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药药理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83154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药药理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最新中药药理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最新中药药理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最新中药药理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最新中药药理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药药理学复习题.docx

《最新中药药理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药药理学复习题.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药药理学复习题.docx

最新中药药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   绪论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单项选择题)

1.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

A.研究中药产生药效的机理B.分离有效成分C.鉴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

D.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E.鉴定中药的品种

2.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 )

A.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B.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

D.药物的排泄E.药物的作用强度

3.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 )

A.黄连  B.黄芩  C.金银花  D.麻黄  E.人参

(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

从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

1.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思路有( )

A.植物药研究B.中药复方的整体研究C.有效成分研究

D.作用机理研究 E.化学成分的合成工艺

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有( )

A.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B.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C.促进中西医结合

D.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E.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物质基础

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一)  A1型题(单项选择题) 

1.寒凉药石膏、知母长期给药,可使下列哪种中枢神经介质含量降低( )

A.Ach  B.5-HT  C.NA  D.GABA  E.以上均非

2.长期给药可使中枢NA和DA含量增加的中药是( )

A.附子、干姜B.黄连、黄柏C.茯苓、白术

D.石膏、知母E.以上均非

3.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 )

A.痛阈值降低B.惊厥阈值升高C.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

D.心率加快E.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

4.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 )

A.痛阈值降低B.惊厥阈值升高C.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

D.心率加慢E.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

5.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 )

A.痛阈值降低B.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

C.心率减慢D.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E.体温降低

6.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 )

A.痛阈值降低B.体温降低C.心率加快

D.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E.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

7.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

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具有感染作用

8.温热药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

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具有抗感染作用

9.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 )

A.氨基酸  B.有机酸  C.挥发油  D.生物碱  E.皂苷

10.      与辛味药健胃、化湿、行气、开窍功效无明显关系的药理作用是( )

A.促进消化功能B.使神志昏迷病人苏醒C.抗心绞痛

D.扩张冠状动脉E.抗感染

11.      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 )

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E.糖类

12.      酸味药所含鞣质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

A.镇静B.镇咳、祛痰C.利尿消肿D.止泻、止血E.降低血压

13.      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 )

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E.氨基酸和糖类

14.      补虚药的药味主要为( )

A.辛   B.酸   C.甘   D.苦   E.咸

15.      苦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 )

A.挥发油B.蛋白质C.有机酸D.生物碱E.鞣质

16.      在有毒中药的五味中占有比较高比例的味道为( )

A.辛   B.酸   C.甘   D.苦   E.咸

17.      咸味药所含主要成分是( )

A.挥发油B.无机盐C.有机酸D.生物碱E.鞣质

18.      咸味药主要分布在下列哪类药物中( )

A.清热药B.温里药C.祛风湿药D.理气药E.温肾壮阳药

19.      寒凉药常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

A.强心B.平喘C.升高血压D.抗肿瘤E.抗休克

20.      马钱子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在( )

A.消化系统B.心血管系统C.泌尿系统D.中枢神经系统E.呼吸系统

(二)B1型题(每组题的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答案可被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

A.槟榔  B.细辛  C.黄药子  D.关木通  E.附子

1.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的药物是( )

2.主要对心血管系统有毒性的药物是( )

A.川乌  B.黄药子  C.蟾酥  D.苦杏仁  E.马钱子

3.对呼吸系统有毒性的药物是( )

4.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是( )

5.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是( )

6.较长时间用药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是( )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

从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

1.可引起中枢神经毒性反应的药物有( )

A.附子B.雪上一枝蒿C.马钱子D.苦杏仁E.鸦胆子

2.对心血管有毒性反应的药物有( )

  A.草乌B.生天南星C.蟾酥D.黄花夹竹桃E.罗布麻叶

3.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有( )

A.苍耳子B.生附子C.黄药子D.川楝子E.雷公藤

4.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有( )

A.斑蝥B.马钱子C.关木通D.马兜铃E.雪上一枝蒿

二、填空题

1.中药的归经理论主要__与和__有密切关系。

    2.抗惊厥作用的药物(如钩藤、天麻等)主要归__经。

    3.长期服用中药所致毒性损伤的"靶器官"中,以__的发生率最高。

第三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一)  A1型题(单项选择题)

