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乐山下探红梅.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519753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歌乐山下探红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歌乐山下探红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歌乐山下探红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歌乐山下探红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歌乐山下探红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歌乐山下探红梅.docx

《歌乐山下探红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歌乐山下探红梅.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歌乐山下探红梅.docx

歌乐山下探红梅

歌乐山下探红梅

——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教育改革观察与思考

石绪军

 

本着对学校负责,对教育负责的精神,也为保证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本文写作完成后,即发给谢家湾小学刘希娅校长,请她提出修改意见。

没有想到的是,刘校长在百忙之中,对本文进行了反复阅读并亲自修改其中部分细节和文字,从而使文章质量及文采大有提高。

在此,向刘希娅校长致以诚挚的谢意和敬意!

并祝谢小的教育越来越美好!

 

笔者曾多年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对于课程改革,也做过一些零散的探索和实践,但更多的是顾虑和困惑;近年来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任职,对于普通中小学课改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重重阻碍也有些许了解和体会。

如何破局?

何种模式?

机制怎样?

效果可好?

一连串的问题不断摆在许多教育局长、学校校长、教研人员、一线教师面前。

几年来,笔者一直从事课程理论与实施方面的研究,曾与诸多课程专家交流,也曾走访过不少名校,其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及成功经验令人憧憬、羡慕,但总会陷入条件不具备,缺乏相应教育资源,或者学校个性、特色过于鲜明,普适性较差而无法推广的困境。

另外,笔者也发现,始于本世纪之初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在很多基层学校和欠发达地区推进前景依然很不乐观:

应试教育的思维依然束缚着教师的头脑,讲授式教学仍然占据课堂半壁江山,教教材等同于教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

教师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仍然偏狭而守旧。

偶有尝试改革者如杜郎口中学也大都从课堂教学切入,对于课程改革,尝试者不多,成功者寥寥。

特别是在广大偏远落后地区的学校,囿于思想观念、管理模式、师资水平、教育资源等的制约,能够开足开齐课程、完成教材教学任务已属难得,无论是课程还是课堂的改革,敢于大胆一试的教师和学校也并不多见。

另外,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至今已颁布近三年,新课程的理念被广泛传播,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教学异彩纷呈,名师频出,但新课程的创造性实施、系统化整合鲜有成功的学校案例。

于是,寻找课程改革的成功样本,挖掘并梳理其背后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课程改革的框架、模式和体系,及其在物质、制度、人文保障方面所做的行动探索成了我近年的研究专题。

潍坊广文中学、北京十一学校等等,在课程改革方面已成为中学课改的范本和榜样。

而在小学,一两个学科的改革先行者多有涌现,少有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并将课程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细节中的典型。

在我国,小学阶段学校数量最多,生源数量最多,而小学教育处在人生的起步时期,它将为孩子今后一生的学习方式、心理素质、人际关系、情感生活、社会价值等奠定基础。

因此,课程改革更应从小学开始。

2014年4月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新闻以《谢家湾小学课改:

一次艰难的探索》为题报道了该校的课程改革经验。

我相信,这所小学所做的探索一定值得认真观察和深入研究。

4月下旬,我受邀到贵州讲学,主题即是课程改革。

回程航班取道重庆,遂托朋友联系,到谢家湾小学一探究竟。

4月24日上午,有幸得到《校长》杂志执行主编唐亮老师的亲自陪同,走进谢家湾小学精致而美丽的校园。

在学校青年教师胡晓的带领下,开始了我的一次深度教育观察与思考。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这是一首广为传唱、影响深远的红色歌曲,它歌颂了红梅花儿顽强、高洁的品格,也歌颂了革命者坚韧不拔、坚定地追求革命真理的精神品质。

如今,我惊讶地发现,这朵诞生在重庆歌乐山上的红梅花被一群敢于变革的教育者赋予了新的含义,“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成了重庆市谢家湾小学的文化主题,曾经优美的旋律在祖国西部这片热土上重新演绎出一部新的教育交响曲。

 

学科课程整合:

构建“小梅花”课程体系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刘希娅校长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课程管理中也发现,小学现有的国家、地方教材中客观存在不少交叉、重复的内容,增加了学生负担,导致小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业压力大,学习时间长。

