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精校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67998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精校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历史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精校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历史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精校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历史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精校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历史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精校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精校解析版.docx

《历史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精校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精校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精校解析版.docx

历史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精校解析版

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2017-2018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考证,商王经常对农业生产、军事征伐、迁都等诸多事情亲自进行占卜,并对在龟、骨表面的裂纹走向作出吉凶的判断和解释。

这反映了商朝

A.决策方式过于随意

B.尚未形成高度集权

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占卜决定军政要务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商王经常对农业生产、军事征伐、迁都等诸多事情亲自进行占卜”可知,在商政权中,充满着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故C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是否形成集权,故B项排除;材料“对在龟、骨表面的裂纹走向作出吉凶的判断和解释”可以看出,商王依据“裂纹”来做出自己的判断,故AD项错误。

2.周灭商后,虽然封了纣子武庚,但周武王对他并不放心,又封自己的弟弟们去殷人故地。

“自殷都以东为卫,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鄘,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霍叔监之”。

据材料可知,分封制度

A.有效阻止了地方叛乱

B.扩大了国家疆域面积

C.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D.有利于巩固国家统治

【答案】D

【解析】材料“封了纣子武庚,但周武王对他并不放心,又封自己的弟弟们去殷人故地”中可以看出,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巩固周王的统治,故D项正确;A项是D项具体表现;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国土面积的扩大,故B项排除;中央集权制是秦朝设立的,排除C。

点睛:

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材料“封了纣子武庚,但周武王对他并不放心,又封自己的弟弟们去殷人故地”;从中可以看出分封制就是为了维护周王的统治。

3.宗法制中嫡庶尊卑关系的区分,不仅决定着王位继承者,也决定着主持家庭事务的最终裁决者。

据此可知,宗法制中政治权力分配的依据是

A.财产多寡

B.血缘亲疏

C.辈份尊卑

D.事务大小

【答案】B

【解析】材料“宗法制中嫡庶尊卑关系的区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故B项正确,AD项排除;C项是宗法制政治权利分配的具体表现。

4.下图所示印章作为历史材料可用于证明

A.汉代已建立完备的监察体系

B.监察机构的设置始于汉代

C.汉代已设置负责监察的官员

D.汉继承了秦地方监察机制

【答案】C

【解析】从“西汉‘监史之印’”“东汉‘冀州刺史’印”中可以看出汉朝就有负有监察职能的官员,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完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御史大夫就有监察的职责,故B项错误;刺史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故D项错误。

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

“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

”下列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秦代郡县制

B.西汉中朝制

C.唐代科举制

D.元代行省制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中朝制度设立,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故B项正确;AD项体现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中央集权的趋势,排除;C项是选官制度,无法体现出皇权的加强,排除。

点睛:

材料“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是指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个选项就可得出正确答案。

6.宋人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卷3记载,北宋曹州(今山东菏泽)商人于令仪的子侄多人考中进士。

书中还记载了朝廷对考生试卷实行糊名密封和誊录等方法。

该材料反映出

A.商人子弟开始有了科举考试的权利

B.考试内容在《四书》之内

C.宋代开始打破世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D.科举考试相对公平公正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宋人”“商人于令仪的子侄多人考中进士”“对考生试卷实行糊名密封和誊录等方法”可以看出,宋朝采取这些措施,可以防止作弊,有利于科举考试的相对公平公正,故D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出商人开始有科举考试的权力,故A项排除;B项是明朝开始,排除;C项错误,错在“开始”。

7.元代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

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

元代行省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目的是

A.分化地方权力

B.加强中央集权

C.缓和民族关系

D.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B

8.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

这一机构是

A.唐朝中书省

B.宋朝政事堂

C.明朝都察院

D.清朝军机处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清朝的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就像留声机和写字机器,故D项正确;唐朝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没有体现“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故A项排除;宋朝的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是最高的行政机构,与题意不符,故B项排除;明朝的都察院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与题意不符,故C项排除。

9.下图是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取得的通商口岸,与它相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这一条约开放了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和广州等为通商口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条约是《南京条约》,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10.中国唯一的一艘国防动员舰是以民族英雄邓世昌名字命名的。

与邓世昌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相关的事件是

A.三元里抗英

B.黄海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淮海战役

【答案】B

【解析】从材料“邓世昌英勇杀敌、壮烈殉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战役中壮烈殉国,故B项正确;A项是鸦片战争中的,排除;C项虽是甲午中日战争的,但不符合题意;D项是解放战争中的,排除。

11.《理想与现实的徘徊》一文中评论近代某种经济思想:

“预期了一个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绝对平均主义社会,……这在中国自然经济面临崩溃的前夜,只能是逆历史的潮流的空想”。