1.制剂工艺不同可产生的影响是( )

A.加强或突出某一药理作用B.降低药物毒性C.改变药物生物利用度

D.避免配伍禁忌不良反应E.以上均非

2.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对中药药效影响主要是指( )

A.肠道内温度B.肠道内酸碱度C.肠道内食物品种

D.肠道内菌群E.肠道内渗透压

3.下列药物久煎有利于增强药效的药物是( )

A.薄荷  B.紫苏  C.大黄  D.牡蛎  E.以上均非

4.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理作用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

A.人参  B.当归  C.附子  D.枳壳  E.白术

5.非妊娠禁忌的药物是( )

A.吴茱萸  B.冰片  C.半夏  D.水蛭  E.芫花

(二)B1型题(每组题的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答案可被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

A.石膏  B.黄连  C.常山  D.人参  E.附子

1.与连翘同用能增强抗菌作用的药物是( )

2.能拮抗知母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是( )

A.乌头  B.延胡索  C.苦杏仁  D.马钱子  E.炉甘石

3.炮制后能使贮存期间有效成分损失减少的药物是( )

4.炮制后能使有效成分生成增加的药物是( )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

从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

1.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因素包括( )

A.体质  B.年龄  C.性别  D.情绪  E.遗传

2.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包括( )

A.消除药物毒性B.降低药物毒性C.加强某一药理作用

D.增强药物疗效E.延长作用半衰期

3.下列属妊娠禁忌的药物有( )

A.麝香  B.莪术  C.当归  D.丹参  E.芍药

二、填空题

1.何首乌经炮制,__作用最强。

2.口服剂型中吸收最快的剂型是__。

3.甘草和芫花合用,芫花的__减小。

4.经醋炮制后,延胡索的__作用增强。

5.非正品大黄较正品大黄致泻作用的__明显增加。

6.肝肾功能低下者,应注意__用药剂量。

7.乌头经炮制后__分解,毒性减少。

8.刺五加所含__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贮藏损失极快。

  三、判断题(认为正确的,在题干后括号内打“√”;认为错误的,在题干后括号内打“×”)

    1.药典收载的同一中药,即使品种不同,其药理作用也相同。

( )

    2.同一品种的中药,药理作用可能不同。

( )

    3.所有根类药材生长年限越长,其药理作用也越强。

( )

    4.中药低温、避光、干燥贮藏可减少药效下降。

( )

    5.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疗效回有变化。

( )

    6.中药配伍使用疗效均会增强。

( )

 

第四章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及研究思路

(一)  A1型题(单项选择题)

1.中药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

A.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

B.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C.治标与治本

D.有毒与无毒

E.培本与祛邪

2.下列哪项不属于引起中药药理作用差异性的原因( )

A.不同种属的动物

B.不同个体

C.整体(在体)与离体试验

D.不同年龄

E.不同用药日期

3.中药作用的量效关系常呈现( )

A.量效关系明显

B.量效关系很难表现

C.决大多数呈量效关系变化

D.无量效关系存在

E.以上均非

4.中药作用双向性产生的原因是( )

A.不同化学成分

B.不同给药途径

C.不同病人

D.不同季节采收

E.以上均非

5.在对中药作用时效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中药有效成分时效关系,可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

B.中药的时效关系就是时量关系

C.中药的时效关系的研究包括生物半衰期测定

D.中药的时效关系的研究不包括峰效时间测定

E.中药的时效关系的研究包括给药后发生作用的潜伏期测定

6.在对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往往一致

B.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之间还存在差异

C.中药药理学(药理作用研究)可补充中药的功效理论

D.绝大多数中药的药理作用与其功效不符合

E.以上均非

(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

从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

1.中药双向调节作用产生的原因有( )

A.不同剂量

B.不同病理状态

C.不同动物种属

D.不同化学成分

E.以上均非

2.中药作用的差异性产生的原因有( )

A.生物种属不同

B.正常与病态动物

C.不同给药途径

D.不同个体

E.不同体质

3.中药复方的特点有( )

