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化学模块功能定位和内容标准解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84855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化学模块功能定位和内容标准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必修化学模块功能定位和内容标准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必修化学模块功能定位和内容标准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必修化学模块功能定位和内容标准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必修化学模块功能定位和内容标准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化学模块功能定位和内容标准解读.docx

《必修化学模块功能定位和内容标准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化学模块功能定位和内容标准解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化学模块功能定位和内容标准解读.docx

必修化学模块功能定位和内容标准解读

必修化学模块功能定位和内容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王磊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模块,依据学习时序分成化学1、化学2两个模块,总计4学分,每个课程模块各为2学分。

在本专题中将与大家一起研讨以下一些核心问题:

必修模块的设课目的和功能定位,化学1与化学2模块的关系,必修模块中课程内容一级主题是如何确立的,各类内容要素是如何选择的,必修模块的教学原则和评价策略等。

1.如何认识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的功能定位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高中化学课程在高二年级开设一年,每周约5—6课时。

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之后,从1952年开始,化学课程在高中各年级均开设。

1983年针对二、三年制高中和重点高中的不同情况,提出了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种不同层次。

1986年按照基本要求对高中化学课程作了调整。

1990年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开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每周3学时);选修课供理科学生选修(每周3—5学时)。

1996年编定了与义务教育大纲相衔接的供试验用的高中化学课程,高一年级开设必修课(化学I,每周2学时);在高二年级同时开设必修(化学I,每周2学时)和“必修+选修”(化学II,每周3.5学时),分别供文科和理科学生选择;高三年级开设限制选修课(化学II,每周3学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高中课程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

目前正在进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也将“构建体现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体系”作为改革的目标之一,为此,新高中化学课程在结构设计上需要着重构建旨在培养具有一般科学素养的公民和未来化学专业人才的课程。

高中化学的课程模块应该如何设置呢?

有无必要设置供全体学生共同学习的必修模块?

多少学分比较合适?

必修模块所体现的基础性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和选修模块的基础性有何关系?

活动卡1.1:

有人认为,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来说,学完初中化学就可以满足必需的化学素养了,所以高中阶段可以允许一部分学生不再学习化学了。

另一种观点认为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主要功能就是为选修课程模块的学习搭建一个共同基础平台,所以重点应该放在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其它方面的内容和功能不应该再作为重点。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学生只要学完必修课程模块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从选修课程中选择至少一个模块进行学习。

请交流讨论:

1)您与上述哪种观点相同?

如果不同,那么,您的观点是什么?

2)请您就上述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

目前并行的“二一”分段和“一二”分段模式的课程结构对于中学化学课程的建设(实现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减轻学生负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或导致了一些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这种课程结构照顾到了处于中间状态的一部分学生的发展愿望和学习兴趣,而忽略了处于两级的学生的发展愿望和学习兴趣,从而导致的直接结果是课程结构既难以满足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现代公民的需要,也难以为部分学生在化学上更加充分的发展提供空间。

就每个学生个体而言,他们对化学课程的需要和在化学上的发展愿望是各不相同的,简单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类学生对化学没有任何兴趣和发展愿望,希望高中阶段就不要再学习化学了;第二类学生虽然对化学没有什么发展愿望,但是他们对现实中随处可见的化学现象饶有兴趣,希望能够借助化学课程的学习更加了解它们;第三类学生对化学本身虽然没有什么发展愿望,但是他们有发展愿望的方面依赖于化学学科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因此他们为了在感兴趣的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而愿意在化学上有较好的发展;第四类学生(虽然只是极少数)对化学有强烈的兴趣和发展愿望,希望高中化学课程能够为将来的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体现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需求来讲,一个好的化学课程的课程结构应该同时做到以下三点:

为全体学生成为具有一般科学素养的公民提供机会;为部分学生未来的专门化教育打下基础;为少数对化学有极大兴趣并在化学上有强烈发展愿望的学生提供较大的学习空间。

现行的这种课程结构在为学生的专门化教育打基础方面做得比较好,而没有为培养具有一般科学素养的公民和培养未来的化学专业人才提供最适合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机会。

