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513270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1.docx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1.docx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1

承德医学院教案(首页)

课程:

口腔科学授课教师:

邵春燕职称:

医师学期: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3

一、颌面部骨(15分钟)

1、上颌骨:

一体四突

2、下颌骨:

下颌体、下颌支

二、颌面部肌肉(15分钟)

容1、咀嚼肌:

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2、表情肌

三、颌面部血管(25分钟)

1、动脉:

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颞浅动脉

2、静脉:

深、浅静脉网

四、颌面部神经(25分钟)

1、三叉神经:

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

2、面神经

五、讨论(10分钟)教学步骤、时间分配掌握:

颌面部骨、颌面部肌肉、颌面部血管、颌面部神经的解剖结构。

的熟悉:

淋巴组织的解剖

口腔颌面部解

剖授课方式

实习课()社会实践课()

第二周第2

次课时间2013年9月4日第2单元

理论课(是)实验课()

教学时数2学时临床专业(专科)12级610班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教具

教学作业

教学前沿

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中

存在的主要

问题上颌骨、下颌骨、狭义咀嚼肌、面动脉、上颌动脉、三叉神经、面神经

三叉神经、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走行分布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启发式

多媒体教室,教学用模型

为什么下颌下腺导管易形成结石

面神经解剖分离术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王斌全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具不足,学生对三维空间理解不够

教案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及生理

目的要求

一、掌握颌面部骨、颌面部肌肉、颌面部血管、颌面部神经的解剖结构。

二、熟悉淋巴组织的解剖

时间分配

一、颌面部骨(15)

(一)上颌骨

1、上颌骨体:

前面、后面、上面、内面

2、上颌骨四突:

额突、颧突、牙槽突、腭突

(二)下颌骨

1、下颌体

2、下颌支

3、下颌角

4、髁突颈部

二、颌面部肌肉(15)

(一)狭义咀嚼肌

l、咬肌

2、颞肌

3、翼内肌

4、翼外肌

(二)表情肌

三、颌面部血管(25)

(一)动脉

1、舌动脉

2、面动脉

3、上颌动脉

4、颞浅动脉

(二)静脉

1、浅静脉网:

面静脉、下颌后静脉

2、深静脉网:

翼静脉丛

四、颌面部神经(25)

(一)三叉神经的三个分支

l、眼神经

2、上颌神经

3、下颌神经

(二)面神经

重点

掌握:

颌面部骨、颌面部肌肉、颌面部血管、颌面部神经的解剖结构。

难点

三叉神经、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走行分布

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

口腔颌面部的范围在临床上泛指解剖学中的面部及固有颈部,上起眶上缘、颧弓上缘至乳突的连线,下至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至第7颈椎棘突连线。

根据颌面部解剖特点,可将其分为眶部、眶下部、颊部、颧部、鼻部、唇部、颏部、颏下部、下颌下部和腮腺咬肌部。

(一)颌面部骨

1、上颌骨(maxilla)位于颜面中部,左右各一,两侧对称结合于腭中缝。

与邻骨连接参与构成眶底、口腔顶部、鼻腔侧壁、鼻底、翼腭窝及眶下裂。

形态不规则,分为一体四突。

(1)上颌体:

分为前、上、后、内四面,上颌体内有上颌窦。

1)前面:

上界为眶下缘,内界为鼻切迹,下方移行于牙槽突,在眶下缘中点下方0.5cm处开口向内下的骨孔称眶下孔,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

眶下孔下方、尖牙与前磨牙的上方骨面有一深窝为尖牙窝,此处骨壁菲薄,常由此开窗进入上颌窦实施手术。

2)后面:

与前面以颧牙槽嵴为界,后面骨质粗糙并稍凸起呈结节状,称上颌结节。

其上方有2-3个小骨孔,上牙槽后神经、血管通过,为上牙槽后神经麻醉的部位。

3)上面:

构成眶下壁的大部,有眶下沟由后向前移行为眶下管并开口于眶下孔。

眶面骨质很薄,此处易骨折,使眶内脂肪嵌入上颌窦内使眼球下陷造成复视。

4)内面:

构成鼻腔外侧,在中鼻道有上颌窦的开口通向鼻腔,施行上颌窦根治术或上颌骨囊肿摘除时,可通过该裂口在下鼻道开窗引流。

上颌体内的空腔为上颌窦,上颌窦的下壁与上颌前磨牙和磨牙的根尖很近,有的仅隔薄骨板或粘膜,上述牙齿的根尖感染容易侵入上颌窦内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拔除上述牙齿应注意避免将牙根推入上颌窦内造成口腔上颌窦瘘。

(2)上颌骨四突:

分别称为额突、颧突、腭突、牙槽突。

1)额突:

位于上颌骨内上方,向上突起至鼻与眶之间,分别与额骨、鼻骨和泪骨相连,其外侧面参与构成眶内缘及鼻背。

2)颧突:

向外与颧骨相接,向下延至第一磨牙槽突呈颧牙槽嵴,是上牙槽后神经麻醉的标志。

3)腭突:

是上颌骨体与牙槽突向内延伸形成的水平骨板,在中线与对侧腭突连接形成腭中缝,形成硬腭分割口腔及鼻腔。

4)牙槽突:

上颌骨体向下延伸并包绕上颌牙根的突起部分。

此部分骨质疏松,故上颌牙齿拔除时均可采取浸润麻醉。

上颌骨由上颌神经分布,血液供应来自上颌动脉,血运丰富,加之骨质疏松,周围亦无强大肌肉附着,骨折较易愈合,炎症感染容易引流,较少发生骨髓炎,但外伤及手术时出血较多。

2、下颌骨(mandible)是颌面部唯一可以活动的骨,构成面下1/3的骨性支架,两侧对称,分为水平部和垂直部,水平部称下颌体,垂直部称下颌支,下颌体下缘与下颌支后缘连接的转交称下颌角。

(1)下颌体:

上部为牙槽突。

下缘圆钝坚实,为下颌骨骨质最致密处,常作为手术切口标志。

外侧面前磨牙下方后开口向外上后方的颏孔,为下颌管的开口,有颏神经、血管通过。

斜向后上方的骨嵴称外斜线,其下方有颈阔肌附着。

下颌体内面有与外斜线相对应的骨嵴为内斜线,有下颌舌骨肌附着,内斜线上下骨壁有两个凹,分别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所在。

(2)下颌支:

垂直的长方形骨板,上方有两个突起,前上方为喙突,有颞肌与咬肌附着,后方为髁突,与颞骨下方的关节窝间以关节盘相邻,共同构成颞下颌关节。

髁突和喙突之间为乙状切迹。

髁突是下颌骨的主要生长中心之一,在下颌骨发育完成前遭受损伤或破坏会影响下颌骨的发育,可导致颌面畸形。

下颌支内面中央偏后上处有下颌孔,为下牙槽神经、血管通入下颌管的入口,是下牙槽神经麻醉时的注射点。

外面下方骨面粗糙称为咬肌粗隆,为咬肌附着。

下颌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上颌动脉的分支下牙槽动脉,血供相对比上颌少,因而骨折愈合较上颌骨缓慢,骨髓炎发生率也较上颌骨多且严重。

(二)颌面部肌肉

颌面部肌肉大体分为咀嚼肌与表情肌两类。

1、咀嚼肌狭义的咀嚼肌是指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咬肌:

起自颧骨和颧弓下缘,向后下方走行止于下颌角及下颌升支外侧面。

粗大有力,主要作用是提下颌骨向上。

颞肌:

呈扇形,起自颞窝与颞深筋膜深面,向下聚拢通过颧弓深面止于喙突及下颌支的前缘至第三磨牙处。

主要作用是提下颌骨向上并微向后方。

翼内肌:

有深、浅两头,深头起自翼突外板的内面,浅头起自腭骨锥突和上颌结节,走行方向与咬肌走行方向相似,止于下颌支与下颌角内侧面。

收缩时提下颌骨向上,并参与下颌侧向运动。

翼外肌:

位于颞下窝,呈水平向。

有上下两头,上头起自蝶骨大翼的颞下面与颞下嵴,下头较大,起自翼外板的外面,分别止于颞下颌关节囊前方、关节盘及髁突颈部。

主要作用是牵引下颌前伸与侧向运动。

(三)颌面部血管

1、动脉颌面部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颈外动脉,其发自于颈总动脉,共有八个分支,依次为咽升动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颌外动脉),上颌动脉,枕动脉,耳后动脉和颞浅动脉。

这些分支间和两侧动脉间相互吻合,构成密集的动脉网,使颌面部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

这一解剖特点具有双重临床意义,一方面损伤和手术时易出血,另一方面口腔颌面部组织具有很强的抗感染能力与再生能力。

(1)舌动脉:

平舌骨大角水平分出,向内上走行,分布于舌、口底和牙龈。

其终末支在舌体内形成动脉网使舌供血丰富。

临床上把舌动脉作为颈外动脉结扎的标志。

(2)面动脉:

在舌动脉稍上方自颈外动脉分出,行向前内上方,穿下颌下腺鞘到达腺体上缘后,于下颌骨下缘急转向外,由咬肌前缘向内前方走行,至眼内眦部更名为内眦动脉。

供应颏部、唇部、颊部、鼻外侧等部位血液,相当咬肌前缘处可扪及搏动,其特点为面部行程弯曲以适应面颊部的皮肤活动。

现临床上经常把面动脉作为各种血管化游离皮瓣的受区吻合动脉。

(3)上颌动脉:

位于面侧深区,为颈外动脉的终末支之一。

于下颌骨髁突颈部的后内方起自颈外动脉,向前内方走行至翼腭窝,分布于上、下颌骨和咀嚼肌。

其主要分支有脑膜中动脉、下牙槽动脉、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及腭降动脉。

上颌动脉为供应口腔颌面部的主要动脉,分支多,位置深,血供丰富。

在临床手术及修复操作时均需考虑上颌动脉各分支的相互关系及正确位置。

(4)颞浅动脉:

颈外动脉的另一终支,在腮腺深面有颈外动脉发出经外耳道软骨前上方向上走行供应额部及颅顶部软组织。

颞浅动脉表浅且解剖位置恒定,并有静脉伴行,故临床常用来测脉、止血、皮瓣受区吻合及逆行插管介入治疗等。

2、静脉颌面部静脉较复杂且多变异。

分支细小且互相吻合成网状,多数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一般分为深、浅两个静脉网。

浅静脉网由面静脉、下颌后静脉组成,两者在下颌角附近汇成面总静脉,横过境外动脉浅面然后汇入颈内静脉。

深静脉网主要为翼静脉丛,位于颞下凹内,分布于翼外肌的浅面和翼内外肌与颞肌之间,相当于上颌结节后上方,通过颌内静脉注入下颌后静脉。

静脉血最终通过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向心脏回流。

面部静脉多与颅内海绵窦有直接或间接交通,静脉瓣发育不完善,易使血液反流,因此,颌面部感染可循静脉途径向颅内扩散,引起海绵窦栓塞性静脉炎等严重的颅内并发症。

(四)颌面部神经

口腔颌面部神经主要包括司感觉功能的三叉神经和司运动功能的面神经,分别为第Ⅴ、Ⅶ对脑神经。

1、三叉神经由半月神经节分出三大分支,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它们以眼裂、口裂为界。

口腔的感觉主要由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支配。

(1)上颌神经:

为感觉神经,由圆孔出颅达翼腭窝上部,经眶下裂入眶,更名为眶下管,出眶下孔达面部。

上颌神经到口腔的分支有:

蝶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上牙槽中神经和上牙槽前神经,分布于上颌牙槽骨、牙龈、牙周膜及上颌窦粘膜。

(2)下颌神经:

为混合神经,自卵圆孔出颅分为前、后两干,前干中唯一的感觉神经为颊神经,经下颌支前缘向前下走行,分布于下颌5-8的颊侧牙龈及颊部的粘膜和皮肤。

后干主要为三条神经,即耳颞神经分布于颞下颌关节,腮腺、颞区及耳廓前皮肤;舌神经行走于下牙槽神经前内侧,含有面神经鼓索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同侧舌侧牙龈,舌前2/3及口底粘膜和舌下腺;下牙槽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在翼下颌间隙内下行,于舌神经后外侧约1cm处经下颌孔进入下颌管,分布于1-8牙周膜和牙槽骨。

其分支出颏孔后称为颏神经,分布于1-4的唇颊侧牙龈及下唇粘膜。

2、面神经是一个混合神经,司舌前2/3味觉、泪腺分泌以及面部表情肌肉运动,还负责镫骨肌收缩(声音保护和调节肌肉)。

在腮腺内,面神经总干一般分为上、下两支,上支为颞面干,下支为颈面干,穿出腮腺分为5支,分别为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在颊支和颧支之间通常有交通支。

临床上腮腺区肿物切除一般行面神经解剖术以预防复发。

(五)唾液腺

人体有三对大唾液腺和许多散在的小唾液腺。

三对大唾液腺分别为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小唾液腺依其所在部位分别称为唇腺、颊腺、腭腺和舌腺等。

腺泡分泌物汇流入口腔形成唾液,具有湿润、软化食物、初步消化、调节体液平衡与抑制细菌等作用。

1、腮腺是体积最大的唾液腺,位于颜面两侧部,外耳道前下方,下颌支后方与胸锁乳突肌间的腮腺间隙内,上极邻外耳道与颞下颌关节后面,下级到下颌角下缘,腮腺包被在颈深筋膜浅层形成的腮腺鞘内,其外侧面鞘膜致密,为腮腺咬肌筋膜的一部分,内侧面的筋膜较薄弱。

腮腺导管自腺体前缘近上端处露出,在颧弓下约1.5cm与颧弓平行向前走行,一般有面神经颊支伴行,横过咬肌外侧面在其前缘处呈直角转向内侧,开口在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

2、下颌下腺为分泌量最多的唾液腺,位于两侧颌下三角内,在下颌骨体的内面,舌骨舌肌和茎突舌骨肌之间。

其延长部绕下颌舌骨肌后缘进入口底,伸至舌下腺的后端。

其导管自下颌下腺深部发出,长约5cm,行走于下颌舌骨肌与舌骨舌肌之间,开口于舌系带两侧的舌下阜。

因行程长而弯曲,唾液在导管内运行缓慢,加之导管开口较大,常有异物进入,易形成结石造成导管阻塞。

3、舌下腺为大唾液腺中最小的一对。

位于舌下区,口底粘膜舌下皱襞的深面,下颌舌骨肌的上面。

导管直接开口于舌下皱襞的表面。

分泌物粘稠,若导管口受损,常使腺液潴留形成囊肿。

思考题

1、试述上颌骨、下颌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2、试述狭义咀嚼肌的走行及运动。

3、画图说明面动脉、上颌动脉的走行、分支,

4、画图说明三叉神经的分布走行。

5、为什么下颌下腺导管易形成结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