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77829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72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大学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吉林大学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吉林大学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吉林大学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吉林大学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大学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DOC.docx

《吉林大学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大学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DOC.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大学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DOC.docx

吉林大学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本科生课程设计

 

题目:

锅炉课程设计--26题

 

学生:

刘泰秀42101020

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热能〕

班级:

421010班

 

一、设计任务

1.本次课程设计是一次虚拟锅炉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一次完整的热力计算。

2.根据所提供参考图纸,绘制A0图纸2张,其目的是为掌握典型锅炉的基本机构及工作原理。

3.以《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为主要参考书,以《电站锅炉原理》、《锅炉设计手册》为辅助参考资料,进行设计计算。

二、题目要求

锅炉标准:

1.锅炉额定蒸发量670t/h

2.给水温度:

222℃

3.过热蒸汽温度:

540℃

4.制粉系统:

中间仓储式

5.燃烧方式:

四角切线圆燃烧

6.排渣方式:

固态

7.环境温度:

20℃

8.蒸汽流程:

指导书4页

三、锅炉结构简图

四、计算表格

设计煤种名称

Car

Har

Oar

Nar

Sar

Aar

Mar

Qar

枣庄甘霖井

8

0.31

22362

燃烧计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符号

单位

计算公式及数据

结果

1

理论空气量

V0

m3/kg

0.0889*(Car+0.375*Sar)+0.265*Har-0.0333*Oar

5.9584

2

理论氮容积

V0N2

m3/kg

0.8*Nar/100+0.79*V0

4.7142

3

RO2容积

VRO2

m3/kg

1.866*Car/100+0.7*Sar/100

1.0639

4

理论干烟气容积

V0gy

m3/kg

V0N2+VRO2

5.7781

5

理论水蒸气容积

V0H2O

m3/kg

11.1*Har/100+1.24*Mar/100+1.61*dk*V0

0.5956

6

飞灰含量

αfh

查表2-4

烟气特性表

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公式

结果

1

锅炉输入热量

Qr

kJ/kg

Qr≈Qar,net

22362

2

排烟温度

θpy

先估后校

140

3

排烟焓

hpy

kJ/kg

查焓温表

1705.44

4

冷空气温度

tlk

取用

20

5

理论冷空气焓

h0lk

kJ/kg

h0lk=(ct)kV0

157.81

6

化学未完全燃烧损失

q3

%

取用

7

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

q4

%

取用

8

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

αpy

低温空预器出口过量空气系数

9

排烟损失

q2

%

〔100-q4〕(hpy-αpyh0lk)/Qr

6.55

10

散热损失

q5

%

取用

11

灰渣损失

q6

%

式〔2-13〕

0.00

12

锅炉总损失

∑q

%

q2+q3+q4+q5+q6

9.15

13

锅炉热效率

η

%

100-∑q

90.85

14

保热系数

φ

1-q5/(η+q5)

0.995

15

过热蒸汽焓

h"gg

kJ/kg

高温过热器出口参数〔附表B-7〕

16

给水温度

tgs

设计给定

222

17

给水焓

hgs

kJ/kg

低温省煤器入口参数〔附表B-7〕

18

锅炉实际负荷

D

kg/h

以额定负荷计算

670000

19

锅炉有效利用热

A

kJ/h

Dgr(h"gg-hgs)

1688907190

20

实际燃料消耗量

B

kg/h

100*Q/(η*Qr)

83129.09

21

计算燃料消耗量

Bj

kg/h

B(1-q4/100)

81882.15

 

炉膛结构简图

炉膛结构数据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公式

结果

1

前墙总面积

Aq

10.67*〔3.316+5.703/2〕+31.978*(8.49+2*1.84)