A.多种有效成分

B.多种理论

C.作用多靶点

D.作用多环节(机理)

E.以上均非

4.在中药药理作用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 )

A.中药作用的差异性表现在(生物)种属差异和个体差异

B.中药作用存在量效关系

C.同一中药可产生相反的药理作用

D.中药药理学(药理作用研究)可以完成中药的功效理论

E.中药无不良反应

5.下列哪些属于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思路( )

A.中药药理作用研究必须与证的研究结合

B.应加强与中药功效相关的系统药理研究

C.进行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研究

D.进行中药毒性研究

E.进行中药作用机理研究

第五章解表药

(一)  A1型题(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主要作用( )

A.解热

B.抗炎

C.促进免疫功能

D.利胆

E.抗心律失常

2.下列哪项不是麻黄平喘作用的机理( )

A.促进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B.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а受体

C.阻止过敏介质释放

D.促进糖皮质激素分泌

E.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в受体

3.下列哪项不是麻黄的作用( )

A.兴奋中枢

B.升高血压

C.抗炎

D.抗过敏

E.镇痛

4.下列哪种药具有保肝利胆作用( )

A.麻黄  B.桂枝  C.细辛  D.柴胡  E.葛根

5.桂枝解热镇痛的有效成分主要是( )

A.桂皮醛

B.桂皮酸

C.乙酸桂皮酯

D.反式桂皮酸

E.香豆素

6.何种药物长时间喂饲后可引起动物肝癌发病率增加( )

A.细辛  B.柴胡  C.桂枝  D.麻黄  E.葛根

7.葛根治疗偏头痛的主要依据是( )

A.有镇静作用

B.有降压作用

C.有兴奋吗啡受体作用

D.有调节脑血管收缩、舒张功能

E.以上均非

8.下列哪项不是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

A.平喘

B.解热

C.发汗

D.抗炎

E.镇静

9.下列可治偏头痛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葛根  D.柴胡  E.以上均非

10.下列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细辛  E.葛根

11.下列哪项不是桂枝的作用( )

A.扩张体表血管

B.解热

C.降血脂

D.抗炎

E.抗过敏

12.下列哪项不是葛根的适应症( )

A.突发性耳聋

B.风湿性关节炎

C.冠心病、心绞痛

D.高血压

E.感冒、头痛

13.能改善高血压病症状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细辛  E.葛根

14.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细辛  E.葛根

15.下列何药不具有抗炎作用( )

A.麻黄  B.桂枝  C.葛根  D.细辛  E.柴胡

16.麻黄利尿作用最强的成分是( )

A.麻黄碱

B.D-伪麻黄碱

C.甲基麻黄碱

D.麻黄次碱

E.去甲基麻黄碱

17.下列哪项不是葛根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A.增强心肌收缩力

B.抗心肌缺血

C.抗心律失常

D.扩张血管

E.降低血压

18.以下有促进记忆功能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细辛  E.葛根

19.下列哪项不是葛根抗心律的作用机理( )

A.降低心肌兴奋性

B.减慢心肌传导性

C.抑制心肌自律性

D.阻断心肌в受体

E.阻断心肌а受体

20.以下具有抗细菌毒素作用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葛根  E.以上均非

21.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药理作用( )

A.解热

B.抗病原微生物

C.发汗

D.抗炎

E.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22.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药理作用( )

A.保肝

B.利胆

C.镇静

D.降血压

E.镇痛

23.可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血栓形成的药物是( )

A.柴胡  B.葛根  C.桂枝  D.麻黄  E.细辛

24.细辛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

A.解热

B.镇痛

C.保肝

D.平喘

E.抗炎

25.下列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细辛  E.葛根

26.可用于治疗肾炎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细辛  E.葛根

27.柴胡注射液可治疗( )

A.高血压

B.高脂血症

C.神经衰弱

D.缺血性脑病

E.突发性耳聋

28.在柴胡解热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说法是( )

