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火灾应急预案学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89432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机火灾应急预案学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风机火灾应急预案学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风机火灾应急预案学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风机火灾应急预案学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风机火灾应急预案学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机火灾应急预案学习资料.docx

《风机火灾应急预案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机火灾应急预案学习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机火灾应急预案学习资料.docx

风机火灾应急预案学习资料

 

风机火灾应急预案

 

风机火灾应急预案

 

前言

内蒙古华电红泥井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装机容量49.5MW,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妥善处置本公司突发风机火灾事故,进一步建立健全突发风机火灾事故应急工作机制,提高本公司对突发风机火灾事故的处理能力,力争把突发风机火灾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起草单位:

内蒙古华电红泥井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本预案起草人:

本预案初审人:

本预案审核人:

本预案批准人:

1编制目的

内蒙古华电风电场风机火灾应急预案,为了防止生产现场的火灾事故发生状态下,迅速有序地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制定本预案。

2危险源情况

根据从事工作特点,所工作环境为高空作业,风机内部含有油脂,易燃电缆等可引发火灾事故。

3应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

3.1应急领导小组

(1)组成

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安生部主任、综合部主任、工作部主任、财务部主任、风场场长组成。

预案管理办公室设在安生部。

(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公司总经理因故不能担任组长时,按代理顺序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

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是:

a负责组织公司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修订。

b监督检查重大事故预防措施的落实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c监督各专项应急处理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d是人身事故应急救援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的主要决策,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报告事故发生及处理情况。

(3)预案管理办公室的职责

负责事故应急预案的发布、上报、日常管理工作。

3.2风机火灾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

(1)现场应急指挥机构

当发生一、二、三级火灾事故时,“现场应急指挥部”人员立即到位,负责事故处理、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应急指挥部要设在事故就近的位置,方便工作。

在发生事故的第一时间由当值值长为指挥,全权负责应急处理及救援工作,应急指挥部人员到位后权力移交。

(2)现场应急指挥部的组成

总指挥:

总经理

副总指挥:

副总经理

事故现场指挥:

安生部主任、风场厂长

事故现场副指挥:

当值值长

信息联络和协调指挥:

综合部主任

(3)救援组组成

组长:

安生部主任、风场场长

成员:

安生部全体、工作部全体、风场各值安全员、运检人员

(4)后勤组组成

组长:

综合部主任

成员:

风场消防保卫专责、综合部全体、财务部全体

(5)现场应急指挥部各级职责

A现场应急指挥部职责

a发生重大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b及时向公司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汇报事故情况。

c组织领导紧急救援处理,必要时向当地政府有关单位发出紧急救援请求。

d负责事故调查的组织工作,负责总结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

B总指挥职责

全面负责组织公司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领导应急指挥部开展应急救援,主要职责是:

a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的报警级别,决策现场重大应急行动;

b发布进入应急状态的命令,启动应急指挥系统;

c直接领导副总指挥、指挥和综合协调组开展各项应急工作;

d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员伤亡,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的生命安全;

e做好应急评估,准确决策升高或降低应急级别,是否向地方提出应急救援请求;

f宣布应急状态的终止;

g应急终止后,组织领导恢复工作。

C副总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总指挥不在时按排其接替总指挥工作,代行职权,履行职责。

D各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组织、协调、传达指挥的命令,联系通报事宜,调查了解应急情况,向指挥部提供情报。

E救援组职责

a负责组织领导现场运行事故处理、设备抢修、事故后果预测等生产技术工作,并及时向总指挥报告现场情况;

b评价现场的安全状态和发展趋势,控制生产紧急情况,向总指挥提出重大应急行动的建议;

c组织领导应急终止后的恢复生产工作;

d根据事故性质组织或参与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e组织指挥现场灭火,决策采取的扑救方式,及时向总指挥报告现场情况。

f指挥维护现场治安,以保证各种应急行动的顺利有序进行;采取有效措施指挥人员疏散、救护伤员和抢救物资。

g掌握火场抢救情况,向指挥部建议灭火人员是否放弃抢救,撤离现场。

H根据事故性质组织或参与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处理火灾后的有关事宜。

F后勤组职责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组织、协调各应急救援的后勤保障工作,主要职责是:

a组织做好,伤亡人员的医疗救治以及外部应急救援机构的联络;

