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503300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3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听语言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视听语言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视听语言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视听语言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视听语言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视听语言1.docx

《视听语言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听语言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视听语言1.docx

视听语言1

第一周第一课时

课题

动画视听语言概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能够理解什么是视听语言;视听语言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学习动画视听语言的方法;动画的起源以及发展。

技能目标:

掌握了视听语言的含义;记住了视听语言的内容。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动画的兴趣,能对视觉元素与听觉元素树立正确的视听媒介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视听思维与视听文化基本理念;视听语言的内容

教学难点

视听语言的内容

方法

形式

手段

讲授法、演示法、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在寒假看了哪些动画片?

好看不?

为什么?

二、设立动画视听语言的目的:

动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融合了动画影视专业性和应用性的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主要以影视制作的基础元素——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以及视听组合的基本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影视创作中的声画艺术创作规律为研究对象,在掌握视听语言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动画影像制作的思路和技巧。

本课程的设置的目的以培养学生的视听语言创作为核心进行,通过对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基本原则、视听组合规律及技巧,使学生具备独立分析视听语言以及编导基本能力。

《视听语言》是一门基础性、专业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理论课程。

它与动画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既与《艺术概论》课程互为知识补充和配合,同时也是学习《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数字影像后期合成》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为动画影像的制作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

多看、多想、多做。

保证一个星期至少看一部电影动画片,每节课上课前都要一个同学播放自己找的一个小短片,按学号轮着。

没轮到的怎么办,在学期中开始,会增加到每节两个小短片。

四、看一个小短片,问:

觉得这个动画片好在哪?

提示从画面和声音上分析。

五、前言:

动画艺术是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艺术,当画面和声音这两大艺术元素呈现完美的统一时,动画作品的艺术效果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

视听语言的内容:

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视听语言是研究电影艺术的基础知识,无论是一个动画、电影创作的初学者还是一个动画、电影理论的爱好者,进入电影艺术的领域,都必须认识和了解电影的基本元素和组成规律,掌握动画、电影语言的初步表现原则。

六、课本包含的内容:

Ø动画视听语言概述

Ø动画影像

Ø声音

Ø剪辑

七、视听语言的概述: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

语言的基本结构

语言符号的形式:

字,词(词组),单句,句群,段落,篇章

影视语言符号的形式:

镜头,镜头组,镜头段(段落),作品

科学原理:

(一)光学原理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遇到障碍物,便会产生影子(阴影和投影)。

在我国,产生于汉代,盛行于唐宋的“灯影戏”就是对这一光学原理最初的、也是最朴素的时间。

尽管灯影戏和电影存在巨大的差异,但原理是如出一辙的。

(二)“视觉滞留”原理

大约在公元前65年,罗马人留克里休斯认为人眼具有视觉滞留的特性。

二百多年后,希腊的天文学家托勒密也提出了同样的说法。

1829年,比利时的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经过反复的实验,证实了人眼的“视觉滞留“的原理。

当人们看到某一事物后,即使眼前的物体被移走,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也不会立即消失,还会继续短暂滞留一定的时间。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被留意。

因为人眼对一般物象的视觉滞留感觉不太明显,只有当目睹的物象光照度十分强烈的时候,眼睛才会产生视觉滞留的感受。

比如,当眼睛凝视太阳几秒钟后,即使闭上眼睛仍会感觉眼前留有一个黑黄色的原点,这就是太阳在人眼视网膜上产生的视觉滞留现象。

其后的一系列视觉研究实验进一步向人们证明,人眼视觉滞留的生理功能可以将一系列独立的静止的画面组合起来,造成连续运动的视觉幻象。

19世纪30年代,依据这一原理制作的走马盘、活动视镜等视觉器具便相继在欧洲出现。

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视觉玩具,卓特洛普和魔吐镜。

在1894年爱迪生研制“电影视镜”的时候,放映画面的频率是48格/秒,比起正常色视觉转换频率快了一倍,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向全世界首次公映电影时采用的频率是16格/秒,又比实际视觉转换频率慢了8格/秒。

直到有声电影诞生,科学家们彩最终解决了视觉转换频率的难题。

(三)电声传播原理

声音是物体振动引起周围的介质发生疏密的波形变化,人耳的耳膜能感到这种振动变化,叫做声音。

1843年,欧姆通过对人耳功能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欧姆声学原理,即人耳可把复杂的声音分解成谐波分量,并按分音大小判断音色。

