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提取工理论试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79388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化提取工理论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生化提取工理论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生化提取工理论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生化提取工理论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生化提取工理论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化提取工理论试题库.docx

《生化提取工理论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提取工理论试题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化提取工理论试题库.docx

生化提取工理论试题库

生化药品提取工理论题库

一、判断

1.通常生物物质的分离纯化是以含生物物质的溶液为出发点,进行一系列的提取和精制操作。

(对)

2.动物细胞培养的产物大多分泌在细胞外培养液中。

(对)

3.天然生物材料采集后需经过一些采后处理措施,一般植物材料需进行适当的干燥后再保存,动物材料需经清洗后速冻、有机溶剂脱水或制成丙酮粉在低温下保存。

(对)

4.高分子絮凝剂的水溶性随着分子量的提高而提高。

(错)

5.离心机是利用转鼓高速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来实现悬浮液、乳浊液分离或浓缩的分离机械。

(对)

6.通常离心力(F)与粒子(或分子)的有效质量(m)成正比,也与离心半径(r)及角速度(

)的平方成正比,即

(对)

7.沉降系数S是指颗粒在单位离心力场中粒子移动的速率。

(错)

8.差速离心主要用于分离大小和密度差异较小的颗粒。

(错)

9.按其作用原理不同,离心机可分为过滤式离心机和沉降式离心机两大类。

(对)

10.高分离因数的离心分离机均采用高转速和较小的转鼓直径。

(对)

11.蛋白质是两性物质,在酸性溶液中能与一些阳离子形成沉淀;在碱性溶液中,能与一些阴离子形成沉淀。

(错)

12.凝聚和絮凝技术能有效地改变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使其聚集起来、增大体积,以便于固液分离,常用于菌体细小而且黏度大的发酵液的预处理中。

(对)

13.在絮凝过程中,常需加入一定的助凝剂以增加絮凝效果。

(对)

14.固相析出技术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浓缩倍数高。

(对)

15.沉淀和结晶在本质上同属于一种过程,都是新相析出的过程。

(对)

16.在相同的盐析条件下,样品的浓度越大,越不容易沉淀,所需的盐饱和度也越高。

(错)

17.一般地说,在低盐浓度或纯水中,蛋白质等生化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对)

18.纸层析和薄层层析流动相的移动依靠的是毛细作用。

(√)

19.凝胶过滤层析中,小分子先下来,大分子后下来。

(×)

20.硅胶吸附层析适于分离极性成分,极性大的化合物Rf大;极性小的化合物Rf小。

(×)

21.根据色谱原理不同,色谱法主要有分配色谱、吸附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色谱。

22.判断一个化合物的纯度,一般可采用检查有无均匀一致的晶形,有无明确、尖锐的熔点及选择一种适当的展开系统,在TLC或PC上样品呈现单一斑点时,即可确认为单一化合物。

(×)

23.大孔树脂法分离皂苷,以乙醇水为洗脱剂时,水的比例增大,洗脱能力增强。

×

24.在一般过滤操作中,实际上起到主要介质作用的是滤饼层而不是过滤介质本身。

(√)

25.离心分离因数是指物料在离心力场中所受的离心力与重力之比,离心机的分离因数越大,则分离效果越好。

(√)

26.恒压过滤时过滤速率随过程的进行而不断减慢。

(√)

27.膜分离因数的大小反映该体系膜分离的难易程度,膜分离因数越大,膜的选择性越好。

(√)

28.恒压过滤过程的过滤速度是恒定的。

(×)

29.恒压过滤时过滤速率随过程的进行而不断减慢。

(√)

30.按膜孔径的大小将膜分为对称性膜、不对称膜和复合膜。

(×)

31.纤维素酯膜、聚碳酸酯膜、陶瓷膜、聚砜膜四种都是有机膜的材料。

(×)

32.凝胶过滤法可用于蛋白质的大小测定。

(×)

33.助滤剂是一种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它能使滤饼疏松,滤速增大。

(√)

