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路十合同段施工总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32312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公路十合同段施工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XX公路十合同段施工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XX公路十合同段施工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XX公路十合同段施工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XX公路十合同段施工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公路十合同段施工总结.docx

《XX公路十合同段施工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公路十合同段施工总结.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公路十合同段施工总结.docx

XX公路十合同段施工总结

XX公路土建10合同施工总结

由XX公司承建的XX~XX二级公路第十合同段路基工程,在经过两年多艰苦的施工后,现已全部完工;回顾本合同段自开工到全部完工期间的各项工作,这其中即有成绩与经验,也有存在不少问题及深刻的教训,为了有利于今后工作开展,现就我公司施工的此段工程施工过程作个总结,施工总结的内容如下:

一、工程概况

XX至XX二级公路,起于XX县城南小广场附近,与县城发强路相接,止于XX县,接上省道218线K59+700,全长162.025171KM。

本合同段公路建设起点为K73+000,位于牟定县农机修造厂附近,经过四十亩村(K73+716.76)处与牟定至广通公路平交,再经新甸房村,山甸尾村,高军屯村,最后止于(K82+000),牟定县共和镇黄龙山,路线全长9.0公里,其中K73+000~K76+000为一级公路,长3.0公里。

K76+000~K82+000为二级公路,长6.0公里。

(一)技术标准

一级公路

1、公路标准:

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

60Km/h;

3、路基宽度:

20m;

4、路面类型:

沥青混凝土路面;

5、设计荷载:

公路I级;

6、设计洪水频率:

1/100(路基、涵洞);

7、地震设防烈度:

7度;

8、设计交通量:

远景交通量9236辆/昼夜(小汽车)。

9、最大纵坡6.0%。

10、平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200米,极限值125米。

二级公路

1、公路标准:

山岭重丘区一级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

60Km/h;

3、路基宽度:

8.5m;

4、路面类型:

沥青混凝土路面;

5、设计荷载:

公路II级;

6、设计洪水频率:

1/50(路基、涵洞);

7、地震设防烈度:

7度;

8、设计交通量:

远景交通量9236辆/昼夜(小汽车)。

9、最大纵坡6.0%。

10、平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200米,极限值125米。

(二)主要工程内容

主要工程数量(截止2011年6月10日)

1、路基土石方工程

(1)路基挖方:

54.6923万m3;

(2)路基填方:

36.1224万m3;

(3)借土石填方:

16.2874万m3;

(4)软土路基换填(片、块、碎石垫层、砂砾回填等):

6.4817万m3;

(5)土工格栅:

132889m2

(6)路槽填筑碎石土:

76783m3

2、防护工程

(1)挡墙、护脚墙:

47717.76m3

(2)护面墙:

1270.91m3

(3)抗滑墙:

3930.69m3

(4)浆砌片石护坡:

2380.54m3

(5)现浇混凝土拱形护坡:

737.9m3

(6)索框格梁混凝土:

641m3

3、排水工程

(1)边沟、排水沟、截水沟:

12203m3

(2)涵洞、通道:

655.19米/31道

(3)圆管涵:

10米/1道

(4)倒虹吸:

48.5米/2道

(5)箱涵:

39.71米/1道

(6)路基(槽)盲沟:

6649.35m

(7)大桥383.44米/3座(单幅)

(8)小桥36米/1座

(三)沿线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本项目地处云南高原中北部,路线区域总体上呈现出中等至浅切割的低中山及缓丘宽谷盆地相嵌的高原地形地貌景观,地势南高北低,路线附近最高点为尖峰山海拔2451米,元谋盆地海拔1200米,牟定盆地1770米,楚雄盆地1773米。

根据现场调查,K73+000~K77+000一段位于构造侵蚀堆积山间盆地地形地貌单元内。

该段地形起伏不大,地势较为开阔,为断拗盆地,侵蚀与堆积作用交替进行,河流阶地与剥夷面相对应,Ⅰ级阶地保存完好,Ⅱ级阶地次之,Ⅲ级阶地则仅局部残存。

盆地边缘山地斜坡前洪积扇(裙)较发育,但面积均大小不等,各期扇面均具前缘缓,后缘陡的特点,坡度1~8°,部分洪积扇被流水切割已遭不同程度的破坏,厚度均较薄,一般仅10米左右。