从最初的声音研究到视听传播的实现得益于声音研究与电声研究的结合形成电声学。

事实上,电声学的形成最初就是缘于声音自然传播的局限。

接受者距离声源太远,声音就衰减得无法听到了。

为了达到远距离传送的目的,1844年塞缪尔·莫尔斯在长期的电学实验基础上提出了运用金属线输送电脉冲信号来传递信息的设想,并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线电报传输,亚历山大·贝尔采用声波震动受话器的薄膜的方法,使磁铁波动,把交流的电流通过电线传送出去。

另外,1873年,麦克斯韦发表《电学与磁学论》,在理论上研究论证了电磁在空间传播的一系列问题,指出电波与光波的不同主要在于震荡频率的不同;电波和光波及声波一样是以一定的速度传输的,而且可以被检测。

1888年,无线电原理被揭秘,声波信号成功地转换为电磁能,通过空间播送到远方。

将声音信号变为电子信号,利用电线或无线电波,远距离传送给接受者,对方再将电信号转变为相应的声信号,从而完成声音传输。

这是这一电声传播原理的发现和运用,使录音回放技术寻找到了理论依据,使电影、电视最终拥有了完整的视听语言体系,使新颖的现代艺术具备了视听传播的强大功能。

二、技术发明

作为一种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艺术语言,技术的发明和运用是它诞生、发展、成熟的直接催化剂。

电影最初是一种机械装置,用以记录现实的活动形象,而不是一种叙事的手段。

今天当我们观看影片时不会发觉它们与技术有多重要的关联,其实,电影摄影机、电视摄像机、放映机、录音机、彩色技术等设备都是艺术生产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一)摄影术

电影基于摄影术而存在,那么摄影术如何催生电影摄影并直接推动新艺术的发展?

1515年,达·芬奇设计出了“暗匣”,这是传统摄影术的先声。

1839年,易斯·达盖尔在与化学家尼塞弗儿·尼埃普斯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达盖尔照相法,使用的是镀银磨光铜板。

1851年,钳制照相术的一大难题——快速曝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从早先曝光14消失压缩到短短的几秒钟。

1880年,乔治·伊斯曼在摄影胶片的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成功地推出了软胶片,它能轻易地缠绕在机器的轴上。

1886年,这一新产品行销全世界。

1872年,爱德华·幕布里奇又开拓了原始的连续拍摄的思路。

把它24架相机按一定距离排成一行,当马跑动经过时,马蹄触动相机快门连线,相机被一一启动,马蹄腾空的瞬间姿态就被依次拍摄下来。

后来,爱德华·幕布里奇用幻灯投影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这一成果。

它为连续摄影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发。

1882年,法国生物学家艾丁纳·米尔斯·马莱又利用左轮手枪的间歇原理,研制出了“摄影枪”,用于拍摄飞翔中的海鸥。

到1888年,马莱的摄影枪可以在一条感光纸上连续拍摄40张照片,放映时间可持续几秒钟。

此后,他又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架“软片式连续摄影机”,使用的摄影材料也由玻璃、感光纸到了赛璐珞薄片。

至此,人类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摄影技术,能够利用光学原理和视觉滞留原理把一系列离散的照片展现为连续活动的图像,这种技术原理与现代摄影机工作原理已不存在本质的差异了。

1889年,美国的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及其助手狄克逊在借助马莱摄影枪原理的基础上,研制成了一种初具现代摄影机雏形的“窥视镜”(电影视镜)。

爱迪生使用35毫米的胶片,而且为了使胶片严格定位,他在胶片两侧设计了孔洞,每个画格打上四对齿孔,用齿孔来拉动。

这与现代电影胶片已经非常相似。

爱迪生的发明初步解决了胶片机械传动的技术问题,活动照相的摄影术已基本成形。

1895年3月,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对影片牵引传送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他们仿照缝纫机送布牙的结构,制作了活动电影机。

