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歌曲在中国课题研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83801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俗歌曲在中国课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通俗歌曲在中国课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通俗歌曲在中国课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通俗歌曲在中国课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通俗歌曲在中国课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俗歌曲在中国课题研究.docx

《通俗歌曲在中国课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俗歌曲在中国课题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俗歌曲在中国课题研究.docx

通俗歌曲在中国课题研究

梅州市中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课例交流展示活动

课题:

通俗音乐在中国

——高中音乐鉴赏(花城版)第四单元音乐与社会第二节大众音乐之通俗音乐第二课时

课型:

音乐鉴赏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理念

本节课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合理的情境创设欣赏教学,学生的自主思考、主动参与表演活动,使师生间、生生间友好和谐地互动,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高效地完成所设计的教学目标。

本课选自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四单元:

音乐与社会。

标题中已阐述了音乐是人类社会的必然产物,社会的发展在促进人类思想进步的同时,也推动音乐向多元化、多形式、多品种的趋向发展,这正是通俗音乐产生和发展的必然。

从大的标题看本节课教学,我将本节课设计为横向以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过程为线索,纵向贯穿情感艺术的体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与鉴赏中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在设计教学环节上,以学生日常生活情景作为切入点,在聆听、体验、感受和联想、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引发诱导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并对音乐进入深入探究。

本节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把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资源”为中心,把“教”转变为“学”为中心,通过整合、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从而正确认识评价通俗音乐,提高对通俗音乐的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了解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基本情况,能说出一些代表曲目,并唱出2-3首喜欢的中国流行歌曲;了解广东流行音乐的发展里程与现状;乐意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感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及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同时启发和引导学生听唱结合,展示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通俗音乐的学习,学生能对通俗音乐与社会关系作出自己的理解与评价,对通俗音乐产生学习、研究甚至创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

1、中国通俗音乐第一次在国际获奖作品——《绿叶对根的情意》

2、具有浓郁的蒙古族民歌风格和流行音乐元素的《天堂》

3、流行音乐创作的新领域——《阿姐鼓》

4、广东流行音乐——吸取中国古典文学意韵的《涛声依旧》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对作品情感的体验,能正确认识和看待通俗歌手以及他们的作品,提高通俗歌曲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完成学习内容

教学策略

教法选择:

引导、叙述、启发、示范

学法引导:

聆听、演唱、思考、讨论、分析、归纳、自主学习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1、《绿叶对根的情意》由王建作词、谷建芬作曲,毛阿敏演唱。

在1987年11月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音乐节上,获演唱奖、观众奖第三名、作曲奖第四名。

通俗音乐在国际上获奖,这不仅是谷建芬的第一次,也是中国乐坛的第一次。

歌曲的旋律充满感情而又口语化,音调随意而又悠扬,节奏时而紧凑时而舒展,稍带民歌风味的演唱抒发了对祖国的依恋之情。

2、《天堂》是腾格尔的原创歌曲,是具有思想深度和审美层次的流行音乐作品。

羽调式的歌曲具有浓郁的蒙古族民歌风格和流行音乐的元素。

全曲共分为两段:

第一段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怀念之情;第二段旋律音调唱出了作者发自内心的呐喊——我的家,我的天堂。

3、《阿姐鼓》是一张有关西藏文化、生活、民俗的音乐专辑,是近年来中国最成功的一张原创音乐唱片。

它既是一幅西藏音乐的画卷,也是中国新时代民族新音乐的典范之作。

《阿姐鼓》是何训田和朱哲琴鼎力合作的杰作。

作品无论在艺术创意和演唱、配器、录音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它的MYV画面以西藏地域的自然生活空间为情境依托,以藏族传统文化中典型的事物表象为语汇,在造型风格统一的空间形态中,运用内涵丰厚的视觉造型语言,抒发出歌曲的情感意绪,勾勒出一个极具抽象意味的民族生活图景和他们特殊的文化心理空间。

在音乐中你可以听到月光下狗仔们咻咻的鼻息、随风升腾的气旋和踏在青草上的细碎脚步,听到雷鸣般的低频大鼓和西藏特有的低频长号,表现得极为真实!

朱哲琴精灵般美艳飘逸的另类吟唱极为清纯透明,歌声仿佛来至天国,有一种人神合一、感召天地的魅力。

4、1985年,广州举办了“红棉杯”新歌新风新人大奖赛,第一次从正面推动和鼓励了本地原创流行音乐的发展,此后的广东新歌榜、岭南新歌榜等继续继承这一传统,一直坚持鼓励广东本地乃至全国的原创音乐的发展,催生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广州流行音乐领军全国的繁荣局面。

它是全国范围第一次,既鼓励通俗歌曲,又鼓励原创,为后来者提供了一个起步的勇气和借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91年《涛声依旧》在广东打榜,被评为当年十大金曲之一。

1992年,毛宁获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银奖,应邀到199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这首歌红遍全国。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解有关中国通俗音乐发展过程和广东流行音乐的发展里程与现状的资料,让学生在自己既熟悉且感兴趣的领域自主探究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上课,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进入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提问:

你们在烦恼忧伤或者开心快乐的时候,或者夜晚在灯光下做作业的时候,是不是喜欢让流行歌曲陪伴着自己?

