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粮食局粮食工作总结.docx
《整理粮食局粮食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粮食局粮食工作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粮食局粮食工作总结
网络
(1)与圆相关的概念:
?
馈线的标签尽量用扎带牢固固定在馈线上,不宜直接贴在馈线上
指标要求:
要求采用LAN方式上行点到点的丢包率≤3%。
186.25—7.1期末总复习及考试
测试目的:
验证是否具备PPPOE验证的功能。
第三章圆
(1)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x1,x2是对应一
设计补充图纸
2天线的安装必须牢固、美观、并且不破坏周边整体环境□通过□未通过粮食局—粮食工作总结
粮食局—粮食工作总结
粮食局—粮食工作总结县粮食局成立于1953年2月,是主管全县粮食工作的专门机构。
其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粮食的方针政策,制定和颁布县内有关粮食工作的决定、计划,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和管理方案,负责全县粮食收购、销售、调运、储存、加工工作。
自成立以来,粮食工作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和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全过程,在全县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严格执行政策,搞好粮食购销工作历届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予以抓好。
在粮食供给较紧张的年代,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生产发展水平不高,粮食增长速度缓慢,求大于供的矛盾突出。
为了确保城镇居民的基本口粮供应,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实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调拨、统一库存的“四统一”政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粮食总产量供求状况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长期短缺变为丰年有余,总量供求基本平衡。
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从1985年起,国务院开始取消粮食统购,公粮、余粮改为“合同定购粮”,执行一年后又改为“国家定购粮”。
统销未取消,仍然维持平价供应政策。
粮食流通实行国家定购和统销的“死一块”和议价经营的“活一块”的“双轨制”。
1985~1992年合同定购期间,全县共收购贸易粮1299万千克,销售粮食3008万千克。
购销缺口由县外调入弥补。
1993年,云南正式取消了购粮本和粮票、面票、油票,粮食流通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放开价格,放开经营,放开市场。
实行“三放开”后的1993~1994年,全县共收购贸易粮200万千克,销售327万千克,销大于购127万千克,购销缺口都是通过企业到省内外组织议价购入解决。
1995年6月,国务院下发《关于粮食部门深化改革实行两线运行的通知》,将粮食部门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分开。
为了确保供给,严肃政策,在1996年的粮食收购中,在县委、县人民政府支持下,在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粮食部门加大收购工作力度,组织人力物力直接进村到户收购,全县共收购原粮139.86万千克,占全县任务126万千克的111,超额完成任务13.86万千克,比1995年同期多入库50.69万千克,改写了我县自1985年统购改合同定购以来11年未完成国家定购任务的历史。
1995~1997年,全县共收购粮食407万千克,销售粮食281万千克。
1998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同年11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印发当前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
1998~20xx年全县国有粮食企业共收购贸易粮305万千克,销售贸易粮395万千克。
20xx年4月1日起,全省取消粮食合同定购,实行放开粮食收购、放开粮食市场、放开粮食价格,确保云南省粮食安全的“一取消、三放开、一确保”政策。
为加强粮食收购工作的监督管理,粮食部门搞好服务,做到不拒收、不限收、不短斤少两、不压级压价、不打白条。
此后,为确保我县粮食安全和退耕还林粮食供应,县粮食局在立足本地收购的同时,采取委托代购、约时定点收购、增设临时收购点收购等不同形式积极组织收购,还到昆明、保山、下关等地购进。
为确保退耕还林粮食按时按质按量兑现给退耕户,采取就近就便的供应办法,在上街、平坡、脉地、太平原粮站的基础上,增设了顺濞、富恒临时销售点,确保了退耕还林工程在我县顺利实施。
20xx~20xx年全县共收购贸易粮684万千克,销售粮食698万千克,其中,兑现退耕还林粮食原粮465万千克,涉及8个乡镇38个村4767户退耕户。
二、加强经营管理,抓实扭亏增盈工作国有粮食企业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业务部门,从建国以来的统购统销,到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卖粮难现象,以及现在的粮食购销市场化,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然而,经营却一路亏损,靠国家补贴,企业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
多年来,粮食企业一直是负债经营,没有一点发展后劲。
通过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收缩网点,减员增效,加强企业管理,搞好经营,企业亏损逐步减少。
我县粮食系统1985年盈利6.99万元,1986年盈利1.73万元;1987~1992年3月31日政策性亏损挂账已消化;1992年4月1日至1998年累计亏损381.5万元,1999年通过第一轮改革后,全县只保留一个国有粮油购销企业,“三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职工减员分流43人,年内减亏43.7万元,20xx年减亏52.8万元,20xx年因解决1998年改革遗留问题,增亏95.6万元。
20xx年4月取消粮食合同定购,放开粮食收购,放开粮食市场,放开