活动卡1.2阅读与评论

表1-1中学化学新课程内容的整体关系

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

一级主题

高中化学新课程

必修模块一级主题

高中化学新课程

选修课程模块

科学探究

认识化学科学

实验化学

实验基础

身边的化学物质

无机物的性质和应用

有机化学基础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结构基础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

请您就表1-1发表自己的观点。

谈自己对于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内容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关系,化学1与化学2模块的关系,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关系的认识。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

必修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是高中化学课程为全体学生打下共同基础的具体体现和有力保证。

可以这样认为,必修化学具有双重功能和双重基础性。

首先,它要对全体学生提供进一步的全面的素养教育,它的课程性质就应该与初中化学新课程的相一致,这也是高中化学教育的基本性质。

它的课程设计取向应该是多元的,这就要求必修化学不能只强调化学学科知识的基础。

其次,它要为选修课程和其他相关理科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化学知识基础。

这个功能和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广义上说,这本身也属于公民科学素养的核心组成。

但是从狭义上来说,这种基础必须更加关注后续课程在化学知识结构发展上的需要,以及建立知识逻辑的需要。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必修化学是学生化学学习链条中的关键性枢纽性的环节。

它对所有学生都非常重要,但决不是一个学生高中化学学习经历的全部。

换言之,必修化学课程是基础性的保证,但不是基础性的全部。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模块与后续选修课程模块的关系是基础性与多样性和选择性之间的关系。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整个中学化学课程是三个阶段、三个层次、两种类型的发展统一体,第一阶段是入门、第二阶段是发展、第三阶段是个性化的深入和提高。

每一位高中生都必须经历这三个层次的发展阶段,前两个阶段强调的是共同的全面发展,第三个阶段突出的是多样化、富于选择性和个性化的深入发展。

这才是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础性的全面理解。

我们应该在这样的一个整体中去理解必修化学课程模块的功能定位。

活动卡1.3

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的必修学分同样是6学分,可是物理和化学的必修模块的学分是4。

有观点认为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的学分为4,学时是72学时,太少了,无法保证基础性,会降低人才培养质量。

另有观点认为,如果全体学生共同学习的必修模块,学时数太多,势必留给学生选修的时间就要减少,这样不利于选择性的体现,而且也不利于高中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您认为必修化学模块的学分应该如何设置?

如何看待“4+2”的必修学分设置?

2.必修模块的课程内容主题是如何确定的

为了切实落实高中化学课程的课程目标,真正体现必修化学课程的功能定位,课程标准精心选择和组织了必修化学的课程内容,在此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

活动卡2.1

在明确了必修模块的功能定位及其与选修模块的关系之后,请分组进行讨论,您认为必修模块的课程内容应该包括哪些基本维度?

请您认真阅读化学课程标准中必修模块的内容标准,进行如下分析:

1.列出化学1和化学2模块的一级主题

2.比较化学1和化学2模块一级主题之间的关系

3.对照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一级主题,谈高中化学必修模块课程内容与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的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4.必修模块课程内容是如何落实和体现为学生科学素养发展搭建新的平台,又是如何为后续课程模块的学习打下必要基础的?

阅读材料: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第三章(二、必修化学课程的功能定位和课程内容)

课程标准在制定一级内容主题时,努力做到:

(1)综合反映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对全体高中生的共同要求;

(2)全面体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课程目标维度的要求,以化学学科核心观念、基本知识和技能、科学探究与化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对待自然、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态度等作为核心内容线索,构建科学素养在义务教育基础之上新的发展平台;(3)切实体现必修课程在课程内容上的承前启后作用;(4)将必修化学1和2的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和安排。

必修化学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是性质一致、螺旋上升与发展的关系。

必修化学1和必修化学2之间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一级主题的维度取向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是一致的。