盆地内堆积物一般不厚,小于25米,其间残丘耸立,形成孤峰,进一步显示了该区地壳间歇性上升、侵蚀与堆积交替进行的特点。

K77+000~K82+000一段位于构造剥蚀低中山地形地貌单元内。

该段地形起伏较大,横坡陡峭,自然坡度一般均在25°以上,局部达45°,山顶浑圆,基岩多裸露;以流水侵蚀、构造剥蚀作用为主。

主要出露白垩系、侏罗系地层、岩性以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石英砂岩为主,长期剥夷作用结果,山地顶部较为平缓开阔、覆盖层较薄、并保存了多区夷平面和剥蚀面。

风化层一般较薄,地表出露多为强风化。

相对高差100~150米。

2、气候

楚雄州境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气候特征是冬夏季短、春秋季长;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霜期较短;降水偏少,春夏旱重。

因地形和海拔的差异,形成气象要素时空分布复杂、立体气候和小气候特征明显的特点。

年均气温为14.8~21.9摄氏度。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7.4摄氏度;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1.4摄氏度。

极端最高气温35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8.4摄氏度。

无霜期为221天~275天。

年均降水量800~1000毫米,且主要集中在7月至10月。

楚雄州地处云南省日照高值区,年均日照为2450小时,从西北向东南呈递减分布。

全州的蒸发量年平均为2432毫米,为年降雨量的3倍多。

(四)工程地质条件

本合同段线路经过区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4el+dl)、冲洪积(Q4al+pl);中生代侏罗系妥甸组(J3t2)、中生代白垩系高丰寺组(K1g)沉积岩等组成,分述如下:

(1)中生代侏罗系妥甸组(J3t2)沉积岩:

为一套典型湖相沉积的泥岩组成,并以大套泥岩出现为与蛇甸组的分界,以紫红色泥岩为主,夹少量细砂岩及粉砂岩,常含灰质结核,局部地段夹泥灰岩层,风化性一般较弱,泥岩岩质较软,遇水易软化,失水风干易崩解,抗风化能力差,具就地风化,就地崩解搬运的特点,一般残积层较薄,仅为数米,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关系。

侏罗系地层主要分布于路线K73+000~K79+400段内。

(2)中生代白垩系高丰寺组(K2g)沉积岩:

为一套灰白、紫灰色厚层~块状构造细-中粒含长石石英砂岩及紫红色、黄绿色、褐黄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及灰白、灰紫色、褐黄色、黄绿色长石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砂砾岩透镜体。

其中泥岩岩质较软,遇水易软化,失水风干易崩解,抗风化能力较差,层理、节理较发育;砂岩石质坚硬、裂隙发育,风化强,岩体结构破碎,风化深度一般较深,残积层较薄,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

白垩系地层主要分布于路线K79+400~K82+000段。

(3)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4el+dl)、冲洪积(Q4al+pl):

坡积层主要分布于斜坡地带,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局部地段发育碎石土,土质不均,一般含10~20%的母岩碎屑、碎块,多呈硬塑~半坚硬状,局部低洼集水处呈可塑~硬塑状,一般厚度为0.0~5.5米;碎石土呈稍密~中密状,稍湿,粘性土充填,局部夹块石,厚度一般0.0~10米,冲洪积层主要分布于牟定盆地、坝子内,一般上部为粉质粘土、粘土,呈可塑~硬塑状,下部以卵石土、圆砾土夹透镜体状中粗砂、粘土等,分选性、韵律性一般较差,多以粗粒组为主,厚度各地不一,一般较浅,为3.5~20.0米,局部地段较厚。

(五)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地下水,即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赋存于不同时代的地层中,组成不同的含水层。

不同类型的地下水,由于受地质构造和含水岩组分布的控制,彼此之间水力联系密切,形成相互联系、互为补给的水文地质单元。

1、松散岩类孔隙水

主要赋存于山间槽谷粉质粘土及残坡积层孔隙中。

土层结构为粉质粘土,地下水类型以潜水为主,次为季节性上层滞水,富水性弱,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溪沟等,向沟谷排泄,地下水位一般较深,地下水位埋深一般1.0~3.5米,随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富水性受地层岩性及地貌条件控制。