34.纤维素酯膜、聚碳酸酯膜、陶瓷膜、聚砜膜四种都是有机膜的材料。

(×)

35.萃取技术是利用溶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实现的分离方法。

(√)

36.分离因子β的大小反映了萃取剂对原溶液中各组分分离能力的大小,β值越大,越有利于A和B的分离。

(√)

37.萃取的操作方式有单级萃取、多级错流萃取、多级逆流萃取和连续接触逆流萃取。

(√)

38.浓缩、干燥是指将生物质原料中大部分水分除去的单元操作,是生物质进行分离提纯的重要方法。

(√)

39.冷冻浓缩是利用冰与水溶液之间的固—液相平衡的浓缩方法,将稀溶液中的水形成冰晶,然后固液分离,使溶液增浓。

(√)

40.冷冻浓缩中溶液越浓,粘度越大,分离就越容易。

(×)

41.冷冻浓缩装置系统主要由结晶设备和分离设备两部分构成。

(√)

42.热敏性蛋白质溶液最好采用减压浓缩方式。

(√)

43.生物质的冷冻干燥是指通过蒸发从冻结的生物产品中去掉水分的过程。

(×)

44.溶剂提取方法通常有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法及水蒸气蒸馏法。

×

45.渗漉法是不断向药材中添加新溶剂,慢慢地从容器下端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方法。

46.挥发油系指能被水蒸气蒸馏出来,具有香味液体的总称。

47.吸附色谱利用吸附剂(固定相)对混合物中各成分吸附能力的差别而达到分离的方法。

48.吸附色谱法常选用的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活性炭、凝胶等。

×

49.聚酰胺吸附色谱法的原理为氢键吸附,适用于分离蛋白质、多糖、和酚类等化合物。

×

50.聚酰胺吸附力仅与溶剂、形成氢键的基团多少、位置等因素有关,与共轭双键多少无关。

×

51.判断一个化合物的纯度,一般可采用检查有无均匀一致的晶形,有无明确、尖锐的熔点及选择一种适当的展开系统,在TLC或PC上样品呈现单一斑点时,即可确认为单一化合物。

×

52.结晶物的纯度应由化合物的晶形、色泽、熔点、熔距及在多种展开剂系统中检定只有一个斑点来判断。

53.有效单体是指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具有生理活性或疗效的化合物。

54.判断一个化合物的纯度,一般可采用检查有无均匀一致的晶形,有无明确、尖锐的熔点及选择一种适当的展开系统,在TLC或PC上样品呈现单一斑点时,即可确认为单一化合物。

×

55.13C-NMR全氢去偶谱中,化合物分子中有几个碳就出现几个峰。

×

56.有效成分指经药理和临床筛选具有生物活性的单体化合物,能用结构式表示具一定物理常数。

二、选择

1.下列不属于动物组织和器官预处理范畴的是(C)

A.除去结缔组织B.绞碎C.化学渗透破碎D.制成细胞悬液

2.下列不属于植物组织和器官预处理范畴的是(D)

A.去壳B.除脂C.粉碎D.加酶溶解

3.影响生物大分子样品保存的主要因素有是(D)

A.空气B.温度C.光线D.以上都是

4.多数蛋白质和酶对热敏感,下列哪种温度最利于蛋白质和酶的保存(A)

A.-70℃B.-50℃C.-20℃D.0℃

5.下列方法中,哪项不属于改善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方法(B)

A.调节等电点B.降低温度C.添加表面活性物质D.添加助滤剂

6.助滤剂是一种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它能使滤饼疏松,滤速增大。

以下不属于助滤剂的是(A)

A.氯化钙B.纤维素C.炭粒D.硅藻土

7.在发酵液中除去杂蛋白质的方法,不包括(D)

A.沉淀法B.变性法C.吸附法D.萃取法

8.关于絮凝剂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高分子聚合物B.有许多活性官能团C.有多价电荷D.不具有长链状结构

9.目前最常用的絮凝剂是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例如聚丙烯酰胺,它的优点不包括(A)