这种经济思想出自于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编》

D.《共产党宣言》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一个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绝对平均主义社会”“逆历史的潮流”中可以看出,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经济思想是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经济思想出自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的《天朝田亩制度》,它提出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圣库制度,超越了历史发展水平,故B项正确;A项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不符合题意;C项是提出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排除;D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不符合题意。

12.1911年7月,《大江报》因发表两篇鼓吹革命的时评被政府封禁,消息传出,武汉三镇舆论大哗,全国各地报馆纷纷响应支持《大江报》的正义斗争,《大江报》因此声名大振。

该材料可用于佐证

A.辛亥革命的思想准备

B.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言论自由成社会共识

D.维新变法影响深远

【答案】A

【解析】从材料“1911年7月”“《大江报》因发表两篇鼓吹革命的时评被政府封禁”“全国各地报馆纷纷响应支持《大江报》的正义斗争”中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前,革命派从思想上进行比较充分的准备,故A项正确;B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材料中强调的是辛亥革命的背景,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言论自由成为共识和维新变法的影响,排除CD项。

13.“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

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下列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

A.辛亥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C.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D.辛亥革命完成了中国的近代化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可以看出作者肯定辛亥革命在于实现了制度的变革,即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C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项错误;D项错误,错在“完成”。

14.1919年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幅对联:

“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

”这场爱国运动是

A.反割台斗争

B.保路运动

C.黄花岗起义

D.五四运动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19年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爱国运动是1919年发生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1895年发生,排除;B项是1911年发生的,排除;C项是1910年发生的,排除;D项是1919年发生的,符合题意。

点睛:

首先从材料中找出关键的时间信息“1919年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四个选项中找出哪个是1919年发生的,即可得出答案。

15.《蒋介石日记》载:

“于寇患及匪祸二者,对前一项,加强防御;对后一项,应准备速剿也。

”这则日记最有可能写于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全民族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据所学可知从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被称为国民大革命,而材料中“寇患及匪祸”与当时历史发展不合,故A项排除;材料中的“寇患”是指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匪祸”是指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据所学可知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体现,故B项正确;全民族抗战时期,国共合作抗日战争,与题意不合,故C项排除;解放战争时期不存在攘外必先安内,故D项排除。

考点: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共十年对峙

16.比较下列两幅图,对两个事件分析正确的是

A.均犯了“左”倾错误

B.前者导致北伐任务失败

C.都遭到外国势力干涉

D.后者促使中共战略转移

【答案】D

【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第一幅图中共犯了右倾错误,第二幅图中共犯了“左”倾错误,故A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导致北伐任务失败,故B项排除;“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有外国势力的干涉,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则没有,故C项排除;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直接导致了工农红军的长征,故D项正确。

17.“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

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促使革命走向“新途”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答案】C

【解析】从材料“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

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中可以看出这次会议是在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央红军长征之初,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损失惨重,在毛泽东的建议下,红军避敌锋芒,转兵贵州,解放贵州重镇遵义,并召开遵义会议,成为长征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故C项正确;A项是1921年,B项是1922年,都不符合材料中时间点;D项是中央红军已经完成长征的情况召开的,排除。

18.针对抗战初期的某次战役,西方学者称其为“自日本建立陆军以来第一次显要的战败”,国民政府宣传机构则称“歼敌三万余众”。

该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大捷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故C项正确;平型关大捷中,中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故A项错误;淞沪会战日方宣布死伤4万余人,而且淞沪会战不是日本战败,故B项错误;百团大战是在抗战相持阶段,故D项错误。

19.下图是2014年我国民政部公布的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情况示意图。

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八年抗战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B.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抗日英烈的人员成分不但有国民革命军陆军、新四军等这样的正规部队人员,还有东北抗日联军、党政工作人员、外籍抗日人员、个人、群众等,体现了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重点在突出中华民族各个部分都曾经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不是在于整体,故A项错误;材料无意在说明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将中国的抗战放在世界的范围之内来评价和考量,故D项错误。

20.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历史性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D.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左图信息为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誓词,右图为开国大典,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辛亥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可知二者都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新发展,C项符合题意,D项只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影响不是二者的共同点,AB两项仅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也不是二者的共同点。

21.某中学历史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

试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共同纲领》。

以下答案较合理的是

A.制定机构不同,分别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和全国人大制定

B.性质不同,分别为资本主义性质宪法和社会主义性质宪法

C.从时间上看,都颁布于新政权建立之后

D.从影响上看,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答案】D

22.“偷有理、抢无罪,革命的强盗精神万万岁!

