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5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5484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精选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精选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精选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精选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5篇.docx

《精选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5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5篇.docx

精选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5篇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那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该怎么写呢?

以下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农民收入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9年精选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

  

(一)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

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

  由于农民的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的收入相当低,增收非常困难.我们调查显示:

  

(1)农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

2019年,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622元,折合为320美元,平均每天不足1美元。

更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其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值还要低得多。

按照人均635元的贫困线标准,2019年年底全国尚有2900万绝对贫困人口。

如果按照人均825元(100美元)的标准,则全国有9000万左右的人口低于此标准,而这个数量大于欧洲任一国家的人口总数。

2019年公布的绝对贫困人口数字,同2019年相比,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虽然不属于统计中的贫困人口,但是收入水平很低,仅仅略高于贫困线,只要气候等生产条件稍有不利变化,就会陷入到贫困人口的行列中去。

这部分贫困人口和准贫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将受到自然和经济基础条件的约束,难度非常大。

近年来,减贫速度不断减慢。

  

(2)增收速度缓慢。

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同过去的情况比速度大大降低。

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

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

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很大。

2019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GDP为4460元,大约相当于540美元,按农业人口折合为人均300美元左右。

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

农村人均要实现这个目标,每年的增长率要达到

  12.2%。

即使考虑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将农村人均GDP的目标确定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即1500美元,每年的增长率也要达到

  8.4%。

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3)城乡差距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的25年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年份有16年,而城乡差距缩小的年份只有9年,缩小年份主要集中在19781983年和19951997年的两个阶段。

其中的主要原因,在前一个阶段是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而在后一个阶段则主要是农产品价格的提高。

城乡收入比例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为

  2.56:

1,1983年缩小到最低,为

  1.82:

1;然后不断扩大,到1994年达到了一个新高,为

  2.86:

1;然后降低到1997年的

  2.47:

  1;从1998年开始,逐年显著扩大,2019年扩大到

  3.23:

1。

近几年来,尽管诸多因素都很有利,农民增收速度可以超过5%,但是仍可能落后于城镇居民,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4)地区发展不平衡。

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并且这种差距没有缩小的趋势。

总的说来,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

上海、北京和浙江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是西部云南、贵州、甘肃和陕西等省的3~4倍。

由于城市居民在不同地区之间相对差异较小,因此,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呈现出明显的由东向西的递增趋势。

即东部沿海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别较小,而西部地区城乡差别更大一些.

  2、造成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原因

  

(1)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突出表现:

一是文化素质较低。

据调查分析,农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6%左右,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

二是思想僵化,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在结构调整上,思路狭窄,不敢主动出击,存在等靠思想和过份依赖政府心理,瞻前顾后,怕担风险,不敢大胆地调整产品结构,不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应变能力。

三是绝大多数农民对市场把握不准。

从调查情况看,多数农民不了解和掌握市场行情,对市场需要什么,既不去研究,也不会去搞深入细致的调查,捕捉不到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在组织农业生产时,不是先看市场后抓生产,而是今年的生产看去年,对市场判断不准把握不准,造成的结果是什么赚钱种什么,种出什么就赔钱。

  

(2)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

总体看,一是特色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

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还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还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产业化经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低,初级原料生产比重大,大部分农产品基本上是从农田到市场,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高科技含量产品少,加工增值率低。

二是结构调整还只是停留在规模扩张上,缺乏在内在质量提高上下功夫。

以蔬菜为例,近两年来,有的地区蔬菜种植特别是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连年快速增长,为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种植结构雷同,品种特色不明显,科技含量不高,大路菜多,贮藏、保鲜、深加工及包装、运输等严重滞后,如不抓紧研究对策,将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结构过剩,应引起高度重视。

  (3)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引导、协调、服务功能滞后,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困难。

一是信息服务滞后,手段缺乏,不能及时给农民提供各种市场信息和致富信息,使农民无所适从,组织生产难,进入市场难。

二是技术服务跟不上。

原因是部门管理制度不完善,科技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使科技人员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主动上门服务意识差,其结果是科技人员得不到实践,农民得不到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

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上,技术与生产严重脱切,导致农民增收难。

三是信贷部门缺乏有效的资金扶持措施,一家一户贷款困难。

调查发现,多数农民都有强烈的增收意识,并有一些可行的增收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而难以上马。

  (4)农民的负担比较重.据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大部分农民家庭都有两个孩子,孩子要上学会需要一笔很大的投资,现在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上大学,不一辈子像他们一样只是个农民,供一个子女上大学几乎要花掉农民家庭三分之二的开支;家庭长辈的供养也需要一笔的开支.除此之外,还有农作物每年的成本开支.家庭生活费,子女教育费,农业成本费,三个最基本的方面的开支累加起来,对与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来说,生活就难上加难了.