A.无毒B.用量少C.分离效果好D.絮凝速度快

10.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包括(C)

A.絮凝剂的浓度B.溶液pH值C.溶液含氧量D.搅拌速度和时间

11.助滤剂的使用方法描述不正确的是(C)

A.在过滤介质表面预涂助滤剂B.直接加入发酵液C.发酵之前加入D.A和B两种方法可同时兼用

12.采用高压匀浆法破碎细胞时,影响破碎的主要因素是(B)

A.压力B.pH值C.温度D.通过匀浆器的次数

13.细胞破碎的方法可分为机械法和非机械法两大类,下列不属于机械法的是(A)

A.加入金属螯合剂B.高压匀浆法C.超声破碎法D.珠磨法

14.文献、信息的查阅和收集是下列哪项的一项重要工作

A.设定研究方案之前;B.了解前人是否有过研究以避免重复;

C.了解研究程度及目前达到的水平及发展动态;D.贯穿整个研究工作全过程

15.采用珠磨法进行细胞破碎时,下列哪项因素不能提高细胞破碎率(A)

A.降低操作温度B.延长研磨时间C.提高搅拌转速D.增加珠体装量

16.细菌破碎的主要阻力来自于(A)

A.肽聚糖B.胞壁酸C.脂蛋白D.脂多糖

17.离心机的分离效率除了与离心机的类型及操作有关外,还与所分离的原料液下列的哪些特性有关(D)

A.悬浮液特性B.乳浊液特性C.固体颗粒的特性D.以上都是

18.下列关于差速离心法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使大小、形状不同的粒子分部沉淀B.差速离心的分辨率高C.离心后一般用倾倒的办法把上清液与沉淀分开D.常用于粗制品的提取

19.下列关于速率区带离心法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样品可被分离成一系列的样品组分区带B.离心前需于离心管内先装入正密度梯度介质C.离心时间越长越好D.一般应用在物质大小相异而密度相同的情况

20.下列关于等密度离心法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密度梯度液包含了被分离样品中所有粒子的密度B.一般应用于大小相近,而密度差异较大的物质的分离C.常用的梯度液是CsClD.粒子形成纯组份的区带与样品粒子的密度无关

21.下列关于管式离心机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是一种沉降式离心机B.不能用于液液分离C.可用于固液分离D.分离效率高

22.下列关于倾析式离心机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是一种沉降式离心机B.维修复杂C.分离因数较低D.适应性强

23.与常规过滤相比,离心分离具有哪些优点(D)

A.分离速度快B.效率高C.卫生条件好D.以上都是

24.用于生物大分子、细胞器分离一般采用哪种类型的离心机(D)

A.低速离心机B.常速离心机C.高速离心机D.超速离心机

25.在工业生产中,下列哪种最终产品一般都是结晶形物质(A)

A.氨基酸B.淀粉C.酶制剂D.蛋白质

26.在工业生产中,下列哪种最终产品一般都是无定形物质(D)

A.蔗糖B.食盐C.柠檬酸D.淀粉

27.盐析法应用最广的是在蛋白质领域,该法有很多优点,但下列不属于其优点的是(B)

A.成本低B.分辨率高C.操作简单D.安全

28.已知赖氨酸的等电点pI=9.6,则在保证待沉淀物稳定的前提下,下列溶液处于哪个pH值时,赖氨酸的溶解度最小的(C)

A.pH=2.0B.pH=7.0C.pH=9.5D.pH=12.0

29.下面关于有机溶剂沉淀法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分辨能力比盐析法高B.产品更纯净C.比盐析法安全D.为了节约成本,常将有机溶剂回收利用

30.下列最常用的有机溶剂沉淀剂是(B)

A.甲醇B.乙醇C.丙酮D.异丙酮

31.已知甘氨酸的等电点pI=6.0,则在保证待沉淀物稳定的前提下,下列溶液处于哪个pH值时,赖氨酸的溶解度最小的(B)

A.pH=2.0B.pH=6.0C.pH=7.0D.pH=10.0

32.影响晶体形成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最主要的是(A)

