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课程大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5048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扎染课程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扎染课程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扎染课程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扎染课程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扎染课程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扎染课程大纲.docx

《扎染课程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扎染课程大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扎染课程大纲.docx

扎染课程大纲

《扎染》校本课程纲要

一、开发背景

(一)文化的底蕴

扎染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种类,是中国民族文化几千年来积淀的艺术结晶,有着其他工艺无法达到和代替的特殊的效果之美。

传统的手工扎染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功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且制作工艺简便、有趣。

让扎染艺术能够传承下去,站在艺术与文化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学生的需求

 我校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弘扬与精神的传承,开设的一系列弘扬民族精神特色教育课程广受学生好评。

其中“魅力扎染”拓展性课程科目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我校选择扎染这个传统工艺入手的原因有三:

一,扎染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而且已成为一种时尚。

扎染如此受欢迎,是由于它特有的有别于其它染织物的个性。

它朴素自然,蓝底上的白花清清雅雅,毫不张扬,符合人的情致,贴近人的生活,充满人性色彩。

把扎染作为艺术科目引入校园,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利于增强校园文化气息。

二,扎染艺术科目让学生容易接受和制作,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增强他们愉快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努力形成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促进织染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中国传统工艺的美,渗入爱国主义人文精神,在爱上传统工艺的同时,也深深爱上我们的中华民族。

二、开发方案

(一)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扎染的历史、文化、特点以及扎染的分类,发现我国少数民族扎染艺术精品。

2、知道扎染画面的构成是以点、线、面三要素为主。

3、掌握基础的点的扎染练习,能制作以鹿胎为代表的扎法,小到鱼子,大到自由塔形扎。

4、掌握基础的线的扎染练习,能制作单层串缝、对折串缝、小梅花串缝、三折串缝、四折串缝、合下串缝、方胜串缝、包边串缝等。

5、掌握基础的面的扎染练习,能制作大梅花扎、十字花扎、佩兹利花、满针缝、小蝴蝶、包豆子花、打结法等。

6、掌握扎染制作方法并能独自设计制作扎染丝巾和壁挂等艺术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扎染艺术的魅力,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对我国扎染艺术的兴趣,培养审美意识。

2、体验扎染艺术带来的快乐,获得对扎染的制作、创作的持久兴趣、增强民族崇敬、自豪感。

3、在扎染艺术的制作过程中感受民间艺术的特色,培养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精神。

4、多观察生活,借助扎染艺术这一媒介展现出来,培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态度,激发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工艺的意识和使命感。

    

(二)课程实施  

本课程既独立成为课程,又是美术教育课程的补充和延伸。

要求参与学生热爱美术,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

四至六年级学生以选修的形式在专用教室展开教学活动,隔周2课时。

1、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遵循审美规律,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拓展到美术文化的学习,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想象,通过欣赏、比较、讨论、创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感受工艺文化的博大。

2、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指导合作交流的方法。

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战胜遇到的困难,培养耐心、细心的良好品质。

3、民族工艺的学习应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通过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观展览等方式,了解扎染的历史、文化、特点以及分类。

2、通过讲解、当场示范、指导等方法,初步掌握各种扎染技法制作过程。

3、通过动手操作、模仿民族工艺品、交流经验和总结等方法,掌握各种扎染技法的操作技能。

(三)课程内容

1、内容组织形式:

本科目的内容组织是以一主一辅两条主线展开的,技能操作是课程的主线,根据制作扎染的难易顺序进行递进式的内容组织形式,以点、线、面三要素展开,主要是从较为简单的乱捆法开始,再逐渐过渡到较为复杂的花式缝扎法,扎染图案花纹从较为简单抽象的圆形图案到具有具像结构的花纹图案。

运用各种扎染技能创造出扎染艺术作品或小工艺品进行展示。

主辅两条线相互交织,交相辉映,主题创作有机渗透到每一个单元的技能操作训练中,技能操作侧重递进式的内容组织形式。

2、内容的编制框架

第一单元扎染的历史与文化

一、认识扎染

二、我国传统的民族扎染

第二单元扎染制作的工具与材料

一、扎染的工具与材料

二、扎染作品的制作流程

第三单元扎染的简单扎法

一、乱捆法

二、自由塔形扎法

三、打结法、夹扎法

四、卷压法、拧麻花法

第四单元扎染的基本缝扎法

一、平针串缝和对折串缝

二、小梅花串缝

三、三折串缝、四折串缝和合下串缝

四、方胜串缝和包边串缝

第五单元扎染的花式缝扎法

一、大梅花扎和十字花扎

二、佩兹利花

三、包豆子花

第六单元现代扎染的制作工艺

一、自由扎染丝巾

二、针法扎染壁挂

三、扎染服饰

第七单元我们身边的扎染艺术

一、师生优秀扎染作品展示

二、扎染展示台欣赏

3.单元设计说明

第一单元:

本单元是有关扎染艺术的简述,主要介绍它的起源、文化、历史和扎染的分类。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是指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

扎染在中国约有1500年的历史。

现存最早的实物是东晋年代的绞缬印花绢。

除中国外,印度、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也有扎染手工艺。

20世纪70年代,扎染成为流行的手工艺,广泛应用于服装、领带、壁挂等。

在同一织物上运用多次扎结、多次染色的工艺,可使传统的扎染工艺由单色发展为多种色彩的效果。

本单元还设计了“欣赏美”和“找找美”两个环节,通过欣赏扎染门帘系列作品,引起学生课后寻找扎染手工艺品的兴趣,在“找找美”环节中鼓励学生课外积极查找我国其他地方盛行的扎染工艺,了解到扎染是流传在大理民间的一种工艺,白族、彝族、汉族都掌握,目前主要流传在大理市的周城和巍山县的县城、庙街地区。

经过这个查找资料的过程,学生就能自主了解我国传统的民族扎染,辨别大理白族扎染艺术和巍山彝族扎染艺术不同的典雅、古朴的风味。

第二单元:

本单元向同学们介绍制作扎染艺术作品的工具与材料,通过图片、实物与视频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扎染的制作过程已经运用的材料手法,了解扎染作品的制作流程,介绍学校已有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对扎染的制作有个初步的了解。

第三单元:

本单元从扎染的简单扎法开始,首先教师示范捆扎法、圆形扎法、折叠扎法、自由塔形扎法、打结法、夹扎法、卷压法、拧麻花法、综合扎法、扎,缝,夹结合、任意皱折法等,让学生观察并动手操作,体验绳子捆扎、卷、拧松或紧产生的不同扎染效果。

在夹扎法、卷压法中,让学生接触到不同材料,制作出不同的效果。

其二,扎染浸水、染色的制作过程尤其重要,用清水将染料调和,加热溶解,溶解之后,将染液加热至关重要的40度;随后,将经清水浸泡5~10分钟后的织物均匀压干,投入染锅中染色;5分钟内逐渐升温至80~90度,在染色过程中应该不断搅拌.在染15分钟后加入一半食盐,然后在80~90度的条件下续染15分钟后再加入令一半食盐,继续染色彩15分钟。

这之间的过程需要每个学生的参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给予提醒,课堂时间要满足所需操作时间,教师还应关注课堂安全隐患,以免学生烫伤。

其三,染色完毕后,学生取出织物,用清水洗掉辅色,把线解开晾干即可。

本单元的熟练掌握将有助于学生将来整个课程的学习,包括兴趣、技能、创作能力、合作能力等各个方面。

第四单元:

本单元主要是在掌握第三单元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扎染的基本缝扎法。

缝扎法是用针线穿缝绞扎织物以形成防染,针法不同形成的效果不同。

这是一种方便自由的方法,可充分表现设计者的创作意图。

比如:

平针串缝和对折串缝、小梅花串缝、三折串缝、四折串缝和合下串缝、方胜串缝和包边串缝以及缝扎法的其他技巧。

让学生体会在缝制作品的过程中,注意各行之间针脚排列不同、针线收紧或松所造成的不同效果。

体会每次作品完成后,与预期效果的不同,学会思考总结失败经验并加以改进,使下次的作品染出的效果更加生动美丽。

第五单元:

本单元是针对扎染制作过程中最繁琐也最出效果的——花式缝扎法设计的。

主要让学生掌握扎染的花式缝扎法。

课程内容有:

大梅花扎和十字花扎、佩兹利花、小蝴蝶和包豆子花等扎法。

学生在上个单元缝制经验的基础上,学习花式缝扎法的扎染工艺,体会花式缝扎法的扎染过程,学习沿对折线走曲线行针、沿每个半圆弧走针脚。

本单元体验制作花式缝扎法扎染工艺的乐趣,运用各种花式纹样的铺开来进行图案的设计和制作,展示每个小组的合作成果,与预期效果做比较,学会思考总结失败经验并加以改进,制作出更美丽的扎染作品。