学科边界僵化现象突出,不同学科的教师各自为“政”,为教材而教,为成绩而战。

教师工作辛苦,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素质教育难以实施。

她认为,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和直观思维为主,更适合触类旁通的“综合课程”,小学的学习应为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宽阔的视野、综合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于是,一场从顶层设计出发的课改蓝图经过前期长久的筹备酝酿初具雏形,谢家湾小学把课程整合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主题,遵循国家课程标准,保证课程内容不减少、课程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针对6-12岁的学生以基础性、综合性学习为主的特点,从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时间重置、人与课程相融三个维度进行大刀阔斧的课程整合。

通过近年来的跨学科教学、取消教室讲台、小组合作学习、对话课堂建设等系列策略尝试论证,于本学年全面实施。

在刘校长的领导下,谢家湾小学老师们精心设计,大胆探索,将过去十几门国家、地方课程整合为阅读与生活、数学与实践、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五大类课程,从以教材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了别具特色的“小梅花”课程体系。

在课时安排上,也与过去传统教学的课时安排有了很大变化。

上午长短课结合,主要进行国家课程的整合教学。

以下是几节整合课例的片断及课堂状态的记录:

数学与实践学科组  《折线统计图——生活污水》

严昌兵老师把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地与数学知识融合起来。

课前,带孩子们去彩云湖进行了实地调查,课堂上以生活污水为引子,通过小组合作、对话交流,让孩子们理解了什么叫折线统计图,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看股票涨跌、心电图、房价走势分析等生活问题中去。

阅读与生活学科组   《忆江南》《山城的雾》

《忆江南》执教者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特长,通过平仄韵律的吟诵让孩子们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画面和意境;《山城的雾》以重庆家乡为主题,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英语单词句式的听说,轻松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数学与实践学科组  《找规律》

通过一串乐谱,一起打拍子,让孩子们渐渐明白了“韵律”的含义,随之孩子们在音乐中学会了数学概念“规律”;《警察是怎么破案的》6年级的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警察破案的分析,拓宽了解题思路,提升了观察、推理的能力。

艺术与审美学科组  《小雨沙沙》

整节课听雨、唱雨的音乐元素与画雨的美术活动深度相融,孩子们享受其中、快乐其中、成长其中。

课程整合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本学科内容的纵向整合,尽可能将零碎的知识点整合成结构化的知识网络,另一种是学科之间的横向整合。

谢家湾小学的课程整合实现了二者的兼容,既有本学科内容的纵向整合,又有学科之间的横向整合。

正如刘希娅校长所言:

整合是一种思想。

谢家湾小学的老师们认为,课程整合有多种方式:

比如内容的整合,方式的整合,时间的整合、师资的整合等等。

老师们基于自己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理解,将一切有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教材内外的积极而有意义的元素合理地整合到自己的课堂中,既解决了相似知识的重复交叉问题,又减轻了学生负担,为开展其它课程节省出了大量时间和空间。

科学的整合决策必须依靠深入一线的研究。

近年来,学校以非行政化的方式推进教学研究,成立了由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中心和社团中心。

研究成为常态,跨校区、跨年段、跨学科的伙伴式、合作型的研究方式在谢家湾小学全体教师中热火朝天地展开。

在重庆市2014年基础教育工作会上,60余名老师深度参与,30余次试讲,8节课例展示的现场教学观摩,让他们收获的不仅是专家、领导、同行的认可,还有老师们对于课程整合的信心和决心。

“让每一个孩子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是谢家湾小学的培养目标,传统的每天下午一节课的兴趣活动由于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调整为每周四下午开设的走班选课的半日活动,最后优化为每天下午分段设置自由选修社团活动。

如今,全校共有60多个学生社团,这些社团的选修活动也分为多种类别。

艺术表演类:

朵朵合唱团、朵朵舞蹈队、朵朵管乐团等;体育运动类:

田径、攀岩、跳踢、篮球排球等;生活实践类:

十字绣、插花、家政、茶艺、烹饪、心理剧等……一朵朵极具个性的“小小梅花”在春天的阳光下自由绽放。

在参与这些活动中,谢家湾小学的孩子们逐步形成了“文明大方、阳光自信、多才多艺”的群体特质。

“谢家湾小学丰富多彩的社团选修活动把能力培养、情感领悟、兴趣培育、智慧传递、生活体验等方面相融在一起,孩子们不仅发展了自己的特长、增强了自信,还拓展了人际交往的范畴,得到了全面而有个性的关注和发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月霞副主任情不自禁地感叹:

“谢家湾小学的孩子真幸福!