粮食价格,确保粮食安全的“一取消、三放开、一确保”政策,同时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20xx年减亏102.3万元。
通过20xx年第二轮改革,加强了企业管理,进一步扩大购销业务,20xx年实现利润30万元,20xx年由于退耕还林粮食供应改为直接兑付现金,销售量减少,盈利1.4万元。
三、顺应市场经济潮流,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工作1998年10月国务院明确提出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及意见,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调整充实企业改革领导组,成立了由有关部门参加的粮改领导组及办公室,抽调人员组成6个工作组,分别到上街、平坡、龙潭、太平、脉地、县粮油加工厂参加粮改指导工作。
根据“四分开,一完善”的原则和粮改总体方案的要求,撤销了5个粮管所,在上街粮管所的基础上组建国有粮油收储公司,下设脉地、平坡、龙潭、太平4个收储站,撤销了粮油经营部,对粮油加工厂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
合理确定收储公司人员岗位,采取6种形式分流安置人员,收储公司竞争上岗28人,内部退养3人,参加股份合作制14人,自动离职1人,一次性辞职43人,下岗1人,共分流62人,分流率65.2,企业离休人员5人由财政负担,退休人员43人按每人2万元一次性移交社保包养。
为解决粮改资金的不足,经有关部门批准,对企业10宗资产进行处置,共收回资金59.32万元(含税费);争取到省州资金75万元,全部用于安置一次性辞职人员和离退休干部。
经过四个阶段的工作,改革达到预期目的,通过了州粮改办的验收。
1999年3月5日,国有粮油收储公司、粮油工业公司成立。
20xx年,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漾濞彝族自治县深化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在县企业改革指导组的指导下,抽调局机关有关人员组成两个企业改革工作组,进驻粮油工业公司和粮油收储公司,帮助指导。
对国有粮油收储公司主要从完善经营机制,逐步建立激励机制,打破平均分配格局入手,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完善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
对生产经营十分困难、管理不善、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况、生存无望的粮油工业公司资产整体出售,一次性分流人员。
20xx年,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县粮油工业公司列入全县重点改革的10户企业之一。
抽调局机关有关人员和县指导组成员组成领导组及办公室。
在20xx年改革的基础上,召开股东大会,确定改革方案,形成整体出售资产决议,采取公开、公证、公平的原则面向社会出售整体资产,出售资产所得38万元全部用于安置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
从5月28日开始到8月20日全面结束,率先在全县第一家完成改革任务,整个改革过程立足自我,一企一策,没有向上级要过一分钱。
在改革工业公司的同时,对国有粮油购销公司(原收储公司改为购销公司)在1998年改革中遗留问题进行了解决,为粮食系统第一、二轮改革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20xx年,根据上级有关“每个县只保留一户国有粮食企业,企业职工全员置换身份”的精神,转换企业职工身份,给予一次性安置补偿。
企业职工身份转换后,企业根据经营规模,合理定岗定员,推行新的用工制度,实行层层聘用制。
在分配上,坚持把职工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个人贡献挂钩。
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承担起对全社会粮食流通和粮食市场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职责,确保我县粮食安全,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工商局小康工作队工作总结
为了有效地推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群众满意工程。
市工商局党委在小康工作队驻点的韩集乡中新村,采取服务农村发展,实行结对帮扶的形式,开展“一帮一”主题实践活动。
共召开座谈会议4次,走访群众150人,慰问困难户20户,为群众办实事9件,捐款32,000余元,捐色拉油20提。
一是宣讲政策。
中新村是我局小康工作队驻点村,该村人多田少,人均亩余田;居住分散,全村7个村民小组,分别居住黄家、刘家、四莫河、胡家、孙王、袁八家等6个自然湾。
村民以种水稻为主,是典型的贫困村。
5月25日,我局由党委书记、局长带领16名机关中层干部党员,深入中新村,一方面组织座谈、宣讲政策。
由我局局长主持,先后召开了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困难户代表座谈会,向党员、干部、村民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和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
另一方面个别访谈、宣讲政策。
为了让党的富民政策、税费改革政策、粮食定补政策深入人心,我局一名副局长带领8名中层干部深入农户、田间、地头,每到一户,都宣讲小麦种植补贴是党中央新出台的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一项富民政策,询问是否落实到位,对第二轮土地延包有什么想法和建议等。
并结合工商部门打假维权活动实际,要求村民增强自我维权意识,购买农业生产资料,一定要索取票据;购到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要及时拨打“12315”申(投)诉电话,实行法律维权。
通过宣传党的农村政策,使党员、干部和村民明确和掌握了党的现行政策。
二是谋划发展。
座谈会后,我局局长与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共商发展大计。
村支部袁书记讲:
20xx年初,工商局捐资3万余元,帮助中新村修建排灌站2个,村级公路7.8公里,实现了粮食作物旱涝保收,全村公路贯通。
我们不能总是伸手向上要。
我们有决心和信心,谋求村级经济更大的发展。
我局局长讲:
中新村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增强造“血”功能,发展村级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6月中旬,我们派车派员与村干部到该镇兴隆村参观,学习室内养鸭技术,把中新村室内养鸭企业办起来。