  三、体会我国农民数量如此之多,要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要带领农民奔小康,要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有:

  1、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素质.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下乡组织农民技能培训,打破思想僵化的局面,让农民大胆尝试,自主创新,随机应变,让农民更多更早的了解市场的最新信息和动态.收入来自与农民,农民必须从自身做好.

  2、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

这是农民增收的基础。

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是在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同时,切实抓好质量安全管理。

二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带。

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四是大力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和农村服务业,提高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3、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可以增加农民的资源占有量,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扩大农产品市场需求,同时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一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小城镇,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是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把农民进城务工当成一项产业来抓,促进农民工跨区域流动,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4、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降低农村经济发展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基本建设资金应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应向农村倾斜,以逐步缩小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

二是对农业、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尤其是要配合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方式,逐步建立对种粮农民生产直接补贴机制。

  5、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一是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坚持依法征税,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尽快取消农业特产税。

二是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加快培育和规范粮食市场,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积极探索对农民的补贴机制。

三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和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解决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2019年精选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

  

(二)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

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严峻的挑战。

作为一个农村人,我不禁要问:

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自己所在县农民增收问题做了一次深入调查,以期为本地农民增收困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选取惠民县有代表性的部分村庄进行调查,采用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同学、亲戚优势利用电话、短信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完成此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条件。

然而,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然而,我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

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

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5.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

  7.8%。

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

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经验,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15%。

三是思想观念。

我县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很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因此,很多农民仅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维持生计。

四是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

  70.13%的农民从未关注过三农政策,

  33.7%的农民不知道三农指哪几方面,

  63.64%的农民仅靠听说获取农业政策信息。

从这四方面来看,我县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大障碍。

  3.生产力低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矛盾凸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改革初期,它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消极作用已开始显现。

精细的生产模式不能形成规模,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缓慢,且农产品批量小、质量差,无力面对市场竞争。

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将大批劳动力禁锢在农业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因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

  4.村官选举问题重重,村委服务不到位。

在调查村官选举这个问题时,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经济发达、乡镇企业较多的村庄,村干部成了美差,有人为了当上村干部,花费巨额资金送礼,有的甚至打起了选票价格战,一张选票从100到1000不等,有的候选人一次竟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与此相反,在经济落后、没有乡镇企业的村庄,村干部选举却很少有人问津,当选者多为年龄较大、无力从事其他职业的人。

不难想象,在这两种情况下组织起来的村委会其服务意识和带动能力是怎样的。

素质偏低的村委会成员导致村委会发挥不了应有的职能,使其在引导种植结构、引导推进产业化经营、引导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引导加快劳动力转移等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是农民增收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5.城乡教育差距继续扩大,留守儿童教育受制约。

我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当地教育发展受限,突出表现在教师工资上,根据调查,我县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分别为17400元和14650元。

较低的工资水平致使大量优秀教师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

同时,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对他们的辅导、教育乏力,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像心理发育不健全、学习成绩下降等。

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是农民在起步方面就比城镇居民差。

  6.社会保障措施不力,致贫因素增加。

由于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农民生产和生活保障能力差,致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民在住房、医疗等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此外,国家出台的一些保障措施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在执行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农民实际收益不大,像农村合作医疗,仅从定点医疗机构的药价看,同一品牌和剂量的常用药,从定点医疗机构购买的,药价即使扣除报销部分,往往比从药店购买的还贵,因而其最大受益者并非农民,而是医院。

  7.农民工地位低,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

由于城乡差别,农民工在与城镇居民的岗位竞争中多处于弱势,因而农民工多从事脏、累、差且收入低的工作,无固定住房,子女教育无着落,个人生活不方便以及无权享有城市居民的医疗、养老保险等保障,而且工作很不稳定,甚至不能按时足额领取基本的低收入工资。

  二.对策与建议从上述可以看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多管齐下,切实解决上述问题。

  1.立足农业特色,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城镇化进程。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这个问题,我认为应立足农业特色,靠发展农业和相关产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各乡镇的农业特色,建立与其相关的乡镇企业,例如在大年陈乡建立水果加工企业,在何坊乡建立蔬菜加工企业,在石庙镇建立桑蚕加工企业。

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

  2.整合社会力量,从多方面提高农民素质。

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事业,积极开展农业知识的科普宣传,发放一些农业科普书籍,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二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等高素质人才回乡任职,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知识的传播者。

三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宣传文化阵地。

  3.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手中进行规模经营,将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领域。

同时,农业部门加强对集约化经营的技术、资金、信息、机械、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广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从而增加收入。