b做好疏散人员安置工作,及时供应抢险救灾人员饮食,保障其战斗力;

c保障物资供应、交通运输,满足应急救援需要,向总指挥提出应急救援所有后勤保障的建议。

d发布对外信息,向上级通报事故情况。

E接收上级和地方政府部门指令、信息和要求。

F安排组织会议。

G及时收集、保存有关事故的信息和资料。

3.3最初应急组织

为保证任何时刻接到报警并立即展开行动,预防事故升级和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的后果,在发生事故的第一时间,最初应急救援组织协调行动由当值值长负责,担任临时应急救援总指挥的责任,全权负责应急处理及救援工作,及时与风场副厂长沟通,共同研究处理,应急指挥部成立后权力移交。

A最初应急组织组成

指挥:

当值值长

应急组:

当值运检人员

B职责

a指挥进行安全生产事故最初应急处理。

b负责设备运行方式调整、事故处理;负责最初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4预防与预警

4.1火灾事故预防措施

(1)根据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消防保卫方案,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2)在工作场所内不得存放油漆等易燃易爆物品。

(3)工作场所内严禁吸烟,动火工作时应有专人监护。

(4)工作场所要配备一定的消防器材。

(5)作业人员必须持上岗证。

4.2信息报告

(1)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的等级上报120等外部救援组织。

(2)报告时,首先通报单位名称,事故现场的具体位置,伤亡人数、受伤的性质,目前设备、设施、人员的状况,是否需要对设备、设施采取紧急措施,救护车等待的具体位置、救护车需求数量等。

4.3应急响应

4.3.1指挥与控制

(1)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值长汇报的情况,判断应急预案级别,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发布命令,启动本预案或应急总预案,同时启动最初应急组织。

(2)启动应急预案命令一经发布,应急领导小组、现场应急指挥部成员,工作期间应在5分钟内开展指挥调度工作,休息期间应在15分钟内开展指挥调度工作,各应急专业组相关人员应迅速赶赴现场,立即进入工作状态,组织人员疏散,搜救失踪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严格履行各自职责。

(3)应急领导小组、现场指挥成员及时根据现场情况及发展趋势决定救援计划,并立即组织实施,及时将事故救援情况通报有关单位。

4.3.2初期扑救

(1)当风机发生火灾时,运行人员应立即停机并切断电源,迅速采取灭火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利用火灾现场附近的灭火器进行扑救,并通知消防人员。

有人在火灾现场工作,当火灾危及人员和设备安全时,立即安排相关抢救人员进行抢救;火灾现场无人工作,应隔离现场,不允许人员进入。

(2)救火人员应配带正压消防空气呼吸器,以防中毒。

(3)救援人员到达后,在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下,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立即投入救援工作。

(4)明确火灾事故影响区域,确定火灾事故警戒范围。

a救援组根据火灾程度划定警戒区域,并积极组织灭火工作。

b救援组负责警戒区与安全地带衔接处警戒、看护,配合后勤组做好防火隔离措施,同时观察火势蔓延程度,每隔5分钟向公司有关部门汇报一次。

c救援组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禁止在有可能坍塌的地点停留。

d救援组人员要观察好周围环境,如火势蔓延,要事先选择好人员撤离路线。

e警戒区内禁止私自进入。

4.3.3疏散与撤离

(1)风机火灾威胁人员生命安全时,值班人员应立即撤到安全地带,禁止在火灾地点下风口停留。

依据可能发生的危害程度、伤害破坏半径,应急指挥部在应急过程中明确规定疏散撤离的范围。

(2)事故现场人员撤离,按规定的安全路线撤出。

4.3.4搜寻与营救

(1)撤出的各抢险组以组为单位清点各自的人数。

(2)涉及到附近非事故现场人员时,应派联络组指定人员分头进行通知紧急搜索、疏散。

(3)坚持自救、互救原则;事故发生后,首先要抢救受伤人员,并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4)对暂时无法送往医院救治的伤员应按“紧急救护法”进行救援,紧急救护要争分夺秒,就地抢救,动作迅速、果断,方法正确、有效。

(5)要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转移到安全地点用“人工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以支持呼吸和循环,不得间断抢救,在医务人员未到达前,决不放弃抢救。