运用三角歪轮带动一个有爪尖的框完成间歇拉动影片的运动,并用一个可以调整开口的圆盘和抓片配合工作,这样可以准确的进行摄影、放映。

”活动摄影机进一步完善了活动照相技术。

因而真实再现生活不再是梦想。

(二)放映术

1894年,爱迪生在研制出电影视镜后,开设了第一家专门的电影镜观赏店。

他在一个4英尺大小的长方形立柜式相机中连续放映50英尺胶片的活动影片,外面装有一个2.5mm的透镜,供一个人观摩15秒左右(48格/秒)。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商业运作的方式看电影,但由于爱迪生错误的理解了电影视镜的商业利益,拒绝利用投影的技术将活动影片放大供集体观看。

1895年德国的发明家马克斯·施克拉达诺夫斯基发明了活动影戏机,并在柏林的冬园游艺场公开放映了10秒钟的活动照片。

1985年12月,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用活动电影机在巴黎咖啡厅的地下室公映了一系列短片——《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大获成功。

这次放映不仅在技术上比先前的所有放映更先进(使用的是摄影、放映、印片合一的电影活动及,采用的是价廉物美的赛璐珞胶片,而且放映时间为16格/秒,而且是真正意义上具有电影放映特色的活动,封闭的放映场、公开售票、集体观影。

摄影术和放映术的发明,直接孕育了无声电影。

虽然在初期电影是供人游乐的杂耍,但从诞生起,它便显示出与传统艺术形式的区别,无论是媒介属性,还是语言方式都呈现出鲜明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特征。

(三)录音、还音技术

对于最初的默片来说,声音是由乐队现场伴奏的。

我们今天看到的原版卓别林早期电影、以及爱森斯坦著名的《战舰波将金号》都属于这样的作品。

那时不存在录音、还音技术。

1877年,“爱迪生在摆弄打着莫尔斯电码的电线符号的电报纸带时,注意到一种现象:

电报纸带快速传递时,产生了一种类似‘听不清楚的说话声’,他突然产生了一种想法:

刻有印痕的线带可以用来记录电话。

”由此,爱迪生从记录声波的科学仪器入手,发明了留声机,随后影片制作开始使用留声机还音的方式进行配音。

1887年,爱迪生设想“设计出一种工具,它作用于眼睛的功能就像留声机作用于耳朵那样,并且通过两者的结合,一切动作和声音都可以记录和复制”。

1889年,爱迪生的助手狄克逊实践了他的想法,“把留声机的滚筒或唱片和那轴的尺寸一样或更大的鼓结合在一起,在这个鼓上覆盖这针眼大小的微缩照片,它当然必须和留声机记录同步。

”同年10月6日,狄克逊第一次展示了他的“留声视镜”,并演示了会说话的对白片。

但实际上,“留声视镜”只是一种机械联动装置,它无法解决声音的环形、连贯的记录方式与视觉画面的线性的、不连贯的记录方式间的矛盾,而且,留声机的放大能力有限,不可能在广大的空间范围内播放。

同时,这对白片也仅仅是声音配合视觉影像而已,视听依然是两张皮。

同时,声画错位及其普遍。

而要解决声画处理的同步问题,面临的是将声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以便印刷在胶片上。

无数的科学家为此作了不懈的努力。

1904年,英国的物理学家约翰·爱布罗斯·弗莱明研制出了二极管;1906年,美国的李·德·福莱斯特在弗莱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明了真空三极管,第一次实现了声音信号与电子信号的转换。

这就为电声的记录与还放奠定了物质基础。

今天我们在拍摄现场拾音、在录音棚录音、在后期剪接时做声音加工混录都要使用到传声器,而事实上传声器就是能量转换器——他把声能转换成电能。

用于扩音的扬声器同样如此,只不过与传声器工作程序相反,是把电能转换成声能而已。

这些最基本的声音处理设备都离不开真空三极管技术。

但如果要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声画同步效果,必须再将声音的电子信号转换成光学信号,从而为胶片所感知。

真空三极管还无法做到这些。

进一步的改进研究工作还在继续。

到20年代,新颖的光电管被研制成功,它在本质上也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录音和放音就是一个电——光的二次转换过程。

至此,声音由声学信号转换成电子信号、然后再转换为可以附着在胶片上的光学信号的难题被解决了,声画同步的技术问题寻找到了完美的答案。

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电影这一“技术性艺术”样式开始吸收新颖的声音技术,配备最初的录音、还音系统。

当时还势单力薄的华纳公司第一个与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合作。

1926年6月25日,双方签订了意想协议,由此开始了合作试验,主要采用唱盘录音系统在摄影棚内使用。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后,在1927年9月,《爵士歌王》在华纳新落成的、有声音设备的好莱坞剧场里开拍。

作品配上了一些歌曲。

当年10月,影片在纽约上映引起了意想不到的轰动。

作品中苍凉深沉的黑人歌曲、沼泽地理传出的粗重喘息声以及秀美的山水间飘荡的婉转鸟鸣,尤其是男演员艾尔·乔森清晰的说话声——“等一下,你还没有听到最精彩的部分呢!