A.对寒热往来的半表半里之热有确切疗效

B.柴胡注射液、柴胡挥发油和柴胡皂苷均具有解热作用

C.对实验性动物发热具有解热作用

D.可使正常动物体温降低

E.以上均非

29.细辛治疗心绞痛最主要的药理作用表现在( )

A.使心率加快和输出量增加

B.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动物急性心肌缺血

C.提高动物抗缺氧能力

D.提高休克犬的平均动脉血压

E.提高休克犬的左室内压峰值

30.下列哪项不是葛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理作用( )

A.葛根素是一种心肌в受体阻断剂

B.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C.改善心电图缺血反应

D.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E.以上均非

(二)B1型题(每组题的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答案可被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

A.桂皮油  B.D-伪麻黄碱  C.麻黄挥发油

D.麻黄碱  E.L-甲基麻黄碱

1.不具有发汗作用的成分是( )

2.利尿作用较强的成分是( )

A.桂皮醛    B.桂皮酸  C.柴胡皂苷

D.柴胡挥发油  E.葛根素

3.具有镇咳作用的成分( )

4.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作用的成分是( )

A.麻黄碱   B.伪麻黄碱   C.麻黄挥发油

D.柴胡皂苷  E.细辛挥发油

5.不具有平喘作用的成分是( )

6.具有表面麻醉作用的成分是( )

A.葛根素   B.桂皮酸  C.  柴胡挥发油

D.麻黄挥发油 E.柴胡多糖

7.不具有解热作用的成分是( )

8.具有降血脂作用的成分是( )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

从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

1.                           柴胡具有哪些药理作用( )

A.解热  B.祛痰  C.镇咳  D.镇静  E.保肝

2.                           桂枝具有哪些药理作用( )

A.镇静  B.解热  C.升血压  D.发汗  E.抗炎

3.细辛的药理作用有( )

A.镇静  B.镇痛  C.抗惊厥  D.抗癫痫  E.降低血压

4.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葛根  E.细辛

5.柴胡的临床用途有( )

A.发热  B.病毒性肝炎  C.高血压  D.流行性腮腺炎  E.流行性脑炎

6.葛根的药理作用有( )

A.镇静  B.抗炎  C.解热  D.降血脂、降血糖  E.抗心肌缺血

7.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有( )

A.抗炎  B.镇痛  C.抗病原微生物  D.保肝  E.镇咳

8.下列具有发汗作用的药物有( )

A.柴胡  B.麻黄  C.细辛  D.桂枝  E.葛根

 二、填空题

    1.柴胡解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__

    2.柴胡促进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是__。

    3.柴胡镇静、镇咳的有效成分是__。

    4.细辛可使动物致癌的化学成分是__。

    5.麻黄解热、抗炎的有效成分是__。

    6.桂枝扩张血管促发汗的有效成分是__。

    7.葛根具有阻断в受体效应,其有效成分是__。

    8.麻黄利尿的有效成分是__。

 三、判断题(认为正确的,在题干后括号内打“√”;认为错误的,在题干后括号内打“×”)

1.柴胡能增强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 )

2.麻黄能促进汗腺导管钠离子的重吸收。

( )

3.柴胡的利胆成分是挥发油。

( )

4.麻黄碱易于透过血脑屏障。

( )

5.葛根可含有降压和升压的不同物质,故降压作用不强。

( )

6.柴胡皂苷、柴胡挥发油均有抗炎作用。

( )

7.麻黄水溶性提取物无发汗作用。

( )

8.葛根挥发油具有治疗偏头痛作用。

( )

第六章清热药

(一)  A1型题(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

A.发汗

B.抗菌

C.抗炎

D.抗毒素

E.解热

2.清热药抗细菌内毒素作用的主要环节是( )

A.中和细菌内毒素

B.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C.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能力

D.抑制细菌内毒素的释放

E.以上均非

3.抗菌抗病毒作用比较显著的药物是( )

A.清热泻火药与清热燥湿药

B.清热燥湿药与清热凉血药

C.清热凉血药与清热解毒药

D.清热解毒药与清虚热药

E.清热燥湿药与清热解毒药

4.下列哪项不属于清热药抗菌有效成分( )