不能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

伤员的死亡诊断只能由医生做出。

(6)心肺复苏法抢救的原则是:

正确地按照“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

4.3.5应急人员安全防护

(1)应急人员必须穿绝缘靴、隔热服,戴绝缘手套、正压式防毒面具。

(2)风机系统发生大量漏泄,应急人员必须穿防滑工作鞋,以防地面油滑而摔伤。

4.4.6现场保护

(1)应将火灾事故发生场所用安全警戒绳围起,以免无关人员进入;确定安全警戒区,并将火灾事故发生地周围进行封闭,防止火灾事故扩大。

安全警戒区设置临时围栏、禁止通行、请绕行等警示标志。

(2)应将火灾事故发生地周围路段进行交通管制,对阻碍消防车通行的临时车辆(如放置在路边的自行车、摩托车等)进行清理,以保证火灾事故现场道路畅通。

(3)派专人指挥或引导消防车辆到达现场指定地点。

4.4.7现场事态监测与评估

(1)救援组及时检查和监测火灾现场,根据检查监测结果评估火灾事故的损失和发展趋势,并将结果上报应急领导小组。

(2)当本公司各应急小组无法独立完成监测任务时,报告现场应急指挥部向长岭县环保局及吉林省电力监督监测中心请求增援。

4.5应急终止

(1)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为决定终止事故应急预案、恢复正常的负责人。

(2)在应急救援行动已经有效控制了风机火灾事故,现场已无火情时,可以终止事故应急预案,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复为正常状态。

(3)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下达终止事故应急预案命令给现场应急指挥部,然后再传达给应急专业组。

4.6后期处置

(1)事故原始资料收集;

事故应急处理期间,各有关人员负责各项记录、信息的收集保存工作,事故追忆信息不得删除,打印材料妥善保管,安全监察人员做好监督。

(2)事故调查

a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单位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b事故处理后应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分析设备、人员、管理等各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存在的隐患,提出防范措施,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提出处理意见。

c对事故责任进行划分,对事故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经济或行政处罚,吸取事故教训。

d对事故发生、处理等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事故应急处理总结报告,并报相应上级机关。

4.7应急保障

4.7.1制度保障

(1)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对员工防火理论和实际的培训,增强扑救能力。

(2)落实好各级人员防火责任制,建立防火组织体系,对重点防火部位落实责任人。

(3)各单位对消防设备、设施和消防器材,应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异常现象立即汇报安生部。

(4)检查消防水压力、自动灭火装置,保证随时好用。

(5)对消防器材要妥善保管,在交接班时认真交接,灭火器箱内禁止存放杂物。

4.7.2应急物资保障

(1)救护人员的装备:

头盔、防护服、防护靴、防护手套、安全带、呼吸保护器具等:

(2)灭火器:

干粉、泡沫、1211、气体灭火器等;

(3)简易灭火工具:

扫帚、铁锹、水桶、脸盆、沙箱、石棉被、湿布、T粉袋等;

(4)消防救护器材:

救生网、救生梯、救生袋、救生垫、救生滑杆、缓降器等;

(5)白动苏生器:

适用于抢救冈中毒窒息、胸外伤、溺水、触电等原冈造成的呼吸抑制或窒息处于假死状态的伤员。

(7)通讯器材: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

对讲机。

4.8培训和演练

(1)风机火灾事故应急处理组织机构及组成人员要认真学习此预案,以保证当发生风机火灾事故事故时能迅速、果断的处理。

(2)每年由安生部组织一次风机火灾事故应急处理的反事故演习。

(3)参加演习单位及人员为风机火灾应急处理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及配合单位。

(4)每次演习必须事先制定具体的方案。

(5)演习结束及时进行点评,对演习中暴露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要认真进行总结。

4.9预案管理

(1)事故应急预案的更新、维护由公司安生部负责。

(2)在每年4月份对应急预案进行一次检查,确定是否更新、修订,如需要更新和修订,应将下列事项作为重点。

a公司组织机构的变动;

b组织或程序中重要人员的变动;

c内外部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能力的变动;

d生产设备、系统、工艺、操作条件的变化;

e演练报告中提出的改进意见和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3)更新和修订后的审批程序按原预案审批程序进行。

(4)对修编的应急预案内容各单位要组织学习,任何人禁止擅自更改紧急预案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