  4.推进乡村民主建设,切实提高村干部素质。

对于村干部选举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对于出现贿选现象的村庄,可以在村内设置观察员,监督村里的选举行为,同时加强乡(镇)政府的行政干预,严厉打击贿选行为。

而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村庄,政府应加大对其民主建设的投入力度,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一批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参加选举。

通过上述措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

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严峻的挑战。

作为一个农村人,我不禁要问:

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自己所在县农民增收问题做了一次深入调查,以期为本地农民增收困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选取惠民县有代表性的部分村庄进行调查,采用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同学、亲戚优势利用电话、短信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完成此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条件。

然而,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然而,我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

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

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5.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

  7.8%。

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

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经验,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15%。

三是思想观念。

我县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很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因此,很多农民仅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维持生计。

四是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

  70.13%的农民从未关注过三农政策,

  33.7%的农民不知道三农指哪几方面,

  63.64%的农民仅靠听说获取农业政策信息。

从这四方面来看,我县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大障碍。

  3.生产力低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矛盾凸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改革初期,它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消极作用已开始显现。

精细的生产模式不能形成规模,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缓慢,且农产品批量小、质量差,无力面对市场竞争。

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将大批劳动力禁锢在农业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因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

  4.村官选举问题重重,村委服务不到位。

在调查村官选举这个问题时,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经济发达、乡镇企业较多的村庄,村干部成了美差,有人为了当上村干部,花费巨额资金送礼,有的甚至打起了选票价格战,一张选票从100到1000不等,有的候选人一次竟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与此相反,在经济落后、没有乡镇企业的村庄,村干部选举却很少有人问津,当选者多为年龄较大、无力从事其他职业的人。

不难想象,在这两种情况下组织起来的村委会其服务意识和带动能力是怎样的。

素质偏低的村委会成员导致村委会发挥不了应有的职能,使其在引导种植结构、引导推进产业化经营、引导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引导加快劳动力转移等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是农民增收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5.城乡教育差距继续扩大,留守儿童教育受制约。

我县由于经

  济发展水平低,当地教育发展受限,突出表现在教师工资上,根据调查,我县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分别为17400元和14650元。

较低的工资水平致使大量优秀教师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

同时,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对他们的辅导、教育乏力,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像心理发育不健全、学习成绩下降等。

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是农民在起步方面就比城镇居民差。

  6.社会保障措施不力,致贫因素增加。

由于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农民生产和生活保障能力差,致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民在住房、医疗等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此外,国家出台的一些保障措施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在执行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农民实际收益不大,像农村合作医疗,仅从定点医疗机构的药价看,同一品牌和剂量的常用药,从定点医疗机构购买的,药价即使扣除报销部分,往往比从药店购买的还贵,因而其最大受益者并非农民,而是医院。

  7.农民工地位低,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

由于城乡差别,农民工在与城镇居民的岗位竞争中多处于弱势,因而农民工多从事脏、累、差且收入低的工作,无固定住房,子女教育无着落,个人生活不方便以及无权享有城市居民的医疗、养老保险等保障,而且工作很不稳定,甚至不能按时足额领取基本的低收入工资。

  二.对策与建议从上述可以看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多管齐下,切实解决上述问题。

  1.立足农业特色,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城镇化进程。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这个问题,我认为应立足农业特色,靠发展农业和相关产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各乡镇的农业特色,建立与其相关的乡镇企业,例如在大年陈乡建立水果加工企业,在何坊乡建立蔬菜加工企业,在石庙镇建立桑蚕加工企业。

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

  2.整合社会力量,从多方面提高农民素质。

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事业,积极开展农业知识的科普宣传,发放一些农业科普书籍,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二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等高素质人才回乡任职,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知识的传播者。

三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宣传文化阵地。

  3.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手中进行规模经营,将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领域。

同时,农业部门加强对集约化经营的技术、资金、信息、机械、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广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从而增加收入。

  4.推进乡村民主建设,切实提高村干部素质。

对于村干部选举中

  出现的不同问题,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对于出现贿选现象的村庄,可以在村内设置观察员,监督村里的选举行为,同时加强乡(镇)政府的行政干预,严厉打击贿选行为。

而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村庄,政府应加大对其民主建设的投入力度,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一批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参加选举。

通过上述措施,切实选出高素质的村干部,使其真正发挥带动农民致富的作用。

  5.加大师资力度,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的教学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前来任教,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使之健康成长。

  6.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制度体系。

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每年从财政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保障农民生产和生活,减轻农民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压力,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同时,规范制度体系,确保国家各项政策的严格执行,使农民真正从中受益。

  7.多管齐下,切实提高农民工地位。

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切实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拿出一定资金用于解决农民工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帮助农民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