最后,市工商局、村党支部、村委会形成:
发展养殖业、水稻品种调优,实行粮食精加工,注册农产品商标,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发展举措。
三是重点帮扶。
通过走访、座谈,确定黄友明等20家为困难户,是重点帮扶对象,其中学习成绩优秀,家庭难以承担的袁庭芳、盛伟专为重点帮扶的贫困学生。
5月14日我局已给困难户陈安稳送去现金500元。
6月21日,我局一名副局长带领机关党员干部20人,深入中新村访贫问苦,并为20家困难户送去色拉油20提。
8月23日,我局局长得知贫困学生盛尾涓、袁婷芳分别被我市第一高中录取后正为学费发愁,主动拿出当月工资1500元。
委托一名副局长,冒雨到中新村盛尾涓、袁婷芳家中,分别将900元、600元交到盛尾涓、袁婷芳的手上,使两名贫困生按时报名上学。
2003年,是襄樊旅游发展史上及为不平凡的一年,整个旅游行业面临着“创优”迎检、旅游行风评议和举办中西部旅游交易会等三件大事的考验。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促进发展”总结思路,把三件大事的完成与加强景区建设、强化宣传促销、规范行业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强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较好实现了“创优”“高分入围”,“行评”顺利过关和交易会硕果空前的目标,有力地推动了襄樊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据预测,2003年全市接待游客总量将达到5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将达到22.5亿元,分别比上年实际接待人数和实现总收入增长5.16%和12.5%。
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将首次突破1万人次大关,实现旅游外汇收入将达到 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预计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排序将由原来实际的第五位上升到全省第三位,实现了旅游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一是完成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
市旅游局在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创新思路,团结拼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经过多方努力,在全国集中精力整顿市场暂停“创优”验收的情况下,把原定九月份的验收提前到五月份,成为全国唯一一家通过国家验收的城市,并且以全国同类城市名列前茅的高分887分入围(“优秀城市”的总分为1000分,地级市入围底线为750分,市政府要求我市以850分的高分入围。
经过艰苦努力,我市实现超高分入围,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国家旅游局的好评)。
二是出色地完成了旅游交易会。
主要从两个途径来完成市政府交办的任务:
一是邀请北京、上海、广东等远程大市的20多家旅行社在来樊踏线考察,对外推介襄樊旅游产品,签订意向合同50多份,约定来樊游客万余人次,预期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二是在诸葛亮广场举办旅游会展区,组织全市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旅行社共46个单位制作高档次的展板,在广场搭建规模宏大、新颖壮观的展区,并搭建高规格的舞台向观众展示旅游行业的服装表演及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
“节会”期间,旅游展区共接待参观人数达数十万人次,成为最受群众青睐的展区。
在“节会”闭幕式上赵成霖市长给予“最大亮点”的评价。
整个“节会”实现旅游收入5028万元,出色地完成了政府下达的任务。
三是旅游开发整体推进。
市县两级通过采取政府主导、民营参股等办法,多渠道集中资金用于景点的设施配套和开发建设,使旅游开发纵深推进。
一年来,除隆中、米公祠、鹿门寺、以及保康五道峡、南漳水镜庄、谷城薤山、枣阳熊河等传统景点继续加大了景区配套建设力度外,市、县两级还分别结合各自实际建成、开放了龙王峡、九路寨、黄家湾、锦绣园等一批新的景区景点,壮大了旅游业发展的基础环节。
四是宣传促销高潮迭起。
全市两级高度统一思想,纷纷把宣传促销作为招徕客源的重要手段,大胆创新促销方式,使旅游促销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全市先后举办中西部旅游交易会、“荆山紫薇红保康生态之旅”等各类节会促销活动6个,邀请新闻记者、作家、艺术家举办采风活动5次,摄制各类旅游宣传专题片5部,参加国内外旅游促销活动20余次,散发、刊登旅游宣传广告过百万份,使市、县两级的旅游整体形象得到较大提升,较好打开了广东、北京等中远程市场,促进了我市旅游的升温。
仅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市就接待游客 42.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819.5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1.04%和102.92%,创历史新高。
五是旅游市场日趋规范。
市、县两级以创优为契机,不断加大行业管理的力度。
一年来,结合创优迎检和迎接“黄金周”,市县两级旅游部门共出动人员100余人次,车辆20台次,先后5次会同公安、工商、城建、交通等多个部门开展了以安全、质量等为内容的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较好消除了旅游市场上存在的不良因素。
同时,结合受理旅游投诉,市旅游管理部门还严厉处罚了1家违规经营的旅行社,维护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在市、县两级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旅游市场治理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省旅游局的好评,在全国开展旅游市场检查治理整顿中,我市被列为免检单位。
一年来,我市旅游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
一是市、县之间、县与县之间以及旅游各企业之间协作不够,制约了全市旅游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
二是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的整个旅游旅游协作需要加强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