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交改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89493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4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车站交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地铁车站交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地铁车站交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地铁车站交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地铁车站交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铁车站交改方案.docx

《地铁车站交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车站交改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铁车站交改方案.docx

地铁车站交改方案

说明目录

图纸目录

图J-01项目区位图

图J-02项目区位图(局部)

图J-03周边区域现状道路网图

图J-04现状沿线交通组织图

图J-05现状公交线路及公交站点布置图

图J-06地铁站点总平面图

图J-07-1一期交通组织设计图

图J-07-2一期交通设施设计图

图J-07-3二期交通组织及交通设施设计图

图J-07-4二期交通设施设计图

图J-08施工期外围交通标志设计图

图J-09施工期间交通疏解图

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延伸段中医药大学站

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

1.项目背景

1.1项目概述

根据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地铁4号线沿老城区外围形成“西北-东北-东南”的C型半环线,起于三墩、勾庄,终点为萧山义桥。

线路从三墩出发,沿好运路进入勾庄地区、运河新城,经桃源地区、创新创业新天地至笕桥地区、城东新城,穿越火车东站后沿新塘路向南,经过景芳居住区,沿富春路深入钱江新城核心区,沿江经过近江、南星、复兴地区后过江进入滨江区,最后沿浦沿路经过浦沿、闻堰,止于湘湖新城的绕城高速公路南线附近。

图11轨道交通4号线线位走向示意图

本次研究范围为4号线一期工程延伸段(8座车站、1个风井、1个盾构始发点),自北向南分别为:

近江站(盾构始发点)、甬江路站、南星桥站、复兴路站、水澄桥站、江北风井、联庄站、中医药大学站、杨家墩站、浦沿站。

线路走向及站点布置如图1-2所示。

 

图12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延伸段线路走向图

目前各站点施工工法、施工工艺经过科学论证、专家把关、多次协商、多次优化调整,已经稳定。

为了保证地铁车站顺利施工,保证地铁施工期间城市交通系统基本能够正常运行,市民出行条件维持在合适的水平,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不至于受到太大的影响,达到交通“堵而不死”、“通而不畅”的目的,我单位对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延伸段车站方案进行深化研究,提出交通优化意见,评定施工方案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程度,据此拟定施工期的区域交通组织方案和需要采取的交通改善措施。

1.2研究范围

本报告研究范围为中医药大学站。

中医药大学站施工场址大部分位于浦沿路(东信大道-滨文路)上,施工期间对该段道路影响较大,为了综合考虑中医药大学站施工影响,根据车站所处区域及现状周边道路交通压力分析,确定本车站施工主要对浦沿路、东信大道、滨文路及其相关交叉口产生重要影响。

1.3研究目标

⏹解析地铁4号线施工期对城市交通、环境带来的影响;

⏹根据4号线的施工方案,配套地铁开工,从缓解交通压力、区域交通疏解角度,提出打通交通瓶颈、挖掘道路潜力等改善建议;

⏹配套改善方案,针对4号线最终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期标志标线设计、区域交通组织设计,进行影响状况评估。

1.4研究依据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杭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

杭州市滨江区分区规划;

杭州市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延伸段线路及相关站点设计资料;

杭州市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延伸段工筹资料;

交通工程手册。

1.5研究思路

地铁车站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地铁施工占用城市空间资源(尤其是道路空间)对现状交通系统影响较大;

二是地铁施工运输、作业要求。

第一方面,地铁车站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占用了既有的道路空间。

根据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延伸段10个工点的施工方案,施工期对城市道路交通、沿途地块出入、沿线商业氛围、社会经济等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为降低此影响,必须进行区域交通组织深化研究。

报告提出以下几点原则:

✓地铁4号线的实施是杭州市落实公交优先的重要举措,在区域交通组织深化研究中,应以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进度为前提,并尽量减少百姓出行影响;

✓保证施工安全、工期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占道空间,充分利用周边动迁小、代价小的临时空地,补足或补充道路通行空间。

✓保证本地沿途地块出入,通过性交通实施“绕行”的交通组织方式,尽量通过临近道路实现区域交通疏解,必要时对周边路网的若干关键点采取交通改善措施:

如改造交叉口,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使之与路段相匹配;改造道路断面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等。

✓实施交通需求管理:

适当限制沿线地块的小汽车交通、鼓励公交、慢行等绿色交通出行等;调整、取消支路、支小路路边停车,提高路网疏解能力。

第二方面,地铁的施工运输要求主要表现在施工车辆运行时间和路径安排上。

地铁施工车辆主要担负施工建材以及土渣的运输工作。

目前中心城区对货车、施工车辆的通行是有所限制的,对于施工车辆的通行,本报告提出以下几点原则:

✓施工车辆的进出应尽可能减少对主干道通过性交通的干扰;

✓施工车辆的通行时间建议尽量考虑在夜间进出,以免对城市交通产生更大影响;

✓施工段设置车辆减速提醒标志,出土点进出口设置警示灯,并有专人现场指挥调度进出车辆;

✓施工车辆通行道路应由施工作业区内部解决;

✓对于必须在白天进行运输的车辆,建议由相关部门核发特殊通行证,以保证地铁施工运输的正常运行。

各站点具体施工车辆的运行时间和路径安排,建议单独到城管、交警等部门报批并办理相关手续,并对驾驶员做好专项的安全教育、文明教育,防止施工车辆运输期间的“抛、撒、滴、漏”,本报告不作专门论述。

2.建设工程简介

2.1车站概况

中医药大学站位于中医药大学站位于浦沿路和东信大道交叉口以南,沿浦沿路南北向铺设,为4号线和6号线换乘站。

车站为地下三层岛式同台换乘车站,车站主体总长(外包)303.5米,标准段宽(外包)26.3米,站台宽15米。

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远期预留一个),2个风亭。

2.2工期安排

中医药大学站施工总工期约30个月,施工分两个阶段进行。

一期:

主体结构及浦沿路东侧附属结构施工,工期约24个月。

二期:

浦沿路西侧附属结构施工,工期约6个月。

 

图21中医药大学站平面示意图

2.3施工场地安排

经与业主单位地铁集团、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交管部门等多轮协调沟通,原施工方案、交通疏解方案进行了大量的优化修改,评价及改善原则主要遵循:

(1)行人与非机动车交通:

实行人非混行,混行道净宽不小于3m;

(2)机动车交通:

保证机动车路段与交叉口车道宽度3.2米,直行交通导流线圆曲线半径不小于30米,转向交通导流线半径不小于15米;

(3)干道与干道交叉口进口道尽可能与路段匹配。

(4)对沿线单位的进出交通采用疏导的方法,如果能修旁道或便门,建议修便门,尽量减少施工场地周围交通的复杂性,对于没有条件的单位,一般是按照“右进右出”的原则来组织交通。

3.现状情况调查分析

3.1现状路网情况

施工期间交通影响范围内道路网主要包括:

东西向的东信大道、滨文路,南北向的浦沿路等。

图31浦沿路周边现状路网图

表31周边现状主要道路特征统计表

道路名称

道路等级

道路走向

机动车车道数

交通功能

浦沿路

主干路

南北向

双向4车道

兼顾到达性和通过性交通流

东信大道

次干路

东西向

浦沿路以西双向4车道;

浦沿路移动双向6车道

兼顾到达性和通过性交通流

滨文路

次干路

东西向

双向6车道

兼顾到达性和通过性交通流

3.2周边道路交叉口情况

表32周边现状周边交叉口渠化机动车车道数统计表

交叉口名称

西方向车道数

南方向车道数

东方向车道数

北方向车道数

浦沿路—东信大道

2进2出

2进2出

4进3出

--

浦沿路—滨文路

4进3出

3进2出

4进3出

3进2出

3.3现状公交情况

受浦沿站施工影响的公交车站有新生站和新生南站,其中道路西侧的新生南站现状无线路停靠,各站点停靠主要线路如表3-3所示。

施工路段共计有12条公交线路运营(107,113,119,175,176,194,222,352,354,822,B支3,B支5)。

表33施工期间受影响公交站点一览表

站点名称

车站形式

停靠线路

新生站

直线式

浦沿路西侧:

113,119,175,176,194,222,352,354,822,B支3,B支5

浦沿路东侧:

113/113大站,175,176,222,352,822,B支5

新生南站

港湾式

浦沿路西侧:

无线路

浦沿路东侧:

107,119,194,354,B支3

3.4沿线出入口分布

中医药大学站施工影响范围浦沿路沿线地块出入口主要有:

浦沿路西侧的志诚大厦开口、加油站开口、积家小区开口等;浦沿路东侧的中医药大学开口。

志诚大厦开口

中医药大学开口

加油站开口

积家小区开口

图32中医药大学站周边现状用地图

4.施工期区域交通组织研究

4.1机动车交通组织

(1)一期:

主体结构及主体附属结构施工,工期约24个月。

施工围挡宽度43-51米,其中占用道路宽度约23.5米,浦沿路道路红线36米,结合迁移道路西侧绿化约5.5米,剩余道路净宽约15.5米。

由于浦沿路——东信大道处大型香樟树无法迁移(见附件),整体交改期间按照机动车双向3车道组织交通,单车道宽度3.5米。

(2)二期:

西侧附属结构施工,工期约6个月。

施工围挡占用道路宽度约15.5米,浦沿路西侧红线后退2.5米,剩余道路空间宽度约23米。

按照机动车双向4车道组织交通,单车道宽度3.5米。

施工期间,浦沿路-东信大道交叉口交通组织如表4-1所示。

表4-1施工期间交叉口渠化方式

交叉口名称

西口

南口

东口

浦沿路-东信大道

现状

2进2出

2进2出

4进3出

一期

2进2出

2进1出

4进3出

二期

2进2出

3进2出

4进4出

现状浦沿路限速40km/h,施工期间路段车道规模没有发生变化,限速仍维持40km/h。

4.2公共交通组织

一期施工期间,道路东侧新生南站向南迁移约100米与新生站合并,恢复道路西侧新生南站(原废除),向南平移100m与新生站合并;二期施工期间,车站维持一期位置。

施工路段公交线路走向未发生变化。

新生站线路均与新生南站线路合并,因此113路、222路公交线路取消新生站。

4.3行人与非机动车交通组织

受施工场地限制,施工范围内慢行系统采取人非混行方式,宽度不低于3米。

4.4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方案

1、围挡布置及警示标识设置情况

(1)在围挡拐角处均设置通透式围挡,进出工地大门均采用通透式格栅大门。

(2)在靠机动车道侧围挡基础和防撞墙墙体用反光漆喷涂黄黑相间的导向标识。

(3)在围挡每个钢立柱柱顶均设置一盏照明灯,确保围挡外行车安全。

(4)靠机动车道侧围挡每隔3个钢立柱设置一盏警示灯。

2、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情况

(1)施工路段前150米处设置“地铁施工”提示牌。

(2)围挡端头设置“施工场地禁止驶入”牌或“地铁施工,禁止驶入”大型牌。

(3)在施工作业控制区车辆前进方向出现道路线形拐弯处设置“视线诱导牌”。

(4)施工作业控制区内设置“减速慢行”提示牌。

(5)在渐变段起点设置车道指示牌。

(6)在外围主要路口均设置1.2m×2.4m交警提示牌。

4.5交通管理应急预案

对于施工期间的应急预案,主要使用强制性的绕行管理措施。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将本次施工概况、施工位置、交通组织工作等情况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做好沟通,制定突发事故下的应急预案。

必须保证至少两位现场施工人员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并保证其通讯设备能够在紧急情况下立即通知事故救援部门。

⏹项目施工期间,施工单位需配备特种车辆如拖车、吊车等,以便施工区域发生交通拥堵时可以及时移动拥堵源,更快的疏散排队车辆。

⏹出现交通事故或阻塞严重时及时通知交警大队,与他们共同疏导交通,注意防止非施工车辆进入施工封闭区。

⏹项目施工期间,若浦沿路发生严重拥堵,对滨文路-浦沿路、东信大道-浦沿路等交叉口进入浦沿路方向进行卡口,疏导车辆从其他道路绕行。

⏹疏导交通时考虑小车的灵活性特点,指挥小车先行,货车大车后行。

⏹根据工作面情况,亦可临时收缩封闭车道的空间,包括减少封闭长度和宽度。

⏹交通阻塞特别严重时,应采取应急疏导措施,包括对向借道分流交通、入口控制等。

4.6施工车辆交通组织及现场管理

施工车辆交通组织及现场管理:

地铁车站施工期间预计出土高峰期每天需百余辆车次进出施工现场,为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对于施工车辆的通行时间建议尽量考虑在夜间进出,以免对城市交通产生更大影响;施工段设置车辆减速提醒标志,出土点进出口设置警示灯,并有专人现场指挥调度进出车辆。

