④安装衬砌。

新奥法:

①确定线路位置;②在隧道预定位置外围钻进灌浆管;

③灌浆凝固;④挖工作竖井,横向掘进。

33.车站的分类

按功能分:

终点站、中间站、换乘站、区间站、通勤停靠站。

按等级分:

特等、一等、二等、三等。

按位置分:

地面、地下、高架车站。

34.车站设计原则

①能最大限度吸引客流;

②按远期客运量需求设计;

③留适当的能力余地,满足高峰时段密集到达的需要;

④占用地面面积最少,尽可能降低投资费用,满足施工条件限制;

⑤采用多方案必选,确定最优方案。

35.车站规模

根据【远期高峰客运量】来确定。

站台长度:

主要由车辆编组的计算长度决定。

L=n*l+4(l为车辆长度m,n为车辆的编组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