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研究性学习案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70761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研究性学习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完整版研究性学习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完整版研究性学习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完整版研究性学习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完整版研究性学习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研究性学习案例.docx

《完整版研究性学习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研究性学习案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研究性学习案例.docx

完整版研究性学习案例

家庭垃圾的烦恼和快乐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余家头小学高文平

实施学校: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余家头小学

学生年级:

三年级

指导教师:

谢莹、俞惠敏、高文平、付申、侯琳、曾祥萍、汪屹、包玉婷、朱红莲

一、活动背景

今年三月的一天课间,有位老师例行到三年级各班巡视。

当老师走到三(3)班门口时,有个小男孩急忙来到老师身边,带着好奇的目光问:

“老师,为什么有的牛奶不能喝?

”老师说:

“一般来讲,过期的牛奶是不能喝的。

”男孩听后又问老师,“什么叫过期?

过期的牛奶为什么不能喝?

”老师又说:

“过期是指商品超过了使用的期限。

牛奶超过了使用期限,就会变质。

所以,过期的牛奶就不能再喝了。

”听了老师的回答,那个小男孩并不十分满意。

于是,他又继续问道:

“老师,对什么叫过期,我已经明白了。

可是,我仍不明白,牛奶过期后为什么会变坏,气味也特别难闻?

过期的牛奶袋为什么会胀鼓起来?

”这一下,学生把老师问住了,因为老师再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于是,老师只好说:

“你最后提出的问题,我也不明白。

但我们以后一起通过探究学习活动会找到答案。

回到办公室,老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回想刚才的一幕,老师仍激动不已,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多么感兴趣、充满了好奇啊!

这是学生难得的品质。

同时,老师也陷入了深思,打算利用学生提问这个探究学习活动的生发点,指导三年级的学生开展一次课题探究学习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得到发展。

当老师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时,每个孩子都高兴地蹦起来了。

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大家把这次活动的主题确定为:

“家庭垃圾的烦恼和快乐”。

一个学生的问话触发了老师开展主题探究学习活动的动机,活动主题的提出源于学生的提问,师生确定的活动主题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紧相联,活动主题的名称多么富有儿童情趣!

二、活动目标

1.每个学生经历一次探究学习的过程,体验观察、统计、访问、调查、合作等基本的探究学习方法。

2.使学生通过学习填写四种表格,知道如何分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3.学生学会设计观察表、调查表、访问表、统计表等所需各种表格。

4.学生能自主组成课题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5.学生能收集本次活动的所有资料,将资料整理登记、装入资料袋,能对活动进行简要的小结、评价。

6.学生能将这次学习的成果向他人展示、交流。

7.学生能增加环保意识,具有关注家庭垃圾的责任心。

8.学生能懂得许多家庭垃圾可以再生利用,知道1-2种垃圾具有哪些利用价值。

9.老师能基本依据研究性学习课程理念,指导学生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开展探究学习活动。

三、活动实施过程

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选题阶段、制定探究方案阶段、解决问题阶段、总结交流阶段。

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这四个阶段是相互交错和彼此推进[1]。

按照小学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老师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分阶段指导学生展开课题探究学习活动,努力实现活动的各项具体目标。

第一阶段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题

“课题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方式的核心是课题研究”[2]。

因此,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家庭垃圾中选择某个具体的对象进行观察,再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使学生从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合适的问题作为自己展开探究学习的课题。

老师指导学生选题的过程、要点及方式如下:

1.创设环境,引入探究内容

课前,老师先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庭中的各种垃圾,自己也将家中的部分垃圾进行摄像。

这为学生发现问题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课上,老师再让学生介绍自己所观察到的各种家庭垃圾,有的同学还展示了实物或实物照片;同时,老师也将自己家中的垃圾录像放给学生看。

通过创设情景,学生对家庭垃圾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和全面的了解,明确了自己所要探究的对象。

如废水、废气、旧报纸、旧挂历、空盒子、空瓶子、废电器……

2.提出问题

三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较小,认知能力不强,所以他们的提问一般比较单一,处在事物的表层,很多学生还不会提问。

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及能力,老师采取示范的方法引领学生提问,扶着学生向前走。

当学生明确了家庭垃圾这一探究对象后,老师就对学生说:

“今天,老师看到这些家庭垃圾后,对其中的旧挂历很感兴趣,并从旧挂历上发现了许多问题:

(1)为什么每年挂历上春节的时间不一样?

(2)挂历是怎么做出来的?

(3)挂历上的画可以分为哪些种类?

(4)农历是怎么回事?

(5)挂历上的广告词有些什么创意?

”……“哇!

老师发现的问题真多!

”没等老师说完,学生就兴奋起来了,有的学生不停地呼喊:

“老师,我也发现了问题……”。

老师的示范力求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程度发现问题,启发学生从纵横两个方向去思考问题。

在老师的示范下,学生的情绪和思维像溅起的浪花,被激活了。

许多的同学蠢蠢欲动,老师见时机已成熟,立即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探究的对象进行观察、提问。

有的是独立提问,更多的是几个同学共同围绕一种垃圾进行观察、提问。

老师一边巡视,一边指导学生填写提问表;有时,老师还跟同学们一起议论。

过一会儿,老师又组织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提出的问题,其中有的同学提的问题还很精彩。

其中有个同学上台展示的问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说:

“我是选择烂菜叶观察提问的。

我的问题有这样几个:

(1)菜叶为什么会烂?