”所有这一切使在场的观众感到深深震惊。

到1928年春季,《爵士歌王》连映数月,称为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影片。

它与华纳同年推出的另一部全有声长故事片《纽约之光》一起,一年内就为公司赚了几百万美元的利润。

1930年的时候,华纳的规模和利润登上了美国电影工业的顶峰,与派拉蒙及洛氏公司相比肩。

与此同时,另一种录音系统也在积极的实验中。

毕业于耶鲁大学的物理学家西奥多·W·凯斯领导他的实验室发明了ThalofideCell(一种改进的真空管)。

1923年,凯斯把自己的声音系统移交给福斯公司(福克斯公司的前身)。

1927年2月,福斯公司向新闻界演示了自己的有声电影系统——摩维斯,它可以在户外拍摄并录音。

当24日上午五十多名记者和摄影师来到制片厂时,福斯公司用摩维斯系统进行另外实拍并当场播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效果。

由此,福斯公司将制作重心定位在拍摄有声新闻方面。

自1927年下半年开始,摩维斯的摄影师们遍布世界各地,拍摄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

这无疑是今天新闻片、纪录片制作模式的最早样板。

即使是二次大战后风行的新现实主义也在很大程度上烙有摩维斯的拍摄影痕。

但在当时的故事片设置方面,福斯公司仍落后于华纳公司。

1928年前,它仅发行过一部有配乐录音的无声片《日出》。

到1929年9月,美国电影向有声电影的转型全面完成。

从此,好莱坞只生产有声电影了。

这一转型标志声音技术系统的研制已经告一段落。

今天我们回首这段历史,不得不承认,录音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对整个世界电影艺术、电影工业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无论从华纳、福斯发展的历史还是从世界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进行考察,声音技术系统都理当被载入史册。

华纳公司不仅因此获得了意外丰厚的商业利益,甚至凭借《爵士歌王》摆脱了经济危机,步上了再度发展的新台阶,福斯公司因为声音的开发也一举跻身于五大电影公司之列;而且,所有的经营者们都开始意识到技术发明及使用对电影发展、对商业扩张具有的巨大影响力。

同时,世界电影从《爵士歌王》开始进入了有声电影历史时期,其语言形态也从单一的视觉造型演变为视听综合表现。

20世纪30年代崛起的好莱坞歌舞片正是及时利用、开发了这种有声技术而得以走红的,它形成了美国电影史上一个新的繁荣期。

尽管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些影片在声音形象与视觉画面的结合方面还存在着相当突出的问题,但声音的魅力依然令人无法拒绝,因为他恢复了现实中三维空间的信息(单纯的视觉画面将现实的三维信息简化到一个二维平面上),使人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真实”。

从那时至今,声音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在经历了办个世纪的单声混录、还音技术以后,立体声开始出现。

1950年,磁性立体声拷贝发行;1970年,光学立体声拷贝发行;1975年,杜比实验室研制的降噪五声道立体声进入电影。

20世纪90年代以后,数字光学声迹大量介入电影。

SR·D、DTS、SDDS等制式开发了6声道、乃至8声道的电影立体声,到1993年数字化印象系统开始推广。

这套由DTS公司研制的系统是有独立的CD-ROM通过胶片上的时间码将声音合成于图像上的,也就是说,它不是简单的将数字化声置于胶片上,而是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来给磁盘数据解码。

这种数字声系统带给我们的是宽广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相应,以及低噪声、高保真的声音技术优势。

很明显,近百年来日臻完美的声音技术是视听艺术得以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视听语言因此拥有了越来越丰富的声音造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90年代以来的高科技为人们造就了一次又一次的视听奇观。

我们难以想象,如果离开了上述技术发明,这一切会是活生生的现实?