针对高中学生已经经过了一年的化学启蒙教育的基础,在高中阶段设置了“认识化学科学”这一内容主题,明确要求学生应对化学科学的性质,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和对社会的重要价值等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标准将“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知识”也归入这一主题,引导学生从定量认识化学物质、定量研究化学变化的角度和框架学习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知识。

将“化学实验基础”独立成为一级主题,从高中生应该具有的化学实验技能、实验习惯和综合的实验探究方法和能力等维度具体提出了以下学习标准: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

(3)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4)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5)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这些学习内容标准强调了化学实验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核心实验技能;突出了科学探究中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三个一级主题直接反映化学科学中的“物质”、“结构”、“反应”三大核心主题对于全体高中生的最基本的学习要求。

这三个主题是化学学科内容的本体。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一级主题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是完全一致的,但是更加凸显出对学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强调化学在促进和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这一主题还包括必修阶段有机化学知识的必要内容。

3.必修模块各类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处理

关于课程内容,大家一直是这样分类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概念原理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化学用语;现在有人提出新的课程内容分类:

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概念原理知识内容、过程方法内容、具有STS涵义的课程内容。

活动卡3.1化学课程内容的分类

请您再次认真阅读化学课程标准,对必修模块的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并思考必修模块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要求跟大家熟悉的现行高中课程中的化学Ⅰ的课程内容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应该如何理解这种变化?

3.1元素化合物内容的处理

阅读材料1:

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是必修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组成,对于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来说,无机元素化合物内容主要集中在必修化学1中。

如下所示:

①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②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③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④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⑤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⑥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学习要点:

1.以上内容标准首先是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角度选择元素化合物(见第3、6条);然后再按照元素在周期系中的代表性选择了典型的金属元素钠、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进而综合考虑在周期系中的代表性、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对生产生活与环境保护有着广泛影响的典型元素和化合物。

2.其次,标准没有明确给出和限定要学习这些元素的哪些具体的化合物,一方面希望给教材编写和实际教学多一些选择的空间,同时也考虑到学时数的限制。

这样,在必修化学实施中应该注意到,与现行高中化学Ⅰ相比,弱化了按照元素自然族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传统做法,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覆盖面上与现行课程的差别不大,但是内容的组织线索、具体化合物知识内容的选取以及处理的深广度、学习的重点和方式等都有较大的变化。

3.另外,课程标准将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酸、碱、盐的电离等概念原理归入这个内容主题,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方面,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有利于打破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概念原理知识学习截然分开的传统做法,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整合。

4.高中化学必修课程将有机化学知识和有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主要安排在必修化学2中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题中。

综合考虑有机物的类型和官能团体系的需要,选择在生产生活、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的代表性物质进行学习。

水平要求介于初中和选修课要求之间。

5.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同义务教育新课程一样,依然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经验,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3.2概念原理内容的处理

活动卡3.2

阅读材料:

必修化学课程标准(主要是在必修化学2中)设置了两大概念原理主题:

“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其中包括:

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初步知识、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可逆反应、化学反应的限度(平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原电池等的核心的化学概念和基本原理。

并在必修化学1中的“认识化学科学”和“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应用”主题中渗透了“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知识”、“物质的分类、胶体”、“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酸、碱、盐的电离”等基本概念。

必修模块2中首次提出了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的概念,提出了将化学能转为电能的方式——原电池,这些内容的教学要求应该如何?

与选修模块中的相关内容的教学要求是何关系?

教师甲认为:

既然必修模块1中有关于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学习内容,那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就可以与现行教学一样。

教师乙认为:

虽然必修模块1中有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学习内容,但是,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应该不同于现行教学。

教师丙认为:

其实对于这样的内容,主要的不同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只要使用探究式教学就可以。

您的观点呢?