考试成绩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

谢家湾小学对毕业三年的学生进行了持续跟踪回访,统计显示谢小学生初升高中考平均成绩达到651.1分。

这个分数非常理想,彻底打消了家长对课改会影响成绩的顾虑。

相关权威部门的评估也发现,谢小的学生负担轻、质量优,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特别强。

大部分中学给予来自谢小的学生很高的评价,认为他们后劲足,潜力大,综合素质高。

 

六年影响一生:

实施主题型学校文化战略

 谢家湾小学的教育改革不只停留在课程整合一个层面,它应该是立体的,系统的改革,课程整合只是这个系统中最核心的一部分,是一树梅花中最顶端、最美丽的一朵,这是我来学校之前的初步判断。

当我走进学校的一刹那,这判断更加明晰起来。

刘希娅校长认为,教育即影响。

从2004年开始,她就提出了“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2005年,她又从教育管理学的视角提出并组织实施了“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主题型学校文化战略,为孩子们创造了“天天快乐,健康飞翔”的学校生活环境。

除了整合后的五大类学科课程和丰富多彩的社团选修课程以外,学校还着力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四大系列环境课程。

1. 校园物理环境

走进谢家湾小学质朴的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优美的校园环境:

苍翠蓊郁的大树环抱操场周围,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奇斗艳,巨大的学生笑脸墙与来客快乐相迎,教学楼、办公楼顶上醒目的“六年影响一生”、“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的主题标语昭示着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想。

综艺楼里的陶艺厅、画室、墙上学生的作品、图书室、音乐室、心理沟通室、电脑设计室、朵朵电视台、报告厅乃至楼道的墙壁都作了精心设计,渗透出办学者的“环境育人”思想。

教学楼里教室内外的布置整洁有序,环境优雅,处处体现了“梅花”文化的内涵。

2. 学校人文环境

校园物理环境是一个进行教育活动的可视载体,对课程的实施和学生的学习起着物化的支撑作用,而学校的人文环境质量更会对学生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产生无形的影响。

学校人文环境的构成者包括校长、教师,后勤工作人员等等,这些人都是不分高低贵贱,惟有分工不同的教育工作者。

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起点。

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从重塑教师形象开始。

课程中心罗老师告诉我,在收费教补课成风、师生关系严重功利化的今天,谢家湾小学全体教师自觉遵守绝不收费为学生补课的准则,坚持从师德高度约束自己行为。

老师们还利用工作之余和节假日时间,主动去学生家家访,与家长们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谢小人用他们热情和实际行动为自己树立了高尚的品格形象,赢得了家长、学生、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3. 社区实践环境

校园内的教育总是不完整的,它必须与时代和社会密切相连,关注周围的人与生活,关注社会的变化发展。

因此,谢家湾小学大胆走出校门,与社区及社会机构共建学生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劳动者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天才梦工场”里,孩子们在虚拟的环境中尝试与真实世界一样的消防员、考古学家、记者、医生、空服人员、设计师、主播、潜艇舰长、银行职员、飞行员、制作冰激凌、运营师等角色扮演。

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和职业理想,又能够更好的规划自己的成长之路。

希望的田野、军训基地、三峡博物馆、城市规划馆、巴国城、周君记等等,孩子们走出校园,参观体验,开展小课题研究,其社会知识、社交能力、生存能力、动手能力、理财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技能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红岩精神,荡涤心灵。

在五年级秋季社会实践活动中,孩子们表示:

作为红岩的传承者,一定要好好学习,为祖国、为家乡尽责任,朵朵红梅要继承英烈遗志,让红岩精神代代相传。

4. 家庭生活环境

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特别是小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孩子们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长。

谢小人不遗余力地与家长一起,合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

教育改革需要前瞻引领而不是妥协迎合。

为了加强了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学校制定了“家长教育行动计划”,通过文化影响、价值引领、环境浸润、活动参与等措施和策略加强家校合作。

“对话型家长会”、“家校小课题”、“家庭生活课程”、“亲子活动”、“朵朵讲坛”……家长在这样的活动中积极参与、相互交流,更好地把握教育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教育方针政策,优化教育策略方法。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家校活动后,一位家长感慨道:

“我可能是同行业的佼佼者,但是对于教育孩子,我还是新手。

作为家长,我们总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以为那就是爱。

但是我们都忽略了,爱其实不是昂贵的衣服、高档的住宅和山珍海味,其实爱就在身边,给孩子一个拥抱、与孩子一次交流、陪孩子一起成长!