(2)烂菜叶为什么不能吃?

(3)烂菜叶扔掉后对人有什么危害?

(4)为什么鱼能吃烂菜叶?

”听了学生的发言,老师激动不已,连忙对那个同学称赞道:

“你真了不起啊,能从不同的角度和程度提出问题。

”是啊,这些问题无不是学生闪烁的智慧花朵!

3.选择课题

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不少问题,这说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选题基础。

但是,学生能否从自己发现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合适的问题进行探究,仍需老师继续进行有效的指导。

对此,老师仍以示范的方式引领学生选题。

课上,老师以选“挂历上的画可以分为哪些种类”为例说明了三条理由:

(1)挂历上的画很美,内容很丰富,老师对挂历上的各种画很感兴趣;

(2)通过对挂历上各种画进行研究,老师可以增长关于画方面的知识,提高欣赏画的水平,同时,老师还可以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画,把它剪下来装饰房子;(3)老师从小喜欢画画,在美术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具有探究这个课题的条件。

通过示范,老师力求使学生明白,合适的课题应符合三个要求:

适合探究者的兴趣、课题具有可探究性及探究的可行性。

学生一旦明白了选题的要求,就会从众多的问题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探究的课题。

考虑到有的同学对选择合适的课题信心不足,老师又鼓励个别学生上台展示自己选择的课题,说明选题的理由。

当时有个同学在老师的反复鼓励下大胆地上台展示了自己选题理由。

他说:

“同学们,我决定选择‘旧报纸还有什么用?

’作为探究的课题。

为什么呢?

我觉得自己天天看报纸,对报纸有浓厚的兴趣。

我家订了好几份报纸,妈妈在图书馆工作,我有探究这个课题的便利条件。

再说通过这个课题的探究,我会知道旧报纸还有哪些用途。

”个别同学的示范,使很多同学增添了选题的信心,相信自己也能选择出合适的课题。

接着,老师让选择相同或类似的课题的同学自主组成一个课题小组,讨论选题的理由;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所选的课题及选题的理由填写在选题表中。

最后,老师再让各个课题组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自己选择的课题及其选题的理由。

第二阶段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性学习方案

课题确定后,学生就自主进入制定研究性学习方案阶段,制定方案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3]。

为了便于学生制定研究性学习方案,学校特意设计了《余家头小学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表》(见附表)。

这个方案能使学生对探究的课题形成基本的目标和思路。

但对表中的许多要素,学生并不懂。

因此,在制定方案之前,老师依表逐个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指导的要点如下:

(1)主题是指探究的对象。

本次活动探究的对象是指家庭垃圾。

(2)课题是指要探究、分析、解决的问题。

(3)指导教师是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老师。

他既可以是校内的任职老师,又可以是被聘请的校外的老师。

如家长、大学生、社会上某个人士。

(4)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是某个课题探究学习活动对师生、对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5)课题探究的主要内容及人员分工。

主要内容是相对某个课题而言、需要解决的几个具体子课题。

课题组成员可以各自负责一个子课题进行探究、进行合作学习。

(6)课题探究的方法。

主要是指观察法、考察法、调查法、访问法等具体的学习方法。

(7)探究的步骤,是指分析、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

(8)预期成果,是指课题探究学习活动可能取得的成果。

(9)成果展示形式,是指成果的表达方式。

如实验报告、评论会、展览等。

学生弄懂了方案表中的各个要素之后,老师又结合不同的课题指导学生填写具体的内容,指导学生召开课题论证会,对方案进行评议和修改。

我们认为,学生制定方案的经过也是学生体验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

第三阶段指导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方案

指导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方案是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步骤。

具体研究过程的活动主要包括调查、观察、考察、实验、操作、查资料、数据统计等。

围绕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方案,老师主要做了如下主要工作。

1.指导学生自主组成课题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

2.为每个课题组推荐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都经过了学校的集中培训。

3.为每个课题组准备一个资料袋,方便学生收集整理资料。

4.设计《余家头小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记录表》,供学生记载探究活动情况。

5.要求每个学生家长配合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学生探究活动之中。

6.反复要求学生注意活动安全。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开展探究学习活动。

有的同学调查旧报纸的用途;有的同学把家里的旧衣服、文具清理好,准备捐给别人;有的同学把空易拉罐做成一个个漂亮的小工艺品;有的同学为了探究课题成了图书馆、阅览室甚至书店的常客,其中许多学生写了不少读书笔记;有的同学还上网查找关于家庭垃圾方面的信息;有的同学到垃圾场去考察;有的同学将清理好的废物卖给废品回收站,再把卖的钱捐给得白血病的同学……。

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让老师、让家长、让他身边的每个人都感到惊讶,学生像小科学家。

第四阶段指导学生总结交流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有的学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有的学生经过努力仍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其实这些都属正常现象[4]。