同时建议施工车辆通行道路应由施工作业区内部解决。

4.7沿线地块交通组织设计

对沿线大型单位的进出交通采用疏导的方法,如果能修旁道或便门,建议修便门,尽量减少施工场地周围交通的复杂性,对于没有条件的单位,一般是按照“右进右出”的原则来组织交通。

5.施工期区域交通影响评价

5.1评价标准

交通影响采用需求度与负荷度两个指标进行评价:

(1)需求度:

需求交通量/道路通行能力,需求交通量不变、施工期道路通行能力降低情况下的供需比例关系,反映施工对交通运行产生的直接影响。

(2)负荷度:

运行交通量/道路通行能力,交通方式转移、交通分流、改善措施实施情况下,需求与供给关系,反映施工期交通整体运行状态。

交通影响类型分为:

(1)关键影响:

路段或交叉口因施工期车道数减少、通行能力降低造成的直接影响。

(2)关联影响:

路段或交叉口因承担施工期交通分流压力造成的间接影响。

表51路段负荷度评价等级及指标划分

服务水平

负荷度

交通状况

A

<0.4

畅行车流,基本上无延误

B

0.4-0.6

稳定车流,有少量延误

C

0.6-0.75

稳定车流,有一定延误,但司机可以接受

D

0.75-0.9

接近不稳定车流,有较大延误,但司机还能忍受

E

0.9-1.0

不稳定车流,交通拥挤延误很大,司机无法忍受

F

>1.0

强制车流,交通严重阻塞,车辆时开时停

表52交叉口负荷度评价等级及指标划分

服务水平

负荷度

运行状况

A

<0.60

十分畅通

B

0.60-0.75

比较畅通

C

0.75-0.90

不甚畅通,但可接受

D

0.90-0.95

拥挤

E

0.95-1.0

十分拥挤

F

>1.0

阻塞

5.2最不利阶段施工影响

地铁站点施工影响主要表现在路段车道数与交叉口进出口道数的缩减,综合考虑站点各阶段施工影响,最不利施工阶段为中医药大学站一期,共24个月。

表53各施工阶段交通影响状况

站点

施工阶段

路段影响

交叉口影响

中医药大学站

一期(24个月)

浦沿路3车道

浦沿路-东信大道:

南口由现状2进2出变为2进1出

二期(6个月)

浦沿路双向4车道

浦沿路-东信大道:

南口由现状2进1出变为3进2出

5.3现状道路交通运行状况

为了解现状周边交通流的主要特征,特别是地铁站施工范围相邻的主要交叉口及路段上的交通流流向、流量等,选择平常日高峰期间对现状交通流量进行现场调查,同时对浦沿路—东信大道口这一受施工影响较大的区块进行了着重调查。

调查时间为2015年3月20日(星期五)8:

00-9:

00、2015年3月23日(星期一)8:

00-9:

00、2015年3月25日(星期三)8:

00-9:

00。

 

表53浦沿路及周边道路现状交通运行状况

道路

路段

方向

等级

车道数

通行能力(pcu/h)

早高峰交通流量(pcu/h)

负荷度

服务水平

浦沿路

东信大道-滨文路

(周一)

北向南

主干道

2

1640

825

0.50

A

南向北

主干道

2

1640

1303

0.79

C

浦沿路

东信大道-滨文路

(周三)

北向南

主干道

2

1640

677

0.42

A

南向北

主干道

2

1640

1122

0.68

B

浦沿路

东信大道-滨文路

(周五)

北向南

主干道

2

1640

614

0.37

A

南向北

主干道

2

1640

972

0.59

A

东信大道

浦沿路-六和路

西向东

次干道

2

1360

963

0.71

C

东向西

次干道

2

1360

709

0.52

B

浦沿路-南环路

南向北

主干道

3

2040

1527

0.75

C

北向南

主干道

3

2040

1450

0.71

C

滨文路

新浦路-浦沿路

西向东

次干道

3

2040

420

0.21

A

东向西

次干道

3

2040

679

0.33

A

浦沿路-明德路

西向东

次干道

3

2040

508

0.25

A

东向西

次干道

3

2040

697

0.34

A

表55.1浦沿路-东信大道交叉口现状交通运行状况(周一)

进口道方向

流向

车道数量

通行能力

高峰小时流量

饱和度

服务水平

西进口(东信大道)

左转

--

--

--

--

直行

1.5

750

487

--

右转

0.5

300

155

--

南进口(浦沿路)

左转

1

500

138

--

直行

--

--

--

--

右转

1

600

1165

--

东进口(东信大道)