请结合具体事例与其他老师交流讨论。

学习要点:

必修化学课程中的概念教学要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突出和强调核心观念的建立,例如,对于化学物质的认识应该在以下方面有所发展: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原子与元素的关系、原子的内部结构特点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化学键与物质结构的关系、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物质种类变化的关系;对于化学反应的认识应该在以下方面有所提高:

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学生开始学习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本质与现象、积极应用与负面影响、内因与外因、化学反应的外部条件和发生环境、内部动因与外部控制、化学反应与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等多角度、多层面丰富和发展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和理解。

3.3过程方法内容的处理

活动卡3.3

请比较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现行化学教学大纲中有关过程方法维度的内容和学习要求有何不同?

并请对这种不同和变化发表您的观点和认识。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将过程方法作为三大课程目标维度之一,体现这一目标维度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要求贯穿渗透在每一个课程模块之中。

在必修化学课程中,对于过程方法内容的处理遵循以下基本线索:

第一,要求学生认识科学的一般过程和特点,学习一些主要的科学方法,“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提出“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的内容标准;

第二,要求学生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特点和过程和方法,“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的发展趋势。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第三,学习化学实验的过程方法,首先是学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另外还要求“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理解必修化学课程中过程方法的内容标准时,要与整个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联系起来,同时还要与选修课程模块的有关过程方法的目标联系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与过去的高中化学教学大纲相比,前面两项过程方法内容标准在我们国家高中化学课程中是首次提出的。

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相比,一个是表述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外,另外,在初中课标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探究活动要素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了科学方法的学习要求,更加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方法。

在化学实验方面,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不仅针对实验技能提出了具体的学习内容和要求,而且将化学实验作为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发展性要求。

3.4具有STS涵义内容的处理

所谓具有STS涵义的课程内容,是指能够体现和反映化学科学与个人生活、与工农业生产、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的课程内容,以及能够反映从历史的角度、个人的角度和文化的角度认识化学科学的课程内容。

选择并增加这样的课程内容有着重要意义。

活动卡3.4有人认为STS就是联系实际,联系实际就是增加兴趣;有人认为新课程中化学知识少了,联系实际多了,教学要求降低了。

也有人认为,STS涵义的内容是可有可无的,或是在基本知识内容学习完后添加的应用事例。

您认为将具有STS涵义的内容列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有无意义,有怎样的意义。

请挑出在必修模块中具有STS涵义的化学课程内容,分析他们的维度,并进行评论。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具有STS涵义的内容。

一是集中体现,必修课程中设有一个专门的一级主题“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二是分散渗透式体现,例如:

“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的发展趋势。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等等。

将具有STS涵义的内容列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一方面要强调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是希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学生关心社会和生活实际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再一方面,是有利于学生从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综合的视角,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的价值、科学的局限和科学与社会、技术的相互关系。

这对于学习和认识化学科学是积极有益的;对于发展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必须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和生动载体,因此,将具有STS涵义的内容列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活动卡3.5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出了如下一些必修模块的教学建议:

①重视核心观念、基本方法和积极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进入化学科学世界

②严格控制必修课程知识内容的深广度,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③选择核心内容进行探究学习,有效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④合理安排周四学时的教学时间,提高单元教学的整体效益

请您对必修模块的教学建议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习要点: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在实施中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总学时数非常有限,所以必须彻底转变现行教学中的一些习惯做法,严格控制知识内容的深广度。

第二,必修课的定位是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所以,实施中不能只抓知识传授和训练,在教学目标上必须创造条件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必须要关注学生经验和社会生活现实;在教学方式上,必须坚持以探究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式;高中化学新课程依然十分强调科学探究在课程和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提倡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在这方面与义务教育新课程是完全一致的。

但是,对于必修化学课程模块来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与极其有限的学时数之间的矛盾会更大,这样,就需要选择核心内容进行探究学习,有效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所有化学教师应该意识到,在必修课程中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保护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

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的学习是后续课程的真正基础。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②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③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④梁英豪,关于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1,7

⑤王磊等,化学课程改革的社会需求调查及分析,课程·教材·教法,2002,4

⑥王磊,毕华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指导用书(初中化学),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