454.98

2

侧墙总面积

2Ac

Ac1=(9.967+5703)*2.54*0.5

Ac2=7.392*18.711

Ac3=(7.392+(9.967-1.292-2.538))*1.465*0.5

Ac4=(9.967-1.292-2.538)*0.496

Ac5=((9.967-1.292-2.538)+4.888)*0.86*0.5

Ac6=10.057*4.888

Ac=Ac1+Ac2+Ac3+Ac4+Ac5+Ac6

420

3

后墙总面积

Ah

4

喷燃器及门孔面积

Ayc

12

5

炉顶面积

Ald

6

炉膛与屏交界面积

A2

7

炉墙总面积

A1

Aq+2Ac+Ah+Ald+A2

1406.08

8

炉膛截面面积

AA

2*2

9

水冷壁管外径

d

60

10

水冷壁管节距

S

64

11

管子至墙中心距

e

0

12

水冷壁角系数

Xs1

13

炉顶角系数

Xld

14

出口烟窗角系数

Xyc

1

15

炉膛容积

V1

m3

Ac*11.075*(11.075+8.49)*1.292*0.5*(31.978+18.711)

16

冷灰斗二等分平面到出口烟窗中心线的距离

H1

m

17

冷灰斗二等分平面到炉顶的距离

H0

m

18

冷灰斗二等分平面到燃烧器中心线的距离

Hr

m

19

炉膛总有效辐射受热面

Alz

0.98x(A1-A2-Ayc)+A2

1368.93

20

炉膛水冷程度

X

Alz/A1

0.97

21

炉膛有效辐射层厚度

s

m

3.6*V1/A1

8.08

 

炉膛热力计算

顶棚热力计算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公式

结果

1

顶棚管径

d

mm

2

节距

S

mm

3

排数

n

4

顶棚管角系数

x

附录A-1

5

顶棚面积

Ald

m2

6

蒸汽流通面积

Alt

m2

7

炉膛顶棚热负荷分配不均匀系数

ηh

附录A-6

8

炉膛顶棚总辐射吸热量

Qld

kJ/h

ηhqsAld

9

减温水总流量

Djw

kg/h

先估后较

10

炉膛顶棚蒸汽流量

Dld

kg/h

D-Djw

11

炉膛顶棚蒸汽焓增

△hld

kJ/kg

Qld/Dld

12

炉膛顶棚进口蒸汽焓

hld'

kJ/kg

查附录B-6,B-7

13

炉膛顶棚出口蒸汽焓

hld"

KJ/kg

hld'+hld

14

炉膛顶棚出口蒸汽温度

tld"

查附录B-6,B-7

 

 

屏式过热器结构尺寸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公式

结果

1

管子外径

d

mm

2

屏的片数

Z

3

每片屏的管子排数

n

4×16

4

屏的深度

L

m

5

屏的平均高度

h

m

6

一片屏的平面面积

Ap

m2

7

屏的横向节距

S1

mm

屏的间距

8

比值

σ1

S1/d

9

屏的纵向节距

S2

mm

10

比值

σ2

S2/d

11

屏的角系数

xp

附录A-1曲线5

12

屏的计算受热面积

Apj

m2

2ApxpZ

13

屏区顶棚面积

Adp

m2

宽×深×角系数

14

屏区两侧水冷壁面积

Asl

m2

高×深×角系数×2

15

屏区附加受热面积

Apfj

m2

Adp+Asl

16

烟气进屏流通面积

Ap'

m2

(9.263+2.538)-

16*0.042*(9.263+2.538)

17

烟气出屏流通面积

Ap"

m2

(9.263+0.793)-16*0.042*(9.263+0.793)

18

烟气平均流通面积

Ay

m2

2×Ap'·Ap"/(Ap'+Ap")

19

蒸汽流通面积

Alt

m2

16×16××dn2/4

20

烟气有效辐射层厚度

s

m2

1.8/(1/h+1/L+1/S1)

