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518781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01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401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401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401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401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01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docx

《1401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01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01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docx

1401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

 

贵诚煤矿1401采煤工作面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措施

 

施工区队:

采煤队

编制:

施工队长: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工程师:

矿长: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日

一、采煤工作面概况

1、工程概况:

1401采煤工作面位于采区上部、矿井北翼,东邻M14煤层风氧化带,南为矿井总回风,西临1402接替工作面,北靠矿区井田边界,工作面由北向南推进,工作面走向长度为270m,倾斜长度80m,煤层平均厚度1.7m,平均倾角14度,煤层硬度f=2~3,容重1.5t/m3。

2、瓦斯地质概况:

1401采煤工作面所在区域未发生过动力现象,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煤炭【2011】444号)《关于对贵诚煤矿M14、M16、M23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批复》,M14煤层+1170m标高以上无突出危险性,工作面标高为+1171~1193m,但在回采过程中,为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避免瓦斯事故的发生,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并结合邻近矿井工作经验,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综合防突措施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经鉴定M14煤层+1170m标高以上无突出危险性,工作面标高为+1171~+1193m,1401工作面无突出危险性。

工作面由回风巷顺煤层打抽放钻孔并封孔埋管进行预抽瓦斯,随着回采面的推进,可起到预抽及采动卸压抽的作用。

预抽开采煤层瓦斯,并通过抽放瓦斯管路将抽出的瓦斯排放到瓦斯抽放站,为了确保抽放效果,钻孔间距取5m。

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采用直接测定煤层残余瓦斯压力的方法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当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小于0.74Mpa时,确定检验区域的预抽区域为无突出危险区,否则,即为突出危险区,防突措施无效。

若检验期间在煤层中进行的钻孔等作业时发现了喷孔、顶钻及其他明显突出预兆时,发生明显突出预兆的位置周围半径100m内的预抽区域均判定为预抽防突效果无效。

对于已经进行抽放的回采工作面,1401回风巷从切眼位置向外每间隔40m布置一个检验测试点,采用ZDY-800型钻机施工钻孔,进行封孔测压。

采煤工作面经区域措施效果检验,预抽区域为无突出危险区时,在工作面切眼沿推采方向每隔10m布置深度10m的预测钻孔,采用钻屑指标法对无突出危险区进行区域验证,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工作面进入该区域时,立即连续进行至少2次区域验证;

工作面每推进10m(在地质构造复杂区域或采取了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以及其他必要情况时宜取小值)进行1次区域验证;

在构造破坏带连续进行区域验证。

当区域验证为无突出危险时,应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进行采掘作业。

采煤工作面在该区域进行首次区域验证时,推采前应保留足够的突出预测超前距(最小预测超前距为2m)。

只要有一次区域验证为有突出危险或超前钻孔等发现了突出预兆,则该区域以后的生产作业均应执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2、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经区域验证为有突出危险或超前钻孔等发现了突出预兆,则该区域以后的生产作业均应执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采煤工作面采用超前排放钻孔作为工作面局部防突措施,超前排放钻孔沿工作面切眼布置,孔间距为2.5米,孔深20米。

若检验指标均小于指标临界值,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措施有效;否则,判定为措施无效。

当检验结果措施有效时,若检验孔与防突措施孔深度相等,则可在留足防突措施超前距(正常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为3m,地质构造破坏严重地带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为5m)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回采。

当检验孔的深度小于防突措施孔时,则应当在留足所需防突措施超前距并同时保留有2m检验孔超前距(投影距离)的条件下,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实施回采作业。

当措施无效时,必须采取补充防突措施,并再次进行措施效果检验,直到措施有效。

经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区域验证无突出危险后编写《1401工作面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评价报告》后经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安全矿长签字确认后可进行回采作业。

安全防护措施

远距离爆破

炮采工作面必须采取远距离爆破安全防护措施。

爆破作业地点(操纵爆破地点)在1401运输巷避难硐室内,距工作面大于200米。

远距离爆破时,回风系统必须停电、撤人。

爆破后进入工作面检查的时间不得小于30min。

压风自救系统

分别在1401运输巷、回风巷安装压风自救系统。

在切眼、上出口向外每隔40米布置一组。

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8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压缩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0.1m3/min。

压风自救系统由施工单位进行日常维护、管理,确保压风自救能正常使用。

所有进入该工作面的施工人员必须佩带隔离式自救器,并会正确使用。

工作面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学习防突措施、应急预案及有关突出知识,熟悉突出预兆(突出预兆:

岩层破碎、岩柱崩落或压出、地压加大、煤层层理紊乱、倾角煤厚急变、瓦斯忽大忽小、温度迅速下降或升高、煤体出现劈裂声及闷雷声、响煤炮声、打钻喷孔等异常现象)及避灾路线。

四、瓦斯检查、监测

1、工作面回采期间,每班派2名专职瓦检员加强瓦斯检查,其中:

一名负责工作面上段20米及1401回风巷的瓦斯检查,另外一名瓦检员负责工作面上段20米以下至运输巷,并负责爆破作业时检查。

严禁空班、漏班、误检及漏检.瓦斯检查员必须认真执行瓦斯检查制度,随时掌握工作面瓦斯变化情况及是否有突出预兆,发现瓦斯涌出异常时及时汇报。

在工作面进风流、工作面回风隅角、工作面风流、工作面回风流中设置瓦斯检查点,瓦斯检查员每班至少对上述地点检查三次,间隔时间不得低于2小时,不大于3小时,瓦斯检查员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

2、瓦斯监控设备

安设4台瓦斯传感器:

①、T1设置在回风巷距工作面煤壁退回5米的顶板下300mm处,其报警值≥0.8%,断电值≥1%,复电值<0.8%.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巷内的全部非本安型电器设备。