学生经历的探究过程和情感体验,从探究中获得的知识、学习方法及形成的能力,即或是失败的教训,都比所谓的结果重要。

对这些,老师都尽力指导学生进行及时的总结,使其形成成果,指导学生交流,让大家分享成果。

1.总结。

在总结时,老师指导学生做了这样几项工作:

(1)将各种资料进行整理、编号,并装入资料袋中。

主要内容有:

(1)已填好的各种表格,查阅的资料记录、上网查找的资料、实物照片。

(2)一份小结。

(3)一份家庭垃圾知识小报。

2.交流。

交流时,老师分两步进行。

先由各课题组各个成员相互交流自己探究学习的情况,然后再由课题组代表上台交流本组探究的情况。

交流时,学生一边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资料袋中的宝贝,一边介绍资料袋中的各项具体内容。

学生交流的内容丰富多彩。

有的介绍自己选题的体会,有的介绍已学会的探究方法,有的详细介绍自己对旧衣服进行再生利用的设想,有的介绍自己与爸爸一道上网的经历……。

当时,学生争先恐后进行交流,个个讲得津津有味。

那次活动结束时,许多学生仍意犹未尽。

四、活动评价

关于这次活动评价的主要情况如下:

(1)指导学生互评,引导学生反思

为了使评价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老师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量化分类评价方式和教师单一主体评价的局面,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让学生通过互评唤醒反思意识。

这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让学生以资料袋中的内容为依据,进行一项项的评价。

袋中的各种表格及其学生填写的内容、学生活动小结、学生的小报等都是学生互评的主要内容。

二是评价体现多元性。

老师指导学生互评时,力求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肯定自己。

如是否积极参加这次探究活动;谁的选题理由充分?

谁的统计表设计得好?

这个小结要改一改。

互评时,老师参与学生之中,主动问学生对教师的指导情况有什么意见、建议,老师也抓住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评价。

三是老师指导学生互评时重视对过程的评价。

特别是这一点在《学生探究活动过程记录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同时,老师还特别重视对学生观察时各种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

(2)组织不同层次的人开评价会。

下面是大家对这次活动的主要评价:

几位学生:

A生.“我很喜欢这样的学习”、“身边有这么多的家庭垃圾,我以前从未考虑要研究它还有什么用……”;B生.“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来研究,和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最终得到我们想知道的东西……”

一位教师:

“孩子们在研究中,不断有新的发现。

作为指导老师,我觉得在和孩子的共同成长,从孩子身上我看到了自己。

一位家长:

“看见我的孩子在搞什么研究,我们很惊喜。

尽管他拿出的研究报告并非那样正规,但看到他知道到什么地方找资料,用什么方法找,还有他那种研究的热情,我真的很高兴,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孩子提供了另一片学习的天地。

一位专家说:

“此项活动设计课不错,仅从选题的那一节课中就能真正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和目标要求。

选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活动中学生主动、探索意识得到了培养。

五、活动反思

1、活动目标设计全面、具体

对这次主题活动,教师共设计了9个目标。

这9个活动目标全面。

体现了对知识、能力、情感等各方面的要求;目标不仅重视学生的发展,而且关注了教师的发展。

活动目标也是具体的,如“使学生通过学习填写四种表格,知道如何分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这样的目标设计富有个性,易于操作,易于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发展状况。

2、能面向学生生活开展主题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经验课程,其课程内容开发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

而家庭垃圾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教师能面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关注的垃圾问题切入活动主题,并引导学生围绕家庭垃圾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活动。

这使学生对家庭垃圾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3、能有机整合各领域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这四个领域的内容是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在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时,老师应努力使之融为一整体,不要孤立地开展某方面的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能根据这一思想,选择研究性学习为基础,以问题探究式方式设计主题活动,并以此有机整合其他各领域的内容,使学生随机进行各领域的学习。

这有利学生自主构建研究性学习方式。

4、对学生校外的活动指导不到位

从整个主题活动的实施情况看,老师对学生校外活动的指导力度不到。

当时,我校有三年级6个班的260多名学生参加《家庭垃圾的烦恼与快乐》这一主题活动。

面对这一情况,我们深感校内的教师不能满足学生校外活动指导的需要,无论从人数还是从教师的指导水平,校内教师都有一定的局限。

因此,我们特意聘请了部分家长和理工大的学生担任学生的校外活动指导教师。

但是,由于多数校内外的指导教师缺乏指导经验,不能对学生进行适度、有效的指导,因此,这使得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校外活动指导,从而影响了活动的效果。

5、对学生制定研究性学习方案的指导过于理性

在活动过程的第二阶段,教师设计了一份《余家头小学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表》。

我们的本意是想让学生学习制定比较规范的活动方案,并有效地开展主题活动。

当时,教师指导得很详细,其结果是许多的学生对表中的内容似懂非懂,有的根本不明是怎么回事。

这难怪学生,要小学生三年的学生,10岁左右的小孩制定这么规范的活动方案要求过高,未免过于理性。

其实,即使许多的成年人制定这样的方案也有一定的难度。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教师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去思考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