21

屏区进口烟窗面积

Ach'

m2

见表E9中A2

22

屏区出口烟窗面积

Ach"

m2

屏的热力计算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公式

结果

1

烟气进屏温度

θ'p

查表3-9炉膛校核热力计算即炉膛出口烟气温度θ"1

2

烟气进屏焓

h'yp

kJ/kg

查表3-9炉膛校核热力计算即炉膛出口烟气焓h"yl

3

烟气出屏温度

θ"p

先估后校

4

烟气出屏焓

h"yp

kJ/kg

查焓温表

5

烟气平均温度

θpj

(θ'p+θ"p)/2

6

屏区附加受热面对流吸热量

Qdpfj

kJ/kg

先估后校

7

屏的对流吸热量

Qdp

kJ/kg

φ(h'yp-h"yp+△αh0lk)-Qkpfj

8

炉膛与屏相互换热系数

β

查附录A-15

9

炉膛出口烟窗的沿高度热负荷分配系数

ηyc

查标准线算图11〔即附录A-6〕

10

炉膛出口烟窗射入屏区的炉膛辐射热量

Q'fp

kJ/kg

βηycφ(Q1-h'yp)A'ch/Alz

11

屏间烟气有效辐射层厚度

s

m

查表4-5屏的结构数据表

12

屏间烟气压力

p

Mpa

13

水蒸汽容积份额

rH2O

查表2-9烟气特性表

14

三原子气体辐射减弱系数

kq

1/(m*Mpa)

10.2[(0.78+1.6rH2O)/√10.2rps]-0.1)(1-0.37Tpj/1000〕

15

三原子气体和水蒸气容积总份额

r

查表2-9烟气特性表

16

灰粒的辐射减弱系数

kh

1/(m*Mpa)

55900/d2h3√(θpj+273)2d2h

17

烟气质量飞灰浓度

μy

kg/kg

查表2-9烟气特性表

18

烟气的辐射减弱系数

k

1/(m*Mpa)

kqr+khμy

19

屏区烟气黑度

a

1-e-kps

20

屏进口对出口的角系数

x

√[(L/s1)2+1]-L/s1

21

燃料种类修正系数

ξr

取用

22

屏出口烟窗面积

A"p

查表4-5屏的结构数据表

23

炉膛及屏间烟气向屏后受热面的辐射热量

Q"fp

kJ/kg

Q'fp(1-a)x/β+σ0aA"chT4pjξr/Bj/3600注:

σ×10-11W/(m2*℃)

24

屏区吸收的炉膛辐射热

Qfpq

kJ/kg

Q'pf-Q"fp

25

屏区附加受热面吸收的辐射热量

Qfpfj

kJ/kg

Qfpq*Apfj/(Apj+Apfj)

26

屏区水冷壁吸收的辐射热量

Qfpsl

kJ/kg

Qfpq*Asl/(Apj+Apfj)

27

屏区顶棚吸收的辐射热量

Qfpld

kJ/kg

Qfpq*Adp/(Apj+Apfj)

28

屏吸收的辐射热量

Qfp

kJ/kg

Qfpq-Qfpfj

29

屏吸收的总热量

Qp

kJ/kg

Qdp+Qfp

30

第一级减温水喷水量

Djw1

kg/h

估计

31

第二级减温水喷水量

Djw2

kg/h

Djw-Djw1

32

屏中蒸汽流量

Dp

kg/h

D-Djw2

33

蒸汽进屏温度

t'p

先估后校

34

蒸汽进屏焓

h'p

kJ/kg

查附录B-6、B-7,按计算负荷下进屏p=Mpa

35

蒸汽出屏焓

h"p

kJ/kg

h'p+BjQp/Dp

36

蒸汽出屏温度

t"p

查附录B-6、B-7,按计算负荷下进屏p=Mpa

37

屏内蒸汽平均温度

tpj

(t'p+t"p)/2

38

平均传热温差

△t1

θpj-tpj

39

屏内蒸汽平均比体积

v

m3/kg

查附录B-6、B-7,按计算负荷下进屏p=Mpa(查表1-6及tpj)

40

屏内蒸汽流速

wq

m/s

Dpv/(3600*Alt〕

41

管壁对蒸汽的放热系数

α2

W/(m2*℃)

α2=Cdα0查《标准》线算图15〔附录A-10)