(四)彩色技术

摄影术、放映术、声音技术提供了最基本的视听语言技术,影音向着逼近真实世界的方向发展,彩色技术应运而生。

据考证,最早的着色工艺在无声电影时代。

1896年,英国光学器械制造商威廉·保罗就用手工的办法,将一个格胶片着色,后来又采用分段染色的办法,将爱情场面染成粉红,将悲伤场面染成黄色,将战争场面染成蓝色等,以此来丰富电影的视觉表现力。

1900年,法国的梅里埃斯和帕特采用模板机械印制法逐幅画成彩色电影胶片。

如一幅画面由红房子、绿树、蓝天、白云组成,即用一条胶片画红房子,一条胶片画绿树、一条胶片画蓝天,白云在黑白正片上,把这些模板胶片依次与黑白正片重叠,即可通过机械驱动墨滚印出鲜艳如初的模板彩色片。

1903年,法国的莱昂·迪迪埃发明了一项与色染印法有关的技术。

色染印法与模板印法相似,用三条分色胶片依次印制一条涂有明胶的胶片,技术的关键在于使三幅基色画面完全重合。

1908年,法国的贝尔通发明了一种透镜加色法,他是将三基色红、绿、蓝混合相加得到彩色图像的方法。

1932年推出的美国沃尔特·迪斯尼设置的动画片《花与树》的胶片就是第一部用三基色色染法印法拍摄的。

与此同时,美国特艺色公司也成功开发了特艺色工艺,即“染印法”。

他们“在一台特制的摄影机中装上三条黑白片,拍摄时在这三条黑白片的前面分别加上红、绿、蓝三个滤色片,以便将景物分别摄制成感红、感绿、感蓝三条分离底片,用这三条分离的底片分别制成三条浮雕影片,然后用事先已将声带制作好的空白片和染有与三原色成补色的青、品、红、黄染料的浮雕片,分三次叠印在一起,称为彩色影片了。

另外,化学构色法在1912年,由德国的化学家费舍尔发现,利用某些化学物质的氧化和耦合作用生成其他颜料。

此后,贝拉·加斯帕进一步发明了分解胶片颜色膜成像的彩色技术。

美国的柯达公司及时的购买了加斯帕的这项技术专利,并很快推出了彩色胶片。

直到现在,化学构色法仍是彩色电影胶片制作的根本方法,它以简单、快捷、固色效果突出、色彩和谐等优势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染印法,为彩色电影的拍摄奠定了高质量的技术基础。

今天的彩色底片是通过能分别感红、感绿、感蓝三原色的三层卤化银乳剂来记录被摄体的。

当景物的反射光通过摄影镜头在底片上成像时,控制曝光部件,使其感光一定时间,底片上就慢慢形成了由银粒组成的潜影。

在冲洗的过程中,通过化学药液的显影与成色剂的偶合作用,分别在三原色的三个乳剂层中生成染料三基色。

当把洗完的底片对着白光时,会显现出被摄物的补色,形成负像。

再通过底片使印片感光,经冲印加工成正片,即电影拷贝。

在银幕放映时,染料层对放映光源光线滤减,重现被摄物的色彩,实现还原。

彩色电视机的彩色技术相对简单。

通过摄影机镜头及分色棱镜把被摄物分解为红、绿、蓝三个影像,并通过光电转换,形成红、绿、蓝三个电信号,然后以适宜传送的彩色电视信号从迅道传送出去;在接收端电视机的电光转换及三基色的加色空间混合,在屏幕上再现被摄景物。

在现在的彩色片时代,使用黑白影像只是追求一种影像效果,表达导演意图。

彩色影像赋予视觉语言更为丰富的表达,艺术家用丰富的色彩来叙事、造型和表达情感。

彩色技术实现了电影技术的大变革。

(五)数字化技术

美国时间2005年5月19日,乔治·卢卡斯的《星战前传

》在全球公映。

有媒体以“数字合成打造‘梦工厂’”、“电影与高科技互动前行”为标题报道这一消息,称卢卡斯将电影和数字技术成功地糅合在一起,把以前单纯利用光学原理和视觉特性产生的所谓“电影魔术”变成了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得的更逼真、更超越想象的“数字工厂”,由科技创造出来的角色、由数字模拟的场景,令真人、实景黯然失色。