A.溶液浓度B.样品纯度C.pH值D.温度

33.下面温度对晶体形成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低温可使溶质溶解度降低,有利于溶质的饱和B.生化物质的结晶温度一般控制在0~20℃C.温度过低时,由于溶液粘度增大会使结晶速度变慢D.通过降温促使结晶时,降温快,则结晶颗粒大

34.在分批冷却结晶操作中,使“溶液慢慢达到过饱和状态,产生较多晶核”的操作方式是(B)

A.不加晶种,迅速冷却B.不加晶种,缓慢冷却C.加晶种,迅速冷却D.加晶种而缓慢冷却

35.盐析所用无机盐的挑选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A.要有较强的盐析效果B.要有较小的溶解度C.不影响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活性D.来源丰富,价格低廉

36.以下关于有机溶剂沉淀的机理描述不正确的是(B)

A.有机溶剂能降低水溶液的介电常数B.有机溶剂的亲水性比溶质分子的亲水性弱C.有机溶剂能使溶质分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增大D.有机溶剂能破坏溶质表面的水化膜

37.以下关于等电点沉淀法描述不正确的是(A)

A.两性生化物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大B.许多蛋白质与金属离子结合后,等电点会发生偏移C.不同的两性生化物质,等电点不同D.亲水性很强的两性生化物质,等电点仍有大的溶解度

38.不是影响结晶的因素为

A.杂质的多少B.欲结晶成分含量的多少C.结晶溶液的浓度D.结晶的温度

39.选择结晶溶剂不需考虑的条件为

A.结晶溶剂的比重;B.对欲结晶成分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

C.结晶溶剂的沸点;D.对杂质冷热时溶解度均大,或冷热时溶解度均小

40.分馏法分离适用于

A.极性大的成分B.极性小的成分C.升华性成分D.挥发性成分

41.进行重结晶时,常不选用

A.冰醋酸B.石油醚C.乙醚D.苯

42.除哪种无机盐外,均可应用于盐析法

A.氯化钠B.硫酸钠C.硫酸铵D.硫酸钡

43.在薄层色谱分离中,以硅胶为吸附剂,在选择展开剂时,如果展开剂极性越大,则对极性大或极性小的某一个成分来说(B)

A.极性大的成分Rf小;B.极性大的成分Rf大;C.极性小的成分Rf大;D.中等极性分子,Rf不变

44.下列不是常用来做凝胶过滤介质的是(D)

A.葡聚糖凝胶B.琼脂糖凝胶C.聚丙烯酰胺凝胶D.纤维素

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交换溶液中的阴离子,而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交换溶液中的阳离子。

B.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交换溶液中的阳离子,而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交换溶液中的阴离子。

C.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交换溶液中的阳离子,而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交换溶液中的阴离子。

D.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交换溶液中的阳离子活性基团,而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交换溶液中的阴离子活性基团。

46.纸色谱属于分配色谱,固定相为(B)

A.纤维素B.滤纸所吸附的水C.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液D.水

47.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C)

A.杂质B.小分子化合物C.大分子化合物D.两者同时下来

48.市售的001×7树脂为(C)

A.弱酸笨乙烯系树脂B.弱酸丙烯酸系树脂C.强酸笨乙烯系树脂D.强酸丙烯酸系树脂

49.市售的001×7树脂处理成氢型树脂的预处理过程除用水浸泡去除杂质外,还需用酸碱交替浸泡,其顺序为(A)

A.酸-碱-酸B.碱-酸-碱C.酸-碱-碱D.碱-碱-酸

50.葡聚糖凝胶SephadexG-25,其25的含义是(B)

A.吸水量`B.吸水量的10倍C.交联度D.孔隙度

51.凝胶过滤法可用于(B)

A.离子的分离B.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C.电荷的测定D.蛋白质的大小测定

52.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的分配色谱法称为(C)

A.气相色谱B.反相色谱C.正相色谱法D.液相色谱

53.对于固定相流失的问题,目前(D)色谱法是应用最广的色谱法

A.正相色谱B.反相色谱C.液相色谱D.化学键合相

54.下列为HPLC的核心组件的是(C)