谢小课程整合之初,同样也遭到了部分家长的质疑和反对。

刘希娅校长在与家长的几十次公开交流中,以客观的事实和大量的数据给家长说明了课程整合的可行性与紧迫性,最终获得了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

在教学的科学设计和教育价值的导向上,学校有责任担当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者,引领者。

 

教师专业发展:

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

 课程整合不仅得到了学生的喜欢,而且也倒逼着教师不断成长。

为充分保障学校教研及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谢家湾小学对科室设置进行了改革:

他们把学校教学、科研管理部门叫作红梅研究室,学校德育、少先队管理部门叫作朵朵工作站,而学校行政后勤管理部门叫作阳光服务站。

课程改革需要建立全新的教师教研模式,它要求教师必须由过去的单打独斗式教研转向团队合作、互助学习式教研。

红梅研究室经常以教研组或校区为单位,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教研组的常规教研为基础,以研究带动成长为目标,人人参与,开展三个校区、五门学科、六个年级的全面课程整合研究活动。

以下是两次课程整合教研活动的简单记录:

2014年4月21日,谢家湾小学全体教师聚在一起,共同讨论阅读与生活、数学与实践、科学与技术、运动与健康、艺术与审美五大学科的教学目标。

中午,杨静副校长召集课程部、课程中心的各负责人开会,讨论了下午工作安排及分工。

会后,各学科负责人召集各学科的教师再一次讨论各学科的教学目标。

下午,各组开始分组讨论各科学习目标。

阅读与生活组的教师分组进行了讨论,部分教师讨论教学目标的体例,部分教师再次梳理各学科的整合点,另外部分教师讨论自己各学科年段目标。

数学与实践组的教师重读课程目标,将课程目标细化为三个学段。

运动与健康组的教师纵向整合,开始梳理教学点,并初拟教学目标。

艺术与审美组的教师再次修定整合点,将艺术与审美合成四个领域:

造型与表现,创新与实践,欣赏与审美综合与应用,并根据各年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分组拟定教学目标。

科学与技术组的教师指出,应再次了解教材内容,对部分在不同年级分别出现的内容,进行整合。

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学科不仅要有自己的教学目标,而且要充分地体现其工具性。

4月29日,刘希娅校长带领课程中心、课程部共同研究谢家湾小学五大学科教学建议。

在刘校长的指导下,老师们对标准的修订方向更加明确。

这对于今后老师们加大研究力度,将课程整合工作推动得更稳健、扎实,起到了科学的引领作用。

这样的教研活动让老师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在交流互动中实现观点碰撞,智慧集中。

在这样良好的教研氛围产生的不仅是高质量的教研成果,更有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读好书,共分享”青年教师读书交流活动引领教师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新技能。

以“我们的教育生活”为主题的朵朵讲坛上中老师们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学习收获和教育生活;以“学习因对话而生动”为主题的教师面对面对话交流活动提高了理论学习的质量,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积极竞争。

老师们用积极向上的状态、开放合作的心态主动参与、享受对话的快乐、共享成长的喜悦,成为学校共建“对话校园”的一个重要载体。

特级教师,赵晓岚老师说:

“课程整合这件事很有意义!

因为研究和探讨,到了学校来劲了,我的病也好了,研究的过程中,自己的业务也提升了很多。

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要找到融入点、结合点、切入点。

“课程整合没有为教材而教,而是为学生而教,只要孩子们喜欢,我们就想坚持,就连吃火锅我们也在研究课程整合,我想我们要慢慢成为教育人,让孩子成为幸福的人……”李晓琼老师说。

带领我参观的罗老师为我详细介绍了学校的课程改革历程,并对校园内外、综艺楼、教学楼中的每一处细节背后的故事和传递出的精神、理念进行了解读,她对谢家湾小学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和课程文化的理解之深,让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她竟然是到学校工作才两个多月的新教师。

由此不难看出,谢家湾小学的教育改革让老师们走上了一条由传统教书匠到课程专家的良性发展之路,他们找到了为师者的尊严与自信,找回了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幸福!