42

烟气流速

wy

m/s

(1+θpj/273)*BjVy/3600(其中Vy见表2-9〕

43

烟气侧对流放热系数

αd

W/(m2*℃)

αd=α0CzCsCw

44

灰污系数

ε

(m2*℃)/W

查附录A-14曲线2〔吹灰〕

45

管壁灰污层温度

thb

tpj+(ε+1/α2)BjQp/(3.6Apj)

46

辐射放热系数

αf

W/(m2*℃)

αf=a*α0

47

利用系数

ζ

查附录A-14曲线2〔吹灰〕

48

烟气侧放热系数

α1

W/(m2*℃)

ζ[αf+αdπd/(2s2x)]

49

对流传热系数

k

W/(m2*℃)

α1/[1+(1+Qfpq/Qdp)(ε+1/α2)α1]

50

屏的对流传热量

Qdp

kJ/kg

△t1k/Bj

51

计算误差

[Qdp(估〕-Qdp]/Qdp

52

屏区水冷壁的水温

ts

查计算负荷下汽包p=Mpa的饱和温度

53

平均传热温差

△t2

θpj-ts

54

屏区水冷壁对流吸热量

Qdpsl

kJ/kg

△t2/Bj

55

屏区顶棚进口蒸汽温度

t'pld

查表3-10炉膛顶棚辐射受热面吸热量及工质焓增的计算表

56

屏区顶棚进口蒸汽焓

h'pld

kJ/kg

查表3-10炉膛顶棚辐射受热面吸热量及工质焓增的计算表

57

屏区顶棚蒸汽焓增

△hpld

kJ/kg

先估后校

58

屏区顶棚出口蒸汽焓

h"pld

kJ/kg

h'pld+△hpld

59

屏区顶棚出口蒸汽温度

t"pld

查附录B-6、B-7,按计算负荷下进屏p=Mpa(查表1-6)

60

屏区顶棚平均汽温

tpldpj

(t'pld+t"pld)/2

61

平均传热温差

△t3

θpj-tpldpj

62

屏区顶棚对流吸热量

Qdpld

kJ/kg

△t3/Bj

63

屏区顶棚出总吸热量

Qpld

kJ/kg

64

屏区顶棚蒸汽流量

Dpld

kg/h

等于表3-10中Dld

65

屏区顶棚焓增

△hpld

kJ/kg

BjQpld/Dpld

66

计算误差检查

[△hpld(估〕-△hpld]/△hpld(允许误差±10%〕

67

屏区附加受热面对流吸热量

Qdpfj

kJ/kg

Qdpsl+Qdpld

68

计算误差

[Qdpfj(估〕-Qdpfj]/Qdpfj(允许误差±10%〕

69

屏区受热面总对流吸热量

Qdpq

kJ/kg

Qdpfj+Qdp

 

高温过热器结构简图

 

高温过热器的结构尺寸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公式

结果

1

管子尺寸

d

mm

Φdx5

42

2

冷段横向节距及布置

n1

顺列,逆流,双管圈

100

3

热段横向节距及布置

nr

顺列,顺流,双管圈

77

4

横向节距

S1

mm

95

5

横向节距比

σ1

S1/d

6

纵向节距

S2

mm

87

7

纵向节距比

σ2

S2/d

8

管子纵向排数

n2

20

9

冷段蒸汽流通面积

Allt

m2

2n1πd2n/4注:

dn单位为m

0.1608

10

热段蒸汽流通面积

Arlt

m2

2nrπd2n/4注:

dn单位为m

0.1238

11

平均流通截面积

Apj

〔Allt+Arlt〕/2

0.1423

12

烟气流通截面积

Ay

m2

13

冷段受热面积

Al

m2

n1n2∏dlpj(lpj=5.6m)

1477.06

14

热段受热面积

Ar

m2

nrn2∏dlpj(lpj=5.6m)

1137.33

15

顶棚受热面积

Ald

m2

11.075*(1.009+0.879)