”“踢开党委闹革命”这些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出现严重内乱

B.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C.阶级斗争十分激烈

D.个人崇拜思想难以根除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践踏,造成动乱局面,材料的口号正是这一状况的反映,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没有体现出中国的内乱、阶级斗争和个人崇拜,故ACD项排除。

23.“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的有机统一。

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基层民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中可知“这个制度”是关于政党制度方面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的弊端,实现了集中领导,同时又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兼顾了广泛的民主,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民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ABC项排除。

点睛:

首先通过材料“……两党制或多党制……”这些字眼可以知道考查是政党制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新中国的政党制度即可。

24.1978—1992年中国迎来立法高峰,在这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通过了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重要法律达230部之多。

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A.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基础

B.成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保障

C.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法律保障

D.确立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方针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宪法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故A项错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题中的时间点不符,故B项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出现了立法的高峰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故C项正确;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与题中的时间不符,故D项排除。

25.2017年9月,香港理工大学校内的“理事亭”出现“港独”标语。

理工大学当晚发表声明表示不赞同“港独”,移除校内有关鼓吹“港独”的横幅,是希望保护学生,以免他们有可能触犯法律。

校方声明的立场基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B.“港独”言论危害香港社会的繁荣

C.“港独”言论危害香港市民的利益

D.学生思想受到国外反华势力的控制

【答案】A

【解析】从材料“移除校内有关鼓吹“港独”的横幅,是希望保护学生,以免他们有可能触犯法律”中可以看出,校方是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立场上,来保护学生的利益的,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港独”的具体危害,故BC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学生思想受到国外反华势力的控制,故D项排除。

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共计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秦本纪》《集解》引应劭曰:

“丞者,承也;相,助也。

”这个官虽然是“百官之长”,更重要的是上承天子的命令“助理万机”。

——摘自安作璋《秦汉的丞相制度》

材料二到了唐代,皇帝又置品级较低的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以削夺三省的权力,用身边的翰林学士和宦官充当枢密使掌管机要,三省长官又逐渐被排挤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衔。

尚书省也逐渐成不管行政事务的闲置机构。

宋代中央既设三省的正式机构,又别置中书门下于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摘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一卷

(1)根据材料一列举丞相的职能,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丞相制度的设立和废止时间。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削夺三省权力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

(1)职能:

统领百官,辅佐皇帝。

设废时间:

秦朝;明朝

(2)措施:

任用低级官吏或宦官掌管机要、另设机构分散职权。

原因:

相权过大制约威胁了皇权。

(3)特点: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专制主义不断加强的过程。

从秦朝丞相制度的建立、唐宋时期限制丞相的权力等方面来分析考查。

(1)从材料““百官之长”,更重要的是上承天子的命令“助理万机””可以概括出丞相的职能。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丞相制度秦朝设立,明朝废除。

(2)从材料“又置品级较低的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以削夺三省的权力”“翰林学士和宦官充当枢密使掌管机要”“别置中书门下于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中可以概括出唐宋削夺三省权力的措施。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相权与皇权的关系以及皇权的加强等方面来分析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3)从材料“百官之长”到“三省长官又逐渐被排挤出宰相行列”再到明朝被废除,这一过程反映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诗词选集》

材料二“对于农村而言,农民根本弄不清楚苏维埃是怎么回事。

广东的农民知道著名共产党人苏兆征,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苏维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这里的“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

——张鸣《红色的个案一一苏维埃乡村追求》

材料三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他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工作报告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首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例印证材料二所作的结论。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道路,根据材料三说明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党的策略方针发生的变化。

(4)综合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历史认识。

【答案】

(1)事件:

秋收起义。

(2)趋向:

模仿苏联;印证:

秋收起义(或南昌起义),以苏联的“城市中心论”为指导;进攻当地中心城市长沙,结果失败。

(3)道路: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

变化:

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主要任务由革命战争转移到恢复发展生产。

(4)认识:

革命道路的确立和方针政策的调整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革命的最终目的;正确的思想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行动实践。

【解析】

(1)从材料“军叫工农革命”“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27年秋天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2)从材料“苏维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是指中国模仿苏联。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的道路来印证中国模仿苏联。

(3)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毛泽东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道路是指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从材料“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中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革命道路与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方面来分析得出答案。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锁国造成人们眼光的缺损,对外部世界的茫然,对国际世界的无知,对重大国权的沦丧,时人时论似乎处在浑然不觉的状态,……对领事裁判权仅认为是“通商之务,贵在息争”……直到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朝统治者才意识到其危害。

——摘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取得毙伤日军5万余人的战果。

战后不到20天,美国国会就宣布给中国5亿美元的信用贷款。

……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重要成员以后,1942年美英通知中国政府,愿意尽快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有关权益。

——摘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三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根据材料一指出领事裁判权丧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美主动放弃在华特权的直接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选择近代以来影响国家主权的一个因素,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

(1)统治者盲目自大;近代主权观念的缺失

(2)中国战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中有重要地位,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

(3)从思想观念、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综合国力等任选一个因素进行论述。

【解析】

(1)从材料“对外部世界的茫然,对国际世界的无知,对重大国权的沦丧”中可以概括出领事裁判权丧失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