A.小檗碱

B.苦参碱

C.绿原酸

D.原儿茶酸

E.癸酰乙醛

5.清热药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 )

A.解热

B.抗病原微生物

C.抗毒素

D.抗炎

E.抗惊厥

6.清热药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 )

A.发汗

B.解热

C.抗炎

D.抗毒素

E.抗肿瘤

7.抗皮肤癣菌作用较为显著的清热药是( )

A.石膏  B.苦参 C.知母  D.板蓝根  E.青蒿

8.下列哪种清热药具有正性肌力作用( )

A.金银花 B.穿心莲 C.板蓝根 D.鱼腥草 E.以上均非

9.可抑制小鼠皮肤被动过敏反应的药物是( )

A.黄芩  B.黄连  C.金银花  D.板蓝根  E.以上均非

10.黄连抗病原体的范围不包括( )

A.痢疾杆菌

B.白色念珠菌

C.肿瘤细胞

D.流感病毒

E.阿米巴原虫

11.黄芩抗炎作用的主要环节是( )

A.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B.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和释放

C.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增生

D.抑制细胞因子的转录

E.以上均非

12.黄芩降压作用的机理可能是( )

A.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B.阻断交感神经

C.阻断心脏в受体

D.阻滞血管壁钙通道,扩张血管

E.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13.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

A.生物碱

B.黄酮

C.有机酸

D.挥发油

E.氨基酸

14.黄芩现代应用不包括( )

A.小儿呼吸道感染

B.急性菌痢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病毒性肝炎

E.蜂窝组织炎

15.黄连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是( )

A.小檗碱

B.黄连碱

C.药根碱

D.木兰花碱

E.甲基黄连碱

16.下列各项不属于黄连抗菌机理的是( )

A.破坏细菌结构

B.抑制细菌DNA合成

C.抑制细菌糖代谢

D.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E.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17.小檗碱抗菌作用特点( )

A.仅有抑菌而无杀菌作用

B.属窄谱抗菌药

C.痢疾杆菌对小檗碱不易产生耐药性

D.可消除耐药菌株R因子

E.甲基苄胺嘧啶对其作用无明显影响

18.小檗碱抗菌作用不包括下述哪项特点( )

A.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B.属广谱抗菌药

C.痢疾杆菌对小檗碱易产生耐药性

D.可消除耐药菌株R因子

E.甲基苄胺嘧啶对其作用无明显影响

19.与黄连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

A.抗炎

B.解热

C.中枢兴奋

D.抗细菌毒素

E.抗溃疡

20.小檗碱对心脏的作用是( )

A.正性肌力作用

B.加快心率

C.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

D.促进心肌细胞Na+内流

E.以上均非

21.小檗碱降血糖作用特点是( )

A.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

B.对自发性糖尿病KK小鼠无明显影响

C.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有降低血糖作用

D.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E.增加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量

22.黄连常用于治疗( )

A.细菌性痢疾

B.病毒性肝炎

C.滴虫性阴道炎

D.心力衰竭

E.高热惊厥

23.治疗糖尿病可选用的清热药是( )

A.黄芩  B.黄连  C.苦参  D.金银花  E.牡丹皮

24.易透过血脑屏障而中枢抑制作用较强的是( )

A.小檗碱

B.黄连碱

C.四氢黄连碱

D.药根碱

E.甲基黄连碱

25.小檗碱降压作用机理可能是( )

A.阻断血管运动中枢

B.竞争性阻断血管壁a受体

C.直接扩张外周血管

D.竞争性阻断心肌в受体

E.抑制心肌收缩力

26.小檗碱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不包括( )

A.房性早搏

B.室性早搏

C.高血压

D.高脂血症

E.心绞痛

27.苦参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

A.抗病原体

B.抗炎

C.抗过敏

D.抗溃疡

E.抗肿瘤

28.苦参抗炎作用机理可能是( )

A.抑制炎性介质生成

B.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

C.抑制白细胞游走

D.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E.稳定细胞膜

29.苦参抗肿瘤作用环节不包括( )

A.诱导癌细胞凋亡

B.促进癌细胞分化

C.抑制癌细胞DNA合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