16

管束前烟室深度

lys

m

17

管束深度

lgs

m

18

有效辐射深度

s

m

0.9d(4σ1σ2/∏-1)注:

d单位为m

0.188

 

高温过热器热力计算

低温过热器结构简图

低温过热器结构尺寸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公式

结果

1

布置

顺列,逆流,双管圈

2

管子尺寸

d

mm

38

3

横向排数

n1

177

4

纵向排数

n2

20

5

横向节距

S1

mm

95

6

横向节距比

σ1

S1/d

7

纵向节距

S2

mm

8

纵向节距比

σ2

S2/d

2.124

9

烟气流通面积

Ay

m2

h(a-n1d)

10

蒸气流通面积

Alt

m2

2n1*∏dn2/4

0.250

11

低温过热器受热面积

Adg

m2

n1n2∏dlpj+xdbaldb

12

低温过热器前气室深度

Lqs

m

13

低温过热器前管束深度

Lqs

m

14

烟气有效辐射层厚度

s

m

0.9d(4σ1σ2/∏-1)(d单位为m)

0.197

低温过热器热力计算

省煤器结构简图

省煤器结构尺寸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公式

结果

1

布置

错列逆流双面进水双层管圈

2

管子尺寸

d

mm

32

3

横向节距

S1

mm

86

4

横向节距比

σ1

S1/d

5

纵向节距

S2

mm

48

6

纵向节距比

σ2

S2/d

0.558

7

横向排数

n1

120

8

纵向排数

n2

90

9

受热面积

Axs

m2

5411.813

10

烟气流通面积

Ay

m2

11

水流通面积

As

m2

(23+24)*Pi*dn^2/4*2*4

0.109

12

烟气有效辐射层厚度

s

m

0.9d(4σ1σ2/∏-1)(d单位为m)

0.070

13

管束前及管束间气室深度

Lqs

m

14

管束深度

Lgs

m

 

省煤器的热力计算

空气预热器结构简图

空气预热器结构尺寸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公式

结果

1

布置

错列双面进风

2

管子尺寸

mm

40

3

横向节距

S1

mm

70

4

横向节距比

σ1

S1/d

5

纵向节距

S2

mm

42

6

纵向节距比

σ2

S2/d

7

横向排数

n1

16*27

432

7~8

纵向排数

n2

43*2

86

8

管子根数

N

18576

9

管箱高度

H

m

10

管箱有效高度

hx

m

11

空气道平均高度

L

m

12

受热面积

Axk

m2

26356.120

13

烟气流通面积

Ay

m2

30.499

14

空气流通面积

Ak

m2

34.737

15

行程数

n

5

16

烟气有效辐射层厚度

s

m

0.9d(4σ1σ2/∏-1)(d单位为m)

0.048

 

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公式

结果

1

进口空气温度

txk'

取用

20

2

进口理论空气含

hxk'

KJ/kg

查焓温表

157.815

3

空气预热器漏风系数

△αsk

表1-5

4

高温空气预热器空气侧出口过量空气系数

βsk"

表4-15

5

低温空气预热器空气侧出口过量系数

βxk"

6

出口空气温度

txk"

先估后校

243

7

出口理论空气焓

hxk"

KJ/kg

查焓温表

2841.854

8

低温空气预热器对流吸热量

Qxkdl

KJ/kg

3019.544

9

进口烟气温度

θxk'

即省煤器出口烟温

320

10

进口烟气焓

hyxk'

KJ/kg

即省煤器出口烟焓

6633.840

11

空气平均温度

tpj

12

漏风理论空气焓

hlk0

KJ/kg

1074.319

13

出口烟气焓

hyxk"

KJ/kg

hyxk'-Qxkdl/φ+△αhlko

3597.679

14

出口烟气温度

θxk"

146.454

15

烟气平均温度

θpj

233.227

16

烟气流速

ωy

m/s

BjVy(θpj+273)/3600*273*Ay

11.284

17

烟气侧对流放热系数

α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