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你们喜欢流行歌曲,那是因为流行音乐是青春艺术的代表性艺术,它反映了我们的想法与需求,也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审美倾向。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通俗音乐的世界吧。

进入新课

总述: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30-40年代是第一个高峰期,8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期。

中国通俗音乐第一次在国际获奖作品——《绿叶对根的情意》

提问:

你们知道中国通俗音乐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是在什么时候吗?

获奖的又是哪个作品呢?

1987年11月,谷建芬携毛阿敏参加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音乐节,《绿叶对根的情意》获演唱奖、观众奖第三名、作曲奖第四名。

通俗作品在国际上获奖,这不仅是谷建芬的第一次,也是中国乐坛的第一次。

学生回答,演唱(女声独唱)体验作品情感。

介绍创作背景

谷建芬说:

“前些年我的一个朋友去了国外,可一到异乡,他就想家,想回来。

我接到他的这封信时,很感动,真的感到故土难离!

在这种背景下,我创作了这首歌曲,表达了对祖国的情谊。

学生讨论谷建芬的主要贡献

谷建芬的主要贡献

改变了中国人对流行乐的偏见:

中国流行音乐是70年代末随着盒式录音机的普及和邓丽君等港台歌手的磁带一起传入中国内地的。

在年轻人对流行音乐喜爱的同时,许多人因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流行音乐表现出了不理解的态度,而且流行音乐还一度被冠以“靡靡之音”“流氓小调”的恶名。

谷建芬和她的合作者王健、付林等音乐家成为当时流行音乐的一股生力军,为解放艺术思想、丰富音乐创作、开创中国流行原创音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创作了众多生机勃勃的经典作品:

在流行音乐传入初期,由于缺乏原创作品,无论歌手还是歌迷都不得不翻唱港台歌曲。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谷建芬以自己对于生活的真实感受写出了一首首醉人的旋律,她的作品风格清新,旋律优美,格调高雅,情感细腻,充满了浓郁的青春气息,且她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有表现校园生活的《校园的清晨》、《我多想唱》等;有歌颂祖国、母爱亲情的《妈妈的吻》、《那就是我》、《烛光里的妈妈》、《绿叶对根的情意》、《今天是你的生日》等;有表现美好爱情的《思念》等;有气势磅礴的影视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等;还有生动活泼的儿童歌曲《歌声与微笑》、《采蘑菇的小姑娘》等。

谷建芬创作了近千首作品,百余首流行金曲。

为中国流行乐坛培养了一批优秀歌手:

80年代中后期,谷建芬筹办的“谷建芬声乐培训班”,成为了中国流行歌星的摇篮,几年后声乐培训班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毛阿敏、那英、解晓东、孙楠、杭天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谷建芬曾经两率弟子们到华语流行音乐的大都会一展中国内地流行乐的风采,赢得了香江同行和歌迷的一致称赞。

教师总结:

谷建芬为中国流行乐坛培养了一批优秀歌手,创作了众多生机勃勃的经典作品,改变了中国人对流行乐的偏见,为解放艺术思想、丰富音乐创作、开创中国流行原创音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具有浓郁的蒙古族民歌风格和流行音乐元素的《天堂》

90年代,出现了大量在反映时代、反映社会、反映人生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更大拓展的作品,题材内容上的开拓也推动了音乐体裁及表现手法的发展与创新,以传统民间音乐为素材的流行歌曲继承了80年代的新民歌传统,并在歌曲的流行化处理上进行了新的开拓。

腾格尔的《天堂》把民歌风格和流行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让我们一起来演唱腾格尔的《天堂》,在演唱的同时,请同学们体会它的演唱风格,看看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哼唱体会腾格尔的原创作品《天堂》的演唱风格,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

学生讨论回答:

它的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是典型的蒙古长调的特点。

《天堂》继承了民族音乐的精髓,又吸取了现代音乐手段,具有较深的思想深度和审美层次,抒发了作曲家对家乡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同时唤起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流行音乐创作的新领域——《阿姐鼓》

1995年出版的《阿姐鼓》开辟了流行音乐创作的新领域,它的MTV画面情境把民族生活图景与特殊文化心理融合在一起。

提问:

你们知道阿姐鼓是怎么一回事吗?