第六单元:

本单元为开拓型的一个单元,学生通过以上几个单元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扎染的技能操作方法,可以说学生对扎染传统的制作方法已经比较熟悉,已经基本掌握了扎染制作的基本原理,也发现了一些制作上的苯拙之处。

学生可能对这种传统的制作工艺开始提出质疑,有的学生提出是否可以用一些现代材料把原始的材料替换掉,有的同学提出在同一织物上运用多次扎结、多次染色的工艺,可使传统的扎染工艺由单色发展为多种色彩的效果。

本单元就是由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要继承传统的手工艺不仅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应该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得改进。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充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身边材料替代原来的材料,并进行多次扎结、多次染色的工艺,在实践中加以改进,在实践中体会继承和发展传统优秀手工艺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团体合作的方式初步尝试,以奥运、世博、民俗、校园生活等为主题,思考并逐步实践自己研究的成果,制作丰富多彩的具有现代特色的扎染手工艺品。

第七单元:

本单元展示师生优秀扎染作品、学校民族扎染时装、校扎染展示厅。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民间的艺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她丰富我们的生活,也愉悦我们的身心。

(四)课程评价

1.即时评价

在每次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和在活动的表现,采取互评、小组评价及教师评价等方式,以小组内互评为主,主要评议“活动情况”、“活动成果”两方面。

表例如下:

第()组  组长:

(  )  组员:

(               )        

分类

评价内容

评价结果

★★★

★★

活动情况

参与态度

主动积极参加课程实践活动

能参加课程实践活动

能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各课程活动的任务

合作态度

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并能帮助他人。

相互支持、

配合

能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进行合作

活动成果

扎染作品

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作业

能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基本独立的完成作业

能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作业,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实践动手能力

2.阶段评价

每个单元结束,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

由教师、学生对作品的制作和设计进行评价。

3、综合评价

根据学生一学期

为了满足对扎染艺术喜爱朋友们的需要,我把部分扎染基本技法做图解。

 1.于布尾1/4处,将布抓成一束。

                                                                           

 2.稍微整理以下布尾,染制时注意均匀染上染料。

3.用棉线于刚才手握处打结固定。

 4.开始环绕,此时需紧密的绕紧,绕的宽度越大,染制完留白处越大。

 

5.完成后,将线头打结固定,即可放入染料中。

第二种技法

1.将布抓起一小角后,用橡皮筋捆绑

2.每一小角都会成为染后的一个小圈,数量、大小皆可自行选择。

第三种技法

 

1.将正方形大小的布对折后再对折,成为一较小的正方形

2.以斜对角对折,成为三角形。

 3.同样,将三角形再做1/2对折。

 

4.如图所示,用橡皮筋绑出一个个环结。

5.捆绑的圈数越多,染好后的图案也会越丰富。

6.捆绑完成后的形状。

第四种技法

 

 在布的四角直接打结,不使用橡皮筋,染制完成的图案有一种晕染的效果。

第五种技法

1.将正方形的布对折后再对折。

 

 2.完成后的小正方形,再做对折。

 

 3.于四角紧紧的绑上橡皮筋。

成型

第六种方法

1.将布折成长条状。

2.每一小角都会成为染后的一个小圈,数量、大小皆可自行选择。

扎染古代称为“"绞缬”。

一般来说扎法可分为两大类:

   针扎:

是在白布上用针引线扎成拟留的花纹,放人染缸浸染,待干,将线拆去,紧扎的地方不上色,呈现出白色花纹。

这种方法能扎比较细腻的图案。

针扎主要有扎花与扎线两项工艺。

其中扎花最常见的一种俗称"狗脚花"(六瓣,呈尖形),还有菊花(八瓣,呈尖形)、蝴蝶花(六瓣,呈圆形)、双蝴蝶花(圆八瓣、呈双花芯)、海棠花(十瓣,呈尖形)等十余种。

(图3、1)其扎法各有讲究。

扎线也有绞扎和包扎等不同方法,绞扎因布的折法和针的绞法不同,能产生线的粗、细、强、弱效果,如粗蜈蚣线和单蜈蚣线等;包扎则在布中夹一根稻草,入染后能产生灰线条效果。

(图2)

图一

图二

图三

折叠:

扎狗脚花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