A.输液泵B.进样器C.色谱柱D.检测器

55.液相色谱适宜的分析对象是(B)

A.低沸点小分子有机化合物;B.高沸点大分子有机化合物;C.所有有机化合物;D.所有化合物

56.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为MA(g),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B(g),而该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CA(g•mL-1),在流动相中浓度为CB(g•mL-1),则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D)

A.MA/MBB.MB/MAC.CB/CAD.CA/CB

57.某色谱峰,其峰高0.607倍处色谱峰宽度为4mm,半峰宽为(A)

A.4.71mmB.6.66mmC.9.42mmD.3.33mm

58.色谱柱长2米,总理论塔板数为1600,若将色谱柱增加到4m,理论塔板数(/米)应当为(C)A.800B.1600C.3200D.400

59.凝胶色谱法中所用到的凝胶的化学本质大多是(B)

A.脂质B.糖类化合物C.蛋白质D.核酸

60.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D)的差别。

A.沸点差   B.温度差   C.吸光度   D.分配系数

61.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C)原则。

A.沸点高低  B.熔点高低C.相似相溶 D.化学稳定性。

62.用硅胶G的薄层层析法分离混合物中的偶氮苯时,以环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经2h展开后,测的偶氮苯斑点中心离原点的距离为9.5cm,其溶剂前沿距离为24.5cm。

偶氮苯在此体系中的比移值Rf为( D )9.5/(9.5+24.5)=0.25

A.0.56   B.0.49   C.0.45  D.0.25  

63.在薄层色谱分离中,以氧化铝为吸附剂,以相同的展开剂展开,极性大的成分则(A)

A.吸附力大,Rf小B.吸附力小,Rf小C.吸附力大,Rf大D.吸附力小,Rf大

64.薄层色谱的主要用途为

A.分离化合物B.鉴定化合物C.分离和化合物的鉴定D.制备化合物

65.为减少被截留物质在膜面上的沉积,膜过滤常采用的操作方式是(B)

A.常规过滤B.错流过滤C.平行过滤D.交叉过滤

66.微滤(MF)、超滤(UF)和反渗透(RO)都是以压差为推动力使溶剂(水)通过膜的分离过程。

一般情况下,截留分子大小的顺序是(B)

A.UF>MF>ROB.MF>UF>ROC.MF>RO>UFD.MF>RO>UF

67.下列不是膜分离技术的特点(D)

A.易于操作B.能耗低C.高效D.寿命长

68.透析的推动力是(C)

A.压力差B.电位差C.浓度差D.分子量大小之差

69.临床上治疗尿毒症采用的有效膜分离方法是(B)

A.电渗析B.透析C.渗透气化D.反渗透

70.下列不是减小浓差极化有效措施的是(B)

A.提高料液的流速,提高传质系数;B.降低料液的温度

C.在料液的流通内,设置湍流促进器;D.定期清洗膜

71.下列涉及到相变的膜分离技术是(D)

A.透析B.电渗析C.反渗透D.膜蒸馏

72.助滤剂应具有以下性质(B)

A.颗粒均匀、柔软、可压缩B.颗粒均匀、坚硬、不可压缩

C.粒度分布广、坚硬、不可压缩D.颗粒均匀、可压缩、易变形

73.以下过滤机是连续式过滤机( C )

A.箱式叶滤机  B.真空叶滤机C.回转真空过滤机    D.板框压滤机

74.为使离心机有较大的分离因数和保证转鼓有关足够的机械强度,应采用(B)的转鼓

A.高转速、大直径B.高转速、小直径C.低转速、大直径D.低转速,小直径

75.下列不是以压力差作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方法是(A)

A.电渗析B.微滤C.超滤D.反渗透

76.分配系数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C)

A.温度B.物系种类C.压力D.组成

77.萃取选择溶剂不应考虑以下的原则是(C)

A.溶剂对溶质溶解度大;B.不能与溶质起化学变化

C.与溶质之间有足够小的沸点差;D.溶质在溶剂的扩散阻力小

78.萃取中当出现下列情况时,说明萃取剂的选择是不适宜的(D)

A.