②、T2设置在1401回风巷距1401回风联络巷口10~15米处,其报警值≥0.8%,断电值≥1%,复电值<0.8%.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安型电气设备。

③、T3设置在距工作面下出口往外20米的运输巷内,其报警值≥0.5%,断电值≥0.5%,复电值<0.5%.断电范围为运输巷、工作面回风巷内的全部非本安型电气设备。

④、T4设置在上隅角,其报警值≥0.8%,断电值≥0.8%,复电值<0.8%.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巷内的全部非本安型电气设备。

瓦斯传感器由施工单位班组长负责按规定挪移、吊挂及管理。

3、施工单位管理干部、班组长、流动电钳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4、工作面回风隅角悬挂一台常开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由当班班组长负责,并负责记录。

5、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6、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它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7、工作面及其它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以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8、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0%以下时,方可通电开动。

9、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10、当瓦斯超限或监控系统报警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五、瓦斯抽放管理

1、瓦斯抽放设备

矿井高负压瓦斯抽放泵

高负压瓦斯抽放泵为2BEA-353水环式真空泵2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额定流量为58m3/min,H=30hPa,配用电机90Kw。

矿井低负压瓦斯抽放泵

低负压瓦斯抽放泵为2BEC-400水环式真空泵2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额定流量为80m3/min,H=160hPa,配用电机90Kw。

2、瓦斯抽放管路系统

高负压瓦斯抽放管路:

瓦斯抽放泵房高负压瓦斯抽放泵→回风平硐(Ф315mm管路)→回风斜井(Ф250mm管路)→回风斜井回风联络巷(Ф200mm管路)→1401回风巷(Ф200mm管路)→1401回风巷顺层钻孔

低负压瓦斯抽放管路:

瓦斯抽放泵房低负压瓦斯抽放泵→回风平硐(Ф315mm管路)→回风斜井(Ф250mm管路)→回风斜井回风联络巷(Ф200mm管路)→11601回风巷(Ф200mm管路)→1401回风隅角(埋管抽放采空区瓦斯)

3、瓦斯抽放措施

组织管理

建立抽放瓦斯的专门机构,配备专业施工队伍,负责瓦斯抽放工程的施工和日常管理工作;

应对瓦斯抽放泵房内的设备和管路系统进行日常检查,建立定期检查维修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在瓦斯抽放主管路上安装瓦斯流量,浓度,负压等检测装置,同时还配备专人定期巡回检测,进行放水和管路维护,处理管路积水和漏气,以保证管路畅通无阻;

瓦斯抽放泵站的司机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使其熟悉瓦斯抽放的有关规定,掌握各种安全,监控仪器仪表的用途和操作程序;

管线工程施工、维修人员:

负责瓦斯管线及抽放系统各种设施的安设,维修,调整和更换等;

检测人员:

负责对矿井抽放系统,钻场,管线,主要设备,设施的日常检查和抽放系统的测试,调整,试验,数据管理等安全技术工作。

⑵瓦斯抽放管路管理

瓦斯抽放管材必须采用煤矿安全准用材料。

管道安装平直,稳定可靠,变径地点采用过渡节。

管路离地垫高大于0.3m。

管路严禁与带电物体接触。

管道安装完毕,要进行漏气试验。

⑶采空区抽放管道的拆装

所有参加采空区密闭墙施工及抽放管路撤装的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施工的岗位作业标准,熟悉瓦斯的基本知识,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

在采空区挡风墙施工中必须使用铜质工具,以防火花产生;

挡风墙施工地点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否则必须停工,处理瓦斯;

在管路安装和拆除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

为了确保安全,埋入挡风墙内的管路不回收。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在瓦斯抽放前,必须对瓦斯抽放管路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2)应在负压端低洼点安装负压放水器。

3)管路在使用前用压风冲刷。

4)瓦斯抽放泵在运行过程中,抽放泵司机应认真观察运行情况,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即使处理,并向调度室汇报。

5)应确保有取得合格证的专门瓦斯抽放泵司机值班。

6)加强瓦斯抽放泵及管路检查、维修。

7)抽放地点设立专门的记录牌,记录瓦斯抽放数据。

8)预抽瓦斯钻孔封堵必须严密,封孔段长度不得小于8m。

9)应当做好每个钻孔施工参数的记录及抽采参数的测定,检测人员对抽采参数至少每周检测一次。

钻孔孔口抽采负压不得小于13kPa。

预抽瓦斯浓度低于30%时,应当采取改进封孔的措施,以提高封孔质量。

六、其他

1、防尘管路系统

工作面防尘水源来自井上静压水池→副斜井→1401轨道石门→1401运输联络巷→1401运输巷、回风巷→冲刷巷帮水管、巷道内水幕、液压泵站、各运输转载点喷雾、工作面打眼及清尘用水管等。

1401运输巷、回风巷分别安设防尘供水钢路,管路直径为50mm,每隔50m设一个三通阀门。

2、防尘措施

工作面输送机机头、运输巷转载机头设置喷雾,出煤时必须开启降尘。

各转载点喷雾必须执行停水停机制度。

对工作面回风巷每周至少冲刷一次,运输顺槽10天至少冲刷一次,工作面每班至少冲刷2次。

放炮前后要对放炮地点附近20米巷道进行洒水降尘。

坚持湿式打眼,施工防突检验钻孔时应采取可靠的捕尘措施。

在运输巷、回风巷中距工作面煤壁30~50m处各安设一道净化水幕,并保证正常使用。

工作面及在工作面回风巷工作的其他人员必须配戴防尘口罩。

3、隔爆设施

1401工作面选用隔爆水棚,集中布置在距回采工作面上出口和下出口100米处,共设置两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