学生根据收集的材料回答

老师介绍作品:

“阿姐鼓”这三个字并不富有诗意,甚至有点血淋淋的残酷,原来“阿姐鼓”是人皮鼓,在西藏,只有圣洁的少女人皮才配制鼓。

在西藏人的心目中,死并不可怕,它如同诞生新的生命一样,是回归大自然。

作为轮回的一部分,生与死是平等的,只有幸福吉祥才最重要。

歌曲《阿姐鼓》则以这个被废除的酷刑为叙事文本背景。

作品无论在艺术创意和演唱、配器、录音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阿姐鼓》MTV画面以西藏地域的自然生活空间为情景依托,以藏族传统文化中典型的事物表象为语汇,在造型风格统一的空间形态中,运用内涵丰富的视觉造型语言,抒发出歌曲的情感意境,勾勒出一幅极具抽象意味的民族生活图景和他们特殊的文化心理空间。

欣赏《阿姐鼓》MTV

阿姐鼓是一面以纯洁少女的皮做的祭神的鼓。

对于这一叙事背景的处理,歌曲的创作者采取了双重立场:

一方面,以西藏传统的宗教教义,即"生死轮回"观念来稀释少女牺牲的残酷;另一方面,又以现代人对这个传统的超越感来审美化地远眺这个残酷。

因此,"阿姐鼓"在歌曲中幻现出的是一个绚丽如梦的死亡历史的审美风景,在这个风景中,前现代的蒙昧残酷因为晕染了当代文学的光辉而炫耀人心:

阿姐是谁?

是儿时的亲人吗?

为什么她从小就不说话?

是因为她看尽了人世间的沧桑苦难与变迁吗?

小姐姐不见了,妹妹就去寻找她,寻找的途中,遇见一个老人告诉她六字真言,她继续寻找的时候,天边传来了鼓声,她也明白了这件事……”悲惨消逝的阿姐在美丽的鼓声中重现了……也许她是一名来人间传递佛教神意和教导藏族民生生息生存的天上神诋吧。

“嗡嘛呢叭咪哞”这六个字是藏传佛教中的六字真言,包含了世间的万物。

“天边传来阵阵鼓声/那是阿姐在对我说话”歌声和鼓声在平静与激情对比中表达出面对高原严酷生存环境一切顺乎自然的平和心态。

总结:

朱哲琴精灵般美艳飘逸的吟唱极为清澈透明,简直是天籁之音!

《阿姐鼓》既是一幅西藏音乐的画卷,也是中国新时代民族音乐的典范之作。

广东流行音乐——吸取中国古典文学意韵的《涛声依旧》

说到通俗音乐,就不能不提到我们广东流行乐坛。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是最早接触流行歌曲的地方。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广州人手中就开始出现香港亲戚捎回的卡式录音机,一些港台的软绵绵甜腻腻的歌曲就在这时候从改革开放的“南风窗”悄悄吹进广东,流行在大街小巷。

于是音乐茶座和众多模仿港台歌星演唱风格的歌手开始出现。

音乐茶座可谓是广州流行音乐的策源地和开端,也是全国流行音乐的肇始。

正当广州的音乐茶座如火如荼的时候,全国仍沉浸在一片革命歌曲和爱国歌曲中,没有人敢提出“流行歌曲”这样的称谓,只能说“通俗歌曲”,这就是当时流行音乐的处境。

一部分尝试创作流行歌曲的音乐人却又在官方和主流乐坛那里受到了压抑——自己的作品无法走到灯光辉煌的舞台中来。

1985年,广州举办了“红棉杯”新歌新风新人大奖赛,第一次从正面推动和鼓励了本地原创流行音乐的发展。

这次大赛,作为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代表着本地原创流行音乐逐步开始从“地下”走到台前,获得更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乃至在官方层面得到默许。

此后的广东新歌榜、岭南新歌榜等继续传承这一传统,一直坚持鼓励广东本地乃至全国的音乐发展,催生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广州流行音乐领军全国的繁荣局面。

它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次,既鼓励通俗歌曲,又鼓励原创,为后来者提供了一个起步的勇气和借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91年《涛声依旧》在广东打榜,被评为当年十大金曲之一。

1992年,毛宁获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银奖,应邀到199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这首歌红遍全国。

分男、女声演唱《涛声依旧》。

教师点评:

《涛声依旧》把中国古典诗歌意境融入流行歌词创作,改变了当年人们认为流行歌曲品味低下的看法。

只可惜,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中央电视台和春节晚会能让歌手在全国范围做出宣传,以及有线电视网络普及等多方面的原因,曾经辉煌一时的广州流行乐坛暗哑无光,之后虽有多位音乐人掀起多番“振兴”运动,但广东流行乐坛却光辉不再。

让我们期待广东流行乐坛的下一个春天早日回归。

小结

我国通俗歌曲的发展经历了兴起、发展、繁荣的过程,每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情感的艺术。

广东流行音乐在90年代中期走向巅峰,推动原创流行音乐的发展,成为全国原创流行音乐的中心,只可惜现在辉煌不再。

让我们共同努力,再创广东流行乐坛新辉煌!

布置作业

1、以通俗音乐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2、学唱一首你认为现在最流行的通俗歌曲。

教学反思

1、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基础入手,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

2、流行歌曲的介绍可以多找一些最新的曲目,年代久远的歌曲。

较多学生不熟悉。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