这种情景正应验了25年前英国人吉恩·扬布拉德关于“电脑电影”的预言:

“当电脑一旦能制作出写实的影像,我们就再也不需要摄影机来拍电影。

那时我们将进入一个电子现实的神秘时代,电子现实的玄奥时代。

实际上,数字化技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就已出现。

在经历了二十多年后,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技术手法。

主要包括影像处理和声音处理两大块。

就影像处理而言包括计算机成像技术、数字影像合成技术、数字影像处理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等。

最初时期致力于模拟和扫描。

专业设计人员使用一种称为“结构绘图”的技术,把物体表面包上从白蜡到矮种马皮的任何东西,然后用“隆突绘图”的方法,就能复制出像橘子皮和天鹅绒那样的一些结构。

设计人员还能引进光,并确定光源、光的颜色和光的强度,还能模拟光的反射、折射和投射。

同时,设计人员还可以给三维世界以生命的活力。

当程序编制人员把物理定律输入计算机,这一任务就很快得以完成。

例如依照物体中立和惯性原理,一个动画片绘制者能用计算机发射所设计的物体,并观察它自由下落,而不必将这一过程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绘制出来。

艺术家也无须为屏幕上的角色设计每一个步子或点头之类的动作,而只需指示角色离开或关上门就行了。

1977年,拉里·库巴设计并创造了“死星”计算机模拟技术。

它一出来,就得到了乔治·卢卡斯的青睐。

为了解决科幻片摄制中遇到的太空景观问题,卢卡斯大胆启用计算机操纵宇宙飞船的运动轨迹,把摄影机无法拍摄的宇宙空间制作成神奇的视觉图景。

《星球大战》因此成为划时代的视听巨片。

之后,数字化技术不断得到发展。

20世纪80年代,魔光实业相继研制了“运动控制摄影术”、电脑合成影像、电脑图形和影像处理、数字化合成技术。

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也突破模拟技术,推出了全新的扫描技术。

这些数字技术不仅使成像更加逼真,而且可以变形和复制。

《阿甘正传》中有两处场景是有关复制的典型例证。

一是阿拉巴马大学橄榄球赛的摄制。

数字技术将单层看台体育场扩展成三层看台,将几十人的群众演员复制为成千上万狂热的观众,还用人群做成了“加油”的巨幅字样。

林肯纪念堂前的反战集会演讲现场同样如此。

近千名的群众演员通过计算机复制技术被虚拟成五万多人,而且被复制者都更换了不同的服饰。

这种特技使用既实现了拍摄场面声势浩大的效果,又达到了细致入微、逼真生动的程度。

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第三集则向世人展示了变形的魅力。

作品高潮部分,纳粹分子唐纳万在山洞中喝下魔水,一个血肉之躯在几秒钟内老化腐朽成一堆灰烬。

特效工作分两步进行:

三个表现唐纳万头部毁灭不同阶段的塑胶模型被放置在运动控制机械装置上加以拍摄,然后,运用数字化变形技术将三个头部连接在一起,在一个连续镜头中展现了唐纳万老化到毁灭的全过程。

1991年拍摄的《终结者

审判日》对变形技术作了进一步的探索。

作品中首次亮相的液体金属杀手T-1000可以自如地变形,金属身体上还能反射出真人演员的形象,呈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特技魅力。

它标志着数字化技术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1年,柯达公司继续推出了Cineon系统。

这种系统是将人工拍摄的胶片影像通过高分辨率的扫描仪,转换成硬盘存储的数字信息,然后在多媒体计算机工作站上,依据创作意图对数字化的图像进行各种加工、修改,最后通过记录仪传输到一条新的底片上,形成银幕形象。

1993年摄制完成的《侏罗纪公园》就配备了这一系统。

影片中的恐龙已经成为不朽的数字影像。

不仅造型栩栩如生,而且皮毛质感细腻,尤其在跑动时肌肉运动强健、逼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数字影像奇迹。

它不仅倾倒了无数观众,而且表明了计算机已具备创造出任何可以想象得出的东西的能力,数字影像技术在电影制作中进入了无所不能的时代。

今天,《泰坦尼克号》采用数字技术虚拟了具有高度真实感的大海和冰山画面,完成了诸如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