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Na型,矿化度0.5克/升左右。

2、基岩风化裂隙水

可分为面状(风化裂隙)型、带状(断裂带、风化脉)型二类。

面状型以风化网状裂隙水为主,赋存于泥质砂岩、粉、细砂岩、石英砂岩、粉砂质泥岩等地层上部的强风化裂隙中,裂隙发育深度一般较浅,深度一般10~25米,连通性较差。

因沟谷切割强烈,地形陡峭,水力坡度大,径流途经短,交替迅速,具就地补给就地排泄的特点,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沟谷地段受地表水体侧向补给,于沟谷两侧呈散状或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少量向深部运移,形成带状型基岩裂隙水的补给源,径流途径较远。

该类地下水具有流量不大,动态变化较大的特点,富水性一般较弱,属潜水类型,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Ca,次为HCO3—Na·Ca型,水质一般较好,为非腐蚀性水,可作为生产用水。

带状型多沿断裂带及岩层层间分布,在硬脆性岩石的张性、张扭性断层及其交汇带为富水带,柔性泥质岩层及软硬相间层中富水性较弱,断层破碎带内较强。

一般径流途径较远,水力坡度较大,交替缓慢,主要受大气降水、河流侧向补给,向深远处运移,多具承压性,以上升泉形式于远处排泄,泉水流量相当可观,地下径流模数1.4~3.6升/秒·平方公里,深部水量中等,单井涌水量一般80~389吨/天。

本类地下水类型以SO4·HCO3—Ca·Mg·Na型水,矿化度一般小于0.5克/升,pH值5.8~7.6;水质良好,是较好的生活生产用水。

(六)不良地质

经实地详细调查、勘测K73+430~K75+580、K75+900~K77+015、、K77+340~K77+500段以农田山地为主,农作物丰富,土质松散,局部地段为水塘,软弱地基为主,施工中要先进行排水再作软基处理;本合同段大绝大部分没有施工便道,开工后马上组织机械和人工开挖便道,使材料能按计划运到工地现场。

本段公路不良地质地段主要表现为高液限粘土,挖方土大部分不能做为利用方用于路基填方施工,此类地段的挖方利用方已作废方处理,合同段内填缺部分采用借土石填筑;此类挖方地段均采用了片碎石换填进行处治。

(七)合同段工程施工起止时间

我合同段路基工程于2009年3月28日开工,于2010年12月30日完工。

二、主要机构组成

(一)工程管理主要人员

本工程施工气候环境复杂,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大部分地段要进行软基处理,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要求,为了科学、便捷、有效地进行工程施工管理,本项目组建了“XX公路第十合同段项目经理部”负责本工程的管理和协调工作,按“项目法”施工的组织原则实行项目法施工。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常务副经理1人,设项目总工程师1人,项目副总工程师1人,质检工程师2人,测量工程师1人,结构工程师2人,路基工程师2人,试验工程师1人,机械工程1人,安全工程师2人,技术员8人,试验人员5人,安全员3人,质检员2名,有设备保养维修经验的技工8人。

(二)、设备投入情况

根据我公司的机械设备实力,配备卡特320挖机2台,PC220挖机4,装载机4台,压路机5台,推土机2台,自卸车45辆,吊车1部,冲击钻机(CJF-20)3台,混凝土输送泵(HBT40A)1台,预应力张拉设备2套,钢模若干。

测量仪器(全站仪)2台,水准测量仪5套,混凝土试验设备全套;。

(三)、管理机构的设置

本合同设“XX公路第十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本工程的管理与协调工作,项目部下设质量保证、进度控制、安全保证、环保保证、农民工工资支付等管理机构。

各机构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组成本合同段的管理机构。

(四)、机械台班、工日、主要耗材消耗情况

挖掘机共1747个台班,装载机共1257个台班,压路机共1653个台班,运输车辆台班共2125(20车次为1台班);计日工11400个;水泥11703吨,钢筋1076.95吨,橡胶支座:

408块,钢绞线76.772吨,木材:

212.9m3,汽油9.5吨,柴油551.5吨。

三、质量管理情况

我部始终把质量工作放在首位,以争创全优工程为目标。

确立了“质量是工程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的饭碗,没有质量就没有进度,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的质量工作指导思想。