左转

2

1000

504

--

直行

2

1000

439

--

右转

--

--

--

--

合计

8

4150

2888

0.70

B

表55.2浦沿路-东信大道交叉口现状交通运行状况(周三)

进口道方向

流向

车道数量

通行能力

高峰小时流量

饱和度

服务水平

西进口(东信大道)

左转

--

--

--

--

直行

1.5

750

504

--

右转

0.5

300

227

--

南进口(浦沿路)

左转

1

500

150

--

直行

--

--

--

--

右转

1

600

720

--

东进口(东信大道)

左转

2

1000

585

--

直行

2

1000

636

--

右转

--

--

--

--

合计

8

4150

2822

0.68

B

表55.3浦沿路-东信大道交叉口现状交通运行状况(周五)

进口道方向

流向

车道数量

通行能力

高峰小时流量

饱和度

服务水平

西进口(东信大道)

左转

--

--

--

--

直行

1.5

750

297

--

右转

0.5

300

92

--

南进口(浦沿路)

左转

1

500

120

--

直行

--

--

--

--

右转

1

600

747

--

东进口(东信大道)

左转

2

1000

476

--

直行

2

1000

445

--

右转

--

--

--

--

合计

8

4150

2177

0.52

A

表5-6浦沿路-滨文路交叉口现状交通运行状况

进口道方向

流向

车道数量

通行能力

高峰小时流量

饱和度

服务水平

西进口(滨文路)

左转

1

400

177

--

直行

2

800

150

--

右转

1

500

78

--

东进口(滨文路)

左转

1

200

290

直行

2

800

194

右转

1

500

213

南进口(浦沿路)

左转

1

400

72

--

直行

1.5

600

422

--

右转

0.5

250

158

--

北进口(浦沿路)

左转

1

400

200

--

直行

1.5

600

431

--

右转

0.5

250

199

--

合计

14

5700

2584

0.45

A

由上述数据看出,浦沿路(东信大道—滨文路)、东信大道(浦沿路—南环路)、浦沿路-东信大道交叉口交通压力较大,饱和度在0.7以上,其余道路及交叉口运行情况良好。

5.4施工期影响

1、对路段的影响

施工期间,浦沿路(东信大道—滨文路)车道规模调整为双向3车道,周边有一条9m南北向支路可做交通疏解,对其它道路的交通影响较小。

施工期间,道路通行环境受到一定影响,浦沿路路段单车道通行能力将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施工期间,浦沿路及其周边主要道路交通运行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5-6浦沿路道路交通影响分析表

路名

路段

方向

施工期间

车道数

交通流量(pcu/h)

通行能力(pcu/h)

现状饱和度

服务水平变化

评价

现状

施工期间

现状

施工期间

现状

施工期间

浦沿路

东信大道-滨文路

北向南

1

704

633

1640

738

0.43

0.85

A→D

有较大延误

南向北

2

1132

1019

1640

1476

0.69

0.69

C→C

有少量延误

可以看出,施工期间,浦沿路交通运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北向南方向因减少了一个机动车道,道路饱和度增加显著,服务水平由A上升至D,有较大延误,但未达到EF的拥堵指标,总体看来施工对浦沿路路段的影响处于可接受范围之内。

2、对交叉口的影响

施工期间,浦沿路-东信大道交叉口渠化方式维持现状水平,但道路通行环境受到一定影响,单车道通行能力将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交叉口饱和度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服务水平没有出现级别的变化。

因此,施工期间对交叉口的影响处于可接受范围之内。

表510浦沿路沿线交叉口交通影响分析表

交叉口

流量(pcu/h)

通行能力(pcu/h)

饱和度

服务水平

变化

评价

现状

施工期间

现状

施工期间

现状

施工期间

浦沿路-东信大道

2629

2497

4150

3650

0.63

0.68

C→C

不甚畅通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地铁4号线中医药大学站位于浦沿路—东信大道交叉口以南,施工分为2个阶段,工期约30个月,最不利阶段(一期)机动车交通组织为:

浦沿路双向3车道(单车道宽度3.5米),浦沿路-东信大道交叉口为2进1出。

施工期间,周边主要道路及沿线交通交叉口整体运行处于可接受范围。

最不利阶段:

浦沿路路段以及浦沿路-东信大道交叉口交通运行受到一定影响,饱和度及服务水平出现上升。

施工期间,慢行交通实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