<1B.

=1C.β>1D.β≤1

79.下列溶液不是双水相的是(D)

A.PEG/DextranB.PEG/磷酸盐C.PEG/硫酸盐D.磷酸盐/硫酸盐

80.下列双水相萃取特点叙述错误的是(B)

A.可以在不经破碎的条件下操作直接提取胞内酶;B.双水相萃取条件苛刻

C.可以直接从含菌体的发酵液或培养液中直接提取;D.与通常的溶剂萃取方式相似

81.为增加溶剂萃取分层的效果,下列的方法不正确的是(C)

A.离心分离B.增加两相的密度差C.减小相界面张力D.增大相界面张力

82.在单级萃取器中,用出纯溶剂萃取混合液中的溶质,测得平衡的萃取与萃余相中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yA=0.37,XA=0.14组分可视作完全不相溶,则组分的分配系数(A)

A.2.643B.0.378C.0.51D.0.23

83.天然产物的水提液中有效成分是亲水性物质,应选用的萃取溶剂是:

A丙酮B乙醇C正丁醇D氯仿

84.从天然产物中依次提取不同极性(弱→强)的成分,应采用的溶剂极性的顺序是

A.水→乙醇→醋酸乙酯→乙醚→石油醚;B.乙醇→醋酸乙酯→乙醚→石油醚→水

C.乙醇→石油醚→乙醚→醋酸乙酯→水;D.石油醚→乙醚→醋酸乙酯→乙醇→水

85.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有:

   A.CHCl3B.苯C.Et2OD.石油醚

86.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为:

A.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B.根据物质的熔点不同

C.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D.根据物质的类型不同

87.下列溶剂极性最弱的

A.乙酸乙酯B.乙醇C.水D.甲醇

88.和水混溶,误事会伤害眼睛

A.石油醚B.正丁醇C.甲醇D.乙醇

89.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

A.比重不同B.分配系数不同C.分离系数不同D.萃取常数不同

90.萃取时破坏乳化层不能用的方法是

A.搅拌乳化层B.加入酸或碱C.热敷乳化层D.将乳化层抽滤

91.采用液-液萃取法分离化合物的原则是

A.两相溶剂亲脂性有差异;B.两相溶剂极性不同;C.两相溶剂极性相同;D.两相溶剂互不相溶

92.下列各组溶剂,按极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水>丙酮>甲醇B.乙醇>醋酸乙脂>乙醚C.乙醇>甲醇>醋酸乙脂D.丙酮>乙醇>甲醇

93.与水互溶的溶剂是

A.丙酮B.醋酸乙酯C.正丁醇D.氯仿

94.下列溶剂亲脂性最强的是

A.Et2OB.CHCl3C.C6H6D.EtOAc

95.常压或低压下将水体系冷冻而将纯的冰结晶直接升华而去除水分”的浓缩,属于(B)

A.蒸发浓缩B.冷冻浓缩C.膜浓缩D.凝胶浓缩

96.如要浓缩牛奶等易起泡沫的物料,应选择哪种类型的蒸发器(A)

A.单效升膜式浓缩器B.板式蒸发器C.离心式薄膜蒸发器D.刮板式薄膜蒸发器

97.生化分离中的蒸发器有:

下列四种

A.降膜式真空浓缩器B.双效降膜式真空浓缩器

C.单效升膜式真空浓缩器D.双效升膜式浓缩器

98.以下关于冷冻浓缩用的结晶器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冷冻浓缩用的结晶器有直接冷却式和间接冷却式

B.间接冷却式设备又可分为内冷式和外冷式

C.直接冷却式真空结晶器所产生的低温蒸汽不必排除

D.间接冷却式是利用间壁将冷媒与被加工料液隔开的方法

99.以下属于冷冻干燥技术范畴的是(B)

A.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