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 必修二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冲突时的文件备份0525 083911.docx
《导学案 必修二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冲突时的文件备份0525 0839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 必修二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冲突时的文件备份0525 08391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导学案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冲突时的文件备份0525083911
【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1964年)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农业情况非常严重。
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年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
(苏联)农、轻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
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
材料展示:
1931-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农业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联人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了什么信息?
(1)1913-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粮食短缺等。
所以改革目的在于摆脱困境。
(2)“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
2、内容
3、赫鲁晓夫改革的作用
(1)积极: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
到60年代初,耕地、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均已实现全面机械化。
(2)局限:
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
1、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
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他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在他任内,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但是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
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评价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1991年)
1、背景:
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2、内容、问题及影响
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
为了缓解经济困难,他首先进行经济改革。
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了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但这些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
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我们应吸取哪些历史教训?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
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5)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对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三者改革的异同
苏联改革的启示
(1)建设社会主义要从自身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生产力,提升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切实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改革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更不能改变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
(4)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5)制度的改革与更新也必须与时俱进,没有永远先进和一成不变的制度。
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二、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请回答:
(1)其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有哪些相似性?
(2)中苏两国各在什么时候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3)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
参考答案:
(l)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相似性: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施五年计划③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2)开始改革:
中国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3)不同结果:
中国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
原因:
指导思想不同。
邓小平理论指导。
苏联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
具体做法不同。
中国经济改革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苏联经济上小修小补,政治上背离社会主义,引起思想混乱。
对待“和平演变”的态度不同。
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苏联混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界限。
对改革认识不同。
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经济改革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
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
苏联改革的启示
(1)建设社会主义要从自身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生产力,提升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切实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改革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更不能改变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
(4)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5)制度的改革与更新也必须与时俱进,没有永远先进和一成不变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