 

出色的教育家:

从人本主义哲学高度思考教育改革

 2003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曾说过:

要办一流的学校,就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出色的教育家。

而今,“让教育家办学”越来越成为教育界及全社会的共识和热切期盼。

我了解到,刘希娅校长从教20余年来,从一名边远农村的幼儿教师到一名普通小学教师,再到中层干部、副校长、校长,伴随孩子们成长,伴随和教师们一起探索,她始终钟爱着孩子们,钟爱着这份通过影响他们发展进而影响国家、世界发展的神圣事业。

在长期的一线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中,刘希娅校长坚持学习包括教育、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类知识,努力开阔眼界,变革思维方式,始终以思想引领教育教学行为,成长为如今一位具有博大教育情怀和深厚理论学养的专家型校长。

刘希娅校长认为:

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带给学生的可能是有利于终身发展成长的积极影响,也有可能是消极影响。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辩证地看待和敬畏自己每一天的平凡工作,更应该时时警醒自己,用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来面对工作和学生。

因此,早在2004年,刘希娅校长就提出“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她这样解释这一理念:

“‘六年’与‘一生’之间不仅仅是时间的联系,也是教育观念、教育技术、教育方法的内在联系,这需要思想的引领、方向的坚定以及摒弃功利的勇气和耐心,更需要一切从孩子的立场、体验、收获出发去衡量和反思我们的教育,从而坚持心平气和地办学。

”“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理性地定位了小学教育特质和终极目标,是谢家湾小学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扬。

由此,学校进一步确立了“孩子是校园的灵魂”的核心管理理念。

刘希娅校长引导教师对小学教育进行全面性、基础性、关键性的认知和反思,把孩子的立场、体验、收获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全体、全面、全过程的育人追求和美好愿景,逐步形成了一个个性、开放、健康的学校文化体系:

“小梅花”课程体系的构建,主题型学校文化战略的实施,研究型教师团队的打造,“家长教育行动计划”的制定,等等,都是以孩子的终身发展为价值指向的必然选择。

刘希娅校长认为:

中小学校长要实现教育理想,仅仅研究教科研是不行的,必须在哲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系统学习和实践。

10多年来,谢家湾小学在她的带领下,在传承近50年的办学积淀上大胆创新,秉执主题型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通过价值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四个方面的系统实践,引领学校从传统的监管式办学模式逐渐走上人本主义的学校文化轨道。

刘校长曾说过这样的话:

“从来没想过要做教育家,但是在教育的这个家里,我很安心。

”而一个真正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安安静静做教育,把教育当作“家”的校长,又怎能不可以称为教育家呢?

何谓教育家?

我以为,有自己系统而深刻的教育思想,有对教育理想的执著追求,有丰富而卓越的教育实践,有敢于冒险、勇于担当的领袖精神的人,就是当代的教育家。

这样的教育家,他们情感丰富,情趣高雅;这样的教育家,他们人性高贵,人品高尚;这样的教育家,自然不会追逐个人名利,不被世俗观念羁绊,必然高举人本主义的大旗,把人的尊严和自由的实现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重建教育哲学与课程体系,重新定义学校的功能与价值,引领教育变革的方向。

刘希娅校长始终怀着对教育的大爱情怀,以她的改革魄力和勤恳实干精神,为谢家湾小学的稳健发展,为教师专业可持续成长,更为孩子们幸福的校园生活奉献智慧、大胆创新,堪称一流的教育家。

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和民族复兴的理想,需要更多刘希娅校长这样的教育家,也需要更多谢家湾式的学校!

我们热切地期望,在刘希娅校长和她的教师团队的感召、影响下,有更多优秀青年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来,有更多的校长和老师在生动的教育生活中,真正尊重学生生命价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重视教育内涵发展,在为学校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的同时,成长为一个又一个研究型教师,成长为一个又一个卓越的教育大家!

我们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像谢家湾小学这样的朵朵梅花开遍神州大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