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测量放线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521812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工程测量放线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市政工程测量放线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市政工程测量放线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市政工程测量放线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市政工程测量放线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工程测量放线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市政工程测量放线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工程测量放线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工程测量放线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市政工程测量放线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XX市临平兴旺大道工程

测量放线工程

编制:

  审批:

XXX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兴旺大道工程项目监理部

二OXX年X月

一、工程概况

二、监理依据

三、监理工作流程

四、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

五、施工阶段的监理

六、施工及监理记录表

一、工程概况:

上德立交桥为上下四层全互通式立交,全桥包括南北两条主线和A、B、C、D、E、G、F、H八条匝道十个部分。

全桥共有497个根桩,181个座承台,226根立柱,6种盖梁以及41联箱梁,169跨桥,除D6-D7联、S20-S23联采用钢梁外其均采用砼结构连续箱梁,其中异形板、变宽段和小半径曲线梁采用砼结构,直线段采用预应力砼结构箱梁。

结构设计方面,纵坡坡度:

德胜路高架主线≤5%,左转西道≤3.5%,右转匝道≤4.5%,横坡坡度:

E、F、G匝道设6%超高,H匝道设4%超高,其余双向1.5%。

路面设计坡度为:

上塘路高架最大纵坡2.1%,德胜路主线高架最大纵坡4.921%,匝道最大纵坡度5.383%,所有路面的横向坡度均为1.5%,(包括单、双向)道路地下管道分为雨水管和污水管两种。

二、监理依据:

1、本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业主与承包人签订的工程建设承包合同。

2、《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市政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市政道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CJJ1-9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浙江省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规程》、《建设监理规范GB50319-2000》。

3、本工程设计及有关工程变更洽商记录。

4、XX市市政公用质监站相关文件及有关强制性条文。

5、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监理的文件及规定。

三、监理工作的流程

 

 

四、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

 测量准备阶段始于开工之日起,在进驻工地就应开始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做好如下工作,以利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

  1、技术交底是否存在凝问。

  2、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已经审批,开工报告是否已批准。

3、审查施工单位的自检系统,包括施测人员、复核人员的资质及测量放线精度自检计划(包括检查内容、检查时间、检查频率等)。

4、审查施工单位的测量放线的理论依据及方法是否正确和可行。

5、检查水准仪、经纬仪、水准点、钢尺等测绘仪器,工具是否经过标定。

6、参与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交桩(控制桩和设计水准点,市测绘局测定的市区大地平面及标高控制网点)工作,督促施工单位设置护桩,并复核施工单位从控制网引出的加密控制点,并进行测量成果内容计算。

五、施工阶段的监理:

(一)桥梁工程测量监理检查内容:

桥梁工程的测量精度比一般工程精度要高,需要求施工单位有较高素质专业测量人员,同时监理工作也应更为严格要求,由于桥梁工程施工程序在很强,某一测量步骤出现错误即可能导致后面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测量工作要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仔细检查,复核每一步工序,层层把关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1、桥址放线测量检查内容:

(1)根据设计或规划部门所给定坐标值,依据是勘测部门所移交控制桩,检查施工单位的桥中心线放样是否正确,要求与XX华东岩土工程公司水准点进行闭合,达到一级导线要求,相对闭合差<1/15000。

(2)为施工方便,施工单位往往从勘测部门所给控制桩引测辅助基线桩,该类桩一般位于桥中心线旁。

因该类桩即为以后施工测量中的控制桩,监理也应仔细复核,该类桩精度为:

水准测量应达到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水准点闭合差为±12√Lmm,(L为水准点间的水平距离,单位KM),方位角闭合差不得超过40√n"(n为测站数),量距允许误差为1/10000。

2、下部基础部分测量监理检查内容:

主要包括钻孔灌注桩的桩位定位测量,承台的轴线定位测量及其顶、底标高的测量和墩柱盖梁的轴线放样,垂直度测量及顶面标高测量:

(1)钻孔灌注桩应先检验施工单位提交的施测每个桩的中心坐标计算资料,确认无误后方依据该点位坐标从控制桩采用指角量距法现场定位,监理应检验桩位定位点,误差允许范围为顺桥方向25mm,横桥方向50mm。

(2)承台的轴线测量允许误差范围为纵、横轴线均为15mm,顶、低面程允许误差为±10mm。

(3)墩柱、盖梁的测量检验标准如下 :

纵、横轴允许偏差为8m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0.15%H且不大于10mm(H为墩柱、盖梁高度),顶面标高允许误差为±5mm。

3、箱梁部施工测量监理检查内容:

箱梁测量的控制重点为梁底的标高控制,以保证梁底标高在浇筑完成并沉降后满足设计净空要求,因此在梁底部模板立制完成后的测量检验工作是测量监理工作的重心,其次应检查底板中、边线,顶板中、边线以及高程如下:

(1)满堂支架预压试验的测量监理要求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施测人员在一起进行全过程的现场监理,于加载前复核一次各观测点的测量读数,并在每次加载后再次读数,最后在卸载后再进行最后一次读数,最后计算出支架沉降量,要求不大于3mm否则应继续调整支架或进行基底加固,预压试验须依据支架的种类多少而确定做多少次。

(2)桥箱梁测量允许偏差:

底板标高允许差为+10mm/0mm,模板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3mm,底、顶板宽度允许偏差为+10mm/0mm,底板中、边线,顶板边线允许偏差为±5mm,腹板垂度允许偏差为±3h/1000(h为腹板高度)梁高允许偏差为±5mm,腹板厚度允许偏差为+15mm/0mm,顶、板底板厚度允许偏差为:

+10mm/-5mm,桥挑梁部分采用变宽顺接,匝道弯曲半径较小,所在之处底模较难拼装,检查底模板标高、中、边线时应加密控制点。

测量检验时应逐点用水准仪测量每个箱室边线处标高,并在纵向以1m为一截面,同时检测中、边线样以达到梁底圆曲线线型平顺的要求,保证外观质量,检查高程时,监理应注意各条线路交接处的等高线高程控制和曲线与直坡线的接顺控制,适时减小纵向控制截面距离,精确E、F、G、H四匝道的超高高程控制以及四匝道的线型控制。

(3)钢箱梁测量监理要点,钢箱梁为工厂制造、现场吊装。

吊装前监理应检验其有关尺寸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复测梁坐标位置及高程,复核其它预埋件位置及尺寸。

(4)桥面铺装的测量监理,检查内容及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平整度

5

每20

延米

3

用3m直尺或小线量取最大值

中线高程

±10

1

用水准仪测量

横断面高程

±10且横坡差不大于0.5%

4

用水准测量

(二)道路工程测量监理检查内容

市政道路工程测量工作贯穿于施工始终,某中各结构层面的高程控制以及中心桩的恢复工作是重中之重,因此监理工作也应针对这两项指标,经常地、不定期地对施工单位的高程控制测量及中线桩的恢复工作进行测量检验。

1、高程检验是道路工程质量评定中除路基、路面密实度外的一项重要指标。

此工程中包括了土路基塘碴、三渣、沥青砼等道路各结构层层面的中线高程,横坡坡度检验以及附属结构物高程检验如:

平侧石顶面高程、各类井的底、顶高程检控。

(1)对按设计要求设置,供给的工程水准点高程进行复测,水准点闭合差为±12√Lmm,(L为施测起止水准点间的水平距离单位KM)。

(2)对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转引的临时水准点高程与设计水准点检验闭合差为±12√Lmm,(L为水准点间的水平距离,单位KM),临时水准点距离以测量高程不加转点为原则,不得大于100m。

(3)对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的基础高程控制,管中心高程控制,检验标准如下:

基础面程±10mm,管线中心高程±5mm,基础平整度5mm。

(4)对各类井的高程控制,其控制重点为井底基础高程、井室身高程以井口高程,控制检验标准如下:

井底基础和井身、室身高程±10mm,井口高程±5mm。

(5)对路床、道路基层和面层的中线高程检验,标准如下:

与设计要求高程误差为±20mm以内,检验频率为每20m检查1点,其中应注意坚曲线处高程应根据设计所给定E、T、R按Y=x2/2R进行换算,要求按换算后高程进行施工,以保证竖曲线与直线坡段的平滑过渡,对面层中线按每5m检查1点的检验频率实行。

(6)德胜、上塘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I级,对路床路基层和面层的横坡检验标准如下: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土路基

±20mm且≯0.3%

20m范围内:

路宽>15m时取6点

塘碴层

±20mm且≯0.3%

三渣层

±20mm且≯0.3%

沥青砼面层

±10mm且≯0.3%

预制人行道块

±0.3%

20m检查1点

(7)对侧石顶面高程的检验标准如下:

与设计要求高程误差为±10mm以内,检验频率为每20m检查1点。

2、中线和平面位置的检验,与高程检验一样,贯穿于自开工准备起,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的各个阶段中,是检查道路平面位置、线型是否正确的基本手段。

(1)对设计或规划部门提供的坐标控制桩,红线桩或基线桩进行检测,导线方位角闭俣差不得超过±40√n"(n为测站数),相对闭合差不超过1/1500,量距允许误差为1/50000。

(2)检测施工单位引测的辅助基线桩。

(3)管线中线检测每20m延米为一控制段。

(4)道路中线桩间距设置应为20m,曲线段应为10m和5m且平、坚曲线起止点必须设置加桩,以确保管线的准确性。

3、路宽的检验

(1)对路床、道路基层和面层的路宽测量检验标准如下: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土路基

±200mm

每10M检查1点,用钢尺量

塘渣层

不小于设计宽度

三渣层

不小于设计宽度

沥青砼面层

±20mm

六、施工监理用表

1、监理日志

2、验收记录表

3、其它监理管理台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