提出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把XX公路建成高标准、优质的二级公路"的质量方针。

各分项、分部工程的合格率达到100%,优良品率达到95%以上。

(一)、质量控制措施

1、路基工程

根据我公司在高速公路及二级公路施工多年的经验,在路基填筑方面,除重点抓好路基压实度、松铺厚度、平整度、填挖结合部、“三背”回填外,还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①路基填料的选料问题

由于合同段内挖方数量较大,挖方土质为大部分为高液限粘土,不能用于路基填方施工,故采用借土石填筑,在选择填料方面,我公司全部采用96区填料填筑,验收质量检测中,我标段的路基各检测项目均达到规范要求,保证了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②地下及地表的排水问题

本合同段所处部分地段为农田内、地表水丰富,且地下水位较高,在地下只有增加盲沟解决地下水,保证其畅通。

在地表只有通过引、排水解决地表水不冲刷路基,只有解决好排水问题,才能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2、桥梁工程

对重点工程部位和重点工序严抓不放过,主要有以下几点: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为:

场地平整→定位→埋设护筒→钻孔→成孔检查→清孔→安设漏斗、导管→浇筑水下

场地准备:

钻孔场地的平面尺寸按桩基设计的平面尺寸、钻机数量和钻机底座平面尺寸、钻机移位要求、施工方法以及其它配合施工机具设施布置等情况而定。

施工场地或工作平台的高度要考虑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高水位或潮水位,并高出其上0.5米~1.0米。

挖孔

①在孔口四周挖排水沟,做好排水系统,安装提升设备,使吊桶的钢丝绳中心与桩孔轴线位置一致,以便挖土时粗略控制中心线。

②几个桩同时挖孔时,采用间隔挖孔法,避免施工时相互影响,保持孔壁土体的稳定。

挖土作业由人工从上到下逐段开挖,每段高度为1m。

同一段内挖土次序为:

先中间后四周。

弃土装入吊桶慢速提升至地面后运至弃土场。

在每节护壁上设十字控制点,吊线锤做中心线,用水平尺杆确定桩径。

 当孔内岩石须爆破作业时,采用浅眼爆破法,炮眼深度在硬岩层不超过0.4m,软岩层不超过0.8m。

严格控制炸药用量,装药量不超过炮眼深度的三分之一。

并在炮眼附近加强支护,防止震塌孔壁。

孔内爆破采用电引起爆。

当桩底进入斜岩层时,把桩底岩石凿成水平或台阶状。

③护壁

根据工程地质情况护壁混凝土厚度150~250mm,上下护壁间搭接100mm,用C30混凝土浇注,护壁砼结构见图。

挖孔桩护壁示意图

护壁砼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由组合钢模板拼装而成,拆上节立下节,循环周转使用。

模板用“U”型卡连接,上下用两个半圆组成钢圈,顶紧模板。

护壁形式为现浇混凝土外齿式护壁,内径为设计桩径,在浇注护壁混凝土时要校正模板的中心线与桩基的中心重合。

④孔内通风

挖到一定深度后,在地面上用鼓风机或风扇,通过φ50的塑料管不断地将新鲜空气运到孔底,中间停工再复工前将井底的空气彻底抽换,每次爆破后应随即进行通风排烟清孔,由负责人检查孔内无毒后,施工人员再下孔操作。

孔深超过10m时,应经常检查孔内二氧化碳浓度,如超过0.3%,应增加通风措施。

⑤排水

孔内如渗水量不大,可用人工排水或抽水机抽水,及时加强孔壁支护,避免井壁渗流造成的坍孔。

渗水及时排出孔内,必要时采用井点降水;当一墩台同时开挖,渗水量大的一孔超前开挖,用于集中排水,以降低其他桩孔的水位。

当地下渗水无法排干时则改为钻孔桩施工。

⑥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把孔底的松渣、淤泥、沉淀等扰动过的软层全部清理掉;并检测孔深、孔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钢筋笼的制作与运输、就位

为使各工序连续进行,钢筋笼的制作可在挖孔达到一定深度时进行。

钢筋笼分段制作,分节用吊车吊入孔内。

①钢筋的制作与加工要在硬化后的场地上进行,严禁在泥沙地面上施工。

②按图纸设计的螺旋筋内直径做一个圆形木制转盘,先把螺旋筋在圆盘上按设计直径成形待用。

③按设计尺寸做好加强筋,并标出主筋位置。

④先把主筋摆放在平整的工作台上,并标出加强筋的位置,使加强筋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准主筋中部的加强筋标记,扶正加强筋,使加强筋和主筋垂直,然后点焊。

⑤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强筋,接着在骨架两端各站一人转动骨架,将其余主筋逐根焊接,主筋在加强筋全部点焊之后,接着就套入螺旋钢筋,按设计位置将螺旋筋绑扎在主筋上,再点焊牢固。

⑥钢筋笼分段制作,分段长度均在20米之内,用吊车,人工配合平车运输,但应在平车上加托架,并保证运输道路平整。

⑦钢筋笼就位

骨架的就位采用汽车吊吊装,为防止骨架变形,采用两点吊,起吊前在骨架内部临时绑扎两根松木杆以加强骨架刚度。

起吊时,先提骨架下部的第一吊点,使骨架稍提起在上部第二吊点同时起吊。

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止起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直到骨架在地面垂直,停止起吊。

(5)、浇筑桩身混凝土

①砼的拌合

砼的拌合采用机械拌合,其优点是砼质地均匀、强度高、速度快。

由于砼浇筑量较大,采用固定的拌合站,其高度与运输方法有关,以搅拌机出料槽稍高于运输工具为原则。

装料平台的高度可与搅拌站的料槽同高或稍低,以便倒料。

拌合前,应先测定砂石的含水率,调整配合比,计算配料单,校磅秤和检查搅拌机运转情况。

混凝土配料,水泥以包为单位,砂石料必须正确过磅,其偏差按重量计时为3%。

上料的顺序一般先石子,次水泥,后砂子。

混凝土拌合时,把全部混合料喂入鼓筒,拌合时间一般为3min左右,以石子表面包满砂浆、拌合颜色均匀为标准。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拌合速度与混凝土浇捣速度的密切配合,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并严格控制水灰比。

②灌注砼

采用串筒灌注砼,导管应对准孔中心,开始灌注时,孔底积水深不宜超过5厘米,使砼在导管中自由坠落,灌注速度应尽可能快。

桩顶2米以下,可依靠自由落捣实,在此线上灌注的砼应振捣。

砼灌注到桩顶以后,应立即将已离析的混合物及水泥浮浆等清除干净。

③桩基质量检测采用无破损超声波法检测,在浇注砼前预埋三根声测管。

②砌体施工

⑴石质应均匀、无风化、无裂纹,片石厚应不小于20cm,卵形和薄片者不得使用。

⑵砂采用中粗砂,其粒径不宜超过2.5mm,砂浆按配合比用拌和机拌制,随拌随用,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⑶石块在砌筑前浇水湿润,清除表面杂质,分层砌筑,砌块应大面向下,丁顺相间或二顺一丁排列,砌缝宽度不得大于2cm,竖缝宽度不大于3cm。

⑷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应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

⑸砌筑上层砌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中断恢复砌筑时,将砌筑好的表面加以清扫和湿润。

③先张法空心板预制

⑴预制场采用砼传力柱槽式先张台座,传力柱按中心受压构件设计,满足梁板整体超张拉力和构造要求,两端设型钢组焊的张拉、锚固横梁。

槽底进行硬化,浇筑30#砼作为底模,侧模用定型钢模,芯模为橡胶囊。

⑵台座和场地施工完毕,均匀涂隔离剂,根据设计穿铺钢绞线,上好夹具,采用单束张拉方法进行张拉操作,其张拉程序为:

0初应力(10%δ)105%δK0δK(锚固)

当预应力钢材张拉时的温度低于10℃时,钢材延伸量计算应考虑从张拉到混凝土初凝时钢材温度增加的因素。

环境温度低于5℃时,未得监理工程师许可,不得施工预应力。

钢筋绑扎在钢绞线放松至0时进行,然后复拉至δK,浇筑底层砼,再装入芯模浇筑两侧和顶部砼。

⑶砼采用机械拌合,小车运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浇筑完毕及时进行养护,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5%以上时,进行放张,放张用螺杆放松的方法进行。

放张后检查梁体起拱度和侧向弯曲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⑷放张完毕,用龙门架配合倒链吊梁出槽,将梁存放于存梁场,并按要求进行封端。

⑸需加早强剂以增加早期强度,初拟一槽板的施工周期为7天,在砼浇筑后的7天内用土工布覆盖养生,出槽后仍需继续浇水养生至龄期。

④预应力T形梁采用后张法预制:

⑴、模板的制作与安拆

采用分片拼装式钢模板。

侧模采用4mm厚冷扎钢板,并在钢板两侧加焊角钢补强;端模用5mm钢板。

预制底座采用浆砌片石砌筑,上铺3mm厚钢板,砌筑底座前要先对地基进行夯实处理。

侧模的制作在专用工作台上进行,工作台本身具有较大的钢度,并设在坚实的基础上,工作台的精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钢模的加工质量,必须加以重视。

侧模外侧安装附着式振捣器。

模板制作完成后要进行组装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模板的安装和拆除均采用龙门吊。

装拆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模板的完好状态,认真进行维修保养工作。

②模板在吊运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碰撞,严禁从吊机上将模板悬空抛落。

③模板在首次使用时,要对模面认真进行除锈工作。

除锈采用钢丝刷清除锈垢,然后涂刷脱模剂,脱模剂的涂刷要均匀、不遗漏。

④装拆时,检查接缝处止浆垫的完好情况,如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保证不漏浆。

在安装模板过程中,及时对各部分模板进行精度控制,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全面检查,若超出容许偏差,及时纠正。

⑵、钢筋骨架的制作与安装

在专用的焊接台座上施焊,运至现场装配成型。

骨架的主筋在对焊时应适当配料,以便在成型焊接对其对焊接头能按规范要求错开设置。

钢筋骨架在现场采用龙门吊起吊安装,装配程序是:

安装梁底支座上垫板→在底模上准确标出各段钢筋网片的定位线→安装各个横隔板钢筋并用临时支架撑稳→分段安装马蹄部分及梁肋钢筋→绑扎上翼板钢筋。

所有钢筋在加工之前,必须作清污、除锈和调直处理。

⑶、孔道制作:

T梁预应力筋孔道采用波纹管制孔。

波纹管接头用大一号,长度大于或等于20cm的波纹管连接,一个孔分三节拼联。

接头用宽透明胶布绑扎,防止进浆。

波纹管沿定位筋绑牢,在钢筋安装中进行点焊等注意不能触烧波纹管,如检查出波纹管被烧通孔洞,及时采用胶布封绑。

浇注混凝土前用棉纱或封孔塞封堵两端波管,防止混凝土或杂质进管形成堵塞。

⑷、混凝土浇筑

钢筋和模板安装完毕,检查验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制,水平运输采用轨道平车,垂直运输用龙门吊起吊入模。

采用干硬性混凝土,经试验确定掺加适量减水剂。

振捣以附着式振捣为主,插入振捣为辅。

考虑到梁底部钢筋较密,拟在梁底30cm高范围内使用小石子混凝土。

浇筑采用水平分层、斜向分段的连续浇筑方式,从梁的一端顺序向另一端推进。

分段长度4m~6m,分层下料厚度不超过30cm,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覆盖,以保证接缝处混凝土的良好接合。

浇筑到顶后,及时整平、抹面收浆。

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注意如下事项:

①.浇筑前,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对模板和钢筋的稳固性以及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系统所需的机具设备是否齐全完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施工。

②.浇筑时,下料应均匀、连续、在钢筋密集处,可短时开动侧振或插入式振捣器以辅助下料。

分段浇筑时,在混凝土尚未到达的区段内,禁止开动该区段内的附着式振捣器,以免空模振捣而导致模板变形。

③.随时注意检查模板、钢筋及各种预埋件的位置和稳固情况。

④.浇筑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干硬性,严格控制水灰比,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⑤.每片梁除留足标准养护试件外,还应制作随梁同条件养护的试件3组,作为拆模、移梁等工序的强度控制依据。

认真填写混凝土浇筑施工原始记录。

⑸、预应力张拉:

T形梁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对称张拉方法。

张拉工作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85%后进行。

张拉程序为:

0→初应力→张拉控制力(锚固),即张拉至初应力(控制应力的10%),在预应力钢绞线束两端标画记号,至控制应力时,并持荷5分钟,测量伸长量,伸长值符合千斤顶张拉力的计算伸长值,进行锚固,放松千斤顶。

张拉应按设计进行,两端张拉人员协作指挥,保证两端千斤顶升降压、划线、测伸长、插垫等工作基本一致。

⑹、孔道压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